高中化学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中化学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中化学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中化学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中化学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共48分)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03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

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应预先润湿

D.蒸干FeCb溶液可得到FeCb固体

2.(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新戊烷的结构简式:C5H12B.丙烷的比例模型:

CI:g:CI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D.乙烯的结构式:1!H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应作阴极

B.氯碱工业的阳极区得到的产品是也和NaOH

C.将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方法叫做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同种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比作为电解池的阳极腐蚀得更快

4.(3分)可逆反应A(s)+B(g);2c(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

改变条件,能使B转化率提高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B.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氮气

C.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D.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少量A

5.(3分)下列热化学式中,正确的是()

1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

1

(g)+2O2(g)=C02(g)+2H2O(g)AH=-890.3kJ.mol

B.500°C、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旧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g):—催化2NH3(g)

500*C,30MPa

△H=-38.6kJ・mo「i

C.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

1

=H2O(1)AH=-57.3kJ.mol

D.Imo®完全燃烧放热142.9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

(g)=2H2O(1)△H=+285.8kJ・mo「i

6.(3分)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选项离子或分子要求

22

AK'、SO4\Cl\HSC(K)<C(SO4')

BNa'、Al3\Cl\SO?'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2

CNH4、Ba\NO3\CH3COOH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

3

DFe'Na\NO3\CIO溶液pH=l

A.AB.BC.CD.D

7.(3分)鲨鱼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

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且碳氢质量比为7.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

B.角鲨烯可以被酸性KMnQ,溶液所氧化

C.l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moi也发生加成反应

D.汽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获得角鲨烯

8.(3分)常温下,I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

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价键H-HF-FH-FH-ClH-I

E(kJ・mol-436157568432298

A.432kJ・mo「】>E(H-Br)>298kJ-mol1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g)Z\H=+436kJ・mori

1

D.H2(g)+F2(g)=2HF(g)AH=-25kJ.mol-

9.(3分)在15mL0.lmol・L】K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1】甲酸溶液,溶液

pH和加入甲酸(弱酸)的体积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在B点:c(K)=c(HCOO-)>c(OH-)=c(H),且a=7.5

B.在A、B间任意一点,c(HCOO')>c(K)>c(OH)>c(H)

C.在D点:c(HCOO)+c(HCOOH)>2c(K+)

D.B玲C段: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10.(3分)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U=K2CO3+3H2O,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e+4H'=2H2O

C.反应过程中,乙池的pH逐渐减小

D.甲池中消耗。2的体积与丙池生成气体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的比值为1:2

11.(3分)某锂离子电池用含有Li'的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充电时,Lr还原为

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CoO2+Li

C62tLicOO2+C6.右图表示该装置工作时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此时C6电极

充电

是作为()

J

A.阴极B.阳极C.负极D.正极

12.(3分)用惰性电极电解CuSC)4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若需向溶液中加

入lmolCu(OH)2才能使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态,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

A.2molB.4molC.6molD.8mol

13.(3分)分子式为C5H10的烯煌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要考虑顺反异构)()

A.4种B.5种C.6种D.7种

(分)某煌的结构简式为(三分子中含有

14.3CH3-CH2-CH=CC2H5)-CCH,

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

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3、6B.4、3、5C.2、5、4D.4、6、4

15.(3分)一定温度下,反应CO(g)+2%(g)MCH30H(g)在一个体积可变

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充入一定量H2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温度和H2

的浓度不变,则达到新平衡时C。的转化率跟原平衡相比()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

16.(3分)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容器中充入ImolA和ImolB,发生反应A(g)

+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t/s05152535

n(A)/mol1.00.850.810.800.80

A.前5s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3mol*L^•s1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C,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molA、0.2molB'和ImolC,反应达到

平衡前v(正)Vv(逆)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17.(11分)现有下列几种有机物:

A.CH4B.(CH3)2c=CH-CH3C.C2H2

D.C6Hi4E.CH2=CH-CH=CH2F.环戊烷

(1)上述有机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2)用系统命名法对B进行命名.

(3)A可与CL反应生成二氯甲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4)B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C与足量滨水所反应的.

(6)如图表示的是一种叫做双烯合成的有机反应,请写出B与E发生双烯合

成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

1・D-0

18.(10分)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中的CO2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甲

醇(CH3OH).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3H2(g)fCH30H(g)+H2O

(g)AH

(1)若在一个定温定容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02和CWOH的浓度相等B.或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3V正(出)丑逆(H20)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若将C02和K的混合气体分成五等份,将它们分别充入温度不同、容积相

同的恒容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卬

(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则上述C0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4H

0(填“>"、"V"、"=")

(3)上述反应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300℃,其目的是.

(4)300℃时,将C02与W按1:3的体积比充入某密闭容器中,C02的平衡转

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

①若其他条件不变,将A点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

平衡,与原平衡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02的浓度减小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

C.C02和H2的体积比仍然是1:3D.H2的体积分数减小

②B点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保留一位小数).

19.(10分)NiSO4・xH2。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锲、电池等,

可由电镀废渣(除银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图:

(1)在待镀件上镀银时,待镀件应作极,电镀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向滤液工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i?*、ZM*等杂质,则除去CP+的离子方程

式为.当ZM一恰好沉淀完全时,在CuS、ZnS共存的混合液中c(Zn?)=10

52+36

-mol/L,则c(Cu)=mol/L(已知=(CuS)=1.3X10-,Ksp(ZnS)

=1.6X1024).

(3)对滤液II中先加H2O2再调pH,调pH的目的是.

(4)滤液DI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v加入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

又生成NiS0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

(5)为测定NiSO4・xH2。晶体x的值,称取26.3g晶体加热至充全失去结晶水,

剩余固体15.5g,则x的值等于.

20.(11分)NaOH溶液可用于多种气体的处理。

(1)CO2是温室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c。3或NaHCO3。

①Na2cO3俗称纯碱,因CCV冰解而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写出CCV.第一步水解

的离子方程式o已知25℃时,CO32一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Kh=2X10

4mol/L,当溶液中c(HCO3):c(CO32)=20:1时,溶液的pH=。

②泡沫灭火器中通常装有NaHC03溶液和AL(S04)3溶液,请写出这两种溶液混

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o

(2)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02可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

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NCh恰好完

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Imol-L^CHsCOONa溶液,则两份溶液中c(N5

一)、c(1\1。2一)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已知HN02的电离

常数Ka=7.1Xl(y4mol・LF,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Xl(f5mo|・L-i)。可使溶

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o

A.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B.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C.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D.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3)烟气中的S5会引起酸雨,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S02的过程中,

溶液中H2s03、HSO3,SCV-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a)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

所示:

①图中pH=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SO32)>c(HSO3D

2-

B.c(Na*)=c(SO3)+c(HSO3D+c(H2SO3)

C.c(OH)=c(H)+c(H2SO3)+c(HSO3)

2

D.c(Na)>c(HSO3)>C(SO3')>c(H)=c(OH)

②利用上图中数据,求反应H2so3=2H+SO32的平衡常数的数值=。

21.(10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大量NONOx、SO2、C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

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0(g)+CO2(g)+2H2O(g)△%=-574kJ・mo「i

1

CH4(g)+4N0(g)=2N2(g)+C02(g)+2H2O(g)AH2=-llGOkJ-mol

甲烷直接将N0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硫:①某种脱硫工艺将废气处理后可获得硫酸镂和硝酸镂,物质的量浓

度相等的硫酸镀溶液和硝酸镂溶液,前者的c(NH4)与后者的c(NHJ)的关系

是.

A.大于2倍B.等于2倍C.介于2倍与2倍之间D.小于1倍

②25℃时pH均为4的硝酸镂溶液和稀硝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口、

C2,则C1与C2的比值等于.

(3)脱碳:废气中的C02转化为甲醇(CH3OH)可用于制作甲醇燃料电池(结

构如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IL2moi・1%2s。4溶液.电极c上发生

的电极反应式为,当电池中有lmold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

差为g(假设反应物a、b耗尽,忽略气体的溶解).

好交麒,

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共48分)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C>3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

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应预先润湿

D.蒸干FeCh溶液可得到FeCb固体

【分析】A.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

B.根据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C.湿润pH试纸时,被测定的溶液的浓度减小;

D.加热溶液会促进盐的水解.

【解答】解:A.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

电解质,CaC03难溶于水,但是溶于水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A错

误;

B.根据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所以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

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故B正确;

C.湿润pH试纸时,被测定的溶液的浓度减小,测定的pH会产生误差,所以测

定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故C错误;

D.加热溶液会促进盐的水解,蒸干FeCb溶液最终可得到Fe(OH)3固体,故D

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中和滴定原理、PH试纸的使用、盐的

水解原理等,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2.(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新戊烷的结构简式:C5H12B.丙烷的比例模型:

n/n

CI:g:CI\_c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D.乙烯的结构式:H

【分析】A.结构简式省略结构式中的碳氢、碳碳单键,C5H12为新戊烷的分子式,

2,2-二甲基丙烷俗称新戊烷;

B.比例模型表示原子之间相对大小、原子之间连接顺序、空间结构,不能表示

出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中,氯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漏掉了CI原

子的3对未成键电子对;

D.结构式中需要用短线代替所有共用电子对,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两个碳原子之间通过共用2对电子形成一个碳碳双键.

【解答】解:A.2,2-二甲基丙烷俗称新戊烷,只有一种氢原子,结构简式为:

CH3

CH3-c—CH3

CH,,故A错误;

B.是丙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丙烷的比例模型为:

C.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4个碳氯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氯原子

♦♦♦♦♦♦

:Cl<:o:Ch:

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

错误;

D.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两个碳原子之间通过共用2对电

子形成一个碳碳双键,碳碳键与碳氢键之间夹角120度,为平面型结构,其电子

HHHH

式为:H:C::C:H,结构式为:n-c=C-H,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为高频考点,涉及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电子式、

结构式等,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不同的化学用语并规范使用,

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的表示方法.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应作阴极

B.氯碱工业的阳极区得到的产品是再和NaOH

C.将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方法叫做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同种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比作为电解池的阳极腐蚀得更快

【分析】A.粗铜作阳极,失去电子而溶解;

B.氯碱工业的阳极区氯离子放电;

C.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

D.一般金属腐蚀速率为: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

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解答】解:A.粗铜作阳极,失去电子而溶解,而纯铜作阴极,故A错误;

B.氯碱工业的阳极区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而阴极区氢离子放电生成NaOH和

氢气,故B错误;

C.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C

正确;

D.同种金属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比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腐蚀得更快,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的放电顺序、电解应

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金属保护的方法,题目难度

不大.

4.(3分)可逆反应A(s)+B(g)之2c(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

改变条件,能使B转化率提高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B.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氨气

C.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D.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少量A

【分析】能使B转化率提高,应使平衡正向移动,且不能加入B,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

的转化率提高,故A选;

B.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氯气,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B不选;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C不选;

D.A为固体,加少量A,平衡不移动,故D不选;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5.(3分)下列热化学式中,正确的是()

1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r,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

1

(g)+2O2(g)=C02(g)+2H2O(g)AH=-890.3kJ.mol

B.500℃>30MPa下,将0.5molN2^l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g)、一催化剂一』2NH3(g)

500*C,30Mpa

△H=-38.6kJ・mo「i

C.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0H(aq)

1

=H20(1)AH=-57.3kJ.mol-

D.ImolHz完全燃烧放热142.9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02

1

(g)=2H2O(1)AH=+285.8kJ•mol

【分析】A.燃烧热中水为液体;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且焰变为

负;

C.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lmoIWO(1)为中和热;

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燃烧反应的焰变为负.

【解答】解: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1

为CH4(g)+2O2(g)=CO2(g)+2H2O(I)AH=-890.3kJ-mol,故A错误;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且焙变为

负,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g)、催化剂、2NH3(g)AH<-38.6kJ*mol

500.30MPa

入故B错误;

C.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lmolH2。(1)为中和热,则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

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出0(1)AH=-57.3kJ*mol1,故

C正确;

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燃烧反应的熔变为负,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1

式为2H2(g)+O2(g)=2H2O(1)AH=-285.8kJ*mol,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焰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燃烧热与

中和热,焰变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焰变的正负,题

目难度不大.

6.(3分)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选项离子或分子要求

22

AK\SO4\Cl\HS-C(K)<c(SO4)

32

BNa\Al\Cl\SO4'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CNH4\Ba*、NO3\CH3COOH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

3+

DFeNa\NO3\CIO溶液pH=l

A.AB.BC.CD.D

【分析】A.c(<)<c(SO?),不满足电荷守恒;

B.滴加氨水,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C.滴加NaOH溶液,先与CH3COOH发生中和反应;

D.溶液pH=l,显酸性.

【解答】解:A.c(K)<c(SO42),不满足电荷守恒,溶液应遵循电荷守恒,

故A错误;

B.滴加氨水,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立即有沉淀产生,故B正确;

C.滴加NaOH溶液,先与CH3coOH发生中和反应,不能立即有气泡产生,故C

错误;

D.溶液pH=l,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IO-,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

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电荷守恒的

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7.(3分)鲨鱼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

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且碳氢质量比为7.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

B.角鲨烯可以被酸性KMnCU溶液所氧化

C.l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moi也发生加成反应

D.汽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获得角鲨烯

【分析】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且碳氢质量比为7.2:

设原子个数为则:解得:分子式为30Hso,该有

1,Hx,30X12.=L2,x=50,C

x1

机物为链状结构的烯姓,所以分子中含6个C=C键,结合烯妙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高锌酸钾氧化,故B正确;

C.分子式为C30H50,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不饱和度为6,则分子中

含6个C=C键,则l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m。卜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汽油经过催化裂化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嫌,故D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明确信息中链状结构推出角鲨烯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

度中等.

8.(3分)常温下,l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

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价键H-HF-FH-FH-ClH-I

E(kJ・mol1)436157568432298

A.432kJ・mol】>E(H-Br)>298kJ.mol1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玲1

C.H2(g)2H(g)AH=+436kJ*mol

D.H2(g)+F2(g)=2HF(g)△H=-25kJ・mori

【分析】A、依据滨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分析推

断;

B、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

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

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焰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

【解答】解:A、依据溪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分

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432kJ・mol】>E(H-Br)>298kJ・mol】,故A

正确;

B、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大的是H-F,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F键,故B正确;

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g)玲2H(g)

△H=+436kJ・mo「i,故C正确;

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焙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

H=436KJ/mol+157KJ/mol-2X568KJ/mol=-543KJ/mol,H2(g)+F2(g)=2HF(g)

△H=-543i,故D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键能的关系分析判断,焙变计算方法是

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9.(3分)在15mL0.lmol・L】K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甲酸溶液,溶液

pH和加入甲酸(弱酸)的体积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3

0*20内印网制4/mL)

A.在B点:c(K+)=c(HCOO)>c(OH-)=c(H),且a=7.5

B.在A、B间任意一点,c(HCOO)>c(K)>c(OH)>c(H)

C.在D点:c(HCOO)+c(HCOOH)>2c(K)

D.BfC段: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A.当恰好中和时消耗0.2mol/L甲酸溶液7.5mL,溶液显示碱性,欲显

中性,甲酸应该稍过量,则有a>7.5;

B.开始时c(OH')>c(HCOO),所以A、B之间不一定满足c(HCOO)>c

(OH);

C.点甲酸过量,所加入甲酸的物质的量大于KOH的物质的量的2倍,根据物料

守恒进行判断;

D.B点是甲酸钾和甲酸的混合溶液,在C点甲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

电离,酸浓度增大水电离程度减小;

【解答】解:A.当恰好中和时消耗0.2mol/L甲酸溶液7.5mL,反应生成甲酸钠

溶液,溶液显示碱性,若溶液为中性,则c(OHD=c(H)根据电荷守恒c(K')

=c(HCOO),由于溶液中存在部分甲酸,则应该满足a>7.5,故A错误;

B.在A、B间任意一点,因为开始时c(OH')>c(HCOO),即有可能存在:c

(K+)>c(OH)>c(HCOO)>c(H+),故B错误;

C.D点甲酸过量,所加入甲酸的物质的量为:0.02LX0.2moi/L—0.004mol,KOH

的物质的量为:0.015LX0.1mol/L=0.0015mol,根据物料守恒,则反应后溶液中

一定满足:c(HCOO)+c(HCOOH)>2c(K+),故C正确;

D.B点是甲酸钾和甲酸的混合溶液,在C点甲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

电离,酸浓度增大水电离程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PH的判断与计算,这是一道以中和滴定为背景,

以图象呈现为方式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电解质的强弱

以及酸碱混合反应的角度分析,注意分析曲线的变化特点.

10.(3分)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U=K2CO3+3H2O,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K0H溶液过*CuSOi溶液蚂门2溶液

甲池Z.池丙池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e+4H=2H2O

C.反应过程中,乙池的pH逐渐减小

D.甲池中消耗02的体积与丙池生成气体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的比值为L2

【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知,甲装置是燃料电池,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通入

氧气的一极为正极;乙、丙有外加电源,所以是电解池,石墨与原电池的正极相

连,所以B石墨电极是阳极,Ag为阴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Cu,丙中左

边的电极为阳极,右边的电极为阴极,结合电极反应方程式分析.

【解答】解:A.甲池是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丙池是电解

池,是电能转化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在燃料电池中,正极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的电极

反应为O2+4e+2H2O=4OH,故B错误;

C.电解池乙池中,电解后生成硫酸、铜和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则pH

逐渐减小,故C正确;

D.甲池中消耗lmolO2,则转移电子4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丙中生成的

氢气和氯气各为2mol,则甲池中消耗O2的体积与丙池生成气体的总体积在相同

条件下的比值为1:4,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燃料电池原理

和电解原理,注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电解质溶液不

同电极反应式不同,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11.(3分)某锂离子电池用含有Li,的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充电时,L『还原为

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极材料碳C6中,以LQ表示,电池反应为CoO2+Li

C6普殳UCOO2+C6.右图表示该装置工作时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此时C6电极

充电

是作为()

固体电解质

A.阴极B.阳极C.负极D.正极

【分析】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

则Li*在阴极发生得电子的氧化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极材料碳C6中,以LiC6

表示,则Li*在阴极发生得电子的氧化反应,由图可知,Lr向C6电极,则C6电极

是作为阴极,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应用能力,注意把握阴阳极的判断.

12.(3分)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若需向溶液中加

入ImoICu(OH)2才能使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态,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

A.2molB.4molC.6molD.8mol

【分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要想让电解后的电解质复原,则遵循的原则是:

出什么加什么,加入Cu(OH)2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Cu(OH)2从组成上可

看成CUO»H2O,所以实际上相当于加入的物质是氧化铜和水.

【解答】解:加入ImoI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Cu(OH)

2从组成上可看成CUO・H2。,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原则知,析出的物质是

氧化铜和水,则阴极上析出氢气和铜,生成Imol铜转移电子=lmolX2moi=2mol,

根据原子守恒知,生成lmol水需要lmol氢气,生成lmol氢气转移电子=lmol

X2mol=2mol,所以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数为4mol,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阴极上析出的物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生成

物与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来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13.(3分)分子式为C5H10的烯姓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要考虑顺反异构)()

A.4种B.5种C.6种D.7种

【分析】组成为C5H10的有机物,其所有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烯烧,同分异构体说

明含有1个C=C双键,根据碳链缩短法书写同分异构体,①先写烷烧同分异构体

(烷嫌碳骨架)②主链从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③"C=C"位置移

动,据此写出戊烯的同分异构体.

CH3cHe142cH3

【解答】解: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CH,、

CH3

I

CH3-C—CH3

CH,;若为CH3-CH2-CH2-CH2-CH3,相应烯煌有:CH2—CH-CH2-CH2

CH3cHeH2cH3

-CH3、CH3-CH=CH-CH2-CH3,即有2种异构;若为CH,,相应烯煌

有:CH2-C(CH3)CH2CH3;CH3c(CH3)=CHCH3;CH3CH(CH3)CH=CH2,有

CH3

I

CH3-C—CH3

3种异构;若为CH,,没有相应烯姓,所以分子式为CsH10的烯姓共有2+3=5

种,另外CH3c(CH3)-CHCH3存在顺反异构,所以共6种同分异构体;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求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

构与性质,明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求算方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

用能力.

14.(3分)某煌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C2H5)-C三CH,分子中含有

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

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3、6B.4、3、5C.2、5、4D.4、6、4

【分析】直接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直接连接碳碳三键两端碳

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甲基碳和乙基碳原子是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据此分

析解答.

【解答】解:有机物口1厂(:为一口1=(:一(:三(:11中,含有乙烯的共面基本结构部

分,含有乙快的共线基本结构,线可以在面上,所以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

数为6个,即c=6,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即为符合乙焕的结构的碳原子,最

多为3个,即b=3,甲基碳和乙基碳原子是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

原子),共4个,故a=4,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根据甲烷、

乙烯、乙焕的结构特点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推断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15.(3分)一定温度下,反应CO(g)+2d(g)WCH30H(g)在一个体积可变

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充入一定量也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温度和出

的浓度不变,则达到新平衡时C0的转化率跟原平衡相比()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

【分析】由信息可知,体积可变,充入一定量也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

温度和H2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若浓度变化,平衡发生移动,由信息可知,体积可变,充入一定量

W并增大容器体积,维持容器的温度和出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可知达

到新平衡时C0的转化率跟原平衡相同,即不变,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浓度变化为平衡移动的原因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气的浓度不变,题目难度不大.

16.(3分)一定温度下,向21.恒容容器中充入ImolA和ImolB,发生反应A(g)

+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t/s05152535

n(A)/mol1.00.850.810.800.80

A.前5s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3mol*L1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iC,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molA、0.2molB'和ImolC,反应达到

平衡前V(a:)<V(逆)

【分析】向21.恒容容器中充入ImolA和ImolB,发生反应A(g)+B(g)=C(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由表格数据可知25s达到平衡,则

A(g)+B(g)=C(g)

开始0.50.50

转化0.10.10.1

平衡0.40.40.1

A.结合v=4计算;

At

B.由信息不能判断反应中能量变化;

C.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iC,极性转化为反应物,与原起始

量相同;

D.K=_-=0.625,Qc=―”—=50,Qc>K,平衡逆向移动.

0.4X0.40.1XQ.1

【解答】解:向21.恒容容器中充入ImolA和ImolB,发生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由表格数据可知25s达到平衡,则

A(g)+B(g)=C(g)

开始0.50.50

转化0.10.10.1

平衡0.40.40.1

lmol-0,85mcil

A.前5s的平均反应速率v(A)=----------2----------=0.015故A错误;

5min

B.由信息不能判断反应中能量变化,不能确定是否为吸热、放热反应,故B错

误;

C.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C,极性转化为反应物,与原起始

量相同,原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2J_X100%=20%,则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iC,

0.5

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为80%,故C错误;

D.K=—52—=0.625,Qc=—"—=50,Qc>K,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达到

0.4X0.40.1X0.1

平衡前V(正)<v(逆),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K及速

率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易错点,题目

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17.(11分)现有下列几种有机物:

A.CH4B.(CH3)2C=CH-CH3C.C2H2

D.C6Hi4E.CH2=CH-CH=CH2F.环戊烷

(1)上述有机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BF.

(2)用系统命名法对B进行命名2-甲基-2-丁烯.

(3)A可与CL反应生成二氯甲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CH4+2CI2型CH2cl2+2HCI.

借4碎CIL

n(CH3)2C=CH-CH3>[<(HI,

II

(4)B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C与足量滨水所反应的CH三

CH+2Br2玲CHBr2cHBL.

(6)如图表示的是一种叫做双烯合成的有机反应,请写出B与E发生双烯合

成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

・0

【分析】(1)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分

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CH3)2C=CH-CH3主链4个C,2号C有个甲基和C=C;

(3)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

(4)(CH3)2C=CH-CH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合物;

(5)乙快与足量的单质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四漠乙烷;

(6)(CH3)2C=CH-CH3与CH2=CH-CH=CH2发生双烯合成反应,二烯姓中的两

个双键断裂,形成一个新的双键.

【解答】解:(1)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而AD的均为烷烧,故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5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

系物;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H3)2c=CH-CH3的分

子式为C5H10,环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0,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

异构体;

故答案为:AD;BF;

(2)(CH3)2C=CH-CH3主链4个C,在2号和3号碳原子之间会形成一条碳碳

双键,在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所得产物的名称为:2-甲基-2-丁烯,

故答案为:2-甲基-2-J烯;

(3)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2CI2/CH2CI2+2HCI,

故答案为:CH4+2CI2四卷CH2CI2+2H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