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秋声赋的教案设计_第1页
高二语文秋声赋的教案设计_第2页
高二语文秋声赋的教案设计_第3页
高二语文秋声赋的教案设计_第4页
高二语文秋声赋的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秋声赋的教案设计

一、老师激趣导入

时日匆忙,风寒如雨,雨寒如风。人心总是不耐风雨,坐听

窗外风音雨韵绵绵不绝,牵引出多少载不动、卸不去的沁凉透骨

的秋情。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曾引发多少古今文人墨客书写下一

行行或凄清或优雅的文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九百多年前,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由“秋声”而引发的一段流传千古的文

思一一《秋声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探讨学习内容

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学习的基本依次是怎样的?

最终老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接着促进学习共识的形成

(可能与学生意思相近,但用词会有差异):文言文言,自然有

“文”有“言”。因此文言文的必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文”,

一个是“言”。“文”和“言”应当先学哪个?应当先“言”后

“文”,因为字词句的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顺当地学习其作为

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其中的

“言”包括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文”包括表达的内容和表

达的形式,因此可以切分成四个学习板块,一是“言”的字词音

义,二是“言”的句子意义,三是“文”的表达内容,四是“文”

的表达形式。

三、介绍学习方法

浅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主诵读,二是自

主梳理。每人要在自主诵读中疏通整理,进而自主获得,独立过

关。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从中获得启发,深化

自己的学习。同时,每诵读一次,就要让自己对课文再熟识一步;

经验四次诵读后,就能开口背诵。

探讨学习内容、介绍学习方法,体现了“把人当人、自主成

长”的“非指示性”教化理念。或许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内容、学

习方式不太存在相识上的差异和差距,但学生思索、探讨的过程,

就是唤醒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也是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把他

们当做学习主子的过程;而学生思索、探讨的结果,则让他们懂

得了文言文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后他们离开老师也就能独立学

习了。《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也要求:“内容的确定

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驾驭自学的方法,养成

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实力。”

四、一读,梳理“言”的字词音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老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

求和时间:请每人独立诵读课文,边诵读边梳理字词的音和义,

一个也不放过,每个都要过关;边看课文边留意下面的注解,没

有注解的随时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从它原有的义项中查

找答案,再适合参阅手头资料;还是不懂的先用铅笔做上记号;时

间12分钟左右。

梳理结束后,每人出两三个字词音义的题目,考考全组同学,

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最终老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驾驭了字词的音和义后

(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老师将课前打算好的测试题通过多媒体

亮出,要求说明括号前的字词音义,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

动笔写。检测一遍后老师再亮出括号内的答案,边亮边通说一遍,

以强化印象,加深记忆。本文共有四段,为保证学习效果,将依

次进行,逐段过关。下面只是样例——

题1:字音

悚(song)、淅(xi)沥(Ii)、畿(cong)、铮(zheng)、石乏(bian)、

缚(ru)、渥(wo)、夥(yi)、戕(qiang)

题2:字词

悚然(惊惧的样子)、淅沥(细雨声)、萧飒(形容风声)、砰湃

(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梁梁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明河(银河)、状(情状)、惨淡(黯然无色)、日晶(日光光明)、栗

冽(寒冷)、石乏(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申为刺的意思)、绿

海(碧绿繁茂)、拂(拂过,拂拭)、余烈(余威)、兵象(征伐之象)、

摇(摇落,损耗)、精(精神,精气)、渥然丹者(指红润青春的面

容)、夥然(乌黑的样子)、星星(指引点白发)、戕贼(残害)……

题3:虚词

叹词:异哉!噫嘻悲哉!嗟呼!

1.而

(1)连词,表修饰。悚然而听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2)连词,表承接。木遭之而叶脱/物过盛而当杀

(3)连词,表并列。忽奔腾而砰湃

2.者

(1)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有……的东西”)

(2)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其所以摧败零落

者(”……的缘由”)

(3)代词。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的面容)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盖夫秋之为状也

(2)助词,的。乃其一气气之余烈

(3)代词。木遭之而叶脱(代秋声)

4.其

(1)第三人称代词。其触于物也(代“秋声”)/其所以摧败

零落者(代“它们”)

(2)领属性定语。其意萧条。译为“它的”)

题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间)

(2)名词用作动词。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结果实)

(3)动词使动用法。百忧感其心(使……有感受)

(4)形容词使动用法。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

题5:古今异义

(1)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古义:清朗明秀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

有条理

(2)其色惨淡

古义:黯淡无色今义:今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

(3)物过盛而当杀

古义:必定衰败今义:应当杀害

(4)有动于中

古义:内心今义:方位名词

(5)夥然黑者为星星

古义:形容鬓发花白今义:星;比方细小的、分散的点儿

或别的东西

五、二读,梳理“言”的句子意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老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

求和时间:请以句子为对象,边诵读边梳理,将全文翻译一遍;

逐字逐句依次翻译过来,不能漏译或跳译,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词;

以直译为本,忠实于每个字词的固有意思,不能想当然;语句不

通顺或不完整时,可适当加上字词,但加上去的要用括号标示;

无法直译时可意译,意译尽量要保留原来的意思;无法解决时才

可参阅手头资料,还是无法解决的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8分钟

左右。

梳理结束后,每人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疑难,小组不能解决

的参加全班沟通,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直至一一过关。

然后小组检测,每人出两三个句子翻译,考考全组的同学,

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最终老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驾驭了句子的意义后

(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老师将课前打算好的句子翻译题通过多

媒体亮出,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老师

再说一遍,并随时说明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样例——

1.推断句

(1)是谓天地之义气(干脆表推断)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乃”表推断)

(3)此秋声也(“也”表推断)

(4)夫秋,刑官也(“也”表推断)

(5)商,伤也(“也”表推断)

(6)夷,戮也(“也”表推断)

2.疑问句

⑴此何声也(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胡为而来哉(疑问代词“胡”与语气词“哉”,表疑问)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争荣(疑问词“奈何”,表

反问)

(4)亦何恨乎秋声(疑问词“何”,表反问)

3.倒装句

(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2)有动于中(于中有动,状语后置)

六、三读,梳理“文”的表达内容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老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

求和时间:请仔细诵读课文,边诵读边自主梳理。

清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

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若,变态百出”。下面我们就观赏这篇

千古美文,看看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形色宛若的。说

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声的。要求简洁、精确、全面(三

级要求逐级提升);随时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

习;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沟通,并相互评判,说说达

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然后自我完善。之后老师随机抽点,

全班同学随时插话,即时评判。

老师打算的基本理解是:用一句话总说就是摹秋之声、绘秋

之状、议秋之气最终抒秋之叹。课文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用一连串的比方,风雨声、波

涛声、金属撞击声、夜行军的人马声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

为详细,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秋的色、容、气、意四个方

面来描绘秋状的;欧阳修由感自然而叹人生,想到人事忧劳甚于

秋的肃杀,不禁一声长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在此基础上,让每人对本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说

说感想,或说说评价,或说说疑问;但都要真诚、深刻、新奇(三

个要求逐级提升)

七、四读,梳理“文”的表达形式

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沟通,每人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2

分钟。然后推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最终老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努力给学生启发——

本文有三个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方。文章通过形象的比方,使无形、无色的秋

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详细、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

者超群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实力。

例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

至。

其触于物也,聚畿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

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②以景物喻人。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方人

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苍老、颓唐。把秋声、秋景和作者

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

使文章达到了美丽、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例如: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

动于中,必摇其精。

③骈散结合。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

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留意运用长短不齐的句子,使赋的

形式活泼起来,变得散文化,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

例如: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

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破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丰草绿缗而争茂,佳木葱郁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

而叶脱。

八、美读成诵

在前面四次诵读的基础上,换一种读的方式;全班齐读。在

齐读中读出感受,读出享受,读出对内容的理解和形式的领悟;

同时读出气概,读出氛围,把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然后现场

背诵,并现场默写。

九、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

老师综合相关资料,现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

作特点,深化学习,提升相识——

欧阳修(10077072),字永叔,号醉翁,别名“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喜爱

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

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

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

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一生的主要

著作,有周必大等编定的《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约百万言。

另外,史学著作有奉诏与宋祁等合作编著的《新唐书》,并有他

自己独家编纂的《新五代史》74卷。《秋声赋》被公认为是写秋

的经典。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其实,欧阳修写《秋声赋》

也是由缘由的。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

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

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

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

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又加上这一年的秋天又如

期而至。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殊敏感,《秋声赋》就是在

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十、学生自主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