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203-2021 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02-T 203-2021 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02-T 203-2021 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02-T 203-2021 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02-T 203-2021 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020.01CCS

B

153302 DB3302/T

203—2021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302/T

—2021 本文件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出与归口。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谌江华、陈若霞、史骏、许燎原、姚红燕、任少鹏、柴伟纲、汪峰、孙梅梅、狄蕊、翟婧。DB3302/T

—20211 范围防控等方面内容及技术要点。金子、稗草、耳叶水苋等病虫草害的化学农药减量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健康栽培

虫草害发生和蔓延的生态环境,使水稻生长健壮,抗逆能力增强。3.2桶混

tank

mix物理性质相容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农药直接在施药器具的储药罐中配成混合药液。4通则护稻田生态环境,发挥自然控害作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 健康栽培技术5.1 品种选择DB3302/T

—2021选用主导品种中抗(耐)病虫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并合理布局。5.2 翻耕灌水在

4

月中下旬越冬二化螟化蛹高峰期,对冬闲田、绿肥田翻耕灌深水

5

d~7

d,杀灭越冬虫蛹。少纹枯病发生和残留在漂浮稻秆里的螟虫。5.3 培育壮秧宜采用精量播种、基质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适当降低播种量,培育壮秧。以

9

寸盘计算:a)

常规早籼稻机插每盘

100

g~110

g

干谷;b)

单季杂交稻机插每盘

50

g~65

g

干谷,单季常规粳稻机插每盘

70

g~

g

干谷;c)

连作晚稻杂交稻机插每盘

60

g~70

g

干谷,连作晚稻常规粳稻机插每盘

85

g~100

g

干谷。手插秧常规稻秧本比为

30

/

m

10

kg

/

667

m²~15

kg

/

667

m²。5.4 合理密植5.4.1 机插时:a)

常规稻插

/

667

m1.8

万丛/

667

mb)

杂交稻插

/

667

m1.2

万丛/

667

m5.4.2 手插时:a)

常规稻插

/

667

m²左右,每丛插

3

本~

4

b)

杂交稻插

/

667

m1.2

万丛/

667

m

1

2

本。5.5 科学水肥管理5.5.1 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控制氮肥使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硅、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根=1:(0.3~0.5):(0.6~0.8)确定磷钾肥的用量。基肥深施,采用缓控释肥与速效肥相结合。5.5.2 机插田以缓效性复合肥作基肥时,可添加速效氮肥[比例宜为(2~2.5):1,折纯氮]。5.5.3 干湿交替灌溉。够苗期及时搁田,并挖好丰产沟;穗分化期保持稻田湿润;灌浆结实期避免断水过早。6 非化学防控技术6.1 防虫网覆盖育秧

20

目~

40

目白色防虫网覆盖育秧,阻断昆虫传播病毒。6.2 性诱剂诱杀越冬代二化螟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按边密中疏的布局方法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每667

m²放置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诱捕器各

1

套,选用持效

3

个月以上的长效诱芯和新型干式倒锥型诱捕器。二化螟性诱剂宜在

4

月上旬开始插放,稻纵卷叶螟性诱剂宜在

6

月初开始插放。DB3302/T

—20216.3 天敌保护与利用6.3.1 块间插花种植茭白等措施,保育和促进自然天敌种群发展。6.3.2 显花植物种植时间一般宜为:a)

早稻

3

月初;b)

单季稻

5

月中下旬;c)

连作晚稻

6

月中下旬。6.3.3 可充分利用青蛙、蜘蛛、隐翅虫、黑肩绿盲蝽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绒茧蜂、螯蜂等寄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来减少害虫危害。6.3.4 可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来控制田间害虫危害(具体应用技术见附录

A)。在开展必要的应急化学防治时,应选择对害虫高效而对天敌毒性低的化学农药品种。6.4 生物农药应用在病虫发生初期,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药剂选用见附录B

中,防治时间应比化学防治提早

2

d~

3

d。7 化学防控技术7.1 种子处理可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a)

预防恶苗病:用

25%

2

倍液或

咪鲜胺乳油

1

倍液浸种;b)

预防秧田期稻飞虱、蓟马等虫害:用

600

g/L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

30%

种。7.2 带药下田秧苗移栽前

2

d

3

d

施用内吸性长持效药剂,带药下田,预防本田前期叶瘟、螟虫、稻飞虱和蓟马等病虫害。药剂可选用

325

・嘧菌酯悬浮剂和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3 破口前综合用药破口前

7

d~

10

d(田间10%~20%植株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进行综合用药,预防稻曲病、穗腐病等穗期病害,同时预防和兼治其它病虫害。宜选用长持效广谱性药剂,减少大田后期用药。7.4 分蘖期和穗期达标防治在分蘖期、穗期,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见附录C)时,且其它非化学防控手段难以有效控制病虫发生为害的情况下,应采取化学农药达标防治。7.5 科学用药7.5.1 基本要求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

NY/T

5117

的要求。7.5.2 药剂选择

L/667m

7.5.2.1 按照农药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和安全间隔期选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影响小、对天敌安全的化学农药品种(见附录

B

B.2)。7.5.2.2 预防病害用保护性药剂,发病后用治疗性药剂。7.5.2.3 无人机飞防时,选择适合无人机使用的农药剂型或无人机施药专用产品,并优先选用同类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产品。7.5.2.4 桶混农药品种的选择数量为

2

4

种。7.5.2.5同一季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治时,不应连续使用具有同样作用机理的农药产品。7.5.2.6 同一种害虫,轮换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产品。7.5.2.7 防治对象对所使用药剂已产生较高抗性时,应停止使用该农药产品,选择具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产品。7.5.3 农药施用7.5.3.1 根据当地病虫草发生实际情况及病虫情报信息,确定防治对象和防治时间。7.5.3.2 按照农药产品标签的推荐剂量或当地植保部门推荐的剂量使用,不应随意增减用量。7.5.3.3 根据水稻田间密度和生育期确定用水量,叶面有药液,基部有药滴。7.5.3.4 药液配制好和桶混完成后应及时施药,施药作业推迟后重新喷洒的,应重新搅拌至药液混合均匀,不应使用过夜储藏的桶混药液。7.5.3.5 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田间用药特性,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进行施药。大2 2增加飞行高度至

2.5

m~

m。可选用弥雾式喷雾机等新型器械提高药液分布均匀度,增加药效。7.5.3.6 施药完

2

h

4

h

结束后,及时检查防治效果,未达到防治要求的及时补施。DB3302/T

—2021

附录 A(资料性)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技术A.1 赤眼蜂种类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宜选用本地采集繁育后的稻螟赤眼蜂。A.2 释放时间于二化螟羽化高峰期或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蜂高峰期开始释放赤眼蜂。赤眼蜂释放。A.3 释放方法每代一般放蜂

3

次,根据虫情适当增加或减少

1

次,放蜂间隔

3

d~5

d。每次放蜂

1

万头/667m²~

/

667m均匀设置

6

个~8

个放蜂点,放蜂点之间距离

8

m~10

m。蜂卡。蜂卡挂放的高度与叶冠层齐平。高温季节,蜂卡置于叶冠层下。选择

32℃

以下放蜂。夏季高温季节,在傍晚阴凉时段时行。遇大雨不能放蜂时,应放阴凉通风处暂时存放,不应将蜂卡放回冷柜或冰箱保存。眼蜂安全的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品种。2

667m

32000

150

500

80

/g

60

32000

75

80

/g

60

25

80

mLmL30

30

mL50

mL80

/g

60

50

/g

50

mLmL1000

/g

12

35

mL40

mL75

mL90

mL60

mL90

mL1050

mL75

mL12200

mLmL50

mL70

mL2

667m

251000

252000

600

30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20

mL24

mL212030

mL40

mL45200

10

14DB3302/T

—2021

附录B(资料性)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常用农药推荐表B.1常用生物农药见表。表B.1

常用生物农药推荐表表B.1

常用生物农药推荐表见表。表B.2表B.2

常用化学农药推荐表2

667m

200

10

mL150

12

mL16

mL14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20

mL24

mL211010

mL20

mL301010

mL16

mL215012

14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10

215012

21240

15

mL25

mL14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g21300

15

mL20

mL28325

20

mL30

mL21300

15

mL25

mL28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

211955

mL70

mL354035

mL50

mL284075

mL

28%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50

2820100

154050

mL75

mL2135

mL50

mL141025

40

mL80

mL

30100

mL11100

50

mL70

mL123010

480

150mL

mLa

DB3302/T

—2021表B.2表B.2

(续)10

60

1000

1000

1500

1525

1015%,孕穗期丛发病率

1520

2025

2530

7d

2

2

15

/m

20

/m

12

DB3302/T

—2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