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_第1页
气压带和风带_第2页
气压带和风带_第3页
气压带和风带_第4页
气压带和风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单圈环流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东亚季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内

航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3)意义:水热输送,调整水热分布,影响天气和气候。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P33活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不考虑地球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用方向箭头标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能否维持?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极锋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两个相间: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气流运动方向相反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比较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极地高气压带(2个)90°NS附近热力冷高压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60°NS附近动力冷低压上升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30°NS附近动力热高压下沉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热低压上升风带分布风向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极地东风)东南风(极地东风)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间西南风(盛行西风)西北风(盛行西风)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间东北风(东北信风)东南风(东南信风)湿、热冷、干干、热干、热冷、干暖、湿暖、湿凉、干凉、干暖、湿暖、湿冷、干冷、干23°26´N23°26´S66°34´S66°34´N0°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一年内周期的季节移动夏至日春分秋分冬至日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点南带南,点北带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吗?不会,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会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就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没有季节移动。南极北极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单圈环流赤道赤道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低压高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高压低压一月七月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中心分布成因特征存在季节印度低压亚欧大陆热力原因热低压夏季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动力原因热高压全年存在夏季势力强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欧大陆热力原因冷高压冬季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动力原因冷低压全年存在冬季势力强冰岛低压北大西洋夏季,风由夏威夷高压西部吹向我国东部,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影响我国夏季天气。冬季,风由西伯利亚高压西部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带来寒冷干燥的气流,影响我国冬季天气。练习(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亚洲大陆形成

,把

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

,在北太平洋上形成

。南半球,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南纬30度以南基本上以海洋为主,所以气压带基本呈

。(2)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大陆降温快,气温低,亚洲大陆形成

,把

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

,北太平洋上形成

。南半球,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南纬30度以南基本上以海洋为主,所以气压带基本呈

。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带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带状分布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带状分布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直接的控制作用。一方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另一方面,不同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低气压甲乙1、甲、乙两图中,哪幅是1月、哪幅是7月?判断理由是什么?1月7月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北半球大陆形成冷高压,风从内陆吹向海洋,低温干燥;7月北半球大陆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内陆,温暖湿润。活动课本P412、甲图中,东亚与南亚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3、乙图中,东亚与南亚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低气压1月7月活动甲乙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课本P41一般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有时把起因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所造成的,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盛行风现象,也叫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课本P41活动2.季风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明显。亚洲南部印度等地的季风形成不仅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而且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密切的关系。冬季,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南,受亚洲高压影响,形成东北季风;夏季,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东亚季风的形成过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海陆气温差异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冬夏海陆气压差异夏季陆地气压低海洋气压高冬季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冬夏风向相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偏南风)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季风东亚南亚冬季风向性质成因夏季风向性质成因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寒冷干燥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填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2、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大气运动气候特点赤道低压带气流辐合上升,对流强烈,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大陆内部和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旱。中纬西风带40°-60°大陆西岸地带,终年盛行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西风和副高30°-40°大陆西岸地带,交替受西风和副高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1.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123456789101112(月)

50403020100-10-20-30气温(º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热带雨林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123456789101112(月)

50403020100-10-20-30气温(º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喀土穆年降水量<300毫米终年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123456789101112(月)

50403020100-10-20-30气温(º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伦敦全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123456789101112(月)

50403020100-10-20-30气温(º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巴马科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123456789101112(月)

50403020100-10-20-30气温(ºC)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毫米)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干热冬温雨)地中海气候返回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雨型。雨热不同期。新加坡墨西哥城罗马伦敦莫斯科布宜若斯艾利斯旧金山开罗上海巴马科孟买喀土穆杰克逊维尔沈阳巴马角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