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堪称“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最中心为莫角山宫殿区,其外分别为环绕的城墙和外郭,首领的住处与一般社会成员居住区相隔绝,大型墓的随葬品丰富且精致,小型墓小而狭长,多数没有随葬品。这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
)A.建筑技艺高超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部落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的发达2.陶寺遗址出土了大量礼器,特别是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礼器表现出的显然是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这表明当时A.阶级分化明显 B.禅让制瓦解 C.陶器开始使用 D.统一国家形成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龙山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4.西周时期,远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 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 D.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正式形成5.下表所示为西周初期和中期同姓公卿与异姓公卿(有姓氏可考)的占比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时期同姓公卿异姓公卿西周初期62.5%37.5%西周中期76.2%23.8%A.分封制规模的缩小 B.家国同构观念的强化C.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6.下列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源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B.中华文明的源头呈现多元分布的态势或格局C.中华文明起源时各区域文明之间没有联系与影响D.中华文明起源时各区域文明的特征作用是相同的7.近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实行了内外服制度 D.血缘关系亲疏作为权力分配主要依据8.下列史实错误的是(
)A.世袭制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 B.西周末年分封制遭到破坏C.藩镇割据造成唐末五代大混乱 D.御史大夫与门下省的职能不同9.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夏王朝正式建立,出现这种“家天下”的制度不是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C.历史的进步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10.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联合另一部落的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称为(
)A.炎黄子孙 B.三皇五帝 C.华夏始祖 D.中华祖先11.1975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了西周青铜重器“裘卫四器”,其铭文记载有如下内容穆王廿七年卫笈卫接受周王召见并得赏赐恭王三年卫盔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与矩伯换取十三田恭王五年卫鼎裘卫与厉划定地界恭王九年卫鼎裘卫用车马装备与矩伯交换林地这些记载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A.土地国有制度的松动 B.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C.民间商品经济的发达 D.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12.周初,封成王之弟唐叔于晋,要求“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即沿用夏朝的政治执国,用戎人的制度来区划土地。这一举措意在A.强化专制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文化交流 D.巩固周朝统治13.近日《云南虫谷》热播,该剧改编自天下霸唱小说《鬼吹灯之云南虫谷》讲述了胡八一等人前往云南原古滇国的献王墓寻找重尘珠的故事。在云南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14.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A.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B.贵族垄断祭祀权力C.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15.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16.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宗法制的实质是什么?宗法制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什么关系?(3)由上面两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情况简表特色文物彩陶盆玉龙玉琮蛋壳黑陶杯铜镜分布范围黄河中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黄河上游材料二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大概是14余平方公里,根据遗迹功能和类型,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包括最高等级“反山”“瑶山”两处墓地、代表第二等级的“姜家山”墓地、代表第三等级的“文家山”墓地和位于外郭代表最低等级的“卞家山”墓地。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掌握识玉、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开始大量迁徙到良渚,最早出现了“瑶山”墓地这样的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相对独立(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在祭坛上一共发现了12座大型墓葬。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在庞大的莫角山东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秦岭《良渚的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A3.D4.C5.B6.B7.D8.A9.D10.C11.A12.D13.A14.C15.D16.(1)宗法制的实质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亲疏关系实行分封,以王族为主体,联系许多旁系、支系贵族形成的政治制度。其作用是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为维护特权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同时也防止了内部纷争,强化了王权,把国和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互为表里的关系。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3)王位世袭、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7.(1)特点:分布广泛;多元(地)起源;源远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无级速度控制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PHP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课件 项目3 汇率计算器-流程控制
- 2025年生物芯片点样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圣诞吊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环保型多功能电动修剪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原科技学院《医学实验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阳台上的小花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萧山回澜重点中学2025年下学期初三年级9月月考试卷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高级英语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大学《医学遗传与优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 旅游专业考试题与答案
- 风机混塔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施工项目部办公区及生活区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 中国皮肤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1-4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原版
-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 红十字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GB 30254-2024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4年保密知识测试试题带答案(考试直接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