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_第1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_第2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_第3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_第4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廣播電視新聞業務

BroadcastNewsReporting目錄CONTENTS電視語言的聽覺元素電視的文字語言和鏡頭運動電視新聞中的聲畫關係三角機位與軸線規律07080910課程配套教材電視篇電視語言的聽覺元素本章要點關鍵字第7章1.電視新聞中採錄同期聲的注意事項。2.畫外音的主要表現形式。3.解說詞的特點和作用。同期聲;畫外音;解說詞;音樂與音效01

同期聲02畫外音03音樂與音效第1節同期聲一、同期聲的概念同期聲指的是從現實生活中攝錄,並隨著電視畫面同步發出的聲音與音響。與新聞節目後期所配的主觀音樂、音響相比,同期聲是在前期採訪現場所拾取的客觀聲音。電視新聞中的同期聲與廣播新聞中的現場音響在性質上有相似性。第1節同期聲二、同期聲的特點(一)客觀性(二)現場性(三)寫實性第1節同期聲三、使用同期聲的作用(一)增強真實性和可信度(二)加強參與感和互動性(三)突出節奏感和層次感第1節同期聲四、使用同期聲的注意事項(一)現場採錄:恰當選擇錄製同期聲的對象和地點(二)現場提問:記者的提問不能太過籠統(三)後期運用:同期聲的運用要簡潔明瞭第2節畫外音一、解說詞作為一種聽覺元素,解說詞與畫面、字幕等視覺元素共同配合,形成完整的電視敘事和內容表達。解說詞在各種電視類型中都有應用,我們常見的包括:新聞節目解說詞、電視專題節目解說詞、電視直播節目解說詞等。第2節畫外音一、解說詞(一)解說詞的特性1.非獨立性。即電視解說必須和電視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畫面)配合起來,才能最終完成對事件的報導、對人物形象的整體塑造。2.畫面依附性。即解說詞寫作一定要圍繞畫面進行,必須為“看”而寫。第2節畫外音一、解說詞(二)解說詞的作用1.補充畫面背景2.介紹信息,完善形象3.整合畫面4.表現細節5.抒發感情,昇華畫面6.聲音轉場第2節畫外音二、旁白與獨白(一)旁白旁白指的是在舞臺或者電影、電視畫面之外的念白。念白聲源一般是劇外的人物或特邀人員。(二)獨白獨白分為語言獨白和內心獨白。第3節音樂與音效一、音樂在電視新聞節目中的作用(一)軟化聲畫語言,增強新聞趣味(二)渲染報導氣氛,襯托新聞故事第3節音樂與音效二、電視新聞中使用音樂與音效的注意事項(一)明確配樂目的,慎重選擇音樂(二)音樂的鋪陳頻率要適度(三)音樂風格宜樸素,切忌喧賓奪主問題討論請舉例說明,旁白和獨白有什麼區別?01解說詞在電視傳播中有哪些作用?請舉例說明。02推薦读物1.姚喜雙.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語言研究[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3.2.崔文華.電視解說詞寫作[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7.電視的文字語言和鏡頭運動本章要點關鍵字第8章1.電視新聞中螢幕文字的類型,使用標版字幕的注意事項。2.熟悉固定鏡頭的優缺點,掌握固定鏡頭的拍攝要領和注意事項。3.熟練掌握推、拉、搖、移、升、降、甩、跟這8種運動鏡頭的拍攝要領。螢幕文字;固定鏡頭;運動鏡頭01

文字語言02鏡頭與固定鏡頭03運動鏡頭第1節文字語言一、螢幕文字螢幕文字,即字幕,指的是根據新聞內容表達的需要,視頻後期製作時疊加在畫面上的內容。(一)標題字幕即在電視新聞開頭幾秒鐘出現在畫面上的新聞標題,讓觀眾一眼便知這條新聞在说什麼方面的內容。第1節文字語言一、螢幕文字(二)同期聲字幕指將采访对象的同期声附以文字,同步配置在画面下方,目的是輔助观众听清和理解同期声内容。(三)標版字幕指的是电视新闻画面中以运动画面或静帧画面为底,在画面上衬以底板(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加上與新聞內容相同、相近或相關的半幅或大半幅字幕。第1節文字語言一、螢幕文字(四)滾動字幕指的是螢幕下方滾動的文字字幕,通常只有一兩句话。(五)綜藝字幕指在新聞報導中借用綜藝節目的字幕手段,對一些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的地方添加有幽默感和互動性的字幕。第1節文字語言一、畫內文字指的是在拍攝時捕捉在視頻中的文字,它可以輔助表達新聞要素,有时甚至是新聞報導的重要对象。第2節鏡頭與固定鏡頭一、幀幀(frame):影像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一帧就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快速連續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连续的帧就形成了动态画面,如电视、电影的图像等。第2節鏡頭與固定鏡頭二、固定鏡頭固定鏡頭(still

shot)指的是在攝像機機位、鏡頭光軸和焦距都固定不變的情況下拍摄出來的镜头。(一)固定鏡頭的特點(二)固定畫面的功能(三)固定鏡頭在表現上的局限(四)拍攝固定鏡頭的注意事項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一)推鏡頭(推、推攝)指鏡頭與被攝主體逐漸靠近,畫面容量逐漸縮小,畫面內的景別漸大,使觀眾的視線從宏觀或整體變為細節或局部。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二)拉鏡頭(拉、拉攝)指的是鏡頭與被攝主體逐漸遠離,畫面外框逐漸放大,畫面內的景別渐小。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三)搖鏡頭(搖、搖攝)指的是在拍攝一個鏡頭的過程中,攝像機機位不變,機身在上、下、左、右等方向進行均勻摇动。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四)甩鏡頭(甩、甩搖、急搖)指的是攝像機機位不變的情況下,機身做出的快速搖轉,用來表示視點的迅速轉換和內容的突然过渡。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五)移鏡頭(移動鏡頭、移動攝像)指的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並隨之運動,用這種方法拍出的鏡頭稱為移動鏡頭。移鏡頭最突出的特點是攝像機機位發生了變化。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六)跟鏡頭(跟拍、跟攝、跟)指的是攝像機鏡頭始終跟隨被攝主體進行拍攝,使運動的被攝主體始終被保留在畫面之內,且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變。

第3節運動鏡頭一、運動鏡頭的常見形式(七)升降鏡頭指的是摄像机向上、向下运动拍摄出的画面,大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的空间,并有助于加强戏剧效果,渲染气氛。第3節運動鏡頭二、起幅與落幅一個標準的運動鏡頭的拍攝包括起幅、運動過程、落幅三個部分。起幅指的是运动镜头开始的固定画面,通常有1~2秒的时长。落幅指的是運動鏡頭終結的固定畫面。

問題討論結合電視畫面,讨论分析移镜头與推鏡頭、搖鏡頭的区别。0102觀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結合畫面理解固定鏡頭的拍攝優勢。推薦读物1.劉大宇.分鏡頭畫面原理與分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2.任金州.電視攝像[M].第3版.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鏡頭拍攝練習,並將拍攝素材簡單剪輯成一個2分鐘以內的敘事短片。要求合理使用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鏡頭的運動要有依據,不能通篇都是運動鏡頭。實訓電視新聞中的聲畫關係本章要點關鍵字第9章理解并区分画内声画合一与画外声画合一。聲畫分立在电视新闻中常见的表现形式。聲畫合一;聲畫分立;聲畫對立01

聲畫合一02

聲畫对位第1節聲畫合一一、畫內聲畫合一指的是聲音源與視覺對象高度集中於同一個新聞畫面中。比如新聞人物接受采访和拍摄时的画面,既有其视觉形象,又同时播出同期声,就如同新闻人物透过镜头直接面对观众说话,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画内声画合一。第1節聲畫合一二、畫外聲画合一指的是畫面本身和畫外聲音語言的高度統一,畫外聲音的目的是具體說明画面中的事物和情景。

形式一:解说词+畫面形式二:画外音+畫面

第2節聲畫對位一、聲畫對立意思是聲音和畫面在形式上是對立關係,比如聲音或音響是歡歌笑語,画面卻是悲痛萬分的人物。第2節聲畫對位二、聲畫分立指的是聲音和畫面不同步、不對應,在形式上互不相關,但內容上統一於同一主題。(一)資料鏡頭與解說詞的配合(二)資料畫面與新聞評論的配合(三)資料畫面與記者連線的配合案例/知識窗P179-182結合表9-4至表9-7中表述的案例,理解畫外聲畫合一在電視新聞中的靈活使用。問題討論畫外声画合一与声画分立的区别是什么?

畫內聲畫合一在電視新聞表達中的作用是什麼?0102推薦读物王曉紅.電視畫面編輯[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三角機位與軸線規律本章要點關鍵字第10章三角机位系统及其典型机位。电视攝像中常見的三種軸線以及軸線規律。越轴及實現合理越軸的方法。三角機位;軸線;軸線規律;越軸;合理越軸01

三角機位系統02軸線與軸線規律03越軸與合理越軸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概念機位,即摄像师与摄像机在拍摄时所处的位置。三角機位系統,指的是用三臺攝像機拍攝兩人或多人對話場景時採用的機位佈局。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一、總角機位(總拍機位)這個機位設在兩人或多人的中間位置,用來交代參與對話的所有人員的位置關係,给觀眾整體上的空間感受。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二、內反拍機位內反拍機位也叫內反打鏡頭、單人镜头,指的是攝像機架設在單個對象的视线前方,面对拍摄对象进行近景画面拍摄。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三、外反拍機位也称外反打镜头、过肩镜头,即越过一方的肩头去拍摄对方的近景畫面。案例/知識窗P187表10-2結合表中給出的三組鏡頭,理解反拍机位交叉剪辑的镜头组接形式。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四、騎軸機位(正面鏡頭)騎軸機位是內反拍機位的一種極端形式,指的是將攝像機放在軸線上且正對著人物拍攝出的鏡頭,目的是強調和突出拍攝對象的面部特徵、表情變化等。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五、側拍機位(側拍鏡頭)指的是在拍攝對象的側方90度位置架設機位拍出來的鏡頭。第1節三角機位系統六、三角機位系統在拍攝雙人或多人對話時,一臺攝像機負責總角機位,另外兩臺則根據拍攝需要選擇恰當的機位分別拍攝對話雙方或多方。不論這兩臺機器選擇何種機位,它們一定會與總角機位共同形成一個三角形拍摄关系。我們称这套电视摄像机位设置方法为三角机位系统。第2節軸線與軸線規律一、電視攝像中常見的三種軸線

(一)人物關係軸線(二)人物方向軸線(三)主體運動軸線第2節軸線與軸線規律二、軸線規律

軸線規律也稱180度規律,指的是为了保证拍摄对象相互位置关系、人物视线方向、主体运动方向的一致性,避免观众视觉上的突兀和错乱,摄像机只能在軸線同一侧的0~180度範圍內架設和拍攝,不能將拍攝於軸線兩側的畫面前後銜接。第3節越軸與合理越軸一、越軸

越軸是指在電視攝像過程中,機位的安排違背了180度規律,機位出現在了轴线双侧的現象。第3節越軸與合理越軸二、合理越軸及其常用方法(一)利用中性(騎軸)鏡頭實現越軸(二)利用同一空間中的過渡鏡頭實現越軸(三)利用空鏡頭實現合理越軸(四)利用雙軸線實現合理越軸(五)利用攝像機的運動實現合理越軸(六)利用景別的變化實現合理越軸問題討論觀摩《朗讀者》《圓桌派》《新聞調查》三檔節目,分析其架設機位的異同。0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任意三種合理越軸的方式進行拍攝和剪輯練習,理解並實踐如何處理畫面中可能存在的越軸問題。實訓推薦读物謝紅焰.電視畫面編輯[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蒙太奇及鏡頭組接本章要點關鍵字第11章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叙事功能与差异。镜头組接的一般規律。無技巧转场的实现方式。蒙太奇;轉場;鏡頭組接01

蒙太奇02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03

轉場第1節蒙太奇一、蒙太奇的兩大功能第一,敘事功能。第二,表意功能。第1節蒙太奇二、敘事蒙太奇敘事蒙太奇的作用是交代情節、展示事件,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果關係來組接鏡頭、場面和段落,從而引導觀眾理解劇情。(一)平行蒙太奇(二)交叉蒙太奇(三)顛倒蒙太奇(四)連續蒙太奇第1節蒙太奇三、表現蒙太奇表現蒙太奇指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衝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有的豐富含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思想。(一)抒情蒙太奇(二)心理蒙太奇(三)隱喻蒙太奇(四)對比蒙太奇第2節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一、同景別且同一主體的畫面不能進行組接

為了避免產生上述鏡頭組接的不良反應,我們可以進行如下操作:其一,使用過渡鏡頭。其二,使用後期疊化處理。第2節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一、切忌越軸

避免将相互越轴的鏡頭组接在一起,也是镜头组接的重要原则和规律。第2節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三、鏡頭組接的動靜結合規律

(一)動接動,即運動鏡頭之間的組接1.主體不同、運動形式不同的鏡頭組接2.主體不同、運動形式相同的鏡頭組接第2節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三、鏡頭組接的動靜結合規律

(二)靜接靜,即固定鏡頭之間的組接1.靜止物體的固定鏡頭相接時,要保證鏡頭長度一致。2.畫面內主體運動的固定鏡頭相接時,要從畫面中選擇精彩的動作瞬間,並保證敘事過程的完整性。第2節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三、鏡頭組接的動靜結合規律

(三)靜接動、動接靜,即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組接案例/知識窗P211-212案例11-2:動靜相接时,处理同一主体示例運動鏡頭與固定鏡頭相連時,如果前者的落幅與後者的起幅是同一主體,應當如何處理?請結合該案例,對此予以理解。第2節鏡頭組接的一般規律四、恰當保留鏡頭長度(一)內容長度(二)情緒長度第3節轉場

概念

指的是通过前期拍攝中有意识的脚本规划,或在后期剪辑时利用既有的画面素材,实现镜头的自然过渡,进而銜接起兩個電視段落或兩個場景。第3節轉場

一、兩極鏡頭轉場

指的是前一个场景最后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场景第一个镜头的景別恰恰是两个极端(特写或远景)。第3節轉場

二、同景別轉場

指的是前一個場景結尾的鏡頭與後一個場景開頭的鏡頭景別相同。第3節轉場

三、特寫轉場

指的是無論前一個場景的最後一個鏡頭是什麼景別,後一個場景都可以從特寫開始。第3節轉場

四、聲音轉場

指的是利用畫外音、音樂與音效、解說詞等聲音語言與畫面的配合,实现電視段落或場景之間的轉換。第3節轉場

五、封擋鏡頭轉場封擋鏡頭可以连接上一个场景的结束和下一个场景的开始,实现场景和情境的转换。

第3節轉場

六、相似體轉場相似體轉場就是連接兩個場景的首末鏡頭中具有相似的主體形象,這種相似性可能表現在主體形狀的相似、主體運動形式的相似、主體大小位置的重合以及概念上的同一属性等上,利用两个物体在某一点上的相似因素贯通上下段落。

第3節轉場

七、同一主體轉場即用同一人物或物體來銜接前後兩個場景,前後場景或段落之間存在明顯的承接关系。

第3節轉場

八、空鏡頭轉場空鏡頭一般要配合聲音內容一起實現转场。

案例/知識窗P214-218表11-5至表11-10結合教材中表述的畫面實例,充分理解各種轉場形式在新聞片、紀錄片、電影、電視劇中的使用。問題討論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区别是什么?運動镜头与固定镜头的组接有哪些注意事项?01021.任意選擇一部你感興趣的電視專題片、電影或紀錄片,對其鏡頭組接和轉場细节進行分析,並列舉其中五處進行詳細解析。2.請結合具體案例,列舉說明電視新聞中常見的轉場形式。實訓推薦读物李晉林,袁立本.視聽語言拉片實訓教材[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

張香玉,李曉龍.視聽語言[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電視新聞的報導類型本章要點關鍵字第12章1.電視消息的基本概念和寫作要求。2.電視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的區別。3.電視專題寫作的注意事項。電視消息;電視專題;電視評論01

電視消息02電視系列報導03電視連續報導04電視專題05電視評論06電視特別報導第1節電視消息

一、概念它旨在利用聲畫語言,以真實、客觀為基點,迅速、廣泛、簡短地報導國內外新近或正在發生、發現的事實。。按照報導時長的長短,可以將電視消息分為短消息和長消息。(一)短消息(二)長消息第1節電視消息

一、寫作要求(一)挖掘新聞核心,避免過多過程(二)用典型細節反映事物內在本質(三)從宏觀入手,提煉具有更普遍意義的事實案例/知識窗P222-224案例12-1:《“FAST之父”南仁东:22年坚持铸就大国重器》

結合這一案例,理解電視短消息的寫作體例和結構,以及解說詞與同期聲的配合關係。第2節電視系列報導

一、概念

電視系列報導是圍繞同一主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地域等進行的多次報導。第2節電視系列報導

二、特點與要求

(一)主題設置:緊扣時代且鮮明集中(二)報導內容:視聽結合且言之有物(三)傳播效果:具有輿論引導的作用案例/知識窗P226-227案例12-2:《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結合這一案例,理解何為電視系列報導,其核心特徵是什麼。第3節電視連續報導

一、概念

電視連續報導是對正在發生、發展中的新聞事件及所追蹤的事態進行及時、持續的報導。第3節電視連續報導

二、特點與要求

(一)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二)具有連續性和時間線性(三)題材以重大新聞事件為主(四)報導層次體現懸念感和遞進感(五)總體結構具有完整性案例/知識窗P229-233案例12-3:《“懸崖村”扶貧紀事》結合教材上對《“懸崖村”扶貧紀事》內容框架的梳理,以及後續的5點具體分析,認真揣摩和理解電視連續報導在內容結構和報導邏輯上的特點。第4節電視專題

一、概念

電視專題是綜合運用各種電視表現手段與播出方式,深入報導某一重大新聞事件或某些具有新聞價值又為廣大觀眾所關心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經驗,或新出現的社會現象,以及表現某一行業、地區新面貌新氣象等內容的新聞報導形式。第4節電視專題

二、電視專題的類型(一)紀實性專題(二)評論性專題(三)調查性專題(四)訪談性專題案例/知識窗P237-254案例12-4:調查性專題《食品工廠的“黑洞”》結合教材中對這篇報導的分析,理解電視調查性專題的特點。尤其是理解如何在電視報道中層層深入地探求事實,引人入勝,從而實現報導的“深度”。第5節電視評論

一、概念

指的是新聞評論員、評論集體或電視機構對當前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事件、問題或社會現象表達意見和態度,進行解釋分析的節目形式。第5節電視評論

二、特點與要求

(一)選擇恰當的評論契機(二)依託新聞事件的聲畫形象(三)評述結合,步步深入(四)論點應融合各方觀點第6節電視特別報導

一、概念

指電視媒體綜合運用各種電視體裁和表現手法,對已經或正在發生的具有深遠和持續影響力的事件進行細緻、全面、深入報導的方式。第5節電視評論

二、類型

(一)程式性事件特別報導(二)突發事件特別報導第5節電視評論

三、特點與要求

(一)以直播節目為框架(二)報導內容全面,採訪注入點豐富(三)即時報導與資料內容互相配合問題討論電視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的區別是什麼?0102電視專題具體有哪些類型?電視專題與我們平時說的電視深度報導是什麼關係?請在網路上自行搜索、觀看電視消息《寒酸的縣委辦不寒酸的民生》,寫一篇600字左右的報導分析。實訓推薦读物1.孟建,祁林.廣播電視新聞寫作[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2.巨浪.電視(新聞)採訪與寫作[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3.周小普.廣播電視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電視新聞採訪與記者出鏡本章要點關鍵字第13章1.電視新聞採訪的特殊性。2.電視新聞採訪的主要類型,現場採訪的基本技巧。3.電話連線採訪的優勢、不足與技巧。4.現場報導的構成要素和採制特點。5.出鏡記者的出鏡準備、提問技巧和注意事項。電視新聞採訪;記者出鏡01

電視新聞採訪的特性02電視新聞採訪的類型與技巧03現場報導04出鏡記者第1節電視新聞採訪的特性

一、電視新聞採訪屬於帶機採訪帶機採訪,指的是電子媒介記錄與新聞採訪共生的採訪形式。即電視記者的採訪活動需要伴有攝像機、答錄機等電子媒介的開機工作。這是廣播電視採訪區別於平面媒體採訪的核心特徵。第1節電視新聞採訪的特性

二、採訪活動與新聞報導的同步性由帶機採訪完成的新聞素材搜集工作已經同步成為新聞報導成品的組成部分,帶機採訪的成敗對整個報導具有決定性影響。第1節電視新聞採訪的特性

三、採訪人員的團隊化作為一項集體工作,電視採訪需要所有參與人員的協同合作。第2節電視新聞採訪的類型與技巧

一、現場採訪(一)調動新聞敏感,捕捉細節,問之有物(二)做好採訪準備,預先設計提問(三)問題簡短明確,把話語空間留給採訪對象案例/知識窗P265-266案例13-1:央視記者王濤現場採訪中國足球隊隊長鄭智

結合這一案例,理解電視現場採訪三個層面的基本要求:捕捉細節、採訪準備和話語空間。第2節電視新聞採訪的類型與技巧

二、演播室採訪指的是將採訪對象請到電視臺的演播室或在具有拍攝條件的室內空間進行採訪,常用於對社會名人、知名專家等對象的人物專訪。案例/知識窗P267-270案例13-2:央視體育頻道張斌對劉翔做專訪結合張斌在演播室裏的採訪,理解電視記者熟悉採訪對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沿時間軸和重要節點進行採訪推進。第2節電視新聞採訪的類型與技巧

三、體驗式採訪(一)貼合時事,關注熱點,做好選題策劃(二)畫面真實,客觀反映,做好現場拍攝(三)把握角色,準確定位,做好角色轉換第2節電視新聞採訪的類型與技巧

四、隱性採訪指的是記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身份,採用各種能夠獲得資訊的方式(包括偷拍偷錄)從事的採訪活動。第2節電視新聞採訪的類型與技巧

五、電話連線採訪指的是記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身份,採用各種能夠獲得資訊的方式(包括偷拍偷錄)從事的採訪活動。(一)電話連線的適用範圍(二)電話連線採訪的優勢(三)電話連線採訪的不足(四)電話連線採訪的技巧第3節現場報導

一、現場報導的構成要素

電視系列報導是圍繞同一主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地域等進行的多次報導。(一)記者要素(二)現場要素(三)聲畫要素第3節現場報導

二、現場報導的前期準備

(一)業務準備(二)技術準備第3節現場報導

三、現場報導的採制特點

(一)以記者在現場的全方位採訪為基礎(二)采拍過程具有不可逆性第3節現場報導

四、現場報導的優勢

(一)現場感強(二)可信度高(三)參與感強案例/知識窗P278-279一線者說結合一線記者的描述、分析,理解如何更好地發揮現場報導的優勢。第4節出鏡記者

一、出鏡記者的定義和特性

(一)定義(二)特性第4節出鏡記者

二、出鏡記者的發展歷史

(一)國外(二)國內第4節出鏡記者

三、出鏡記者的出鏡準備

(一)背景知識和資訊(二)切身體驗新聞現場(三)準備一個故事或細節(四)與採訪對象做好溝通(五)手中有稿,心裏有數(六)長期的自我訓練和心理準備第4節出鏡記者

四、出鏡記者的採訪注意事項

(一)現場採訪力爭快速突破,問答力求簡短(二)出鏡記者要準確定位自己在採訪中的角色(三)充分利用現場環境和細節與採訪對象互動第4節出鏡記者

五、出鏡記者重點說什麼

(一)說細節和現場感受(二)說採訪內容和最新事實(三)說精確的數據和準確的描述(四)善用道具使報導生動化第4節出鏡記者

六、記者出鏡報導的注意事項(一)不要做沒必要的出鏡(二)出鏡位置應靠近核心現場(三)可以準備精彩的開場白,但不要死記硬背(四)拆解問題,與主持人進行互動(五)出鏡記者不可“霸佔”鏡頭,要讓現場說話(六)適當採用行走出鏡的形式(七)注意肢體語言、儀容儀錶和著裝的得當(八)不要隨意破壞與導播的時間約定(九)出鏡報導結束後應稍做停留(十)出鏡記者要與攝像記者密切配合(十一)恰當應對直播時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問題討論現場報導的構成要素是什麼?現場報導與出鏡記者的關係是什麼?與現場採訪相比,演播室採訪的特點是什麼?出鏡記者進行直播連線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應當重點說些什麼?010203以小組為單位(2~3人)進行出鏡報導練習,出鏡題材任選。1~2人負責攝像和提問,1人負責出鏡和現場採訪,小組內進行角色交換和交叉練習。實訓推薦读物1.雷蔚真,朱羽君.電視採訪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張超.出鏡記者[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