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门防震减灾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管控和应对措施,本部门制订了以下的防震减灾管理制度。一、应急预案1.1内部应急预案本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内部应急预案,其中包括:紧急联系人名单;安全疏散路线和逃生预案;安全应急设施温馨提示,包括灭火器、紧急电话等;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对员工进行应急演练。1.2外部应急预案本部门应与周边的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合作,制定适当的外部应急预案,其中包括:与周边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应急联系人名单;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环境保护和救援预案。二、防震减灾设施为保障员工在发生地震等重大灾害时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本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设施。其中包括:2.1安全洁净工作场所应确保工作场所的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结构的牢固性以及尽可能减少悬挂在墙上的物体,防止在地震等灾害事件中坠物伤人。2.2安全逃生指示应在室内设有清晰明显的撤离指示标志、安全逃生通道等逃生指示,确保员工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疏散。2.3灭火器、紧急电话等应在室内设置灭火器、紧急电话等安全应急设施,让员工随时能够找到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紧急情况。2.4紧急疏散设施应在室内设置火警报警装置、消防栓、紧急疏散钢架及应急照明等设施,提供保障员工在紧急灾害情况下顺利疏散的必要条件。三、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3.1风险评估为降低灾害风险,本部门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本部门或某些工作环节产生潜在灾害风险的因素进行评估,确保安全工作有针对性和有效性。3.2防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本部门应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完整应急管理工作系统建设;制定合理的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建设即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四、责任和处罚为确保各级人员对防震减灾管理的重视和落实,应明确各级责任,对不当行为进行严肃处罚,以达到推进安全管理的目的。具体的处罚条例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规定。五、整体组织架构建立符合防震减灾管理制度的专门工作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力,并设立防震减灾管理部门。防震减灾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并完善防震减灾管理制度,构建风险评估体系;负责组织开展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统筹安排,对安全环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六、结论防震减灾管理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要认真制定实施。本部门应依托制定的管理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职员岗位工作方案支配2025年
- 2025年女生节创意活动方案
- 2025年疫情防控措施应急方案
- 2025年销售部工作方案书演讲稿
- 《电子技术项目化教程》课件 项目四 报警显示器的制作
- 2025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方案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
- 2025年电子声光控灯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G《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 2025年甘蔗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库房管理工作职责与规范化
-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WMS仓库管理系统采购协议
- 2024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公共政策立场-67正式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瑞吉欧幼儿教育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模调查报告2025-2030年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