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课件_第1页
25古人谈读书课件_第2页
25古人谈读书课件_第3页
25古人谈读书课件_第4页
25古人谈读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勤疑熟读深思◎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25古人谈读书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学如不及,有恐失之。”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诗人、哲学家。《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是一篇启蒙读物。零散信息完整信息学习活动一:大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学习活动二: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能读懂课文意思。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1.说意思2.画停顿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1.说意思2.画停顿3.读韵味

思辩悟真知

1.独立学: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2.合作学:读书为什么要做到“三到”?结合文章内容、生活实际,和同桌说一说。

思辩悟真知

☆“三到”的顺序能不能换一换?能从这段话中,找出理由吗?

思辩悟真知眼不看仔细只漫浪诵读记亦不能久也眼不看仔细只漫浪诵读记亦不能久也学习活动一:大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有恐失之。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精卫填海》取之,信然。——《王戎不取道旁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代词,代指所学的知识、学问。到、往的学习活动二:1.独立学: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致意思。代词,指某种事物、人物。这里指李子学习活动二:2.同桌互学:(1)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互相教一教。(2)梳理6条信息,给他们归归类。读书方法读书态度读书反思①②③④⑤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如不及,有恐失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