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14_第1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14_第2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14_第3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14_第4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14第一章医疗器械: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8第一节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广阔 8一、医疗器械的定义 8二、行业细分领域众多 8三、医疗器械公司纷纷挂牌新三板 9第二节新形势下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0一、行业整合加速,进口替代趋势打开市场空间 10二、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逐步加快 11三、四大驱动因素助力行业高增长 12第二章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发展情况分析 14第一节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 14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 14二、 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 14三、行业盈利指标的区域分析 16第二节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17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分析 17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17三、区域子行业对比分析 18四、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9第三节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21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 21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21三、区域子行业对比分析 22四、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3第四节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24第五章2014年医疗器械行业风险分析 63第一节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63第二节政策风险 63第三节技术风险 64第四节供求风险 64第五节相关行业风险 65一、新产品上市面临的风险 65二、基础加工业风险 65第六节区域风险 65第七节产品结构风险 66第八节其他风险 66一、品牌风险 66二、客户关系风险 67第六章医疗器械融资租赁决策及风险管理 68第一节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含义及行业现状简介 68第二节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比较优势 69第三节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项目流程 69第四节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风险分析 71一、医疗行业融资租赁风险类别 71二、大型医用设备融资风险 71三、医院基本建设项目融资风险 72第五节医疗行业融资租赁风险控制措施 72一、积极应对新医改政策动向 72二、审査经营成本的合理性 72三、严格分析还款来源 72四、担保企业资信核查 73五、应收、应付账款账龄分析 73六、审查拟租赁设备相关政府批文 73七、审查医院基建项目政府批文 73第一章医疗器械: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第一节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广阔一、医疗器械的定义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空间广阔。2004-2014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的复合增速达25%,远高于全球7%-8%的增速,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规模突破2千亿元,约占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的7%,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医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为23326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9.16%,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市场总规模42%相比,还有巨大发展空间。从人均医疗器械费用来看,我国目前医疗器械人均费用仅为6美元/人,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器械费用大都在100美元/人以上,瑞士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13美元/人。与发达国家比,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尚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大。二、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其核心技术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检验医学、血液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应用领域广泛,且细分品类众多。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划分,医疗器械行业有近40多个细分领域(如图表3)。综合起来可划分为医院使用和家庭使用两大类(本文所指的医疗器械不包括制药装备):医院:1、大中型医疗设备:消毒灭菌设备、医用制氧机等中低端设备;家庭:血压计、血糖仪、电动按摩椅/床、功能椅、制氧机等。监护仪、超声仪(彩超、B超等)、X光机、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机、血液细胞分析仪等高端设备;2、耗材:采血管、纱布、导管等中低端耗材;心脏支架、心脏起搏器、骨科器械、人工耳蜗等高端耗材;家庭:血压计、血糖仪、电动按摩椅/床、功能椅、制氧机等。三、医疗器械公司纷纷挂牌新三板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1.5万家,医疗器械经营类企业约18万家,而医药类制造企业仅有6000余家。医疗器械类公司数量虽多,但平均每家企业年产值仅为1360万元,年产值过亿元的仅有300余家,且外资、合资企业占到半数以上,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且生产Ⅲ类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要求最高)占比最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经营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待提升。新三板融资平台为医疗器械公司注入创新动力和资本。国内大部分医疗器械公司均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规模普遍较小,新三板市场的构建为中小企业特别是走自主研发创新道路的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三板平台的融资功能在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将助力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节新形势下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一、行业整合加速,进口替代趋势打开市场空间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整合趋势加速。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存在一定并购整合机会。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众多、跨度较大,有一定研发和销售壁垒,且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较小,从国外美敦力到国内迈瑞的成长历程来看,外延式并购是医疗器械公司加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3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披露的投资并购案例为19起。而2014年,被披露的投资并购案例达到了30起以上,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趋势明显,为公司快速成长开辟新空间。图表62014年医疗器械行业重点并购案例一览二、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逐步加快空间大,实力强:我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1.5万家,但90%的企业收入规模在1000-2000万元;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金额约占全部市场40%,进口品牌占据国内中高端市场的七成,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经过多年的产业积累,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不断提升,已经在部分细分领域建立一定核心竞争能力,初步具备从低端向中高端突破的实力,在科技部‘十二五’‘医疗器械重点专项’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在大中型医学影像设备领域不断突破,如1.5T超导磁体机、64排螺旋CT机等设备的自主研发打破了跨国公司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政策加码: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快了在政策上对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以及国产化的扶持力度,如监管、创新审批、资金等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加大医药产品研发的组织推进力度,重点做好基本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工作。2014年5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启动了第一批国产医疗器械遴选。医疗器械重点科技专项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X线机、超声、生化等基层新“三大件”全线技术升级,MRI、彩超、CT、PET/CT等高端产品的国产化也在不断推进。政策红利将进一步加速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图表72013-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三、四大驱动因素助力行业高增长行业整合和进口替代趋势加速为医疗器械未来的发展打开广阔的成长空间,而人口老龄化(保健消费需求升级)、基层市场放量、民营机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升级将是直接拉动医疗器械行业加速发展的四辆马车。图表8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驱动力老龄化+保健需求提升: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且趋势仍在加剧,预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3亿。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将拉动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特别是对于医用高值耗材及家居智能医疗设备的需求,医保覆盖和报销比例的提升也将进一步提供需求保障。图表9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第二章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发展情况分析第一节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在区域结构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三大区域依靠本地区工业技术、科学技术人才、临床医学基础及政策性优势,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三大产业聚集区,三个区域的总产值之和及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三个区域的共同点是:具有比较雄厚的医疗器械支撑产业基础,电子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都比较强,利于开展技术协作和产品配套;海内外交通方便,各自具有多个国际级别的海港码头,利于开展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相对集中,全国高等学校多数集中在这区域,有较强的潜在人才资源和技术发展后劲;医学科研和医学临床水平高于其它地区,三级医院云集,新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和临床评估能力都很强;有强劲的融资渠道,包括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三个区域又各有特点,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都是跨省的大区域,原来的医疗器械制造业基础较好,调整重组后具有新老结合特点;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达,江苏又有较强的有机化工工业,一次性医疗用品发展突出;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原有的医疗器械制造业较差,现代医疗仪器设备生产制造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国外资本的引进,得益于后起的家电及电气制造工业,是医疗器械工业的后来居上者,虽然它在总产值上不如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但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结构优势或是主体产品技术附加值大小,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排在全国榜首,是全国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一颗明珠。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图表102013年1-11月医疗器械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地区资产比重企业数量比重销售收入比重广东省19.0913.0115.57江苏省18.1819.9122.11北京市16.029.097.98上海市9.6910.279.20浙江省7.8311.915.52山东省5.246.9010.83江西省4.061.965.01辽宁省3.763.455.17四川省3.123.062.47天津市1.952.511.11河南省1.742.193.26吉林省1.352.352.03福建省1.211.412.12河北省1.210.001.15湖北省0.902.430.63安徽省0.892.511.62重庆市0.891.250.99陕西省0.880.940.46湖南省0.821.491.62广西0.810.940.96黑龙江省0.200.390.09山西省0.070.000.01甘肃省0.060.000.01内蒙0.020.000.06新疆0.010.010.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地区分布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业的主要资产集中于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五省市总资产比重超过70%。其中,广东省资产比重达到了19%,第二位的江苏省资产比重也达到了1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112013年1-11月各省市医疗器械行业总资产所占比重二是按销售收入排名,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排名前五位,五地区销售收入比重达到了65.69%。江苏省和广东省排名前两位,所占比例分别为22%与1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122013年1-11月各省市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三、行业盈利指标的区域分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132013年1-11月各省市医疗器械行业利润总额所占比重医疗器械行业的利润集中度比较高,利润分布的前五个区域分别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和山东,利润所占比重分别为20.77%、20.71%、14.06%、12.93%和7.30%,五个区域的利润所占比重总合达到75.77%。由此可见,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和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医疗器械行业分布区域,从规模和赢利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图表142013年1-11月医疗器械行业地区盈利状况单位:亿元,%地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比重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全国105.1918.87100.0017.0810.54广东省21.8527.2320.7716.9614.05江苏省21.7925.2620.7120.619.87北京市14.79-14.7814.0612.3618.57上海市13.6055.7512.9321.5414.81山东省7.6812.187.3024.407.10浙江省5.8512.115.5612.9210.62河南省4.4239.654.2051.2013.57辽宁省3.4614.293.2916.886.69江西省2.1141.602.0121.494.23吉林省1.7882.591.6925.018.78福建省1.46-13.001.3918.826.89重庆市1.2769.081.2123.4012.86四川省1.27-38.761.217.415.15安徽省0.8669.020.8215.205.35广西0.7394.810.6910.887.55河北省0.69101.340.659.625.99湖南省0.5613.880.5313.163.48天津市0.42-45.350.404.083.78陕西省0.2860.770.276.186.25湖北省0.28-350.580.276.494.51黑龙江省0.1027.780.106.2210.95甘肃省0.032.080.0310.4322.37内蒙0.0266.540.0218.403.76新疆0.00-5.080.009.343.31山西省-0.1295.56-0.12-55.65-91.2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资金利润率来看,河南省明显领先于全国水平,高达51.20%;吉林、山东、重庆、上海、江苏、江西省的资金利润率也在2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省的利润出现负增长,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在销售利润率上,位于前列的包括北京市、广东省、河南省以及重庆市,这几个省份的产品技术水平明显要高于其他省份,附加值也比较高,因此销售利润率较高。第二节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分析广东省是我国医疗器械大省,2013年1-11月该省的医疗器械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位于全国第一。2009-2011年,广东省资产、收入以及利润比重均大幅提升,2011年达到最高值。2012年1-11月,各项比重又出现下滑,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利润比重分别下滑了1.05个百分点、0.79个百分点、2.46个百分点。2013年1-11月,广东省的资产比重和利润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1和0.51个百分点,收入比重则出现了0.88个百分点的下滑,说明2013年广东省的盈利能力出现上升。为加强医疗器械广告监督管理,打击违法发布医疗器械广告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广告发布秩序,2013年,广东省进行了3次对违法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加大了监测力度,使得医疗器械行业的秩序提高。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止到2013年11月,其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分别为31.67%、14.05%、13.17%,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的23.34%、10.54%与12.51%。与2012年同期相比,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均有所提高,但资产报酬率略有下降,总体来看,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盈利能力比上年有所提高。偿债能力来看,2013年1-11月,广东省的亏损面和负债率比上年同期出现下滑,利息保障倍数出现上升,说明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亏损面和负债率低于全国水平,利息保障倍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偿债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1-11月,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利润总额增长率和资产总额增长率却出现下滑,行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出现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来看,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但销售收入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说明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盈利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运能力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均出现下滑,并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产成品周转率有所上升但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总体来说营运能力较低。图表15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状况全国广东省2013.112013.112012.112011.112010.112009.1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23.3431.6731.529.3330.4833.78销售利润率(%)10.5414.0513.6813.1712.3524.98资产报酬率(%)12.5113.1713.9213.7511.8612.43偿债能力负债率(%)40.5536.7843.5440.7746.146.96亏损面(%)16.315.6622.0122.1313.4621.11利息保障倍数(倍)17.2237.6830.2536.251.8539.76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21.4618.6661.73-1.9228.03-12.46利润总额增长率(%)18.8727.2334.1939.0949.4125.36资产增长率(%)19.0422.3227.318.6538.299.4销售收入增长率(%)24.5220.2413.2132.3129.816.01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7.245.285.487.395.685.57产成品周转率(%)17.5414.9710.468.537.266.79流动资产周转率(%)1.771.321.531.631.461.4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区域子行业对比分析(一)规模指标对比分析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是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中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利润比重分别达到30.33%、22.71%和44.42%,利润比重高于资产和收入比重,说明行业效益较好,优势显著。广东省的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在全国的比重也很高,2013年1-11月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分别为41.54%、57.87%和46.40%,高于2012年同期的25.18%、37.03%和11.97%,可见广东省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业和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则比较逊色,在全国中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都比较低,可见广东省的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业和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在全国并不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图表162013年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单位:%子行业资产比重资产增速收入比重收入增速利润比重利润增速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30.3321.922.7116.8944.4231.76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41.5426.2957.84120.446.650.58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3.12-13.9213.6111.068.716.45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9.63655.9433.453.7721.97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20.97-17.2520.132.6110.07-26.99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13.1911.1516.8228.018.5537.04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16.8717.9117.162.7210.432.7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效益指标对比分析从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各个子行业盈利状况来看,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的盈利状况较好,销售利润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他几个子行业则表现较差,销售利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172013年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单位:%子行业全国子行业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12.1123.69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7.466.01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6.053.87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8.585.44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7.153.58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28.1414.3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10.176.1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深圳是广东省医疗器械的主要聚集地目前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东省重点生产企业和产品几乎都聚集深圳,已逐步成为我国大型精密医疗器械和医用电子仪器的重要生产基地。更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叩开了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大门,年出口增幅超过70%。近年来,深圳在电子、计算机、通讯、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等领域高新技术成果、健康市场机制、发达信息资讯及民营资本和国际风险资本集聚优势的推动下,医疗器械企业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快增长,产值也不断攀升。(二)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视程度不减广东省政府非常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将其与精细化工、汽车、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装备型工业、制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和专用机械制造等产业一起确定为广东省的主导产业以及潜在优势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植和优惠政策。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了深圳生物工程产业园,包括医疗器械样机制作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为深圳医疗器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次,深圳的许多医疗器械企业也在委托各地有名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和联合开展研发工作,深圳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专门的政策,并将进一步落实和优化,以解决医疗器械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以深圳为中心的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圈已初具规模。2013年,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产值约186亿元,同比增长约22%,居全国第1位。可以预测,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深圳地区经验借鉴、市场需求的强力推动,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良性发展。

第三节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从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比重和收入比重均处于下滑趋势,而利润比重则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这说明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地位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2013年1-11月,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为7.98%,比上年下降了1.19个百分点;资产比重为16.02%,比上年下降了0.47个百分点;利润比重为14.06%,比上年下滑了6.64个百分点。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各项比重均出现下滑,在全国的地位出现下降。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2013年1-11月,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其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均比上年同期出现下降。但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产报酬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1-11月,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亏损面和负债率出现上升,说明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但利息保障倍数出现大幅提高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1-11月,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能力不太乐观。营运能力来看,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北京地区的各项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与2012年相比,行业所有运营指标所下降,行业的营运能力一般。图表18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状况全国北京市2013.112013.112012.112011.112010.112009.1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23.3437.0242.5737.4738.0430.86销售利润率(%)10.5418.5725.0318.7519.8-24.27资产报酬率(%)12.5110.3715.4612.7213.758.8偿债能力负债率(%)40.5535.4635.2543.939.1146.74亏损面(%)16.330.1727.0533.3334.1527.17利息保障倍数(倍)17.22332.62129.85-116.146.933.09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21.4634.088.5213.1720.921.91利润总额增长率(%)18.87-14.7845.367.0962.2737.59资产增长率(%)19.0418.9622.414.0512.3714.93销售收入增长率(%)24.5211.729.9913.4414.4318.05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7.244.335.064.874.846.18产成品周转率(%)17.549.365.985.985.397.04流动资产周转率(%)1.770.730.940.9911.0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区域子行业对比分析(一)规模指标对比分析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是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中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利润比重分别达到27.25%、12.73%和44.69%,利润比重高于资产和收入比重,说明行业效益较好,优势显著。但是该行业在全国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说明该子行业的规模比例缩小。北京市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的比重很高,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分别为44.83%、29.41%和44.47%,利润比重高于资产和收入比重,说明行业效益较好。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业和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则比较逊色,在全国中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都比较低,在全国并不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

图表192013年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单位:%子行业资产比重资产增速收入比重收入增速利润比重利润增速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18.6517.1713.1614.694.66-56.39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6.16-6.310.47-30.61-2.01-34.93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3.61-3.921.74-9.81.29-76.38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1.7310.811.0425.341.7551.22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14.144.915.15-5.1310.21-17.18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44.8319.2829.4127.9244.4747.87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27.2525.812.73-0.6844.69-23.8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效益指标对比分析从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的各个子行业盈利状况来看,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的盈利能力较差,2013年为负值;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的效益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几个子行业则表现良好,销售利润率均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202013年北京市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单位:%子行业全国子行业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12.114.29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7.46-31.64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6.054.49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8.5814.4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7.1514.18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28.1442.55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10.1735.6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生物技术产品是北京市的重点支持行业近年来,北京不断整合自身科技资源,努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打破政策瓶颈,依托首都科技人才优势,力促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企业集群效益日渐显现。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建成了生物芯片、新型疫苗、病毒工程、制剂技术等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疗产业发展的焦点城市。北京强大的科技资源、临床资源和市场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来京发展。2006年以来,北京生物技术领域已吸引外来投资项目77个,总投资额达138.08亿元。北京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集群模式和产业集聚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形成了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产业创新中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际制造中心、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新兴制造业集聚区的“三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2012年,北京市发布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实施年限为2011年~2012年。在生物医药领域,提出将紧紧抓住“成果产业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现代化”的主线,巩固发展现代中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三个优势领域,加快发展研发服务、成果转化、市场流通三个领域的重点任务。(二)加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管理2013年,为积极做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准备工作,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年时间里,深入研究,积极筹划,全力做好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北京市将推动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列入2013年重点工作,认真核对全市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据信息,对企业取证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形成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据库、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据库和产品注册数据库,为规范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多次组织召开规范实施研讨会,商定北京市规范实施的具体方案。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工作计划安排程序的通知》,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求,企业申请细则检查的基本条件,以及实施检查的具体工作程序。同时,结合北京市实施方案,研究制订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实施细则检查申请程序。为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便于检查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监管数据的统计、分析,专门设计开发了企业申报系统和检查信息统计分析管理软件,对企业申请信息和检查信息等进行识别和利用。第四节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区域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江苏省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省份,2013年该省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规模以及利润总额分别在全国位于第二、第一、第二,其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全国的地位均出现上升。2013年1-11月,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资产比重、收入比重与利润比重分别为18.18%、22.11%与20.71%,比2012年同期都有所增长,说明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又有所扩大。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盈利能力一般。截止2013年11月,该省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分别为20.30%、9.87%、14.73%。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偿债能力来看,2013年该省行业负债率和亏损面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行业偿债能力较好,但利息保障倍数出现下滑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利息偿还能力大幅下降。2013年1-11月,该省的应收帐款增长率、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发展能力较好。营运能力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产成品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流动资产周转率则出现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产成品增长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三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说,江苏省的医疗器械行业的营运能力较好。图表21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状况全国江苏省2013.112013.112012.112011.112010.112009.1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23.3420.321.1419.0319.8219.35销售利润率(%)10.549.879.638.848.87-13.5资产报酬率(%)12.5114.7313.3813.5913.4612.81偿债能力负债率(%)40.5540.3141.7545.1845.9648.01亏损面(%)16.312.210.1418.4213.0712.98利息保障倍数(倍)17.2211.322.7214.7913.5916.82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21.4622.3327.115.991724.28利润总额增长率(%)18.8725.2626.1225.0623.5840.44资产增长率(%)19.0427.912216.2717.5136.23销售收入增长率(%)24.5234.1925.8919.1214.5226.6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7.248.487.97.756.886.87产成品周转率(%)17.5422.6120.3218.0616.8420.3流动资产周转率(%)1.772.282.582.432.342.5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区域子行业对比分析(一)规模指标对比分析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是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中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利润比重分别达到36.87%、33.91%和40.21%,利润比重高于资产和收入比重,说明行业效益较好,优势显著。江苏省的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业在全国的比重也很高,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分别为13.38%、9.11%和4.45%。江苏省的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在全国的比重也很高,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分别为13.05%、14.03%和15.02%。其他子行业在全国中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都比较低,在全国并不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图表222013年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单位:%子行业资产比重资产增速收入比重收入增速利润比重利润增速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10.6539.320.8340.614.8836.59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8.9112.95.769.646.74-8.07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13.383.389.1167.14.45131.29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36.8727.3933.9130.9340.2118.91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3.8526.375.4763.884.2928.36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13.0527.0714.0330.5315.0225.57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8.7419.59.628.616.5660.4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效益指标对比分析从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各个子行业盈利状况来看,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和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的盈利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几个子行业则表现较差,销售利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232013年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单位:%子行业全国子行业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12.118.65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7.468.74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6.052.96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8.5810.18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7.155.6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28.1430.13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10.176.9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产研结合受到重视2013年12月,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业务受理点揭牌、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基地开园仪式在高新区同时举行。苏州科技城与长光华医、艾达极星等8家医疗器械企业签订入驻协议,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科凌、科医世凯签约,将开展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更好地组织医疗器械研发单位、评测单位、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良性互动,形成医疗器械研发、推广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链,促进科研和产业化更好结合,在江苏良好的产业基础上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普惠民生的医疗器械及装备,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进步发挥作用。(二)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发布和调整的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发出《关于定期报备重点监管医疗器械关键原材料和成品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抓住产品关键原材料采购和成品产销两个环节,严把高风险医疗器械质量关,从生产源头保障地产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对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的关键原材料和成品实行报备制度,以掌握和留存备案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的原材料采购及成品生产等有关事项。通知要求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根据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确认生产的产品是否属于重点监管医疗器械,并实时向所在区县药监部门报备注册证书及说明书复印件、关键原材料清单及其变化情况。并定期报备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的关键原材料(配件)的采购和成品生产的有关事项。定期报备的内容包括:原材料(配件)名称、供方名称、批号(编号)、数量、检验结果、出入库数量;成品名称、批号(编号)、检验结果、出入库数量。通知要求各生产企业如实报告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的生产情况,按时报备有关数据,不得隐匿、伪造有关数据、资料。辖区药监部门同时建立本辖区的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及企业名单,及时汇总上报市局;对各企业上报的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等相关信息及时归档并按照保密要求做好保密工作。对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的关键原材料和成品实行报备制度是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级分层监管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该局将在重点监管品种实行报备制度试点的基础上,根据施行的情况逐步覆盖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和诚信评定较差的企业。第三章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从各子行业领域来看,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代码:C3684)和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681)。这两个子行业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图表242009-2013年医疗器械分领域企业数量单位:个 2013.1-112012201120102009C3681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320315300229203C3682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4344433124C3683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的制造5859624236C3684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380370364280255C3685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1201141067363C3686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8083775757C3689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27527724816914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2009-2013年的变化趋势来看,虽然这两个行业的企业数量保持逐年增长,但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681)的比重由26.03%下降到25.08%,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行业代码:C3684)的比重由32.69%下降到29.78%。第一节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一、行业规模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业总产值占医疗器械行业的31.2%。资产规模增速较快,2009年-2013年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平均在10%以上,2013年1-11月行业总资产为332.18亿元,同比增长17.65%。从下表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320家,比2012年增长18家。2013年1-11月,行业总资产增速为17.65%。负债总额达到124.77亿元,同比增长17.99%,增速为五年来最高。图表252009-2013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经济基本运行情况年份企业数(个)从业人员人数(个)总资产(亿元)同比增长(%)总负债(亿元)同比增长(%)2009.1119334301150.5511.2169.113.082010.1120638994184.5220.1978.1312.292011.1123946032242.5817.8994.8914.172012.1130252628287.4317.49114.1412.042013.1132052967332.1817.65124.7717.9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供求状况(一)行业供给分析2009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仅为16175亿元,而2013年前11个月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21.56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2013年,在医改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而人口老龄化和药品招标集中采购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两大推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同时,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二)行业需求分析2013年1-11月,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08.42亿元,比2012年同期的264.95亿元增长了25.21%,增速高于全行业的增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2013年1-11月,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7.36亿元,同比增长24.64%,行业的盈利状态良好。我国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生产电子监护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心电生理设备、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等拥有自主品牌的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逐渐增加,随着我国软件开发能力和精密电子设备制造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一批诸如深圳迈瑞、深圳理邦仪器、东软医疗等从事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具国际声誉的品牌企业。三、财务情况2013年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的盈利能力略有上升,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均比2012年同期出现上升,只有销售毛利率出现下降。该子行业的盈利能力总体来看要好于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销售毛利率高出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水平3.77个百分点。行业的偿债能力出现下降,2013年利息保障倍数为22.59,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5.68,但是行业的偿债能力总体来说仍优于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水平,,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只有17.22。该子行业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中属于较成熟的子行业,但2013年发展能力依然要高于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除了资产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应收账款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行业的产成品周转率较2012年同期出现大幅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则出现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该子行业的营运能力略有偏低。图表26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运行状况分析2013.112012.112011.112010.112009.1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27.1129.2628.0830.6928.37销售利润率(%)12.1111.8111.5611.899.01资产报酬率(%)12.8412.3112.3612.599.67偿债能力负债率(%)37.5639.7139.1242.3445.9亏损面(%)18.7520.226.3617.4817.1利息保障倍数(倍)22.5928.2728.1429.2518.65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32.578.884.4820.734.74利润总额增长率(%)24.6434.2123.9868.2111.58资产增长率(%)17.6517.4917.8920.1911.21销售收入增长率(%)25.2115.5524.6925.4914.46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6.166.766.445.345.94产成品周转率19.8511.619.559.39.22流动资产周转率1.551.671.741.561.5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运行特点(一)行业发展迅速经过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行业的年均增速在20%以上。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技术结构、产品质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病人监护产品、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产品变化显著,同时出现了立体定位超声聚焦治疗系统、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体部旋转伽玛刀、睡眠监护系统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在医学影像设备产品门类中,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目前都有境内产品上市。而在产品质量方面,随着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推行,企业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迄今已有数百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国外ISO9000或CE认证证书。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信心,医疗器械出口额上升,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在医疗器械出口额中比重增大。(二)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医学装备的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在我国医学装备生产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15年前的水平,技术、规模和品牌的竞争力都相对较弱,特别是核心技术,已成为国内企业无法绕过的一个障碍。目前国内三级医院一般都采用进口器材,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2/3的器材依靠进口。大到CT、伽马刀、核磁共振仪、手术台,小到螺丝钉、手术缝合线、各种试剂,大部分都是进口货。五、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都有很大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对这些慢性病的诊治需求会日益增长,刺激医院及家用医疗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新医改政策落实加速对医疗设备的新增。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2716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33亿人,比上年增加1800万人;参合率为94.0%,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卫生体系的完善给医疗设备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除整体规模以外,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显示,我国医疗机械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还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大量的设备需要更新换代。目前,我国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开支占总的GDP比重为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美国达到16%;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仅为1:10,而发达国家该比例已经达到1:1,由此可见我国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第二节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一、行业规模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业总产值约占医疗器械行业的37%。资产规模增速较快,2006-2013年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平均在15%以上,2013年1-11月行业总资产为296.22亿元,同比增长23.29%,资产总额为2009年的两倍还多。从下表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380家,比2012年增长27家。2013年1-11月,行业总资产增速为23.29%。负债总额达到132.73亿元,同比增长22.26%,增速有所上升。图表272009-2013年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经济基本运行情况年份企业数从业人员(人数)总资产(亿元)同比增长(%)总负债(亿元)同比增长(%)2009.1124065173116.3119.5157.2521.922010.1127172515142.1215.1171.8914.912011.1128081547154.7115.676.5915.162012.1135394900234.2726.17105.0818.512013.11380103138296.2223.29132.7322.2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供求状况(一)行业供给分析2009年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仅为152.76亿元,而201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82.64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以上。人体内部是世界上最严苛的操作环境之一。外科仪器必须具备足够强的动力和可靠性来满足手术的需求。外科仪器必须能在无再润滑的条件下以及高速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由于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碎屑和污染物,外科仪器还需要在腐蚀性的环境中运行。其中,微创外科是临床医学界跨世纪的高新外科科技成就之一。微创外科器械的代表为内窥镜。微创手术不同于上世纪的外科手术之处在于,前者能减少手术创口面积,避免体内组织的大幅度暴露而引起的感染,以及能使病人更快痊愈,缩短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我国科技部几年前已将高端微创手术器械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内,其中包括:865计划内的高端微创手术机器人;1mm以下手术内窥镜(即纤维镜);体内可吸收微型夹板、螺钉等;超细可吸收缝合线。这些产品将成为国内医院进行微创手术时的重要工具。预计今后几年,微创手术器械将成为国内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其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二)行业需求分析2013年1-11月,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77.24亿元,比2012年同期的285.71亿元增长了27.45%,反映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2013年1-11月,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实现利润25.44亿元,同比增长35.48%,高于销售收入增速,说明行业的盈利状态良好。三、财务情况2013年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的盈利能力较2012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销售利润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销售毛利率和资产报酬率均出现上升。2013年1-11月,行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为12.96倍,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1.68倍,利息偿还能力出现下滑。亏损面和负债率出现小幅下降,说明行业的发展略有好转。行业的发展能力总体有所下降,除了销售收入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外,利润总额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则出现下降。2013年1-11月,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较上年大幅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则出现下降,行业的营运能力总体较好。图表28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运行状况分析2013.112012.112011.112010.112009.1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17.5115.916.5617.1617.4销售利润率(%)8.588.916.987.28-6.94资产报酬率(%)12.9212.7211.3711.1810.05偿债能力负债率(%)44.8144.8649.5150.5949.22亏损面(%)13.9514.1618.2115.8718.33利息保障倍数(倍)12.9614.649.698.397.87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17.2931.4225.7513.2726.44利润总额增长率(%)24.3835.4814.3528.5418.83资产增长率(%)23.2926.1715.615.1119.51销售收入增长率(%)27.4526.1228.9220.8627.08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8.867.848.147.957.24产成品周转率21.5617.3215.1714.4914.51流动资产周转率2.382.662.912.442.3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运行特点(一)医用敷料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上扬2013年,药棉、纱布和绷带是医用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占敷料产品出口的58.22%。该类商品出口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价格上涨带动了出口额的增长,2013年该类商品出口额为6.5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07%,而价格同比增长了10.51%,出口量同比下降了0.4%。二是对具体国别市场的出口价格呈现一定差别,如对日本和德国市场的出口价格较高,分别为8.76美元/千克和8.28美元/千克,对日本、比利时、法国和英国几个国家的平均出口价格在6美元/千克上下浮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市场对我商品的需求有所侧重和差异的特点。(二)新型微创手术器械发展较快自1998年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我国微创器械产业开始起步,并终于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微创手术器械产品。国内微创器械产品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而且打破了欧美大公司长期以来对我国微创手术器械市场的垄断局面。国内最早投产的上海微创手术器械公司目前已能生产几个系列、上百种规格的微创器械产品,其中包括:药物支架、冠脉支架系统、球囊扩张导管、血管造影导管、导引导管、腹腔主动脉瘤等使用的人造血管支架、各种管腔支架及支架置入器、心胸外科用牵开器及颈椎盘假体等多种微创手术器械。这些产品不仅在全国数百家医院投入使用,还通过了欧盟及日本等国的认证,并顺利进入西方市场。目前,我国不少医疗器械企业开始自行研制微创器械新产品。如北京瑞奇外科器械公司开发上市一种“内窥镜下自动缝合器械”新产品。该产品能大大减轻外科医生的工作强度,医生只需坐在显示屏前仔细观察腹腔内手术过程,无需自己动手,即可将伤口缝合好。杭州光典医疗器械公司开发上市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器械——垂吊式微创手术器械,该产品适用于进行各种妇科手术,包括人流、子宫切除、输卵管结扎(或输卵管复通)、宫外孕、宫颈炎手术等各种复杂的手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合在乡级医院使用。“垂吊式微创手术器械”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妇产科微创手术器械的空白,从而为广大妇女带来福音。我国科技部已加大了对高端微创手术器械的研发投入,预计今后几年,微创手术器械将成为国内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其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五、发展趋势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大型企业仅占5%,中小型企业较多,大多数是代理国外品牌产品,多数企业没有自身的品牌,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占比超过1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中,国内企业仅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高端市场则被进口产品垄断。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中,心血管介入类器材、心脏起搏器、透析器等高技术的医用耗材发展趋势良好,骨科介入、人工关节等产品则有着稳定的需求市场,随着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高端医院渗透和中低端医院的不断扩张,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的需求仍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第三节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一、行业规模2006-2013年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行业的资产增长非常明显,年均增速在20%左右,2013年1-11月的行业资产达到179.95亿元,同比增长23.41%。从下表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75家,比2012年增长43家。2013年1-11月,行业总资产增速为23.41%。负债总额达到74.15亿元,同比增长5.31%,增速有所下滑。图表292009-2013年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经济基本运行情况年份企业数从业人员(人数)总资产(亿元)同比增长(%)总负债(亿元)同比增长(%)2009.1124065173116.3119.5157.2521.922010.1127172515142.1215.1171.8914.912011.1128081547154.7115.676.5915.162012.1135394900234.2726.17105.0818.512013.11380103138296.2223.29132.7322.2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供求状况(一)行业供给分析2009年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仅为53.19亿元,而2013年11月工业总产值达到152.77亿元,是2008年的三倍左右,行业发展保持较快的速度。在医改的拉动下,医疗设备的增加将从医院逐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转移,这将拉动对中低端医疗器械的需求。在中低端医疗器械上,国产企业具有优势。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依靠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产品的性价比十分重要。国产企业的中低端产品质量已经可以与国际产品相比,并且操作灵活,在成本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二)行业需求分析2013年1-11月,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6.63亿元,比2012年同期的122.07亿元增长了17%,反映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2013年,公立医院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公立医院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公立医院改革是最关键、最艰巨、也最受关注的一项医改任务。搞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也有利于推动各项医改措施的落实、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公立医院改革推广之后,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院将会加大服务程序,从而增加检测耗材、医疗器械的使用量。2013年1-11月,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利润14.91亿元,同比下降了6.2%,说明行业的盈利状态下滑。三、财务情况2013年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行业的盈利能力比2012年有所下滑,行业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5、5.29、4.91个百分点。并且三项指标均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在偿债能力方面,2013年行业的亏损面出现下降,表现良好。利息保障倍数出现了4.14个百分点的下降,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从发展能力来看,2013年行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出现增加;利润总额则出现了负增长,可见行业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在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均出现下滑,产成品周转率略有上升,此三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运能力较低。图表30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运行状况分析2013.112012.112011.112010.112009.11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26.0530.627.3233.9533.17销售利润率(%)10.1715.4613.7917.7816资产报酬率(%)9.7914.713.7914.9112.29偿债能力负债率(%)41.2140.0548.3644.8945.82亏损面(%)14.1818.9718.9919.1817.52利息保障倍数(倍)13.0727.2138.9148.7528.31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21.7213.0920.8829.8918.96利润总额增长率(%)-6.234.216.4763.7132.79资产增长率(%)23.4124.3219.6920.3518.37销售收入增长率(%)1714.2935.1931.928.84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7.228.036.995.675.58产成品周转率13.4112.59.789.68.1流动资产周转率1.361.571.521.261.1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运行特点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1-11月,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行业资产达到152.77亿元,同比增长10.85%;企业数量为275家,比2012年增长43家;负债总额达到74.15亿元,同比增长5.13%。2013年,我国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运行出现下滑,利润总额的增长率出现负值,行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从供需方面来说,2013年11月工业总产值达到152.77亿元,销售收入146.63亿元,行业的产销率在95%以上,供需比较平衡。五、发展趋势治疗性医疗器械在医疗服务中的角色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治愈肿瘤疾病上,根据临床使用和产品设备技术特点的不同而划分为肿瘤放射治疗设备、热疗设备、医疗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三大类产品。目前我国放疗设备已可以满足常规放疗的需求,基本实现了静态IMRT计划治疗,但还没有真正实现动态IMRT治疗和IGRT功能。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规模小,获利能力不高。热疗设备发展速度快,微波、射频、超声聚焦、磁感应热疗以及激光热疗等技术正在逐步完善。医疗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还处在起步阶段,国产设备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开发小型化、模块化、多用途的系统,降低系统造价和维护成本,建立并完善产业化标准,加强行业监督,促进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产业的良性、稳步发展。第四章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分析第一节企业总体特征分析一、总体分析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普遍较小。2013年1-11月全国仅有6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占医疗器械总数量的0.47%,其资产占全行业资产比重的10.18%,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另外,中型企业126家,占比9.87%;小型企业1144家,占比89.6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31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企业规模分布状况二、企业集中度分析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集中度比较低。从企业数量来看,2013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共有1276家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只有6家,在行业中的占比为0.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数量占比由上年的9.5%增加到2013年1-11月的9.9%,小型企业数量占比由上年的90.1%下降到2013年1-11月的89.7%,可见,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逐渐提高,行业集中度缓慢上升。从资产总额来看,2013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总额为973.78亿元,其中6家大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占10.2%,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图表32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情况虽然行业的整体集中度不高,但是在不同的产品种类中,产品集中度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如DR,多排CT以及MRI,PET等设备,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以及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厂家可以生产,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而低端电子监护设备,黑白B超等存在较多生产厂家,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市场增速趋缓及竞争的进一步深入,预计行业并购重组将加速,行业集中度升高。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将加速淘汰,研发实力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三、规模特征分析(一)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但平均资产高虽然大中型企业的数量仅为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10.34%,但是二者的资产占行业的比重达48.15%,总体来看行业资产集中度较高。1144家小型企业的资产比重为51.85%,平均资产仅为0.44亿元,远低于中型企业的2.93亿元和大型企业的16.52亿元。此外从资产增速看,2013年,小型企业的资产增速较快,达到了21.62%;中型企业次之,同比增长19.20%,大型企业资产同比增长6.97%。图表33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情况企业类型资产总计(亿元)同比增长(%)比重(%)平均资产(亿元)全部973.7819.04100.000.76大型99.116.9710.1816.52中型369.7919.2037.972.93小型504.8821.6251.850.4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小型企业亏损情况最为严重从亏损状况来看,小型企业的亏损情况最严重。2013年小型企业的亏损面达17.57%,亏损总额占整个行业的91.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