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教案_第1页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_第2页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_第3页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_第4页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第1讲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一、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在欧美诸国的社会福利工作中,家庭社会工作或家庭福利〔Familysocialwork;FamilySocialWelfare;FAMILYwelfareService〕的开展最早,历史最久。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外来词,不同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界定。

家庭社会工作是政府和社会为改善家庭生活、完善家庭功能所实施的效劳。〔台湾:《中国大百科》,《社会学卷》,孟远,黄彩英。〕

家庭社会工作是由公私立的机构提供一连串的效劳,以强化家庭生活及援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上的问题为目的。〔台湾谢秀芬《家庭社会工作》,源自李增禄主编:《社会工作概念》,巨流图书公司,民83年增订版。〕

家庭社会工作指社会工作人员应用社会工作的与方法,为增进家庭生活,扩大家庭功能,而对家庭所提供的效劳与治疗。〔台湾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它为家庭提供多种内容的社会效劳,以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强化家庭功能;帮助家庭成员健全本身机能,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与变化。〔《中国社会学名词解释》〕

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的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主旨的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家庭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现代婚姻家庭体系中,为家庭提供支持,增强其动力,协助家庭成员处理所遇到的性、结婚和离婚、生育、抚养、赡养、家事管理等问题,增进家庭的福利,使家庭更好的尽责和发挥功能。〔中国社会工作网〕

王思斌在《社会工作概念》中,指出应根据我国目前家庭变革的现状,以及我国已经形成的面向家庭的各种效劳工程,对家庭社会工作有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发动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开展的社会福利与效劳。

总结以上各种不同的界定,简单而言,家庭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是:以家庭为效劳对象,以社会工作的原那么为效劳手段,以促进家庭功能正常运转和帮助适应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家庭社会工作的运作离不开下面三个要素,这也是确切把握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所应进一步明确的三个核心要素:

一是家庭社会工作的效劳对象——家庭整体。这也是家庭社会工作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根据美国家庭效劳协会的报告,家庭社会工作的特征是以家庭整体〔FamilyasAWhole〕作为问题的重点,以家庭整体为取向〔TotalFamily-Oriented〕,因此调查诊断的也都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又根据海伦卫特谋〔Witmer,Helen〕说法,家庭社会工作是在于处理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而家庭生活上的困难最具代表性的是家庭成员无能力发挥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分子应尽的义务,或是在家庭关系上无法到达圆满。也就是说,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帮助家庭整体协调为目标,它针对的是家庭成员因为其个人的困难而难以担当其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所应扮演的角色,来到达对整个家庭的帮助,促进家庭关系的协作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并非是帮助家庭中个别成员,具体的解决他们各自的困难,比方贫困能给以金钱补助、残障能给以治疗、失业能给以职业介绍等,而是把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的问题,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从家庭整体的社会功能这点出发,来解决家庭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

二是家庭社会工作的目标——协助家庭正常运转。人是生活在人群中,生活在社会中的,更确切的说是生活在社会制度中,而家庭就是一种最普遍、最根本、最亲密的社会制度。在所有的社会制度中,家庭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它不仅对个人非常重要,也是社会存在的根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温馨甜美的,轻松愉快的,但在复杂变迁的社会中,难免会出现某些障碍。家庭自身具备调整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协调的能量和资源,相信家庭在调整自身系统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家庭潜能,引导家庭自动、自主的解决问题,即助人自助的方式协助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并适时的给家庭以社会性支持,这也是家庭社会工作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家庭社会工作可提供的社会性支持包括针对家庭开设婚姻、家政、家教等教育与培训,向家庭传授现代生活观念,以推进家庭开展,提高家庭整体素质;开展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法律咨询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等。三是家庭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在国外,家庭社会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方能从事效劳。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提出的要求是:“毕业于社会工作学院〔取得学士学位〕,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为案主〔一般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社会〕提供社会效劳的人员。社会工作者帮助人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促进个体与人们及其环境的互动,促使组织负起对人们的责任,影响社会政策。〞但在我国,从事家庭社会工作的人员分散在民政、社区、教育、法律、妇联等组织机构内,他们依据所在机构的要求向家庭提供各类有偿或无偿的效劳,在为家庭解困及家庭的开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些工作人员未经过社会工作所要求的较系统的专门培训,不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背景,对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知识知之不多或没有认知,但他们具备长期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具备本行业的知识。家庭社会工作者只是与家庭建立平等的工作关系,协助家庭成员开展良好关系,促进家庭成长,是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启发者、协调者和推动者。他们的工作可以使家庭获得战胜危机化解困扰的支持力量。但他们并非是万能的,也不是对家庭成员的个人需求任意引导,他们在对家庭的援助中,也关注个人需求,而不是因为重视家庭整体的功能就牺牲了家庭成员个人的需求。结论: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效劳方法,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增进家庭功能,强化家庭生活,协助个人及家庭解决家庭关系及社会适应问题。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一〕、大陆学者的看法观点之一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发动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作与开展的社会福利与效劳。所以家庭社会工作内容应该包括有家庭救助性工作,如政府为失业者家庭提供货款、职业培训,为生活困难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等;维护受歧视、受虐待的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权益;面对家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如婚姻学校、家长学校、家政学校、家庭福利效劳、家庭心理辅导等等。观点之二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性家庭效劳与家庭救助;(2)专业家庭治疗;(3)建立社区效劳网络,对家庭提供支援,以补偿家庭日益减弱的功能;(4)家庭开展趋势研究与家庭规划效劳,结合方案生育的根本国策与可持续开展战略,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效劳。观点之三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婚姻咨询,包括婚前咨询、婚后咨询、家庭咨询等。第二是家庭生活教育,为新婚夫妇和处于危机状态的家庭提供咨询和效劳,使家庭成员懂得如何建立正确的家庭生活态度,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如何处理家庭人际关系。第三是家事管理效劳,如老人的照料、儿童的照顾、家务的管理等等。第四是心理卫生效劳,包括消除一系列家庭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减少家庭的解体,提供各种家庭问题方面的心理辅导等等。〔二〕、港台学者的看法台湾学者徐震、林万亿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广义的层面,即家庭社会工作是为改善、增进家庭生活及预防家庭问题,协助个人对家庭关系的调适而提供的各种效劳,称之为家庭效劳。第二个是狭义的层面,即家庭社会工作是协助解决和处理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这些家庭困难往往是因为家庭某些成员未能扮演其应尽的角色,所以必须进行心理和社会的诊断和治疗,称之为家庭治疗。台湾的另一位学者谢秀芬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与社会制度有关或社会资源缺乏的问题,如失业、疾病、贫困等等。(2)与家庭关系有关的问题,如夫妇间的冲突、亲子关系障碍、婆媳不和等。(3)家庭成员有社会适应上的困难问题,如青少年问题、老年问题等等。(4)缺损家庭问题,如单亲家庭问题等等。〔三〕、国外学者的看法家庭社会工作,在西方,就这个名词来看,也没有一致性的解释,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名词还包括有家庭处置(familytreatment)、家庭实务(familypractics)、家庭中心实务(family-centeredpractice)、家庭中心社会工作实务(family-centeredsocialworkpractice)、家庭效劳(familyservice),而有些书籍和学者那么使用家庭直接效劳(directservicewithfamily)、社会工作与家庭(Socialworkwithfamily)、社会工作家庭效劳(Socialworkinserviceforfamily)、社会工作实务与家庭(Socialworkpracticewithfamily)。尽管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名词很多,但从实务工作上而言,并没有绝对性的差异,只不过不同学者是依其对家庭探讨的重点不同命名而已。总结: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观点之一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中心是解决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家庭成员角色实行遭遇困难的家庭内部关系的问题,对于影响家庭内部关系的经济、社会的困难和问题,应当寻找对此问题最适当的机构来处理。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处理(1)婚前的各种问题;(2)夫妻的冲突;(3)亲子关系这三个领域,以心理层面的帮助为主。至于其他领域,如家庭法律援助、家政效劳等应委托其他的机构。观点之二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是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遇到的各种问题,认为从事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技巧就是家族治疗,强调家庭问题的主要来源与沟通的模式过于模糊和间接有关,建议用家庭重塑(familysculpting)的方法,一方面做诊断,一方面作治疗,协助家庭成员以全新的观点来审视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学习直接沟通的技巧,而到达问题的改善。观点之三认为,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是起到一种转介作用,家庭社会工作的特色并非针对阻碍家庭功能的各种原因和因素,直接给予家庭成员以金钱、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而是针对种种的问题,提请有关社会保障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及各种社会福利机构给予帮助,当这些阻碍家庭功能的各种问题被专门处理之后,再以家庭作为整体来介入,提供效劳。简要的说,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一般性内容和具体性内容一般内容有:1、治疗性的效劳:家庭治疗、婚姻辅导;2、开展性效劳:家庭效劳具体内容有:1、婚姻咨询2、家庭生活教育3、家事管理效劳4、心理卫生效劳家庭社会工作对家庭提供的帮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上的协助;2、心理上的治疗;3、社会的效劳;4、制度上的保障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整体家庭为取向作为问题评量和介入的重点家庭社会工作并非只是单一的帮助家庭中个别的成员,或解决个别成员的困难,而是因个别成员问题的发现介入到家庭,而问题的解决是以整体家庭为对象,即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社会工作者效劳的对象。具体而言,从家庭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往往把个人的问题视为整个家庭的问题。就是说,因为个人有了困难,因此难以履行其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应该扮演的角色,由此协助家庭重建的任务和重要性远远的超过出对个别的家庭成员的困难帮助,如失业的父亲或重病的母亲,其遭受的影响不只是个人,而是整个家庭;同时,当个别成员有了问题时,其原因可能是来自非功能性的家庭,如一个离家逃学的青少年,可能是非功能性家庭的受害者,因此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处理的不只是青少年个人,而是需要介入到整个家庭。2、重视家庭和社区资源的联结虽然,家庭社会工作也采用“治疗〞的诊断观点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但是它更加重视如何联结社区资源,如何改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帮助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四、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效劳内容与方向从社会工作性质的角度来看家庭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首先是一种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就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个人、群体或家庭。联合国1996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效劳方案之开展》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工作是一种用以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其次,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专业是指具有较为高深、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一种职业,该职业能够同其他专业区别开来,成为社会上不可替代的专业。社会工作本身具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体系、价值观念和专业技能。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不但吸取了其他专业的一些理论知识为己所用,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自己的专业追求,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专业技能。从家庭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来看法国在1663年就成立了慈善女儿社),专以访问贫民家庭,改善居民生活为目的,可称得是家庭社会工作的起源。英国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慈善事业组织会社,该组织曾利用志愿工作者通过对家庭的友善访问而提供个人效劳,甚至在后来还改名为家庭效劳协会。1877年美国也成立了,开始提供有系统的家庭效劳,这种友善访问,事实上就是一种家庭效劳的访视工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畀经济萧条,带来了普遍的经济不景气及失业问题,当时的美国政府所提供的帮助及责任十分有限,所以这些家庭效劳工作者成为这些贫困家庭经济上的主要援助者,他们在贫穷援助及为蓝领积极争取福利的工作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后来,家庭效劳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大,对象由家庭效劳扩展到整个社会现象的重整,包括倡导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改善医疗水平和居住环境等等。由于效劳工程的广泛,逐渐形成了有系统的效劳机构和组织,同时政府也依据有关法律,提供了许多家庭效劳的工程。这些效劳工程可分为(1)支持性效劳,如家庭问题咨询、家庭治疗、家庭法律援助、亲子教育、育儿教育、家政训练、失业辅导等等。(2)补充性效劳,如儿童托幼效劳、老人家庭照料等等。(3)替代性效劳,如儿童寄宿之家,家庭暴力庇护所等等、。所以从广义而言,家庭效劳就是社会效劳,而家庭社会工作事实上也就是社会工作实务,只不过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把“家庭〞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从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展来看早期的家庭社会工作可以说是从协助贫困家庭开始的,在工作方法上,早期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倾向于使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从事家庭社会工作者慢慢地地将家庭社会工作转移到个人的诊断处置上来,当时即使是以家庭为个案进入的社会工作,受这股潮流的影响,也是把重点放在个人层面上。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家庭系统理论概念深入到社会工作,出现了家庭取向的个案工作,弗兰斯·舒尔茨(FranceScherz),在其所著《什么是家庭取向的个案工作》一书中定义了家庭个案工作是了解家庭的社会、心理及情绪上的需求,再通过家庭中个别成员的直接和间接的治疗。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开展起来,到了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一些从事家庭社会工作者,把家庭治疗慢慢地开始开展成为一支独特的专业,成立了美国家庭治疗协会、美国婚姻家庭咨询员协会。由此可见美国的当代家庭社会工作已开展成为一种相当专业性的治疗工作,而一般性的家庭效劳工作,那么由许多民间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及政府部门来承担。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应建立在两个根底之上,一是要发挥好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就是助人自助,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和家庭。二是要提高专业化水平,使家庭社会工作成为一门具有专门的理论体系、价值观念和专业技能的社会实务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的效劳对象不容置疑的是家庭,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家庭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贫穷、失业、疾病、死亡、虐待、遗弃、夫妻冲突、离婚、婚姻暴力、身心障碍、越轨犯罪、精神心理失调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我们家庭社会工作者的效劳对象应该是这些遇到各种问题的家庭,但这些问题又不是单靠我们社会工作者能够完全包揽和解决好的。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家庭社会工作内容应该把重点放在家庭内各成员的角色和功能方面,事实上,家庭的许多问题的出现,除了社会原因之外,相当一局部是因为家庭成员角色和功能发挥欠佳、不适或者是相互沟通出现障碍而引起的。家庭社会工作者主要是依据一些专业方法和手段,帮助家庭成员调适其角色和功能,疏通相互沟通上的障碍,以维护其正常的家庭生活。对一些非家庭成员所能承担的功能和责任,应该转介给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机构来解决,比方说对身体障碍者,家庭社会工作者不是帮助他如何康复,这可以有专门的康复机构来做,我们的重点是帮助他如何面对其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如何与他相处而不致以引起家庭关系的紧张。再比方说对待失业者,我们不是要给他介绍一份工作,这可以由专门的职业介绍机构来做,我们的重点是帮助他以及他的整个家庭不致于因为失业而可能导致的家庭关系的恶化等等。所以,笔者认为不应该把家庭作社会工作的内容定义得过于广泛,把所有家庭支持性的效劳和开展性的效劳如扶贫、救济、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家政等等都纳入到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中来,这样不仅不能较好地开展家庭社会工作,也不利于家庭社会工作朝专业化、技术化的、职业化的方向开展,但也不是将家庭社会工作仅仅局限于家庭治疗,这也不利家庭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应该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家庭成员调适家庭角色,增进家庭内部沟通,协调家庭关系,发挥家庭功能。五、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历史〔一〕、欧洲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历史法国早在1663年就成立了慈善女儿社,专以访问贫民家庭,改善平民生活为目的,可称得说是家庭社会工作的起源。英国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慈善事业组织会社,该组织曾运用志愿工作者通过对家庭的友善访问而提供个人效劳。德国于1919年在柏林成立婚姻与性问题咨询中心,奥地利于1922年在维也纳也开始这项工作,可见欧洲方面已由对家庭的经济性和一般性的效劳趋向于专门性的效劳。〔二〕、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历史美国早年的家庭效劳局限现于地方政府对贫困和疾病家庭以及老年或失业者家庭的经济援助。1877年美国在纽约水牛城成立慈善事业组织会社(COS),也是从事家庭友善访问及提供个案效劳工作。1911年美国各地同类型的组织成立了联合会,后改称为“美国家庭效劳协会〞。这一阶段美国的家庭效劳工作多由私立社会福利机构从事工作。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平安法案,1956年修正时,增加了对个人的效劳在“维持并加强其家庭生活〞的文字,1962年“公共救助局〞改名为“家庭效劳局〞,可见家庭效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美国196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全书》概括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有:〔1〕一般性的效劳;〔2〕婚姻咨商;〔3〕家庭社会教育;〔4〕家庭效劳专业教育;〔5〕家庭社会效劳研究;〔6〕家庭社会环境改善等。随着社会福利的分化,家庭福利工作开始把重点放在协助家庭成员适应角色,在这些方面帮助他们:〔1〕婚前的各种问题;〔2〕夫妇间的冲突;〔3〕亲子关系。费尔德曼等在《家庭社会福利》一书中,把家庭社会效劳分为四类:〔1〕经济困难的问题;〔2〕因病住院、因罪服刑而不得不离家而产生的问题;〔3〕夫妻失和而产生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4〕有身心残障家庭的社会适应问题。美国的家庭社会工作由公立、私立的家庭效劳局和家庭效劳协会负责,目的是促进家庭关系协调,帮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强化家庭生活的积极功能,增进家庭成员人格的健全开展。主要围绕因一时的特殊遭遇造成家庭成员角色混乱、贫困和社会资源缺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缺陷等问题开展工作。通过家庭个案工作来进行,并开展一些社区组织化活动,以改善整个家庭互动体系为目标的家庭联合治疗、家庭恳谈等。在比较专业性的组织与工作方面,1929年美国成立了“纽约社区教会的婚姻咨询中心〞,1930年创立“美国家庭关系协会〞,1942年“美国婚姻咨询员协会〞成立,后扩大并改称为“美国婚姻暨家庭咨询员协会〞,其成员包括社会工作者、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律师、牧师及家庭咨询员等。1972年成立“全国家庭生活同盟〞,以促成并加强家庭生活。可见美国的家庭社会工作已走向专业性治疗工作。而一般性的实施社会效劳工作,仍受到地方政府及社会福利机构的重视。〔三〕、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台湾的家庭制度与大陆相似,家是社会最根本、最重要的单位,传统的家庭制度具备了经济生产、爱情、生殖、教育、保护、娱乐、宗教等功能,一个人只要有家,那他在社会中的根本需要如经济、就业、身体、精神的健康,参与社会团体的时机,家庭关系的安定,教育文化娱乐的需要等,都可以得到满足。而那些贫困、流离失所的人往往成为救济的对象,成为“救贫工作〞或“救济工作〞,而并没有家庭社会工作的独立效劳领域,加上“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价值观念,使家庭社会工作难以扩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分工的开展,家庭功能与结构的缩小,家庭已经不在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团体,人们需要借助有效的社会设施、制度来满足生活上的种种需要,这些社会设施、制度不仅提供经济的安定、医疗与就业时机等,也包括援助家庭关系的安定以及保障家庭设施与制度,家庭社会工作成为一种需要,台湾社会效劳提供的根本原那么是“建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弘扬家庭伦理,促进家庭关系,籍家庭伦理来维护成员福利〞。面对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谢秀芬〔台湾〕特别总结了影响家庭成员角色执行困难的几个主要因素,比方贫困和社会资源缺乏、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缺陷、一时压力等。目前台湾家庭社会工作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外乡经验,许多大学开设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比方,他们对家庭社会工作课程的介绍是这样的:家庭社会工作是以介绍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工作实务,及学习如何以社工的角色,视一—家庭为一个整体,介入在社会的各种不同系统中去协助家庭及家庭中的关系,当家庭中个别成员有了问题时,不视为只是个人问题而予以处置,而视家庭为了一个整体,从事家庭估测与处置工作,通过家庭问题的解决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用家庭福祉的达成,来满足个人的福祉。通过这些,台湾的社会工作由一般性效劳转向了专业性的治疗。台湾的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可归结为四大项:〔1〕经济的协助,即需要政府及社会福利机构从经济方面扶助缺少资源的家庭,包括失业救济、医疗救助、小本贷款、副业训练及技艺训练等。〔2〕心理的治疗,家庭会由于夫妻、父母子女间对于角色认知、价值观念的不同或地位转变的关系而引起冲突,专业家庭社会工作者进行的心理治疗旨在使家庭成员得以充分沟通,从而恢复正常关系。〔3〕社会的效劳,有些家庭的困扰可能来自多方面,需要配合社区资源,邻里关系,提供社会效劳。〔4〕制度的配合,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一种社区对家庭的网状效劳体系;各种工商业与职业的制度应负责维护家庭与支持家庭的功能。台湾地区在1946年就成立妇女会以改善家庭生活,健全家庭组织,调解家庭纠纷,及从事婚姻辅导工作。1950年成立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现改称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并在各个县市成立“家庭扶助中心〞22所,从事对贫困家庭及问题家庭的经济扶助、生活辅导、心理协谈及亲子教育工作等等。1960年成立中国家庭教育协进会,1966年天主教在台北成立“美满家庭效劳中心〞,1972年成立“未婚母亲之家〞。同年基督教成立“家庭协谈中心〞。1974年1月高雄市也设立“家庭协谈中心〞,1974年1月台北地方法院设立“家事法庭〞,专门“商谈〞“调解〞及“审判〞家庭纠纷。此后各地区的“家庭辅导中心〞与“儿童福利咨询中心〞相继成立,许多大学也开设“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及“家族联合治疗〞课程,对家庭社会工作也由一般性的效劳转向专业性的治疗。我国台湾地区从事家庭社会工作的四类机构社会福利行政机构行政院---内政部---社会司市政府---社会处(局)台湾省社会局(科)有关家庭效劳工程及内容1、防治家庭问题,健全家庭功能〔1〕.推行小康方案,建立低收入家庭个案;〔2〕.辅导家庭,促进儿童健康开展;〔3〕.辅导调和家庭关系。2、辅导青少年(1).辅导失学、失业及失意青少年;(2).挖掘青少年潜能;(3).辅导失足青少年。3、效劳老年人(1).家事效劳;(2).文书效劳;(3).医疗性效劳;(4).精神支持;(5).休闲效劳;(6).其他个别效劳。医疗卫生行政主管机构1.妇幼卫生研究所2.家庭方案研究所3.县市卫生局4.家庭方案推广中心司法行政机构1.家事法庭(程序:商谈---调解---裁判)私立家庭效劳机构1.中国家庭方案协会(1954)2.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各家庭扶助中心3.未婚母亲之家(1972)4.生命线(1969)5.家庭协谈效劳中心(1970)香港的社会工作职业已经成为一个有独特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专业方法技巧的专业,它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越来越走向专业化。香港许多大学都有社会工作专业,设立学士、硕士、博士课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香港社会福利署于1958年成立,最早开设的效劳就是家庭福利效劳。香港现时的社会福利效劳包括七个方面:家庭福利效劳;儿童及青少年效劳;老年效劳;残疾人康复效劳;社区效劳;为犯罪和行为偏差人员提供的感化效劳;社会救济。其中家庭福利效劳依然是居于显而易见的受重视的位置。目前香港的家庭效劳根本满足了就业、教育、社会关系、家务指导、婚姻调解、应对家庭困难等方面的需要。

欧美与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家庭社会工作已经具备系统完备的组织架构,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与社会工作者的权利、地位也做出了组织和制度的保证,在政府和非政府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中有着明显的面向各类家庭、人群的家庭效劳,家庭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和结合本地文化特点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成熟的经验。〔四〕、内地的家庭社会工作1、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中国内地历史上大家庭制度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家庭的功能大都比较完整,个人的经济生活、就业、社会交往、教育与娱乐均由家庭承担责任并自行调适,但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家庭功能的弱化,促使家庭功能向社会的转移,由社会向家庭提供效劳成为一种开展趋势,这是内地家庭社会工作开展的契机。学者们认为,按照国际上专业社会工作的标准,中国内地历史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政、司法、公安等行政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进行了大量的家庭社会工作,基层行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方兴未艾前景无限的社区效劳,进行领域广泛的综合性效劳。

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涉及婚姻咨询、家庭生活教育与培训、家庭生活效劳、家庭救助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婚姻咨询。历史上,婚姻咨询是与家庭互为依存的。现代婚姻咨询是随着德国、奥地利的诊所,尤其是婚姻诊所开展而来的,以婚姻卫生辅导与协助、家庭福利、加强婚姻关系为核心。中国内地的婚姻咨询是近十几年来涌现于大中城市的新事物,在国家民政部和一些地方民政厅局设置了有关家庭婚姻建设协会之类的机构,在一些妇联组织中也建立了有关家庭婚姻建设协会之类的机构,在一些妇联组织中也设立了一些婚姻家庭的咨询机构,学校、报社电台也有开通的有关婚姻家庭和妇女、青少年教育的热线。咨询效劳的形式有热线、个案咨询家庭与治疗。从事这项工作的成员包括社会工作者、医生、心理学家、法律人士和热心于此项工作的志愿者。他们有专职也有兼职,主办单位有妇联、民政机构、民间团体、医院、教育、报社电台等。婚姻咨询的目的是协助减少生活问题,防止家庭破裂,改进婚姻质量,促进和加强家庭生活。这种咨询效劳是大陆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雏形。大陆的这种婚姻家庭咨询效劳因为是刚出现的新事物,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王思斌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外乡化理论尚未完善,咨询员大多没有专业背景,咨询水平较低带有明显的行政教育痕迹,这是对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展的重大障碍。二是没有一个主管部门从专业、管理方面领导监督此项工作,各咨询机构自成体系,互不通气,造成工作方法、水平和理念的参差不齐。三是没有正规的人职资格认证制度,社工员没有相应的地位立足于社会,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认证制度是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关键。

第二,家庭教育与培训。在大陆一些地区开设了诸如婚姻家庭关心学校之类的培训机构。为家庭提供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使家庭成员们懂得如何建立正确的家庭生活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如何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内部有关夫妻、孩子及老人之间的关系,有关孩子教育、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责任等问题。针对不同培训目标,开设面向不同对象的培训内容:婚姻学校,主要在于帮助参加者了解不同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及相关的生理、心理、法律知识,帮助人们科学面对婚姻的冲突与矛盾。组织者主要有社区、妇女组织、司法部门等。家政学校,包括家政培训班、家庭效劳员培训班,通过讲授家庭理财购物、家庭生活料理、家庭布置、病人护理等知识,帮助参加者提高家庭事务的主持能力。此类培训的开办单位有妇女组织、社区、教育部门、面向家庭效劳的商家等。家长学校,包括父母家长学校隔代家长学校等。主要讲授科学育儿方法。开办者多是教育部门。再就业培训,主要是针对下岗职工进行的培训,帮助他们在短期内迅速获得再就业的知识与技术。

第三,家庭生活效劳。针对居民家庭具体生活需要的社区家庭生活效劳在中国也已初具规模。因为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而起步较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得到进一步开展。据统计,到1994年底,全国城镇已经建立社区效劳设施8.9万个,便民利民效劳网点16.9万个,参加社区效劳的专职、兼职人员有75.7万人。城市中的家庭生活效劳有如下几种类型:协助双职工家庭照料婴幼儿、老人及专做家务保姆入户效劳;以计时方式领取工资的入户效劳;依托居委会兴办起的效劳与社区的小型效劳工程,如小食品店、百货店、小饭馆、小裁缝店等等居委会效劳网点;帮助双职工为小学生和老年人提供午饭的“小饭桌〞效劳;医院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上门效劳的“家庭病床〞;由社区组织的一对一,互帮互的居民互助;通过拨打热线解决构物、清洁、陪老人看病,送小孩上学、家电维修、保健咨询等难题的便民热线效劳等。这些家庭生活效劳的工程都是有偿效劳。此外,社区还拥有自己的志愿者队伍,无偿为家庭,特别是经济上的和行动上有困难的家庭提供义务效劳。到1994年底,正式登记注册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已经开展到5.43万多个,人数达315万人。

第四,家庭救助。在家庭遇到特殊困难或意外灾害时,国家或社会都会给以帮助。在当前社会,因离婚率上升所造成的残缺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单亲家庭中的困难除了经济困难之外,来自社会和自身的精神压力也是单亲家庭成员面临的困惑,对于单亲家庭成员经济和精神支助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赤贫家庭,分居家庭,因残疾或疾病而造成的困难家庭,有家庭暴力、虐待等而造成的问题家庭等。对脆弱家庭的救助是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家庭因本身脆弱或完全、局部丧失满足其成员根本需要的能力,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特别关注与照顾。

第五,心理卫生效劳。现代社会剧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导致人们容易产生精神压力,造成种种心理障碍,专业的心理卫生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家庭成员心理调适,帮助家庭处理环境的挑战、家庭的责任矛盾等,缓解由于个性、社会、经济和文化冲突所引起的紧张,帮助家庭成员消解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健全人格等。此外,由于离婚率的上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工作者还要为越来越多的离婚者提供心理卫生效劳,并协助他们与能够调试的异性再婚,尤其是为老年人再婚提供心理上的和社会上的支持。

2、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以上所表达的几方面说明,中国内地大陆的家庭社会工作已经起步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仅仅这些效劳机构和人员参与家庭社会工作,远不能满足中国家庭社会工作效劳的需要。根据中国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政府作用较突出、民间机构相对较少、社区资源丰富、效劳领域广阔、专业社工与非专业社工并存等,开展大陆家庭社会工作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紧专业社会工作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形式开展的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确立社会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加投入,设立岗位,吸引人们对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二是开拓社会福利效劳的经费筹措渠道。政府预算是经费的一大来源,此外发放社会福利奖券等也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接受团体和个人捐资、捐物,福利机构经营有偿效劳等都是资金的筹集渠道。三是注意保护效劳机构层次的合理结构。根据社会工作较兴旺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会效劳应由政府、民间机构和社区资源三个层次构成,民间机构是社会效劳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中国在这一环节上恰恰是比较薄弱。按照社会效劳机构社会化的思路,我们应该鼓励和大力开展具有专业背景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促进家庭社会工作专业的健全开展。第二编家庭过程第2讲第二章婚姻准备第一节性与性别角色社会化一、性别角色〔一〕、自然性别〔SEX〕自然性别,简称为性〔SEX〕,是指社会成员具有的一组生物学意义上的综合特征,根据这一特征,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两大类:男性和女性。那么自然性别换句话说,就是指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分类尺度,它把人群分为两种相异的性别群体。在原初的意义上,自然性别与种的繁衍,也就是人的生殖密切相关。从生物学意义上来描述男女性别特征,一般可以从生理构造和遗传特性两个方面来进行。〔二〕、社会性别〔GENDER〕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与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崛起和妇女研究紧密相关,20世纪70年代这个概念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这个概念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学者们归纳了四个方面:[1]以自然性别为根底形成的个人属性;[2]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系;[3]是一种地位和角色;[4]社会性别是在特定的场景里通过社会的相互交往而塑造的建构性差异。在这里,我们给社会性别的定义是:社会性别是指一个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分工以及个人行为模式的种种规定性总和。要把握社会性别这个概念,就应当把握社会性别这个概念的特点,那么,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有什么特点呢?首先,社会性别是社会规定的,这与自然性别有很大的不同,自然性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别主要是社会按照社会的道德、风气等特殊背景加以规定的,这一点很重要,例子:美国人类学家玛格里特·米德1935年在太平洋沿线的三个原始部落进行实地考察,她发现,这三个部落虽然相距不远〔100公里之内〕,但是男人和女性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个部落,Arapesh中,崇尚的是男女都要相互温柔体贴,所以整个部落的男女都有恻隐之心,在第二个部落,Mungudmor,男女都非常具有攻击性,男女都十分的粗暴,在第三个部落Tchambuli中,男人是游手好闲,打扮的花枝招展,而女人那么充当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是多么地不同。---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男女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SEX〕,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如我们说某某象男的,某某象女的,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这已经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其次,社会性别的规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或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现代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规定与古代社会的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男性与女性的看法与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社会里被禁止的行为,在另一个社会里可能是要提倡的。第三,一个社会关于社会性别的规定是系列性的,而不是单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规定,系列性包括男人和女人各自应当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男人和女人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男人和女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社会认为男人应该掌握权力,那么这个社会中男人就会担当管理者的角色、家长的角色,在夫妻关系中就会主张妻子应当服从丈夫,就会认为男性必须在事业上成功,如果一个自然性别是男性的人不能够到达上面的这些规定,就会认为是不象男性。而一个自然性别为女性的人没有到达相应的规定,也会被认为是不象女性。二、两性之间的差异〔一〕、生物差异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人们常常会将人的某些特性归于“遗传基因〞,人们相信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会对人的个性以及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作为生命,两性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甚至比差异大得多。两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更多的是解剖构造上的判别;而这之后,染色体差异成为更重要的区别两性的内部标志。正常的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条χ型染色体和像翻转的у型染色体组成。女性的性染色体那么由两条χ型染色体组成。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不同的染色体构成就决定了性器官、性腺等一系列生理性征的形成。染色体是决定人类生物性别的要素。1972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运发动必须通过染色体检验证明其“性别〞。染色体不是绝对二元的,存在某种模棱两可的、异常的性染色体构成,这是科学上难以精确地鉴别性别的极端状况。〔二〕、心理差异美国心理学家JuanitaH.Williams在总结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实验后发现:(1)出生不满一月的男婴和女婴没有行为差异。(2)男孩和女孩最初两年在认知能力、社会和情感行为无绝对差异。(3)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在幼年期的中、后期形成的。女孩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男孩却有较好的空间能力。空间能力可能是唯一的与性别遗传有关的成分。这种成分在性别能力差异上仅仅是一小局部,而且也与男孩子早期游戏经验有关。(4)儿童在害怕、依赖和养育行为方面没有性别差异。(5)从儿童早期来看,男孩较之女孩有较高的侵犯性,这可能是内分泌造成了男性与女性的侵犯性和体力上的差异。可见男女两性最终的差异只有生理机能上的差异,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后天造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而生理特点制约妇女开展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体力和生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体力上的差异将日益为机器所替代,现代电子技术使得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用按一下电脑的按钮就能替代,这说明消除男女在体力差异的时代已开始到来。从避孕、流产、体外受精、人工受精、无性生殖,到男性妊娠生育技术的成功,从零岁托儿所的出现到“生育价值经济补偿规定〞的出台,也都说明生育已不再是阻碍妇女开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三、性别角色社会化1、性别角色所谓性别角色是与作为男人或女人有关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人女人不同的期待行为的总和。对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从历史上来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西方学者的看法,这种变化可以分成两个变化,第一次变化强调两性间的相似性,它伴随着16和17世纪的西方的新教改革和前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2.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指一个人对某种性别的归属感,是对于自己是男是女的划分。影响性别认同的塑造的主要因素: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婴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是通过两方面起作用的。一是通过父母提出期望,使子女朝着父母预期的性别角色方向开展,从而使子女把这些期望同化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例如,当婴儿出生时父母给他们取的名字就可以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二是父母的态度和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研究说明,父母对子女的能力的知觉受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影响很大,而且父母以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为依据的对儿童能力的看法也影响着儿童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父母对子女的能力的看法又会反作用于子女,影响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影响着子女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儿童正是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开始获得性别认同并进而到达性别角色的分化,即儿童的性别化开展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发现:〔1〕父亲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异,而母亲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异不如父亲那样明显。比方在游戏活动中,母亲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对待孩子。而父亲那么是更多地逗弄儿子,和儿子说话,作多变性的游戏;对女儿更多地那么是轻轻抱起,观察并安静地抚摸。例如,当男孩学走路跌倒时,父母会把他抱起,然后鼓励他继续学,而对跌倒的女孩,父母往往会给以更多的抚慰。这样,男孩往往会形成独立、勇敢的性格,而女孩往往会形成依赖性。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由于社会期望会形成社会压力,因此两性中的大多数成员会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于某一性别群体的性别认同感,从而自觉地采取一些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群众媒介的影响。书刊、电视、电影、播送等媒介对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给他们读的书、讲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化。教育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化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玩具的分配,对游戏的指导等都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教师往往把火车、飞机、枪等玩具分配给男孩,而把洋娃娃等玩具分配给女孩。在游戏中,男孩往往担任侦察兵、领导者等起主导作用的游戏角色,女孩那么往往担任游戏中的小白兔、小猫以及家庭中的女性角色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幼儿园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既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它的内部机制。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刻板观念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它简化了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使得对他人的判断变得容易。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任何人要想正确地表征它都是不可能的,而刻板观念那么能简化知觉和判断,从而节约了资源。刻板观念一经形成,便以一种认知表征或图式结构的形式存在,这些认知表征或图式结构把描述性的特征与一个群体联系在一起。Spence的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典型化、有性别图式的男性或女性形成了一种很强的性别认同感,这一认同导致他们获得并表现出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不同特质、态度和行为。当他们对自己或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性别是作为一种组织原那么而起作用的。3.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行事的过程。“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特征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对此,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曾进行过大量研究。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M.米德曾对新几内亚的3个原始部落的人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写出了《3个原始群落中的性别和性格》一书。她详细比较了这三个部落中男女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性格特点,得出结论说,男女的个性特征与他(她)们具有的生理特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形成的。

也有些学者认为男女角色生来就有差异,如女孩的语言表达力较强,男孩的运算能力开展得更快,男孩更具有侵犯性等。

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始于家庭中。其机制是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模仿。实际上,婴儿从出生之日起,父母就已经按照他〔她〕的性别用不同的方式培养、教育。例如,对穿衣打扮、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都有不同的要求。子女本身那么表现出性别认同,即女孩模仿母亲,男孩模仿父亲。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说来也从多方面加强了两性的角色差异;不仅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升学期望、课余活动、体育锻炼工程有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而且供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也表现出对男女的不同期待。群众传播工具对于男女角色社会化也有重要影响,大多强调传统的两性角色行为标准,使观众和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标准并按其行事。4、性别角色理论〔一〕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男女性别形成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认为,起初,男孩和女孩都认同其父母,然而在3—5岁期间发生了变化,男孩开始认同其父亲,认为与其父亲的认同解决了恋母情结导致的对其父亲嫉妒;而女孩子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他们憎恨男性的阴茎,自卑和害怕其母亲的报复.认同是孩子开始健康适应同性父母的特质的开始,通过认同过程孩子表现出性别定型,因为对同性父母的认同男孩子比女孩子强,男孩子比女孩子有更强的性别定型期望。虽然心理分析理论认同早期心理开展的弥散性影响,但是没有得到实验的支持.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和性别角色适应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实验证据.在对经典的精神分析进行修正的根底上,在性别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重构理论,认为性别认同开始在婴儿期,而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生殖器期.起初,男女孩子都认同他们的母亲,母亲与女儿之间的认同强于母亲与儿子之间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女儿继续认同他们的母亲并在心理上接受了母亲,结果女儿的自我概念倾向于和母亲的个人关系,这种个人倾向关系主要是因为妇女要做母亲.他们在回忆往事时,同母亲关系较密,但是缺乏和父亲等男性成人的关系,因而是开始重新建立个人间的关系意识.和男子的开展模式相比,女孩子日益把自己和母亲分开并用不同于女性的词界定她们.她们开始毁誉女性的特征试图建构自己的个人特性.然而这一假设并没有充足的实验证据.(二)认知开展理论虽然认知开展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皮亚杰,但应用来进行性别分析的主要代表那么是科尔伯格,科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儿童性别学习的根本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孩子从他们的所见所闻中形成了性别刻板概念,一旦他们获得性别的一致性,他们的性别的信念就固定了下来并且不可逆转,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的性别认同,并且行为表现与性别概念相一致,由于认知一致性的不断满足,所以个性试图以同他们的自我概念一致的方式行事.这种观点认为,儿童的行为在不断地强化他们的性别认同,一旦孩子获得了他们自己的性别知识,行为(按好孩子行事)和思想(我是女孩子)间的交互作用致使形成了稳定的性别认同,或用认知开展理论的术语,儿童到达了性别的恒常性().科尔伯格把〞性别恒常性〞界定为:〞基于生物属性根底上的永久性的特性,它不依赖于一些外表特征,如头发的长短,衣着,活动的选择等.性别一致性的开展不是全或无的现象,一般认为性别一致性有三个水平的理解:性别认同,稳定性,一贯性.性别认同要求用简单的能力去识别自己是男是女;性别稳定性是对性别保持恒定的再认,一个人的性别不管在年轻或年老时都是一致的;性别一贯性指尽管外貌,衣着,活动发生变化但知道性别是不变的,这种能力在6—7岁获得.虽然科尔伯格的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注意,但是仍旧缺乏充足的实验支持.研究发现尽管稳定的性别恒常性在6岁还没有到达,但是2岁的孩子已能很好的区分男女孩子的玩具以及衣服等.儿童归类自己以及他人性别的能力和性别定型的知识对早期性别类型的出现是必要的,这类分类技能大约在3—4岁左右很明显,显然性别一致性不是性别开展的前提,性别一致性之外的其他因素调控着与性别相关的行为.(三)性别图式理论性别图式理论是对性别开展的差异的解释理论.社会——心理学取向的倡导者&;强调信息加工的性别图式的差异,而&;等人强调图式的开展和功能形成.性别图式理论与认知开展理论根本相似,它不要求获得性别恒常性,仅要求掌握性别认同.孩子标识男女性别的能力被看作是性别图式开始开展的必要条件.一旦形成,图式就会扩展,包括活动的知识,兴趣,人格和社会属性等.图式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但是构成图式的知识结构的性别特性的过程仍旧是比较抽象的.一旦图式形成,儿童就被期望按与传统性别角色相一致的行为行事.在认知开展理论中,引导与孩子性别相关的行为取决于孩子期望与同性性别标签的匹配.性别图式表征一般的关于性别的知识结构,性别图式理论预示了孩子拥有的较精确的性别知识,这种知识越多,孩子就越表现出性别的偏好.例如成人可以完全意识到了性别定型,但是当性别知识增加时,没有产生出与性别相关的行为,所以,性别知识并不决定与性别相关的行为.性别图式理论提供了检验性别信息认知加工的有益的框架,尤其是,它阐述了性别图式如何影响注意,组织以及其他与性别相关的信息的记忆.性别图式的其他模型同样强调信息加工根底上的性别偏见.图式越重要或可以利用,个体就越期望去注意,译码,表征和提取与性别相关的信息.性别图式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实体,儿童自己不会归类为〞我是男孩〞或〞我是女孩〞,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和活动领域以不变的图式行动,他们的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环境.可变性在行为水平出现,如一位妇女可能是一位出色的企业领导者,但也是一位传统的妇女.〞多变化的自我〞能较好的解释在不同事件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性别角色.性别图式理论的局限是不能解释男女生在一些结果上的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男女生优先选择同性活动,仿效同性的行为方式,与同性同伴玩耍等,然而在男女生关于性别定型知识上没发现差异.(四)社会学理论1、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物遗传的.性别差异主要在于社会实践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是个体固有的属性的差异。2、功能主义认为现代性别角色起源于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以性别为根底的劳动分工。冲突论那么认为两性冲突造成的不平等结果带来两性地位得差异,随着两性冲突在社会冲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两性地位会发生一定得变化,但是只有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性改变才能彻底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具体得说,冲突论认为性别冲突主要原因是:〔1〕.过去被限制女性不愿意扮演工具性角色〔2〕.男性不愿意放弃长久以来的支配地位〔3〕.有些男性把妇女视为能控制的社会经济资源四、与性别不平等有关性别的概念1、两性之间的差异〔1〕、生物差异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人们常常会将人的某些特性归于“遗传基因〞,人们相信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会对人的个性以及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作为生命,两性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甚至比差异大得多。两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更多的是解剖构造上的判别;而这之后,染色体差异成为更重要的区别两性的内部标志。正常的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条χ型染色体和像翻转的у型染色体组成。女性的性染色体那么由两条χ型染色体组成。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不同的染色体构成就决定了性器官、性腺等一系列生理性征的形成。染色体是决定人类生物性别的要素。1972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运发动必须通过染色体检验证明其“性别〞。染色体不是绝对二元的,存在某种模棱两可的、异常的性染色体构成,这是科学上难以精确地鉴别性别的极端状况。〔2〕、心理差异美国心理学家JuanitaH.Williams在总结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实验后发现:(a)出生不满一月的男婴和女婴没有行为差异。(b)男孩和女孩最初两年在认知能力、社会和情感行为无绝对差异。(c)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在幼年期的中、后期形成的。女孩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男孩却有较好的空间能力。空间能力可能是唯一的与性别遗传有关的成分。这种成分在性别能力差异上仅仅是一小局部,而且也与男孩子早期游戏经验有关。(d)儿童在害怕、依赖和养育行为方面没有性别差异。(e)从儿童早期来看,男孩较之女孩有较高的侵犯性,这可能是内分泌造成了男性与女性的侵犯性和体力上的差异。可见男女两性最终的差异只有生理机能上的差异,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后天造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而生理特点制约妇女开展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体力和生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体力上的差异将日益为机器所替代,现代电子技术使得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用按一下电脑的按钮就能替代,这说明消除男女在体力差异的时代已开始到来。从避孕、流产、体外受精、人工受精、无性生殖,到男性妊娠生育技术的成功,从零岁托儿所的出现到“生育价值经济补偿规定〞的出台,也都说明生育已不再是阻碍妇女开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3)、社会差异〔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差异〕2、性别阶层化(genderstratification):指一个社会对两性财富、权力、特权的不平等安排。3、性别歧视(sexism):指一种认为某一性别无可防止会优于另一种性别的信念。虽然大多数社会都是男权社会,但是性别歧视却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即使在男权社会中,并非只有对女性的歧视,男性歧视现象也随处可见。性别歧视源于对性别角色的社会规定。(1)女性的性别歧视a.语言中的性别歧视b.工作中的性别歧视c.婚姻中的性别歧视(2)男性的性别歧视a.成功的压力b.责任的重负c.情感的压抑4、性别刻板化(genderstereotypes):对男性或女性特质过度简化但非常坚决的观念。5、性指向/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以男性或女性为其性对象。五、性别与工作1990年,中国的在业人口为6,472万,其中妇女占45%。1995年,在6981万人的在业人口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5.7%。(1978年的资料参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和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第230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但是妇女在各级领导层中的比例却远低于此。1990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中,妇女11万人,男性125万人,妇女仅占总数的8%;在党群组织负责人中,妇女74万人,男性658万人,妇女占总数的10%;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女性同样只占10%;甚至在居民〔村民〕委员会这样基层的负责人中女性也仅占2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编:《中国性别统计资料》〔1990-1995〕,第324和43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存在的性别不平等显而易见。女性普遍地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种看似是照顾女性的社会公共政策实际上已成为性别与年龄的歧视,因为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和组织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让40岁左右的女工提前下岗,直接剥夺了她们的劳动权利。现实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胜枚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绝不可能是两性生物差异造成的,而是由性别/社会性别体制导致的,是各种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政策、观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性别研究将以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为根底,展开深入的理论讨论,探讨行动的可能性。与工作上的不平等相对应的是两性在收入上的不平等联合国的调查说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女性劳动者都比男性劳动者挣得少,女性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大约是男性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三。1990年,第一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说明,城市里男女职工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93.15元和149.60元,女性平均收入是男性平均收入的77.4%;农村里男女年平均收入分别为1518元和1235元,女性年均收入是男性平收入的81.4%(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全国卷一〕,第84-89页,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2000年,第二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说明,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为7409.7元,是男性收入的70.1%,男女两性的收入差异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农村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劳动者1999年的年均收入为2368.7元,仅是男性收入的59.6%,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全国妇联内部刊物〕2001年版).这种差距的加大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形之下发生的。六、性别与政治

从1921年开始,在政治局委员中,女性很少。直到文化大革命,才有三个女性参加到政治局,而其中两个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三人是江青,叶群,邓颖超。江青与叶群从1969年进入政治局,1973年只有江青一人。当代几个屈指可数的女性高层官员:吴文英、吴仪、张国英、赫建秀、彭佩云、陈慕华、顾秀莲七、性别分层理论在揭示性别不平等状况的根底上,社会性别研究分析性别不平等关系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要求建立性别不平等与文化、经济、心理、社会制度与政治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和得以延续的社会根底。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机制在起作用,一是文化机制,二是性关系与性秩序机制,三是生产方式的机制。分析以传统性别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化如何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通过社会心理、人的社会化过程、传媒与消费品生产等共同建构和再生产刻板化了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社会性别研究认为,传统意识形态及相关的各种文化符号和仪式都具有表扬男性价值、贬低女性价值的倾向,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合理化、合法化地在代际间传递。通过讨论把握社会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以家文化为根底的历史过程、话语以及消费文化共同建构出来分化的性别气质。第二,分析性关系在建构性别不平等中的作用,通过对两性亲密关系建立的分析,透视社会如何通过对人身体的控制来建立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秩序。社会通过建立双重标准的性标准建构出两性的性关系秩序,并由此控制两性身体。并分析社会对女性的暴力的实质和社会功能。性本性是性别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社会性别研究强调,性不仅是两性私密的个人活动,而且也是具有社会功能的特定关系,它可以成为性别压迫工具。第三,分析社会生产领域和生产方式对性别不平等的作用,分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建构如何作用于两性在社会空间的开展,以及在全球化的状况下性别不平等如何通过社会开展得以重构。特别着重分析社会如何通过公私领域的分化、职业开展的性别分割和开展中的性别策略共同建构出价值分化的性别劳动分工。社会性别研究认为,技术、工作、政治和经济无不通过家庭作用于两性。妇女由于具有生育功能,公私领域的劳动性别分工使妇女越来越认同“自然〞和家庭,男性那么越来越认同“文化〞与公共领域,而文化和公共领域显得更有社会价值,加强了公私领域的两性差异和更高水平的性别不平等。性别不平等的机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系统化地作用于社会关系,具有各种各样的反响循环,环境、人口、技术、经济、政治变量与劳动性别分工,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在这当中,性别意识形态、性关系和社会生产方式在强化性别分层的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1、女权主义与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Feminism又被翻译为女性主义。探讨与考虑女性所处的受压迫地位以及如何使妇女摆脱这种压迫的理论。自由女权主义:诞生于西欧启蒙主义运动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强调教育不平等——时机不平等;政治不平等——其他方面的不平等及社会结构因素〔阶级、种族等社会关系〕对于女性的制约。激进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这个时期的反主流文化环境。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市场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开展方式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促使人们认识到市场之外的社会存在——家庭与自然的存在,家庭与自然被认为是与市场一样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的社会结构。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1]认为生物学的因素是使女性受到压迫的主要原因。认为由于女性无法摆脱生育及抚养孩子的任务而不得不附属于男性。只有摆脱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有什么平等;[2]强调性别的社会生物学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指出只要女性与男性共同生活,就不可能摆脱男性的压迫,因为社会是男权的社会,男女关系是表达男权结构的主要形式,家庭建构是男性实现男权的主要制度安排。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释,强调女性的被压迫是因为私有财产与社会制度。妇女所受的经济剥削是问题的核心。不过在马克思那里,阶级剥削是第一位的,男权的概念是第二位的。不过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强调了家务劳动同样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男权体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物质根底上的、男性用来维持同阶级的利益并一起来支配女性的社会关系。文化女权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这个理论重新审视了女性的性质与本质,并从这些思考出发探索性别差异的文化的结构因素。这个理论抛弃了大多数女权主义理论坚持的观点〔即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别不平等是因为女性生活在男性价值准那么及行为标准衡量女性存在的环境中〕。文化女权主义强调要积极地挖掘女性自身的意义。认为男性对女性之所以要进行控制,是因为男性自身不具备生育的能力,提倡女性意识,强调女性的生物学差异对于女性的意义。女性的日常生活、存在的价值以及自身的特性对于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不成认有女性气质、女性特点等说法,也不同意将女性作为一种概念进行定义与分类,男女性别的不平等是受到了结构化压迫,但认为这种压迫是因为个体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女性作为一类群体在男权化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强调女性外出工作、接受教育成为知识分子、女性为社会的转型进行努力的重要性。后现代女权主义:1.否认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grandtheories〕。从启蒙思想开始,所有的大型理论都标榜其普遍性和性别中立的性质,那些强调两性差异的理论也自称是性别中立的。可是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这些理论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无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在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上,认为前者是男人的天地、后者是女人的天地,这就是典型的父权制政治思想。在政治领域完全没有女人的位置。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女性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思想解放中没有得到过什么益处,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的话语,从洛克到康德,从来都没有把女性包括在内。后现代女权主义从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两分主义〔dualism〕,例如总要把事物分成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你与我、好与坏、高与低等等。它提出另一种思维模式,即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的模式,反对二元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治的模式〔其中包括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倾向的差异〕,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2、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在当代的社会理论中,事物和话语谁更重要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曾断言:在文本之外一切均不存在〔Thereisnothingoutsidethetext〕。他试图用话语理论去否认物质现实。后现代主义将理论概念的重心从“结构〞改变为“话语〞,这就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重要性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思想家。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话语就是一切,文本就是一切,主体已经死去,所谓历史就是一套基要主义的话语〔foundationalistdiscourse〕,其特点是不容人们质疑。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创造女性的话语。她们提出:“这个世界用的是男人的话语。男人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我们所要求的一切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声音。〞“男人以男人的名义讲话;女人以女人的名义讲话。〞“迄今为止所有的女权主义文字一直是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我们必须去创造,否那么我们将消灭。〞〔Kourany,362—363〕3、关于惩戒凝视〔disciplinarygaze〕的观点。福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关于标准化或正常化〔normalisation〕及惩戒凝视的思想。他指出,标准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标准的深化,社会通过纪律管束着人的身体,通过话语来定义何为正常、何为反常;通过标准化或正常化过程来要求人对标准的遵从。他采用环形监狱作为“凝视〞意象的形象化说明,意指人人都处于社会的凝视之下,不可越轨。

后现代女权主义借用福柯关于标准化、正常化的思想,说明妇女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标准,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所有的旧式女权主义模式都属于一个男权压迫和禁制女性的模式,其主要的逻辑是:男权长期压制着处于无权地位的妇女。举例言之,一个女人去做隆胸术,用旧式女权主义来解读这件事就是:男人命令他的奴隶为满足主人的欲望、为愉悦主人去做这个手术,这个女人完全是男人权力的受害者。可如果从福柯的理论模式来看,对同一个现象就会有不同的解释:那女人去做隆胸术不仅是男人压迫她的结果,也是她自己的自我管制、自我统治、自我遵从标准的结果。正如福柯所说:“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第3讲第二节爱情与恋爱青年男子哪个不钟情?妙龄少女哪个不怀春?——歌德一、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的本质,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青年学生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爱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眼,从古到今,谁能数得清究竟有多少哲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家留下了关于爱情的描述中,有诗意的赞颂、痛心的抱怨、不解的疑惑…...爱情,既是理想,又是现实;它使人快乐,又使人痛苦;它使人充实,又使人空虚;它使人崇高,又使人卑劣;它使人振奋,又使人沉沦…...历史上各种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执著爱情者比比皆是:由于爱情而比翼其飞,终学业有成者有之;错失大好姻缘,导致终生痛悔者有之;不思进取、荒废学业者有之;为爱徇情、捐弃生命者亦有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呢?

所谓爱情,是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在现实社会中,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物质根底和共同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