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二、非选择题历史(一)背景、原因类设问题型特点
背景、原因是我们认识历史事件的重要因素。此类设问主要是依据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来命制的,主要考查概括、理解和分析能力。具体的设问方式有:(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
些等。解题技巧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2.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外因)(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3.原因深度: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1)直接原因:从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分析。(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一般指在诸多因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例题(经典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概括能力。一是关于历史特点的概括,要注意从大豆的培育、种植区域以及推广因素等各方面总结,概括时要注意首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逐层分析;二是关于历史作用的概括,要注意从食物来源、农业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等方面思考,概括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说明历史原因的能力。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展开多方面的思考,一是大豆本身的优势,二是种植大豆的优势条件,三是大豆在美国用途广泛,市场大。第(3)问主要考查分析历史意义的能力。审题时一定要紧紧抓住“物种交流”的意义,也就是说要注意对“交流双方”的意义以及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意义。参考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2)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专项训练1.(2020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参考答案:(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
球化。解析:本题考查中德关系的发展。第(1)问,要区分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从良好到恶化,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从对立到升温;变化的原因则要放到两极格局的大背景下,考虑中苏关系对中国外交的影响。第(2)问,答题时要注意从时间信息入手,把握时代特征,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同时从材料中提取德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考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利益的要求。第(3)问,答题时要跳出中德关系,从更高的角度考虑影响国家之间关系的因素,并概括成为历史结论。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1864—1894年中外贸易统计(单位:千海关两)时间净进口值(A)净出口值(B)净进出口总值出入超(B-A)原统计值修正值原统计值修正值原统计值修正值原统计值修正值1864—1869年平均63
14867
12855
76462
084119
012129
211-7
384-5
0441870—1874年平均66
42270
84566
72074
762133
142145
607+298+3
9171875—1879年平均72
86874
75371
33279
961144
200154
715-1
536+5
2081880—1884年平均79
05079
78470
80480
156149
854159
941-8
246+3721885—1889年平均102
72294
20383
48493
397186
206187
600-19
238-8061890—1894年平均141
932125
399107
083117
687249
015243
087-34
849-7
712——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通商口岸和外贸态势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状况并说明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4—1894年中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参考答案:(1)状况: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所占比例英国最高,美、德、法三国随其后,但三国与英国比例差距较大。原因:英国在17世纪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也是近代最早侵犯中国的列强,反映在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上,英国最高;而19世纪中后期,美、德、法资产阶级统治相继确立,工业革命逐步开展,但与英国实力差距较大,反映在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上,三国所占比例相对较小。(2)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兴办;随着工业的发展,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列强开始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影响: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在中外贸易中由出超向入超转变,并成为常态;反映了西方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外资在华势力快速膨胀。(二)评价评述类设问题型特点
评价评述类设问是对历史知识的深化,也是对历史事件客观认识的表现。此类设问主要依据对历史事实的掌握来命制试题。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或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的标志性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解题技巧
1.评价类历史评价=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结论。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例题(2022广东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摘编自《周恩来选集》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问,依据材料一“1938年”“《论持久战》”可得出背景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为坚持持久抗战,需要增强国防实力;依据材料二“1954年9月”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正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依据材料三“1964年12月”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2)问,依据材料四“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可得出新内涵是现代化建设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意义,依据材料四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及人民思想解放等方面回答即可。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现代化提出于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国防领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提出的,在性质上属于防卫性现代化。材料二中的现代化提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使中国摆脱落后与贫困面貌,制定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建设四个领域的现代化。材料三中的现代化提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2)新内涵:“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逐步被“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意义:有利于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有利于实行改革开放;有利于人民思想的解放。专项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34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武装占领,被强行宣布为“法国属地”。法国殖民者利用强占的土地,吸引大量法国移民移居阿尔及利亚。法国除出售部分土地给法国移民外,还把土地转让给法国的大公司和投机商人等,建立了众多的大领地和种植园。在法国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农业开始朝着宗主国所需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葡萄和蔬菜成为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农作物。所产葡萄被销往法国,制成葡萄酒后再销往世界。1851年,法国把两国关税统一起来。20世纪初,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的全部国土,至此,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完全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1836年英国取得了在摩洛哥的治外法权,1856年英国又获得了在摩洛哥的贸易特权,从而垄断了在摩洛哥全境的贸易。1859年,法国入侵摩洛哥,并获得与英国一样的特权。1824年,法国从突尼斯获得了最惠国待遇。1868年,英、法、意三国组成所谓的“财政委员会”,不仅控制了突尼斯的财政,还享有广泛的其他权利。突尼斯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原料供应国。利比亚也早在19世纪初就被英国势力渗透,其财政日益依赖于欧洲列强。到20世纪初北非四国已全部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英等国对非洲殖民的手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英等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非洲为例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参考答案:(1)手段:武装占据殖民地;进行不平等贸易;发展种植园经济;开展移民运动;垄断关税、财政与司法权。(2)评价: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给非洲人民带来贫困落后及民族文化灾难;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的近代化。(3)内涵:法、英等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非洲等地是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法、英等国与非洲等地也是世界经济共同体。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武装占领”得出武装占据殖民地;根据材料“大量法国移民移居阿尔及利亚”得出开展移民运动;根据材料“建立了众多的大领地和种植园”得出发展种植园经济;根据材料“获得了……贸易特权,从而垄断……贸易”得出不平等贸易;根据材料“法国把两国关税统一起来……英国取得了在摩洛哥的治外法权……控制了突尼斯的财政”得出垄断关税、财政与司法权。第(2)问根据材料“突尼斯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出推动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根据材料“北非四国……成为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得出给非洲人民带来贫困落后及民族文化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英等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加剧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的近代化。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根据材料“北非四国……成为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得出非洲等地是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根据材料“阿尔及利亚的农业开始朝着宗主国所需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突尼斯……成为其原料供应国……北非四国已全部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出法、英等国与非洲等地也是世界经济共同体。2.(2022广西南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直线说认为历史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断前进上升的;循环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飞跃,从一点出发,周而复始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螺旋式上升说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式地上升,也就是波浪式前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即由自身出发,又回到自身,并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辩证过程。——摘编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示例一: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总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在各民族的交融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秦国顺应了当时统一的趋势,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的状况,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末年,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六国子孙群雄并起,纷纷复国,国家又恢复到分裂动荡时期。西汉刘邦统一天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可能会再度出现某些分裂的阶段,但本质上依然向着更高的统一阶段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趋势。示例二: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不是周而复始地循环式,而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以原始的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缓慢向前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出现,使旧的奴隶制日趋崩溃,新的封建制逐渐形成。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不是周而复始地回到原地,而是不断变化发展前进上升。历史循环论不能全面呈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历史发展是不断前进上升的。(三)内容措施类设问题型特点
内容措施类设问主要依据材料,对基本史实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实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解题技巧
(1)具体史实型设问,首先根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存在的社会矛盾,其次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最后结合设问限定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农业、工业、商业;对内、对外等)组织答案。(2)纵向专题型设问,首先根据材料定位主旨,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最后结合设问限定词提炼各阶段的中心词(开始、发展、结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等)组织答案。例题(经典真题)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对谱牒的改革,涉及改革的内容和作用。第(1)问,可直接根据材料信息回答,如“唐太宗下令”说明谱牒的修改由朝廷主持;“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说明入选范围扩大;“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说明唐太宗否定了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皇族”“外戚”“文武大臣”等跻身“高门”说明新的门第标准建立等。第(2)问,根据上述内容,结合唐朝史实和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从加强皇室地位、稳定统治秩序、抑制旧士族影响、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成果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参考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专项训练1.〔2020课标全国Ⅱ,41(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
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
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据[清]《永定河续志》等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据《海河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参考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2)特点: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现代的水利治理。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一“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得出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根据材料一“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得出改修河道,筑堤束水;根据材料一“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得出修减水坝,实行减水引河。第二小问“效果”,根据材料一“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得出取得了一定成就;根据材料一“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可知并未彻底根除水患。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得出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根据材料二“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得出群众广泛支持、参与;根据材料二“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根据材料二“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得出水利工程的功能更加广泛;根据材料二“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得出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得出有效治理了水患;结合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得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材料时间“1951年”“1957年”“1963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朝在西藏建立军政机构的同时,还通过诰封、赏赐等手段,使西藏各地僧俗首领直接受命于朝廷。1653年,清朝以五世达赖进京朝觐为契机,对五世达赖等进行了正式册封,并赐金印金册,中央对转世达赖的册封逐成定制,并延续至今。清代还继承了明朝对西藏的多封众建、分而治之的策略,形成各教派势力均衡存在、相互牵制的格局。明代以来,一直对西藏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政策和“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清朝时这些政策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清朝一改明朝羁縻而治,不介入的间接治藏策略,不仅在西藏驻军,建立驻藏大臣制度,而且制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驻藏大臣、达赖、班禅的地位和权限,确立了驻藏大臣对藏政的领导地位。——摘编自马啸《明清与西藏政治互动策略之比较》(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在治理西藏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治理西藏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措施:以诰封、赏赐等手段册封西藏僧俗首领;实行多封众建和分而治之的策略;推行“薄来厚往”的贡赐政策和“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由明朝羁縻而治、不介入的间接治藏策略发展到清朝的直接统治。(2)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充分证明了西藏在历史上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密切了西藏和内地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还通过诰封、赏赐等手段”,可知以诰封、赏赐等手段册封西藏僧俗首领;根据材料“清代还继承了明朝对西藏的多封众建、分而治之的策略”,可知实行多封众建和分而治之的策略;根据材料“明代以来,一直对西藏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政策和‘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可知推行“薄来厚往”的贡赐政策和“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根据材料“清朝一改明朝羁縻而治,不介入的间接治藏策略”,可知由明朝羁縻而治、不介入的间接治藏策略发展到清朝的直接统治。第(2)问,由第(1)问的措施,可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充分证明了西藏在历史上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对西藏的统治,以及一直对西藏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政策和“茶马互市”的贸易政策,可以密切西藏和内地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四)特征特点类设问题型特点
所谓特点(特征)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的比较、鉴别得出。该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征、基本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设问的角度有以下三类:角度一:针对历史阶段相关问题的设问;角度二:针对历史专题相关问题的设问;角度三:针对历史概念相关问题的设问。解题技巧
1.与历史阶段相关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1)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2)一般按照时间划分阶段来归纳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3)一般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归纳某一历史事件本身具有的特点。2.与历史专题相关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1)政治方面,内部的,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变更,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归纳;外部的,可从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国际关系格局等方面考虑。(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3)思想文化方面,可从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推动或阻碍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3.与历史概念相关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分值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处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等。(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否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存在的局限性等。(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矿业政策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矿业政策。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概括两个时期不同的矿业政策,可知矿业政策经历了从限制开矿到允许开矿的过程;其次,根据两个时代的不同特征和材料信息,分析总结造成这种不同的因素。从整体上看,雍正时期属于农业文明时期,19世纪70年代中国工业化已起步,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导致了不同的矿业政策。第(2)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政策的特点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整合归纳回答。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政策的特点,然后结合“一五”
计划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政策的意义。参考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量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专项训练1.(2019江苏单科,23)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
000万到2
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
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可知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根据材料一“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可知新疾病在美洲肆虐,导致大量原住民死亡;根据材料一“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劳动”,可知非洲黑人被作为奴隶贩卖,并且在美洲出现种植园经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可知在这一过程中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二“生物大交换”“从南瓜到野水牛”,可知内容具有丰富性,从结果看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从时间看直到今天物种交换仍在继续,“正负参半”说明既具有积极性,也具有消极性。第(3)问抓住设问中的“积极影响”,从促进世界物种交流、密切世界市场的联系和促进文明交流等角度分析即可。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认为艺术审美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贯穿于人格的完善、人性的修养的始终。诗所兴起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仁爱情感,这是以“仁”复“礼”的前提。在“兴于诗”的前设下,人的视听言行才能皆合于礼,立身处事皆“立于礼”。“立于礼”只是做到了人的心理欲求与伦理规范的统一,还不是人格的最后完成,所以还须要“乐以成性”,只有在音乐的陶冶下,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性健全的人格。为了使审美教育服从服务于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孔子在其教育活动中对《诗》、乐进行过一番改造,让人形成“仁”与“礼”、内在心理欲求与外在伦理规范交融一体的自由和谐、调畅怡悦的审美境界。——摘编自祁海文等《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先秦卷》材料二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在审美教育中重视音乐(包括诗歌、悲喜剧等文学作品)的作用,应“为了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他把人的性格分为统治者哲学家的理智、保卫者武士的意志及被统治者农工商的情欲三个等级,认为审美教育只有以理智、合理的内容才能使不同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实现和谐的理想国。为此,他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政治规范,即诗只能描写善、美的东西、音乐必须是适合保卫国家的曲调,禁止“摹仿罪恶、放荡、卑鄙和淫秽”的文艺作品和表现悲哀、柔弱的曲调。审美教育第一步从只爱某一个形体开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综合,掌握美的普遍性,进而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为珍贵”,并更深层次领悟由“行为和制度的美”到“各科学问知识”的美,最后达到理念美的境界。——摘编自陈育德《西方美育思想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美育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美育思想兴起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美育思想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孔子:美育资源的多样化;人格境界的渐进修养;培养理想化的人格境界;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柏拉图:注重音乐的作用;强调培养美、善的心灵;具有严格的等级色彩;服务于现实政治;递进深入的审美模式;理念美高于形体美。(2)背景:古代雅典社会道德衰退,城邦危机加剧;民主政体弊端显现;古代雅典城邦对公民素养的重视;人文主义传统的奠基。(3)影响:弘扬、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形成古代审美的基本思维模式,奠定后世儒家美育的传统;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塑造,形成文化认同。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孔子美育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得出美育资源的多样化;根据材料一“还不是人格的最后完成”“完美的人性健全的人格”得出人格境界的渐进修养;根据材料一“在伦理规范交融一体的自由和谐、调畅怡悦的审美境界”得出培养理想化的人格境界;根据材料一“使审美教育服从服务于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得出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第二小问柏拉图的美育思想,根据材料二“重视音乐(包括诗歌、悲喜剧等文学作品)的作用”得出注重音乐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为了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得出强调培养美、善的心灵;根据材料二“情欲三个等级”得出具有严格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二“审美教育的政治规范”得出服务于现实政治;根据材料二“审美教育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而学会……并更深层次……最后达到……”得出递进深入的审美模式;根据材料二“达到理念美的境界”得出理念美高于形体美。第(2)问根据材料二“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并结合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背景,得出古代雅典社会道德衰退,城邦危机加剧;根据材料二“他把人的性格分为统治者哲学家的理智、保卫者武士的意志及被统治者农工商的情欲三个等级”并结合苏格拉底之死得出古代雅典民主政体弊端显现;根据材料二“审美教育中重视音乐(包括诗歌、悲喜剧等文学作品)的作用”得出古代雅典城邦对公民素养的重视;结合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得出人文主义传统的奠基。第(3)问根据材料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得出弘扬、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根据材料一“诗所兴起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仁爱情感……”得出形成古代审美的基本思维模式,奠定后世儒家美育的传统;根据材料一“让人形成‘仁’与‘礼’……的审美境界”并结合儒家思想的影响,得出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塑造,形成文化认同。(五)影响意义类设问题型特点
影响、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评价,影响、意义类设问是历史主观题中的常见设问。此类设问主要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功能来命制试题。主要设问方式有:(1)影响类:①限定性的设问,如有何积极影响,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如何,对世界或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如何等;②宽泛性的设问,如有何影响,其历史影响如何等。(2)意义类:①限定词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意义,其重大国际(世界)意义是什么,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②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历史意义,其历史意义(指积极作用)是什么等。解题技巧
影响类分项分析(1)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①经济影响可以从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结构或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②政治影响主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变化等③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等④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两国或者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否会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等影响类分项分析(2)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3)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方面分析:主观影响可从主观动机(目的)、方针、政策、经验等方面思考;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科技等方面思考影响类全面分析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客观、理性地分析国际化分析主要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考虑转化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将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影响转变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二是将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各国的影响转化为对中国的影响等意义类宽泛性设问(1)意义=性质+作用+影响(2)意义=国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有具体设问角度(1)政治、文化意义:从事件性质、过去的影响、未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2)经济意义:从事件背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经济措施的影响等方面归纳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
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顺治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旗驻防各地康熙不起用与各旗有关涉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雍正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解析:第(1)问,“变化”的解答注意前后的比较,“影响”主要从积极的角度分析。第(2)问,首先提取时间信息——顺治时期、康熙时期、雍正时期,抓住这些时期的时代特征回答。参考答案:(1)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方式:分而治之;由亲贵皇子(代替原首领)主持旗务;加强监察。特征:君主专制强化。专项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荷兰人还使用了一整套手段规范金融业务,尤其是由政府出面提供担保,在此基础上创造了“银行”这一金融机构,把借贷率从16世纪初的20%—30%降到17世纪的3%甚至更少。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伊始便公开征集资本,投资多的人成为董事兼大股东,一般投资者成为小股东,其日常经营主要由董事会选出的“十七人理事会”来负责。1566年荷兰开始反抗西班牙的统治,结果以建立“联省共和国”告终。在反西战争中,荷兰创造出一种新的政府形式,即“共和国”:七个省协商推举共同的元首(即执政)负责联省行政,各省高度自治,管理内部事务。——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轮船招商局“乃官为之助,而非官为之主也。局中督办、总办皆系道员,则官也而非商也。然其办事接众,与商周旋,未尝以官之面目向人,未尝以官之事例绳人,则仍商也而非官也。盖介于商与官之间,而通其隔阂也。”招商局各分局承包业务,按各口所揽水脚提5%作为总局和分局办公经费,分局收入,除还房产租银外,归各局支配。“中国初不知公司之名,自招商轮船局获利以来,风气大开”“遂各怀立地致富之心,借资购股,趋之若鹜”。据《申报》载,1882年,招商局股票由100两涨为267两,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股东“可以随时查核”。——摘编自高鸿志《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1)根据材料一,归纳17世纪前后荷兰崛起的制度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意义。参考答案:(1)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公司,实现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摆脱西班牙控制,形成独立民族国家;开展联省自治,建立有效政府。(2)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和第一个采取“官督商办”形式的企业,标志着近代股份制企业在中国出现;吸纳民间资金,对中国近代早期股市的兴起具有推动作用;以营利为目的,将承包、利润、竞争等机制引入企业,开始了近代企业经营模式的探索。解析:第(1)问要注意限制性条件“制度因素”,在材料中可以分层提取荷兰的经济、政治制度;第(2)问求答项为“意义”,限制项为“企业制度建设”,因此可以联系近代企业制度建设回答。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苎麻曾和丝绸一样,传统上是中国人制衣的纤维原料。元朝时,棉花事实上取代了苎麻。到1433年,中国的居民可以用棉花抵税,棉花作物与赋税之间的关联,是政府对棉花产业产生兴趣的诸多例证之一。明朝时,棉花生产扩散。劳动力的地理分工已经出现了: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农民用这些北方运来的以及他们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棉纺织品,其中一些纺织品还会被卖回北方。这类跨区域的贸易非常繁荣,棉布生意甚至达到明朝商业额的四分之一。1750年,中国的棉花产量约15亿磅,大致相当于美国内战前10年棉花产量的总和。到18世纪80年代,西印度群岛和南美的奴隶出产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棉花。1791年,圣多明各棉花种植园的数量与甘蔗种植园已经几乎相当,其出口到法国的棉花比八年前增长了58%,同时还向英国出口了大量的棉花。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出产的棉花因此涌入利物浦、伦敦、勒阿弗尔和巴塞罗那的市场中,实际上促进了机械化纺纱的快速扩张。随着机器纺纱技术在整个欧洲大陆的传播,更多的非洲人被戴上镣铐,被装进船舱,在太子港被拍卖,被送到遥远的农场,在逼迫下清理土地、锄地、播种、剪枝和收获白色黄金。——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元明清时期种植和利用棉花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棉花产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棉花成为主要制衣材料;出现劳动力分工(或生产分工);当时中国是世界棉种植业中心。意义: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2)变化:棉种植中心由中国转移到美洲;棉纺织业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棉花产业出现跨国分工;出现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助长了奴隶贸易的兴盛;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是政府对棉花产业产生兴趣的诸多例证之一”,可知政府重视;根据材料“棉花生产扩散”,可知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棉花成为主要制衣材料;根据材料“劳动力的地理分工已经出现了”,可知出现劳动力分工;根据材料“中国的棉花产量约15亿磅,大致相当于美国内战前10年棉花产量的总和”,可知当时中国是世界棉种植业中心。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苎麻曾和丝绸一样,传统上是中国人制衣的纤维原料。元朝时,棉花事实上取代了苎麻”,可知丰富人们的生活;根据材料“中国的居民可以用棉花抵税,棉花作物与赋税之间的关联”,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这类跨区域的贸易非常繁荣,棉布生意甚至达到明朝商业额的四分之一”,可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南方的农民用这些北方运来的以及他们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棉纺织品”,可知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西印度群岛和南美的奴隶出产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棉花”,可知棉种植中心由中国转移到美洲;根据材料“实际上促进了机械化纺纱的快速扩张”,可知棉纺织业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花产业出现跨国分工;根据材料“1791年,圣多明各棉花种植园的数量与甘蔗种植园已经几乎相当”,可知出现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实际上促进了机械化纺纱的快速扩张”,可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根据材料“随着机器纺纱技术在整个欧洲大陆的传播,更多的非洲人被戴上镣铐,被装进船舱”,可知助长了奴隶贸易的兴盛;根据材料“西印度群岛和南美的奴隶出产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棉花”,可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但轻工业品生产计划仅完成了80%,消费品生产投资下降,城市各类商品供应紧张,不得不再次实行商品配给制。——摘编自王云龙、刘长江《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材料二
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为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中工业化战略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五”计划中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意义。参考答案:(1)同: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都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防基础;都重视工业布局均衡,都高度重视发展速度;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借鉴和引进先进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新兴工业。异:工业基础不同:苏联启动工业化战略时,有沙俄时期奠定的工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方式不同:苏联采取强硬的、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整合资源,推行工业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国有工业为主导,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和平改造私营企业,引导其参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不同:苏联跻身世界工业强国的行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不同:苏联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断提高农
业生产、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轻工业、重工业比较均衡地发展。(2)意义:实施工业化战略,是中国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的重大转折;国家掌握主要工业部门,主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了国防力量,保障国家安全。4.(2022山西吕梁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自由车,1790年由法国伯爵西夫拉克发明。1839年和1853年,英国人麦克尔和德国人费歇分别发明了自行车踏板,后来又有了一些发明,至1889年,苏格兰人杰罗巴发明了充气空心轮胎,形成了当今自行车的样式。鸦片战争后,自行车传入中国。据1868年11月17日的《上海新报》报道,当时上海街头已出现了自行车,不过仅有几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坐车上,用两脚点地而行;另一种靠蹬踏而行,“转动如飞”。随着自行车的流行,19世纪末,自行车修理业务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行当。销售自行车已成为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商店的重要业务。20世纪初,自行车专卖店在许多大城市出现,自行车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交通工具,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世纪20年代以后,自行车业发展迅速。1928年,南京市有自行车590辆,1936年增至8
944辆。1948年,上海市有自行车23万辆。——摘编自闵杰《中国自行车的早期历史》材料二
1949年,中国自行车年产量只有1.5万辆左右,1956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6.7辆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行业形成了整车和零部件齐备、配套完整的生产体系,中国一跃成为全世界自行车产销第一大国;1998年,中国自行车出口1
761万辆,首超国内销量;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4亿辆,高居全球榜首。与此同时,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自行车的年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已累计出口超过10亿辆,进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人们便捷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入21世纪,自行车行业已逐渐步入成熟期,用户增长速度逐渐变缓,行业格局趋向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滨州职业学院《影视剪辑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数字逻辑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间借款合同范本
- 套房出租房合同范本
- 宁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
- 为房东规避风险的房屋租赁合同
- 海底两万里看书心得体会
- 续订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重点
- 家具厂承包合同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肥猪销售合同模板
- 中国移动《下一代全光骨干传送网白皮书》
-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HSE岗位操作规程
- 汽车坡道玻璃雨棚施工方案
- 中国乙酸钠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
- 管材管件采购及安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