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西方文明中的政治传统
本章概要本章由三部分构成: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的民主诉求古希腊的城邦管理;古罗马的组织制度化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及新教伦理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及“民主”因子;人文主义与理性的觉醒;宗教改革运动及“新教伦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奠基“利维坦”与代议制民主;“三权分立”与“主权在民”;德国的启蒙哲学与美国的国家建制本章核心概念制度化民主基督教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民主第四章西方文明中的政治传统就在中华文明积极营造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之时,作为西方文明的肇始,古希腊人也以其特有的自由、批判的理性精神,围绕城邦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民主实践。在古希腊理性精神的光照下,古罗马人随后也塑造出了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价值理念及组织的制度化。虽然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神权与封建制度相结合的统治,使理性的光辉一度为宗教信仰所遮蔽,但是,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理性主义得以全面复兴。而16至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把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以及人类的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带来了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的空前繁荣,并实现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奠基。一、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的民主诉求在古希腊,伴随着城邦的形成,希腊人的理智也开始觉醒。从现有文献记载来看,希腊人播撒和培育了民主的种子,并进行了建立个人自由的初步尝试,形成了关于分工、授权和领导等远见卓识。而古罗马人则以其特有的追求秩序和纪律的天赋,创造性地进行了组织制度化的实践尝试。1.古希腊的城邦管理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雅典进入所谓“民主时代”,其民主实践也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古希腊最初的民主实践是梭伦改革。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之后的克里斯提尼在雅典领导了第二次民主政治改革。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影响民主的不稳定因素,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雅典也成为当时希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到了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实践达到高峰。苏格拉底从“认识你自己”的哲学立场出发,倡导将人们的价值层面的追求建立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在苏格拉底看来,政治需要智慧和专门知识,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苏格拉底的这种精英治国理念,导致了他同当时雅典民主制的直接冲突。1.古希腊的城邦管理苏格拉底的“专家治国”理念,也启迪出柏拉图的“哲学王”构想,标志着西方历史上知识与权力相结合的精英主义的发端。柏拉图对“哲学王”做出了如下设定:其一,统治者应当服务于整个国家的利益,而不能谋求一己的私利;其二,统治者的使命是维护城邦正义,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守其位;其三,统治者就个人素质而言,他们“不肯为了职务公开拿钱被人当佣人看待,更不肯假公济私,暗中舞弊,被人当做小偷。名誉也不能动其心,因为他们并没有野心”。在柏拉图看来,理想的统治人才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才能达到把握哲学理念的境界。1.古希腊的城邦管理在柏拉图那里,法治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法治则被推崇为最佳选择。要使法律能够得以遵守,首先,要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其次,要保证法律的权威;
再次,须将“自由”限制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
最后,更为重要的,还要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与制约。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法治学说,从而成为后世西方法治思想的重要渊源。2.古罗马的组织制度化古希腊文明绽放之时,古罗马文明悄然崛起。古罗马文明历经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这样三个时期。从西方政治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史看,民主政治理论虽起源于希腊,制度化却始于罗马。古罗马人在古希腊执政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组织制度化的实践尝试,为西方后来的立宪政府提供了一个范例。罗马共和制模式建立在三个基点之上:(1)长官。它们是公共权力的拥有者,行使最高权力(军事、行政、司法)。还创立了平民保民官,以保护平民免受贵族长官的权力危害。(2)元老院。它是城邦的最高政府机关,(3)公民大会。主要有:第一,百人团会议。第二,部落会议。第三,平民大会。2.古罗马的组织制度化广阔的版图在共和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管理,再加上独裁者的个人野心等各种因素,最终促使罗马政体从共和制转变为军事独裁的君主制,确立起所谓蒲林斯制,即元首制。这一体制虽然依然保留了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但职能已被大大削弱,而帝国元首集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于一身。而先前的公民大会订立关于谕令权的契约的权力,则转移到了元老院和军队。蒲林斯制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实。这种体制确保了罗马帝国两百多年的和平。先前的蒲林斯制转变为多米那特制。这一体制除去了表面共和制的伪装,实现公开的君主专制。至此,罗马共和时代的民主因素已荡然无存。2.古罗马的组织制度化罗马著名的哲学家西塞罗生活于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剧烈转变的时期。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先哲一样,西塞罗也将对“最好的制度”问题的探索作为自己的主旨。西塞罗试图努力将古希腊的自然法传统与罗马法相结合;还提出了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不过,在现实政治中,正义的要求很少与智慧和自身利益的要求相一致。公元1世纪之后,罗马公民的爱国心、勇敢精神和政治热情逐渐消失,到了帝国后期,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罗马社会开始陷入一个动荡局面,国家政治日趋腐败。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欧洲开始进入漫长的中世纪。二、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及新教伦理欧洲的中世纪一般是指由西罗马帝国灭亡直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或文艺复兴之前)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世纪,由于教会专制,文化单一,封建割据,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生产发展缓慢,因而被人们称为“黑暗时代”。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正是中世纪政治中所蕴含的“民主”因子,为此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前提。
从14世纪开始,西方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文艺复兴和新科学的兴起,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和个体的充分觉醒。在这种时代潮流的推动下,16世纪的西欧产生了否定正统神学、强调个人信仰和力量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独立和发展。1.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及“民主”因子欧洲的中世纪是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基督教的精神统治。这时的欧洲,基督教会成了中世纪的唯一学术权威,建立起欧洲的“基督教世界”。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恐惧理性、压制理性,构成了中世纪的根本文化特征。由于基督教的长期统治,人性和自由被普遍扼杀。故而,人们常常将中世纪称作“黑暗时期”。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就文化教育而言,基督教不仅维系了中世纪的社会秩序,而且传承了罗马时期的古典文明。就政治而言,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事实上也脱胎于中世纪。9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普遍出现,在领主与附庸之间通过“册封”建立起一种契约式的、互惠性的关系,世俗权力的行使始终以保证“契约”的履行为前提——近代的社会契约论正是对这种精神的进一步发扬。1.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及“民主”因子在众多新建的日耳曼王国中,还出现了独立于封建体系的城市自治,这些自由城市通过军事义务、缴纳货币等获得特许状或起誓盟约,并实行“多数决定”等民主原则,以维持和发展由城市经济活动而获取的财富为宗旨,除了由特许状规定的义务外,还免除市民的一切封建束缚与义务。这些自治城市持续存在了数百年之久,堪称现代民主的早期微型实验。在中世纪,各国的国王大多是世袭的、终身的,更多地表现出专制的一面。即便如此,在这种统治下,国王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贵族的制约。正是民主、自由、法治思想的存在,使得中世纪的欧洲不尽是全面的“黯淡”,并使现代民主得以在欧洲率先完成奠基,而没有形成如中国传统社会那样的长期专制局面。2.人文主义与理性的觉醒中世纪行将结束之际,出现了中世纪与近代分水岭的“文艺复兴”运动。虽披着“复古”的外衣,但并非局限于复活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而重在创新。文艺复兴的早期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这一阶段产生了许多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更通过批判借鉴古典文化和中世纪神学传统的思想因素阐发出新的人本观念:(1)宣扬世界的主宰是人,而非虚幻的神灵。(2)颂扬尘世欢乐和幸福,倡导积极人生。(3)追求财富的积累。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因素,构成了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即一切以个人的意志作为观察、思考与评判万事万物的标准。尽管如此,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毕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被誉为现代社会开端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人性的复归、个性的发展和现实主义生活观念的高扬。文艺复兴突破基督教神权的藩篱,带来了人的觉醒,代表着西方近代世界的开端。3.宗教改革运动及“新教伦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虽然对宗教的蒙昧性与人性禁锢展开了痛快淋漓的批判,但没有否定过教会的权威,故没有对罗马教会构成真正的威胁。对罗马教会及其世俗权力的冲击,发生在1517—1580年的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时值文艺复兴的尾声。14世纪始,罗马教会出售“赎罪券”为教会的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16世纪的宗教改革,就是从德国路德教授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开始的。这场宗教改革发展出一种与天主教相对立的宗教形式,即“新教”或“更正教”。相应地,天主教成为旧教。路德直接建立的教会,被称为“路德会”或“信义宗”。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基于对飘洋过海到美国的清教徒的观察,韦伯秉持“禁欲促进资本主义”观念。韦伯坚信,现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一路走到今天,除了拥有实现财富欲望等“工具理性”外,还依靠对“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即“价值理性”。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命题,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三、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奠基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新教改革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迈向真理的道路渐渐不以神为主,而是需要运用人类的理性。承接这一思想成果,启蒙运动相信理性并敢于求知,宣扬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可以改进人类生活,进而提出一整套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启蒙运动最初产生于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乃至世界各地,最终促发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纷纷建立。1.“利维坦”与代议制民主英国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率先成为启蒙运动的发源地,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发生于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又称为英国内战、清教徒革命)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工业强国创造了前提,揭开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中,由于人们将权利无条件授予主权者(国家),因而,主权者(国家)拥有不受任何制约的绝对权利,类同于《圣经》中的“利维坦”
。尽管如此,霍布斯还是为个人自由留下了必要的空间:其一,“法律沉默下”的自由;其二,自我防卫的自由;其三,思想或信仰的权利不能让渡。1.“利维坦”与代议制民主洛克直接运用了社会契约理论,指出,政治社会是依靠所有社会成员的同意,通过签订契约建立起来的,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因而,人民的权利永远是最高的。正是这一论调,为自由民主的政治秩序奠定了基础。尽管在洛克的理论中国家和政府的起源基于每个人的同意,但政府行为只能由公共意志来决定,那么,谁的意志才能构成公共意志呢?在洛克看来,由于从经验层面讲要求公共事务取得所有人的同意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只能使“整体的行动以较大的力量的意向为转移,这个较大的力量就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就是所谓“多数裁定”原则。由此,洛克一方面构造了一个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和政府,同时他主张这个政府只能靠大多数人的意志来实行统治。2.“三权分立”与“主权在民”18世纪的法国,受英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与英国启蒙运动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表现得更为彻底,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欧洲启蒙运动的典范。孟德斯鸠最引人注目的贡献,就是他全面阐述了三权分立原则。孟德斯鸠首先将国家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指出要实现政治自由,这三种权力就需要彼此分立、相互制衡。为现代代议制民主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2.“三权分立”与“主权在民”在卢梭的理论中,国家的产生基于“公意”,因而,国家主权自然只能属于人民。然而,在现实中,“不幸的人们在枷锁下呻吟,人类遭受着一小撮压迫者的压榨,饥饿的大众为疼痛和危险所压倒,富人们在平静地喝着他们的血和泪,而且在每个地方强者都以法律的恐怖力量在反对着弱者”。因此,建立什么样的政府,以充分保证人民的自由与平等的基本权利,便成为卢梭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卢梭看来,只有民主共和制度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在民主共和制中,政府只是主权者的执行人,行政官或执行者“只不过是主权者任命的官吏”。3.德国的启蒙哲学与美国的国家建制正是在英国和法国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下,17世纪末,德国也开展了启蒙运动。德国的启蒙主义者既不像法国人那样赞成革命,也不像英国人那样执着于理性和科学,他们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哲学领域。德国启蒙运动初期的重要代表是莱布尼茨,他对整个启蒙哲学的影响只局限在形而上学和方法论的范围。德国启蒙运动发展到晚期,思想家们转而对这场运动本身进行反思。康德强调只有人的道德目的才是“终极目的”。一切宗教信条都必须在道德理性的法庭面前接受评判。黑格尔的君主立宪思想乃是一种以君主权力来规定人民权利的开明专制。它与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中日趋膨胀的极权主义相得益彰,却与西方民主政治潮流背道而驰。3.德国的启蒙哲学与美国的国家建制18世纪中叶,欧洲的启蒙运动开始传播到北美殖民地,并与美利坚民族的独立运动表现为同一过程。美国启蒙思想家把矛头对准了宗教,主张理性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杰弗逊提出“宗教自由法案”,主张宗教信仰只是个人的私事,而不受政府与他人的干涉。在国家政治运行体制的建构上,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等人认为,“三权分立”不应理解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绝对分开。具体而言:其一,要对立法机构——议会的权力进行牵制和限制。其二,给予行政首脑极大的权力。其三,赋予司法机关更大的权力。其四,赋予议会对包括总统在内的行政人员的弹劾权,以防止行政机关的侵权,并赋予立法有关属于行政性质的重大事务决定权。在这种体制建构中,中央政府并不具有绝对主权,而是将一部分主权分散到各州。美国的共和制建构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值得效仿的良好范例。到了19、20世纪之交,现代民主政治在西方世界范围内得以普遍确立。3.德国的启蒙哲学与美国的国家建制综观各国的启蒙运动,尽管使科学和文明得以蓬勃发展,但也促使社会生活日益世俗化。与大革命运动相伴随,一些人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过了头,而开始了对理性主义精神的怀疑与抵制,从而掀起一股激进的反启蒙思潮。在反启蒙思潮的推动下,欧洲各国在1780年至1830年掀起一股反思、批判理性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的兴起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浪漫主义者独辟蹊径,试图以感性的方式来领悟世界整体的意义,号召回归自我之质朴情感,以重新获得心灵的安逸和恬静。阅读书目色诺芬.回忆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理工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开发管理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学校章程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原理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信号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生产调度与库存管理协同效应
- 财务年终总结报告模板
- 双十一新媒体营销报告模板
- 生物医疗研究总结模板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模拟试卷2
- 光伏工程各单位归档资料
- 《美丽中国是我家》 课件
- 全面依法治国
- GB/T 17215.304-2017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4部分:经电子互感器接入的静止式电能表
- 2023年最新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互相批评意见2023
- 商务沟通第二版第6章管理沟通
- 培训课件-核电质保要求
- 过敏原检测方法分析
-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个人独资】企业有限公司章程(模板)
- 外观GRR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