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班级中的“老鼠帮”在某班主任新接的班里,有几个属老鼠的大年龄同学,他们是学校里闻名的“老鼠帮”的部分成员。这位班主任在工作中放弃成见,热情对待每一位同学,对他们中的每一位都亲切和蔼。在他召开的长一次班会上,他说:“在我眼里,全班49名同学就像49张白纸,希望你们在各自的白纸上描绘自己最佳的形象。过去的功过只能说明过去,一切从零开始,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那些原以为要被警告的同学把低着的头抬了起来。第二个星期一,当这位班主任走进教室时,发现窗明几净,地面清洁。经了解,原来是“老鼠帮”的成员自发组织起来干的。这位班主任立即写了篇《良好的开端——看我们班的希望》的文章,刊登在第一期的黑板报上。从此,班主任与这几位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了。那几个学生在班主任的进一步激发和鼓励下成立起“学雷锋小组”,为班集体做好事,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后来,在班委会的民主选举中,他们中的几位同学还当选为班委会成员思考:1、班级组织结构有哪些?2、简述师生交往与互动的形式与意义。分析:研究表明,在班级组织里,一般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在角色分配、执行社会义务基础上形成的关系,这是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另一种是因日常的接触而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班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职、权、责三位一体的体系。正式结构的实质是组织内的个人关系,这种关系是从制度上预先规定好的,不以组织内的个人关系为转移,其目的是将组织的活动统一起来,有效达到组织目标。非正式结构主要是靠个人的感情、兴趣、爱好相习惯来维持,远不如正式结构稳定。班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通常专指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有人数少、吸引力强、“集体性”强、沟通效率高等特征。在班级组织中总会有一些让人伤脑筋的学生,人们常常将他们与“落后”、“麻烦制造者”、“问题学生”等词联系在一起。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学生往往会形成破坏群体。—般来说,教师对班级中的“优生”有着较大的“好感”,这样,教师从情感上更愿意和这些学生进行交往与互动,对他们也寄予较高的期待;而对班级中的“差生”,教师则多少心存“并蒂”,从情感上,教师并不愿意和这些学生有更多的交往与互动,对他们没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但出于教师的责任,以及担心“差生”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又不得不加强和他们的交往与互动,其结果是在与“差生”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中,教师常常倾向于采取专制和否定的方式,抑制着他们的发展。案例中班主任在工作中放弃成见,热情对待每一位同学。对“老鼠帮”的成员给予即时的肯定。写了篇《良好的开端——看我们班的希望》的文章,刊登在第一期的黑板报上。从此,拉近了和“老鼠帮”的成员的心理距离。这是位民主型的教师。民主型教师既不放任也不专制,他们以一定的规则来维持班级秩序.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让学生在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明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民主型教师给予学生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同时也教导学生,要是选择不良行为,就必须承受该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学生一旦了解了行为的后果,就可以更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师生交往于互动中,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多数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教师也成为弱势群体一直以来,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教师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部分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疲惫状态。教师的职业状态正在挑战他们对职业的坚守程度。“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北京某小学的一间教师休息室,周华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周华半开玩笑,“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是周华认为自己扮演着的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她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思考:1、教师为什么会有业倦怠?2、要消除职业倦怠,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分析: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国内大多使用“工作倦怠”一词。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佛罗登伯格首先提出了“倦怠”一词。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及资源过度要求,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筋疲力尽时,工作倦怠就产生了。1981年,马斯拉齐编制了“工作倦怠量表”,并将工作倦怠从三个维度加以定义,这三个维度分别是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其中,情感耗竭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空虚感,感觉到情绪资源被耗尽。去人格化是指个体冷漠无情,玩世不恭,对他人敏感性降低,表现出对他人的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等态度和情绪。个人成就感降低则是指感觉自己的行动和努力都是白费的、没有价值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自尊心下降,感觉无助,倾向于对自己做负面评价,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在职教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感,抵抗力下降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精神疾患。2005年广州市教育工会曾经对市属学校的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仅有20.4%的教师基本健康,处于亚健康的将近八成。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少教师都表示了这样的忧虑:如果长期在亚健康和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中挣扎,怎样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职业倦怠危害的不光是教师本身。教师出现职业枯竭后,会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会衰退,这可能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管理也不利。同时,出现职业倦怠或者枯竭的教师往往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容易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效益。付出得不到理解与回报、超负荷的工作量、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出现问题、多种角色间的冲突等许多因素都会导致教师压力过大。如果教师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身心健康不断受到摧残,他们的离职倾向就会加剧。要消除职业倦怠,可从哪些方面下手呢?改善教师职业倦怠通常从三方面进行:①社会支持,即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教育改革要注重教师的需求。②组织支持,即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加强对师范院校学生、进修教师和在职教师的培养;校长要发扬民主精神,关心教师,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教师个人努力,即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等。有了心理压力要学会转移,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把压力转化成工作的动力。教师感觉自己处于心理困境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并寻求社会支持,多与家人或亲友、同事沟通,把心里的症结说出来,不要闷在心里。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与放松训练,实践证明,锻炼真的能缓解心病。职业枯竭与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要积极规避职业枯竭的出现,如果已经出现,要正视和学会如何摆脱。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建立科学、健康的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可实现的人生发展目标,不要浓缩自己的生命。”同时,要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找到对抗职业枯竭的技巧。要认真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学会适当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环境,定期释放心理垃圾,有意识地积聚内心的能量,使自己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还要学会改变自己的习惯想法和行为,接受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作完美型的人,接受不完美的事实,对一些想法、观念和行为要学会放手。职业枯竭是资源过度消耗又得不到补充的结果,为自己注入资源是有效缓解职业枯竭的手段。她建议通过学习,消除知识枯竭,通过休息或锻炼缓解生理倦怠,通过倾诉或寻求社会支持等以减轻情感枯竭。“职业枯竭并不是世界的尽头,只是人生的交叉路口,只要积极改变自己,充实自己,早做准备,不断充实自己的库存能量,完全可以从职业枯竭的状态中复原过来,并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拥有社会支持的人更不易枯竭。这种支持可以来自于领导,也可以来自于学生、同事、朋友、家长和亲人,特别是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与理解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具有积极作用。支持不仅限于实际的物质支持,也包括情感上的倾听、关怀、鼓励等。学校建立激励、关怀性的组织文化可以有效预防教师的心理枯竭。目前,一些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讲座不仅面向学生,也面向教师。在一些地方,教师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心理学专家在教学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帮助,还可以通过专门的热线电话进行心理咨询。许燕说,中小学开辟“教师心理咨询服务”,有助于为老师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该如何关注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小春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最近,学校附近开起了网吧,他经常听到同学说网络游戏如何好玩、如何刺激,出于好奇,他也走进网吧玩起了网络游戏,不知不觉就被网络吸引了。最初,小春仅在周末上网,后来发展到只要有机会就会溜出学校去网吧,有时为了去玩游戏,他还会编各种理由欺瞒老师。迷上网络后,小春上课时满脑子都是游戏,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不成,成绩不断地下降,好几门功课都处在及格边缘,并且开始逃学了。老师发现该情况后就找了小春谈了几次话,禁止他再去网吧。小春的父母也发现他染上了一些坏毛病,嘴里不再有实话,常交着法儿向家人骗钱,为了多搞到一些钱,他还从家里偷钱,小春的身体越来越瘦弱,经常感冒。后来,家长与老师交流后才知道自家的儿子经常去网吧玩游戏。小春父母在老师的建议下给小春制定了一些规定:放学后必须在二十分钟内回家,周末没有事情一律不准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家长陪同。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管制下,小春的学习成绩仍没有多大的起色,对老师和家长的话也爱理不理。思考:1、你认为小春的老师和家长对其上网行为的教育是否正确?2、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老师和家长应如何对学生上网进行管理?分析:师和家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家长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儿童早期人格行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责任;教师是儿童在学校环境的重要影响者,是儿童系统接受科学教育、形成科学价值观和理想的重要指引者。教育真正要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教育中参与的各方的协同沟通和情感交流,教育者要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指引和教育。下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如何进行上网管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外部环境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充分意识到没有外部环境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离开现实的条件进行教育,会使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因为人的心理与客观的现实密切联系,心理的内容实质是对客观环境的主观反映。17il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创造新条件来进行教育。本案例中的教师和家长对初一学生在上网方面的教育采用的是一种阻隔的教育,将学生的教育与现实生活脱离开来进行,事实上这不是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行教育,而是抛弃现有的条件。其次,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充满着困惑、冲突和矛盾的时期。中学生的身体发展速度快,生理上的成熟使得他们将自己当做成人来看待,向往用成人的行为、成人的思想来表现自己,但生活经验的缺乏、经济上的依赖使得他们没办法真正地像成人那样生活和学习,处处想自立却没办法自立。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对强加给他们的所有事情都带有叛逆或反抗心理,作为教育者如果还将他们当做幼小儿童来看待,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成熟,都需要成人来替他们安排,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也会促使他们产生抵触的情绪和行为。本案例中教师明令禁止的做法实际上是把教育之门给关上了,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认为教育者施加哪种措施就会产生相应的效果,这种不尊重学生独立性的做法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最后,中学生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影响儿童的成长环境是由许多不同的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本案例中对小春的教育涉及不同环境的协同和沟通问题,学校教师和学生父母间的经常联系和交流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的,但如果能将社会环境结合起来,那教育的影响将会是全方位的和有效的。对儿童有直接影响的是家庭和学校,其次是这两个环境的沟通和结合,再次是社区环境和父母所在单位等方面的环境,这些环境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对儿童的上网教育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一致,需要不同的教育主体都熟悉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据此展开上网的教育,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应对他们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让他们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高科技的资源。教师如果面对有“网瘾”的学生那又该怎么办呢?首先要了解网络成瘾的表现,其次要具体分析每个学生成瘾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的矫正措施。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非常普遍,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并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中学生染上网瘾的原因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社会的因素。教师针对网络成瘾现象的教育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首先,树立科学的网络观,提高自网络道德水平,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一个中学生都应该有自我约束意识,只有意识增强了,才会自觉地维护网络秩序,遵守网络道德,同时,通过培养网络道德意识,也会增强自我防能力,抵制负面信息的诱惑。其次,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上网前要有计划,明确上网的目的和上网的时间,避免无节制地上网。再次,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跳出来,主动投身到真实社会和学习之外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考前的求神拜佛:教师的教育信仰何在?高考临近,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高三老师,他们祈祷着自己带的学生今年高考有个好“收成”。如广西铁路某中学数月前派出几位德高望重的教师作为代表,来到湖南衡阳的衡山烧香拜佛,祈求该校参加高考的学生顺顺利利,考出好成绩。每年派老师到庙里求神,已经成为这所学校公开的秘密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语真的发生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弥阳中学。在中考期间,学校专门在教学楼大厅安置了一尊孔子塑像,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前去“烧高香”,为自己取得好成绩许愿。思考:1、你认为案例中毕业班的老师求神拜佛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树立教师的教育信仰?分析:作为有“灵魂工程师”之美称的人民教师,不问苍生问鬼神,指望“佛事”缓解精神压力,这可以理解为教师在高考压力下的一种自我救赎,不必上纲上线到现代迷信的高度予以批判,但是教师拜佛背后显现出的信仰缺失,却令人深思。目前,教师的事业心不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工作只是教师得以生存的职业,而不是一项为之奋斗而元悔的事业,这导致在教育领域产生诸多的问题。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价值的高度信服和尊重,是其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根本准则。对于整个教育生活而言,教育信仰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与内在动力,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潜在性的推动力量。生而为人总有其自身的信仰世界。教师不仅要有一般信仰,更要有教育信仰,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只有有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们从事的事业当中体验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的最大幸福。世界名校英国伊顿公学的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对社会贡献价值,而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工厂生产线,为满足就业进行大量的生产。美国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学校培养不出天才,但可以培养好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就有了。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正确的教育信仰,我国的教育事业亟须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信仰。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完善教育体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是确立教育信仰的外部条件。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管理制度,给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营造和谐、安全、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充分重视教师的个性,才能让教师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教育激情,激发教师的教育信仰。(2)政府部门创造条件,尽量落实《教师法》中关于“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的规定,提高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职业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为教师教育信仰的建立和坚守提供可靠的保证。(3)多读教育名著,增加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是确立教师教育信仰的内部条件。多读教育名著就是感悟、体验、理解大师,主动接受大师的教诲和引导,体会大师赋予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严肃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形成热爱教育事业的动力和信心。(4)加强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每个人总是在其人生经验基础上形成各种信仰,人生经验为信仰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但是经验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为信仰的成长提供有益营养,为此,我们要引导教师加强对自我经验的整理、反思,建立个体经验与信仰的良好关系。(5)培养教师乐业敬业、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重建教育的崇高精神,让教师怀着虔诚的事业心,运用教育智慧去育人,确立教师的教育信仰。教师的尊重:对学生意味着什么下课铃响了,初二(三)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正坐在办公桌旁批改试卷,突然,“哐当”一声,办公室门被推开了,只见教生物的贾老师气冲冲地径直走到她办公桌前,非常激动地说:“你们班是无药可救了,连一个女生都这么猖狂……”随后,班上女生星星也涨红着脸,眼里噙满泪水,走进了办公室。李老师看着怒气冲冲的贾老师和满脸委屈的星星,第一反应便是把贾老师劝到里面办公室消消气,然后分别了解情况。贾老师说:“快要下课时,我听见下面有说话的声音,一看,原来又是星星和同桌的男生,我提醒她认真听课,她竟然顶嘴说她没有说话,这还得了,小小年纪就敢当众和老师顶嘴。于是,我批评了她几句,她竟然说我不懂得尊重学生,不讲道理。”星星说:“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突然指着我,叫我不要和同桌讲话,这堂课我听得很认真,真的没有说话,可以叫我周围的所有同学来作证。我跟贾老师解释,结果被她说成顶嘴,还说我耍赖,特别是说我喜欢跟男孩子讲话,犯贱。”说到这,星星终于忍不住哭了。思考:1、结合相关理论,探讨老师为什么要尊重学生?如何尊重学生?2、你认为在这堂课中,贾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尊重泛指尊重人的尊严、基本权利和责任、价值,以及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等,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在教育体系中的尊重,可以理解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和人性,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等。综前所述,尊重就是把人所赋有的权利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受人尊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对他人的尊重之上。在实际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受师道尊严等心理的影响,或者说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而树立的虚荣心,很多老师把“学生尊重老师”当做天经地义的,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成了单方面的强制要求,因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失衡效应。在本案例中,贾老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在课堂上当众指名批评学生,且言辞较为尖锐,结果不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倒引起学生星星的不满,以致造成难堪的局面,难以收场。下面,结合心理学及新课标中的相关理念对此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师生之间最恰当的关系是什么。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其中,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教师应尊重其人格,使之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因此,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换句话说,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前提是把学生视为一个大写的人,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学生的过失,使其即使受罚也心甘情愿,甚至获得更强烈的尊严感。本案例中的贾老师在处理该事情时,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第一,当学生对老师批评的内容提出异议时,应该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即使真是学生有错,也应选择恰当的时机,不宜在课堂上、教室里过多纠缠此事。第二,教育学生时,应保持冷静的心态,注意保护对方的自尊心,否则容易抹杀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感情,得不偿失。同时,作为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注意教育语言的表达。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给我闭嘴”,“你是怎么搞的”等,美国教育专家托马斯·戈登说:这种以“你”字开头的口吻,无异于用手指指着学生的鼻尖,会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关爱。如果教师把“你”变换成“我”,如“我似乎听到是你在说话,请先认真听课,好吗?”在这充满尊重的话语里,学生自然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举止,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尊重学生人格,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让学生充分沐浴教师的关爱,在被尊重的港湾里自愿修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当然更不可恶语伤人,特别是针对女生,“贱”之类的字眼千万不可出现。其次,学生出现问题状况时,教师可与其进行沟通,解开其心结,而不是提前下一个定论,从而按该定式思维行事。如果学生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不管最终获得的表面形式多么完美,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该次教育就只能以失败告终。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感受和大人本来就相差甚远,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强求学生和成年人一样。而我们常犯的错误主要包括: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思路成长,往往只凭我们想象的情况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为出乎自己的意料,或者没有按我们自己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能对孩子不满意,甚至批评或采用其他方法来惩罚孩子。这样,很难使师生关系融洽,也很难进行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师生心灵的沟通,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极为不利,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危害极大。教师尊重学生,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问题,我们必须用心去感悟。那么,怎样做才叫尊重学生?本案例中的班主任李老师,作为旁观的第三人,在处理该事时的方式方法有可借鉴之处。当听到贾老师抱怨“无药可救”时,李老师肯定也会怒火中烧,这毕竟是其对班主任工作的严重否定。但是,李老师能马上稳住情绪,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处理此事。接着,把当事人分开进行单独询问,给各自心理一个缓冲期,以免造成面对面时情绪上的失控,防止事态加重升级。在全面了解事情真相后,李老师能站在中立位置,诚恳地进行解说和劝导,慢慢平息双方相互之间的对立情绪,不带偏见地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心无芥蒂地取得真正和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是采取积极的办法,及时发现并对学生表示真诚的认可。如果教师能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学生,即使在一个非常情况下,也不会失去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反而更能受到学生的敬重,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及尊重。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尊重学生,会使学生们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自信心得到鼓励,这样做,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们懂得自爱,懂得做人的尊严。教学回避法:教育管理人性化2003年2月21日《钱江晚报》报道,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在2003年2月出台了该校首部关于“教学回避”的规章制度。该校出台的《教学回避办法》明确规定,教师因家庭突发事件或受外来刺激而情绪失控,可以申请教学回避,暂不上课;教师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以排解的矛盾而情绪失控,可以暂不上课;教师在处理与教师、家长的矛盾中因矛盾激化而情绪失控,可以暂不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干扰而情绪失控等,可暂不上课。情绪失控程度较轻的,可暂时回避教学现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如果其情绪过于低落或激动,学校可放假半天,让其用听音乐、看书、喝饮料、外出散步、找人倾诉等方法积极调控心态,等情绪调适后再及时进行教学工作。校方不追究回避人的回避责任。当教师不愿主动申请回避时,学校也可视具体情况劝说其回避。推行这一“办法”是为了保证教师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避免不良情绪干扰教学过程,减少教学的负面效应,从而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教师回避期间由学校安排其他老师顶替回避人的岗位。思考:1、你认为“教学回避”的折射了怎样的教育问题?2、如何看待天地实验小学的教育回避?为什么?分析:当下,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仅仅看中的是学生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即学生和教师,我们在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教师同样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天地实验小学《教学回避办法》的出台,说明其校长具有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并且充分了解与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具有以下特征。①提升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人本教学管理思想把教师视为学校的财富和最核心的资源,教师与管理者之间不是由上到下的控制关系,而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②注重开发教师的潜能。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的加快,使人才越来越成为学校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学校不仅要努力去挖掘教师的潜能,还要不断追加对教师的资源投资。③将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学校的长久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④以解放人、发展人为宗旨。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追求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正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本质。传统的教育管理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想当然地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牺牲精神,一切以学生为重,没有考虑到教师作为一个正常人的需求,比较起来,“教学回避”制度就有了可贵的进步:管理者大胆地跳出对教师的传统定位,把教师从“神”或“物”的传统观念上转移过来,让他们回归到普通的、真正的、现实的“人”,让他们得到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得到的理解、尊重、宽容、信任及帮助。教学回避不仅考虑了教师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一种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方教育部以英模名字命名全国128个中小学班集体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教育部以“双百”人物中共产党员的名字命名全国128个中小学班集体。昨天上午,这128个班集体的部分代表在国家博物馆获得授牌。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背景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为李大钊班、方志敏班、杨靖宇班、董存瑞班、刘胡兰班、江竹筠班、黄继光班、王进喜班、邓稼先班和孔繁森班授牌。学生代表们表示,他们以英模的名字为集体的名称而自豪,决心踏着先辈的足迹,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128个被命名的中小学班集体来自英模成长、战斗过的地方,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思考:1、如何理解“偶像性重要他人”?2、教育部以英模名字命名中小学班集体的意义是什么?分析:“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是指对个体的社会会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根据吴康宁的研究,学生的重要他人可能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可能是家庭中的父母,可能是学校里的老师,也可能是同辈群体中的知心朋友。学生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往往受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父母在早期占优势,然后是教师,后期同辈群体的影响增大。同时,学生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还因学生的社会属性而异。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班级职务、社会地位等。任何一种社会属性的差异都可能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认同与选择不同的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它与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共同之处是:两者都对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而主要区别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人物,往往是学生的互动对象,偶像性重要他人则一般是社会知名人士,并非学生的直接互动对象;第二,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与其双向交流的产物,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单向选择的结果;第三,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影响涉及个体社会化的几乎所有方面,其影响方式大多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影响则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其影响方式往往是突发的、短暂的,但又是刻骨铭心的。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往往是对于社会中某种代表性的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价值趋向的认同与选择的结果。所以,当社会的价值趋向发生变化时,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教育部以英模名字命名中小学班集体,此举旨在帮助中小学生从“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身上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学习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以英模为榜样,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案例中,教育部以英模名字命名中小学班集体,对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学校教育中要正视这一影响,加强正确引导。目前我国中学生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趋于多样化。1982年中学生“最崇拜、最敬佩的人”,大多集中在: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1985年出现了“张海迪、雷锋、孙悟空、拿破仑、高加林等十多种人物”;l988年以后,中学生的偶像人物迅速增多且明显分散。第二,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日趋偏离学校长期宣传倡导的“榜样人物圈”。20世纪80年代后的调查中,学校中多年宣传的榜样人物学生无一填写。第三,选择无偶像性重要他人者日趋增多。与之对应的是,将自己作为榜样的,在1982年前无,l985年为2%,l988年为4%,l992年为ll%。这些均是值得研究的新现象。竞争: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是去是留?某小学校长在刚上任时,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奖惩等方面二十多项制度,提倡竞争意识。对于优秀教师,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在进修制度上,鼓励教师继续教育,不断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校对参加继续学习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等。在教学环境方面学校尽可能地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适时对学校的教师岗位进行调整,调岗有的意味着否定,有的意味着肯定。在这种竞争意识的催化下,学校的王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争占学生时间,其他任课老师都不愿意与王老师做搭档。思考:1、竞争元素是否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积极影响?2、作为校长应该怎样运用竞争来提高教学质量?分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已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成为现代社会前进的动力。一所学校要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需要竞争。如今,学鼍间的竞争、教师之间的竞争、学生之间的竞争已日渐升温,尤其是教师间的习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间的竞争有着鼍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作用。一、积极作用:从学校层面分析,竞争是激活全局,给学校的各项工作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关键要素。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竞争中开展,以竞争促管理,以竞争促教学,以竞争促学习。用教学比武和教学基本功比赛推动教师培训,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学科竞赛、优秀作业展、板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在竞争中发现骨干教师。在竞争中很多优秀教师会脱颖而出,学校可以从中发现所需人才,选拔骨干教师,着力培养,打造名师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出一支训练有素、精力充沛、战无不胜的学科团队。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分析,竞争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比较,更多的教师都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工作投入更多情感和精力,自我完善,提高专业素质。二、消极作用:虽然引入竞争的目的在于时刻保持教师旺盛的斗志,但是有竞争就必然会出现“利已”与“排他”,教师间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学校中教师间的竞争存在“排他性”和“利己性”的特点,给有效的学校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优秀教学成果难以共享。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优秀教师有时不愿与他的同行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得不到推广,也就得不到完善。教师间的竞争容易由一种教学常态衍生为恶性竞争,形成各自为政的“围城式”教学。(2)影响教师问的关系。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有时会导致教师们“闭门”摸索,教育观念和视野不可避免地陷入狭隘和单一中,容易导致学校形成封闭、保守的教学氛围,教师人际关系紧张,影响教师问的交往。本案例中的王老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和其他任课老师争抢学生时间,导致没有人喜欢和这位王老师合作教学。这不但影响了教师间的关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3)造成教师的精神恐慌。推行竞争的学校,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各种竞争带给自己的恐慌与焦虑。失败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物质代价,容易导致教师挫折感和自卑感的生成。作为校长应该明白竞争对学校管理来说是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在推行竞争时,一定要注意只推行正当的竞争和公平的竞争,要防止不恰当竞争或恶性竞争。1.采用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理念,摒弃“成绩唯一”的评价观。新课改对小学教学评价提出新的要求,摒弃把学生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转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指标。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放弃唯分数而教,任劳任怨为考试教学的思想。本案例中的校长和王老师都没有正确理解新的教学评价理念。这位新上任的校长在制定学校教学评估政策时,没有考虑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而掉进分数考核的怪圈,导致王老师为了在教学评价中赢得优秀,与其他教师争占学生时间。这位校长应该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摒弃“成绩唯一”的评价观,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多元评估与奖励机制。2.倡导群体竞争与个体竞争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本案例中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教师个体之间,教师间为了争先进,相互扯皮揭短的事情时有发生。作为个体的教师把别人的成绩看做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心理,加剧了教师间的矛盾。因此,学校应该注重群体竞争。群体竞争是指学校应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消除教师竞争中的消极因素,引导教师在竞争中合作,采取合作与竞争融合的方式,在学校内部举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竞赛。六成教师有“心结”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严重一份对北京市30所学校1700多名教师的调查显示,66%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48%表现为轻度症状,12%为中度症状,2.7%为重度症状。调查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综合指标与普通人群相比,在“躯体化”(心理问题导致的生理表现如嗓子疼、颈椎疼等)“焦虑”和“敌对”三项均高于全国常模。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而初中教师各因子检出率相对较低。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由于教育部门更多地关注具有中考和高考压力的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多被忽视。事实上,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需要付出的心智和时间并不比中学教师少,并由于其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所以小学教师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思考:1、教师的非正常行为有哪些?2、你认为解开教师“心结”方法及途径有哪些?分析:教师非正常行为几乎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现象。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教师的非正常行为不仅困惑着教育管理者,导致教师集体的许多矛盾与问题,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甚至侵蚀着学校的组织健康。实际上,教师的非正常行为还有多种表现形态:(一)教师人际间的非正常行为:教师之间的很多非正常行为源于人际关系失调。如有意曲解同事的心理活动,偏激行为具有典型的病态特征。(二)教师的挫折行为:教师的挫折行为是指教师在某种教育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出现攻击性行为,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事。(三)教师的失职行为:部分教师不安于现状,出现了失职行为。主要表现为:渎职卸责,用降低工作标准找平衡;见异思迁,存在改行意识,消极对待本职工作等。(四)教师的焦虑行为: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会表现出倦于工作,有单调和厌烦感,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及体能都受到很大影响,以致造成心理问题。在我国目前中小学就学人数进入高峰期、升学教育压力大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负担已十分繁重,职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其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经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据调查,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有:(1)工作过于劳累(2)生活负担重(3)来自不得法的教学管理者的监督和刺激,或不良的人际关系到的干扰(4)职业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地位自卑感,妨碍着教师的社会适应,使教师表现出的行为显著不同于他所就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解开教师“心结”方法及途径有哪些?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应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心理健康的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尽可能地排除应试教育的干扰。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和讨论,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让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身的不足,化压力为动力,提高工作成效。2.发展对压力的理智反应。面对压力,做为教师应作出理智性反应,采取有控制的、不失常态的,以化解压力为目标的积极性行为,尽量避免产生攻击、回归、冷落、固执、自卑等不良的非理智性反应。或者对原来行为的不足加以补充,将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或者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方式,把注意力从造成心理紧张的目标中移开,代之以其他较为轻松的活动目标,用新的成功达到自我心理平衡。3.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改进自己。了解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则,但是在了解自己以后,还须进一步做到接纳自己的优点,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自己所难以改进的缺点,就应该勇敢去承认它,接受它。只有做到这个地步,一个人才有信心,才有进步,也才有安全感。4.发现他人的优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是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的很多压力是来源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如何改善与人的关系,这完全有赖于自己。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接纳与赞许他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乐于助人,心胸坦荡,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你的。5.校方及管理者帮助教师化解心理压力。加强心理教育,针对不同的教师个人的经历、个性特征等及时加以疏导等。每月补课花千余元买的是心安“补课效果未必好,但不补课恐怕就一定不好。”女儿小雪在太原市一所中学初二年级的梁女士说,她每月至少要花1200元给孩子补课,孩子的成绩并未突飞猛进,倒是她从中得到些安慰,“不那么担心孩子掉队了”。“我曾是补课的严重抗议者。”梁女士告诉记者,刚上初一时,班里很多学生家长就给孩子报补课班,她很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应该自然、快乐地成长,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即可,不想让孩子淹没在“题海战”中。没料到,第一学期结束时,小雪地理、数学两门功课险些不及格,进入全班后十名之列。班主任老师将梁女士叫到班里,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小雪处于比较危险的位置,再不加把劲,学习就会掉队,到时就不好赶了。无奈之下,她咨询了别的家长,找到家口碑较好的培训学校,给女儿报了地理、数学、英语三门课。“小雪上的三门课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每小时200元。”梁女士说,每月每门课各累计上2小时,每月就需1200元。一个学期后,女儿考试时成绩并未明显好转,除英语有些进步,数学和地理都仍略高于及格线。思考:1、什么是教育问题?有偿补课的深层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有偿补课是应禁还是应放?分析:与社会问题一样,教育问题也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教育问题泛指与“教书育人”有关的一切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科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教育问题史。狭义的教育问题特指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不利于人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并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的教育中的不协调现象。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主要表现为七种类型。“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校外兼职兼课”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2006年,国家教育部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但事实上,学生补课在各地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案例中,梁女士每月花千元补课买的是心安,显示出家长的无奈。一边是“有偿补课”责难增多,一边是更多家长送孩子参加“有偿补课”,教育部门却禁而不止,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既有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执法方面的原因。从教育方面看,教育体制的应试机制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毋庸讳言,不论我们把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还占主流,“以考定终身”的基本格局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级选拔考试,“不但直接挑动高中教育随之起舞,而且其影响深达初中甚至小学”。与应试教育同时存在的,还有当前各级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大部分地方中小学存在的大班额教学,不可避免地使课堂教学存在个体受教不均衡现象“,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到”现象普遍存在。于是,为了能让孩子升入条件更好的高一级学校,家长就得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为了能获取更好的成绩,家长就不得不遵循“勤能补拙”的古训,牺牲孩子的部分休息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或培优,或补差,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让孩子在各层次的选拨考试中抢占先机,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最终考取好大学。这就是近年来各类培训机构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原因,也是教师冒险进行“有偿补课”“、有偿家教”而屡禁不止的诱因。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家长观念转变、经济支付能力提高,但却面临管理孩子时间越来越少的矛盾、以及教师“劳动有价、多劳多得”观念的树立是直接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日益深入人心,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而经济收入的增长,使家长支付课外补课金的能力也相对增强;但同时,新经济时代,工作压力日趋繁重,社会交往日趋繁忙,家长能有效监管孩子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每一个阶段的起跑线“,以勤补拙”成了不少家长的无奈选择。从教师角度看,受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多数教师不甘于再固守“只讲奉献,不计报酬”的清贫形象,而是愿意通过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通过合理劳动换取更多收入,以提高生活质量。除了上述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有偿补课”禁而不止,也跟教育主管部门遭遇执法尴尬有关。第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禁止有偿补课”只见于个别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部门规章,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界定,教育主管部门清理“有偿补课”缺乏底气,此禁而不严,时紧时松;其二,教师课外补课基本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和校外,有些还在教师私宅,如果没有学生及家长检举,教育主管部门很难查找甚至无权检查,只能抓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典型加以处理,不能大面积“杀伤”有偿补课行为。一边是社会对“有偿补课”反响强烈,一边是“有偿补课”禁而不止或遭遇合理性质疑,“有偿补课”该不该禁?该怎么禁?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的劳动价值观,大面积实现“无偿补课”已不可能,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课外有偿补课变得规范合理。让合理规范的有偿补课成为新时代条件下多元教育的有利补充。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教育主管部门的“禁补令”应分清性质,不搞“一刀切”。根据现实情况,从尊重教师权利出发,“禁补令”可以大致表述为:“在国家法定工作时间和学校因特殊需要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中小学在职教师禁止从事跟法定工作或集体工作无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管理活动,禁止采取胁迫或变相胁迫等非学生自愿方式进行课外补课,禁止对本班学生或有利害冲突学生实施课外补课。在职教师一律不准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2.增强执行力,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分清性质后的课外补课,检查执行很重要,尤其要把家长检举违规补课作为首要信息指标予以调查,一经查实,从重处罚。同时,处于上位的教育监察部门应加大对教育主管部门首问责任制考核和违规责任追究,增加教育主管部门纵容违规甚至钱权交易的违法成本。3.强化管理,实施有偿补课备案制度。教育部门应委托学校对一定学生人数之上的合法的课外补课实行审批备案,教育部门有权对补课的软硬件设施、补课控制人数、补课质量管理及补课责权等提出明确要求并予以督查。4.加强宣传力度,正面引导教师和家长。对教师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强化师德意识和本职工作意识,加强法定工作考核,倡导自律和奉献。对家长和学生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家长和学生树立高效学习意识和正确的成才观,不以单纯增加学习时间获取成绩,不迷信和盲从家教,要敢于对违规家教和黑心培训说“不”。总之,“有偿补课”是教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将会较长时间持续存在。我们既不能视而不管,任其发展,也不能谈“补”色变,一律禁绝,而是辩证认识,合理利用,推动基础教育更好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该从何着手?某小学办公室里十分安静,还未到上课时间,老师们或是在批改作业,或是在备课。突然,这种安静被一位老人的声音所打破,“你们做老师的是怎么教育学生的?”老人显得十分的焦急。原来,这位老人和自己的老伴在学校附近有个摊位,专门卖孩子喜欢的玩具,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这里就特别的热闹。今天,有一个男孩子“机智”地骗取了老人的玩具,当时正值上学时间,老人的生意像往常一样好,摊位被一群孩子包围着。有一个男孩子走上来纠缠着老人教他写“奥特曼”这三个字,老人很不耐烦,随便写了一下。这孩子拿着老人的笔迹到老人的老伴面前,说:“奶奶,奥特曼的玩具已经付钱给爷爷,这名字就是爷爷写下的,爷爷忙着呢,不能拿玩具给我,让奶奶拿给我。”孩子很轻松地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忙过之后,两个老人才发现竟然被一个孩子给骗了,很是焦急,就找到了学校。在老师的威吓之下,那个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并罚他做一周的值日打扫教室。为此,学校决定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摆到德育的最重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各种行为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思考:1、结合心理学有关理论,探讨该校的做法是否正确?2、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作为老师,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要了解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只有这样,我们制定的制度才有针对性,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首先,从品德的内涵来看。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这个完整的心理特征,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也是品德心理特征的四个子系统,彼此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①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称为品德的理智特征。②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直接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称为品德的情感特征。③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的任务,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活动。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它是人的意志过程或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的表现。④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一般称为品德的行为特征。现代德育心理学认为,品德心理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接受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中,把一类要求形成一种品质,通过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而形成道德认识,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形成道德行为,通过审美体验而形成道德情感,最终形成一系列的道德品质。心理学家认为:根据儿童心理、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完整的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逐步形成的。但由于年龄小,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道德情感不深,信念尚未形成,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他们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动个人去执行常规性的行为准则,基本按照教师或成人的委托、规定或叮嘱去行事。另外,小学生常常言行不能一致,不能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不正确的欲望,导致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但一次侥幸“成功”之后,会强化这种偶然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多次反复,偶然发展成为必然,就变成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人手,这是培养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途径。许多思想教育家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潜藏于人的内心思想教育,它的目标是要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人的品德虽不能像语文、数学等科目那样用分数来衡量,但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反映出内心活动。在本案例中,该校从道德行为入手来抓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可取的。行为管理可以把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具体化为以管理、法纪形式出现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形成有一定的约束力,对于自律意识较弱的小学生,促使其行为合理化就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的作用得到巩固,并在反复的行为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以往我国思想品德教育偏重于理论教育忽视行为管理,即存在重说理、轻管理的倾向,管理缺乏力度,或者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或者徒有规范而无执行的强度,说理的作用因此而变得空洞乏力。正是这一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导致了学生知行不能统一。理论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行为上却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若是没有强有力的行为管理和制约,本来是少数的违规者可能会引起较为恶劣的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道德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依靠外部的强迫动力不能从根本上起作用,只能是一个表面的、暂时的效应。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自律,自觉遵守伦理道德准则,运用道德目标、理想、信念,自觉调节行为。如果一个学校从德育管理的手段、方式到管理的结果,都把学生放在一个固定、被动的位置,把学生当做一种德育的工具,运用管制惩罚的方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权,就会形成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平等观念、社会的不公平观念,学生因而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等产生怀疑,从心理上感到学校对自己的一种不信任,会产生自卑情绪,甚至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这种惩罚就会严重挫伤学生思想品德自我生成、自我内化、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再者,过于细密的规范会适得其反。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握适度原则,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好的事情就会变成坏的事情,规定过细过全、学生缺少自主空间,以“管住”学生、“不出事”为目标,着力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养成学生积极健康的行为上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还要使用说服教育,做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制度的框架里留有一定的空间,把理和情置于其中,做到“润物无声”,这样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会在一个宽松、文明的制度中自觉形成。上课讲话:班干部代老师惩罚让罗尚辉意想不到的是,5月26日下午5点过,小刚放学回到家时双脸红肿,掌印清晰可见。“是不是在学校打架了?”罗尚辉紧张地问儿子。“下午最后一节数学课,我和旁边的同学小林上课讲话,数学老师生气了,就叫纪律委员小勇扇了我们一人20个巴掌。”小刚支支吾吾地说。第二天,罗尚辉来到学校找到校长,并叫来数学老师林老师。“我没有打孩子。”问及此事,林老师一口否认。随后,校长叫来小刚、小林和班干部小勇作证,林老师才承认自己当时是一时气急,叫纪律委员小勇“惩罚”一下违反纪律的学生,给全班起个警示作用,自己并没有直接动手打人。“我再也不去学校了,说啥我也不上学了。”9岁的小刚哭着闹着不去上学,原因是他被同学、班上的纪律委员小勇当着全班的面扇了20个耳光。小刚说,“是数学老师叫班干部扇耳光的”,他再也不想见到老师和同班同学。后来,当事老师向孩子家长道歉,但她解释那是自己一时情急,都是为了孩子好。思考:1、当出现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应当如何进行适度的课堂控制?2、如果你是这位数学教师,你会如何处理上课违纪的学生?分析:当出现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应当进行适度的课堂控制。一般来说,教师的控制手段包括:作为一种硬控制方式的课堂纪律;作为一种软控制方式的课堂气氛;依靠教师权威;作为课堂控制保障的奖惩措施。惩罚(punishment)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另一种控制手段。实施惩罚可以达到各种目的。首先,它通过制止不良行为或鼓励理想行为,使一个人立即改正自己的行为。其次,是威慑,惩罚就是希望制止不良行为的产生或重犯。总体而论,课堂中惩罚的运用,其问题多于效果。本案例中,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但打学生就是错误的,利用学生打学生更是错上加错,“这种行为就是‘变相体罚’!”这是教育法和教师法都不允许的。“同时,打学生的班干部和被惩罚的孩子都是这位老师‘变相体罚’的受害者。”一方面,充当老师打人工具的班干部会将打人、欺负同学养成一种习惯,将自己的权力无限膨胀,这将为其养成不良人格埋下祸根。另一方面,被惩罚学生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其心灵会受到创伤,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自卑的心理阴影,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很不利。案例中老师显然在刻意促使一些学生不同于另一些学生,他们或许是班干部或许是老师“信赖”的学生,老师赋予他们特殊权力,于是可以惩罚或执行惩罚另一些学生。比如20个耳光,扇出去,不用问“为什么”,也不用负担现实的责任。本来是让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起榜样作用的班干部制度,沦为了一种权势心的苗圃。这20个耳光,啪啪打在了与“林老师”一样的施教者脸上。在课堂上,教师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作为教师,要沉得住气,要是自己乱了阵脚,往往会把自己推到很被动的境地。遇到个别学生捣乱,你可以暂停下来,让自己冷静下来,宁可一节课不上,也不要在课堂上和学生直接冲突,可以把捣乱的学生单独找出来,利用课下时间,耐心细致的问清楚他捣乱的原因,循循善诱。让其“亲其师,信其道”。谁会在“考爹”测试中占优势?武汉实验外校小学部招生“考家长”一事被曝光后,尽管很快被指误传,但“考爹”的怪现象却并没有彻底杜绝。《信息时报》5月13日报道称,华南师大附小的入学表格明确规定,学生面试占40分,家长面试占20分,综合评审占40分。“如果‘考家长’合理,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出路吗?”太原市市民徐女士担心,自己和丈夫是“普通工人出身,没什么文化,肯定考不过官员和大老板”。谁会在入学“考爹”测试中占优势?调查中,受访者选出的前三位分别是:政府官员(89.0%)、企业高管(71.6%)、教师(47.8%),接下来依次是普通公务员(34.5%)、医生(26.5%)、知识分子(23.8%)、公司白领(19.7%)。而看好“普通公司职员”和“农民”的人分别仅占3.1%和0.7%,几乎可忽略不计。入学“考爹”现象,惹得大多数公众不满意。调查中,85.4%的人认为此举有违教育公平;73.0%的人担心招生过程可能存在“暗箱操作”;64.0%的人觉得,这会让“通过个人奋斗成功”的观念更加淡漠。思考:如何理解当前的教育公平问题?2、你如何看待入学“考爹”现象?分析:正是由于人们对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关注,引发出了对于“教育公平”的分析。应该说这是社会公平意识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民主意识扩展的信号。教育公平实际上是与教育平等问题紧密相关的,但又有一定的差别。教育公平是一个主观概念,涉及社会心理问题,包括伦理、道德、经济、文化、政治五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讨论这个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教育公平不是教育平等的另一种表述,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的统一”。所谓“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虽然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为每一个人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它未必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因而,当教育的平等分配,确实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增加时,这种教育制度是合理的;而当教育的不平等分配确实为我们带来平等所不能带来的整体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同样也是合理的。所谓“教育制度的公正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偏好的存在,所谓“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或者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所作的规定。因此,“有利于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指得到社会大众一致公认的教育制度。这样一来,所谓“教育制度的公正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大众在观念上一致同意和拥护的教育制度,它成了一种可操作的概念。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涉及社会公平众多的方面。首先,它是一个涉及政治民主的重大政治问题:争取教育公平是最广大的社会民众奋斗不息的目标;其次,教育公平是涉及经济机会均等的重大经济问题;第三,教育公平是涉及社会伦理的重大道德问题;第四,教育公平是涉及个体怎样发展的教育理论问题。因此,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许多角度进行。本案例中,“考家长”的学校,主要考家长的文化水平。但家长文化水平差异很大,而文化水平低不等于家长素质低。所以拿这样的考试来衡量家长素质甚至决定孩子的入学资格,不科学也不公平。义务教育阶段升学就不该考试,更别说“考爹”了。但由于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当前普遍存在小学入学考试现象。据调查显示,76.6%的人所在城市就有小学组织入学考试,其中49.3%的人说小学入学考试“非常普遍”。小学入学考试通常发生在“重点小学”身上。从理论和国家政策上来讲,“重点小学”本不该存在,但客观上很难改变现状。因为一个学校好不好,关键是它有没有好的文化氛围和师资队伍,这些是一个学校多年积累下来的优势。于是,面对只收100人却引来1000人报名的现实,“重点小学”组织入学考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当前没有完全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阶段,学校只能做到将入学考试科学化、合理化,比如考察孩子的全面素质,包括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认识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理事杜时忠认为,要彻底解决“考爹”、“择校”等问题,政府需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公平,缩小校际差异。“学校当然也要承担促进这一目标的责任,但办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确保对每所学校的投入是均衡的。只有政府首先公平公正,才能要求其他社会机构以及社会成员公平公正。”透视“高考移民”现象来自安徽的考生王军半年前随着在海南农垦工作的伯父来到海口,准备在这里参加今年的高考,凭他的实力,希望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他3年前就把户口迁到了海南,原本符合参加高考条件的,谁知今年海南省出台了新的政策,他在海南参加高考的打算泡汤了。同样,来自山东的高考生刘力也随亲戚来到乌鲁木齐市某中学就读,准备在这里参加今年的高考。凭他的实力重读一年,很有希望从新疆考上一所内地名牌大学。谁知,今年新疆出台了禁止“高考移民”的政策,他在新疆参加高考的打算只好搁浅了。这种情景,在很多省市都可以看到。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随着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愈演愈烈,最终造成了当地学生求学机会的不平等。其实,他们在高考前夕移民的理由非常简单:海南、新疆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内地。在内地进不了录取线的,到海南、新疆能进录取线;在内地进不了重点大学的,到海南、新疆就能上重点大学。每年高考划线后,考生家长都会对因区域不同而分数线相差悬殊表示极大不满,但不满并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于是,这些考生和家长千方百计变换户籍所在地,改变民族成份,以期改变孩子的命运。思考:1、阐述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和内涵。2、结合材料,就地域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之间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分析: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美国的科尔曼和瑞典的胡森的论点。J·科尔曼把“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归纳出四种涵义:(1)在前工业社会中,家长制盛行,还没有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出现;(2)在工业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创办面向人民群众子女的、基础的、义务的和公款资助的教育;(3)在欧洲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里,教育机会均等被界定为“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4)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被解释为受教育结果或学业成绩的均等。科尔曼还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T·胡森则分别对“平等”和“机会”进行界说。他认为“平等”有三种涵义:(1)指每个人都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起点均等论);(2)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人种和社会出身的人(过程均等论);(3)促使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结果均等论)。“机会”则是指几组变量:(1)学校外部的各种物质因素;(2)学校的各种物质设施;(3)家庭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4)学校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5)学习机会(即教学条件)。“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目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巨大的录取分数差距的存在,成为“高考移民”的巨大动力。这显然是一种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既有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教育的外部原因。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在高考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或者说集中体现。这种现象是部分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从教育外部情况来看,主要是个别省份的户籍、学籍制度管理不严,给有些人有了可乘之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包含着宏观层次的国家法律政策的因素,也包含着中观层次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还包含着微观层次的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因素。教育均衡的内涵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从教育资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均衡,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学校内部管理等的配置均衡;从教育的目标看,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因此,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状是大部分地区已在数量上普及义务教育,达到数量公平,但在质量上并没有实现公平,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教育。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择校”问题是一种教育严重不公平的表现。以钱或权择校问题等现象也严重影响儿童入学方面的公平。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结合学校选择制度的实施,可促使多样化的特色学校的发展,有利于使教育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人员的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最终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我国目前全面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施学校选择制度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从局部做起,但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未来选择之一。老师集体“走穴”惹质疑近日,赵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儿子说老师推荐他们利用周六时间报“为民学校”补习班,共上10个周六,收费1750元,另收100元餐费。但孩子补习一次后,赵先生这才发现有些不对劲。“儿子回家说,虽上课地点不在本校,但一天5节大课,分别是自己在校任课老师,语、数、英、理、化各一节,一个也不差。”赵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们打着校外培训班的幌子赚自己学生的钱啊。”赵先生与其他家长一沟通,都觉得这事儿让人憋屈,“其实我们家长并不是在乎那点儿钱,关键是这些老师太不厚道了,要是光想着周末赚钱,哪还有心思专心教学?”思考:1、结合理论,你认为教师的权威来自哪里?2、你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频繁走穴现象?分析: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教师依据成人社会的规则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即教育影响。这种教育影响的效果受制于很多因素。就教师方面而言,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教师的权威。教师的权威来自于何处?涂尔干强调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即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其实,教师的权威不仅包含了以上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力,还涉及到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等内在因素。教育制度层面划分为法定的权威和传统的权威;个人因素层面划分为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1)法定的权威。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除公民所享有的一般权力外,还拥有法律所授予其职业本身所需要的权力——专业权力。一般表现为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等职业方面的自主权。(2)传统的权威。社会传统赋予了教师的权威,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法律所能限定的范围。(3)专业的权威。教师的职业权威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专业知识由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组成,在这种专业背景下,教师取得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决策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权等等。(4)感召的权威。教师自身感召力的权威。当前,教师的权威不断弱化教师权威中的法定权威和传统权威已不像以前那样深入人心并为人们所认同;教师的专业权威与感召权威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案例中,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外补课,的确是被迫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南平市九三英华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度国际劳务输出质量监控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品质保障大平方楼房买卖合同2篇
- 2024年种羊长期租赁合同3篇
- 2024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4高校产学研合作合同
- 2024铁路货运班列运输合同
- 2024版业主与施工方协议
- 2024软件居间服务与市场拓展执行合同3篇
- 2023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完整版
- 大学《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 cn.7a一种酱香型大曲酒固态发酵的生态控制方法
- TLFSA 003-2020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 LY/T 2244.3-2014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第3部分:景观保护
- GB/T 8491-2009高硅耐蚀铸铁件
- 供水安全与抢修
- DB31 595-2021 冷库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 第三章果蔬采后生理课件
- 【英语手写体】26英文字母手写体描红书写字帖
-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预防态度的调查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