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①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②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我们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③家书作为一种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④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⑤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⑥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⑦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⑨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摘编自《让家书文化融人百姓生活》《家书的审美价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互联网实用又快捷,且因日益广泛的使用,使得家书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不断降低,并有着断层的严峻考验。B.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C.家书具有多元性价值功能,其认知功能不但可以使人了解社会和历史,更能使人在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中得到启迪,重新观照人生。D.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符号简单且程式化,文化底蕴不足,所以我们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而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又倍感陌生,文中流露着对于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忧。B.西方人称家书为“最温柔的艺术”,也可能是因为认为家书文本鲜活,在情感交流方面自然亲切,真挚真实,感染力强。C.“化性起伪”强调了“化”对人的重要作用,和鉴赏者通过家书这一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有异曲同工之妙。D.孔子肯定了“家书”和“诗”一样具有价值的多元性,但家书对人的审美功用是全方位的,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家书“多元性价值”的一项是(3分)()A.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了游子的心态,让人感同身受。B.《傅雷家书》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C.《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书,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已然成为千古名句,给人启迪,令人警醒。D.毛泽东二十八封家书传家风,其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我们还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4.请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4分)5.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茶然②自馁也。”[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便形成了高于邻邦异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世代相传的躬耕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正是这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无形中生发出一种强大的束缚力,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从劳动者个人来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糊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在农耕社会,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任劳任怨的意识以及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社会分工的影响下,必将产生与之相应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正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描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在这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也将是朴素的。无论富有抑或贫穷,幸福抑或痛苦,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首先表现于农事诗中的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如:“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社南村酒白如饬,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张来《田家》其二)都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又如,陈藻的《田家妇》:“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妻两身泥。”诗中洋溢的情感使整个劳动过程充满谐趣美。再如,陈造的《田家谣》:“麦上场、委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日雨,前日麦地皆青秧。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倏凉昼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委事毕。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展现了一家人和睦共处的生活场景,其中不乏轻松愉快的氛围,生活气息浓厚。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不仅共同创造幸福、共享天伦之乐,并且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许多农事诗将笔触伸向现实压迫下农民苦难生活原状,不假雕饰地刻画了农民的悲苦心酸,让人不忍卒读。然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如梅尧臣的《汝坟贫女》:“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论。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间间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何。”体现了农人相依为命,强烈的家庭意识。这首诗也记载妇女的哀怨,进一层说私家也‘毁’了,连父亲都折磨死了,自己没依没靠的了。再如,王安石《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常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早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栗数钱无兵戎。”表现边疆战乱之时,农民一家辛苦耕作、“老小相依”举家迁徙的艰难生活历程。而吕南公的《老想》:“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客才蒙酬与半。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鬓。”以立于门口等他的“街东少年”和老樵家里的“病妇”形成明显的对照,刻画老樵夫艰苦的生存境况。“病妇”的存在非但是其艰苦命运的累赘,反而是其情感的寄托,是其坚强生活的勇气。这些诗作纷纷以朴素感情作结,将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予以升华,使其深层文化意蕴更加耐人寻味。(摘编自韩梅、孙旭《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思想,形成了定居农耕文化,进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B.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的产生,受劳动者个体意识和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共同影响。C.宋代农事诗既关注农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关注他们在现实中悲苦心酸的遭遇,其深层文化意蕴触动人心、耐人寻味。D.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注,与当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在文中指的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耕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朴素而又丰富。B.“让人艳羡不已”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C.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除了标示引用的内容和特定称谓外,还有对特定内容的强调等。D.《苯苜》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从采获到收盛再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就情感而言,与本文第二段的表达相近。3.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农耕社会中的农民安土重迁,一年四季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这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B.农事诗中描写的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的劳动画面,体现了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特点。C.高于文本之上的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D.人类行为往往具有一定动机,农民为了丰收而努力辛勤劳作,其实也是满足自己主观生存的欲望。4.中国农民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请根据文本分析原因。(4分)5.《插秧歌》描摹劳动的场景,表现出劳动之美,请根据上文作具体分析。(5分)插秩歌宋代·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摘编自钱锺书《通感》)材料二:《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灵敏的触觉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也还有诗”“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荷塘月色》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材料三: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较深刻的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妻子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择。(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者凭常有的经验质疑朱自清散文中关于“月夜蝉声”的描写,表明作家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D.对《荷塘月色》所表达的“自由”,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伦理的角度理解。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6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革命文化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有了革命斗争实践才有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质。同时,革命文化也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正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对延安时期乃至今天的奋斗实践产生的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没有理论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实践与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蕴含的鲜明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中国革命,才孕育和形成了革命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由于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源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革命实践。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当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着眼于和立足于革命文化。C.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是共生互促关系,因而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D.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先给革命文化下定义,然后指出革命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地位。B.文章用延安精神论证了“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并阐述了革命文化的作用。C.文章从理论自觉的层面,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内容是革命精神,其次还包括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等。B.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难以产生革命文化。C.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但并不是其参加了活动,就可以创造革命文化。D.根据文章,“党指挥枪”的原则、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属于革命文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最近,一位网名为“@上上”的北大博士生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洗脑神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最高单曲播放量突破1.6亿次,引起全网关注。“@上上”用美声演唱“洗脑神曲”,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壁垒,让美声这一高雅艺术在娱乐内容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短视频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从“路人”转变为“粉丝”),这着实令人振奋。通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雅俗艺术之间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能载入艺术史册的,几乎全为雅艺术。但俗艺术并非不能转化为雅艺术,比如宋词刚刚问世时,因一些作品为歌女所吟唱,故被贬低为“诗余”。再如,对昆曲热爱到“家里收拾起”的清代文人,面对横空出现的京刷,竟以“花部”蔑称,意在对应昆曲的“雅部”。一言以蔽之,花者,俗也。看如今,宋词、京剧都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璀璨的明珠。这是历经历史磨炼的结果,当中既有机缘,也有巧合。可一些俗艺术转化成雅艺术后,却走向了曲高和寡的高冷。比如,京刷当前传承弘扬之难,早已为各界公认。个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一旦雅化,就会或被动或主动地曲高和寡。就常理而言,阳春白雪似乎和下里巴人“势不两立”,除非下里巴人能够在端延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升级,最后跻身阳春白雪之列。可下里巴人转化为阳春白雪,往往又是以失去大量受众为代价的,这仿佛已是艺术史上一条颜扑不破的定律。当然,艺术发展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它无时无刻不受到时代、科技的多重影响。在如今这个短视频时代,雅俗之间的隔离墙正在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雅俗共屏”。以“@上上”为代表的一批有情怀、懂艺术更懂互联网的“后浪”们,正势力推动高雅艺术放下“高冷”的身段,并让其逐渐在大众中“走热”。从艺术学理论的角度看,“雅俗之辨”无非是“叫好与叫座”这一对“老冤家”的矛盾使然。放眼当下,“俗”在很大程度上由互联网上的流量所决定,虽然“叫座”,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当来自民间的“俗”从“通俗”沦为“庸俗”甚至“低俗”“丑俗”时,当然会激起舆论场上的反对之声。这样的“俗”,会一下子掉落到审美“鄙视链”的最底端,这是我们应努力提防并极力反对的。因此,“雅”艺术如果能在短视频时代介入通俗艺术的传播,阻止其滑向“低俗”“丑俗”,当然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田汉先生曾寄望于青年艺术家“要提升观众的趣味,而非迁就观众的趣味”。就当下而言,一方面应当注意到,我国拥有庞大的短视频受众,可群众总体受教育水平不是特别高,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一部分庸俗的作品有了可乘之机,它们往往假借通俗之名大行其道,部分短视频从业者也见缝插针,靠“审丑流量”博眼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目前仍有许多如“@上上”一样的青年,他们愿意以通俗的形式,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播高雅文化,成为互联网上的一股清流,有力地抵制了各种“低俗”“丑俗”,成就了“通俗共高雅一色”的新局面。从技术上看,“@上上”用美声演唱大家耳熟能详的“洗脑神曲”,这符合艺术传播的一般规律。“洗脑神曲”曲风虽难免有些浮夸聒噪,但因其旋律早已深入人心,有着较为扎实的群众基础,所以用美声唱出来,既愉悦了大众,又让高雅艺术离人们近了一步,何乐而不为?“@上上”也给网红博主、流量明星指明了发展方向。靠“小鲜肉”“网红脸”甚至各种“粉丝造势”,绝非长久之计,网红博主、流量明星应思考如何巧妙运用自身流量,以存量带动增量,做先进文化、高雅艺术的传播者。当前,大量国湖视频、网剧受到追捧,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供不应求,这说明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产品和文艺作品越来越受青睐,也昭示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有识之士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创新网络文艺作品的形式,丰富网络文艺作品的内涵,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坚持人民性理应成为一切艺术的发展方向,成风化人应当是文艺行业从业者的共同责任。高雅艺术也应当主动告别“高冷”,努力打破“曲高和寡”的成论,从而形成“曲高众随”这一面向人民的艺术传播新格局。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以“@上上”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博主们的开拓性努力,充满敬意与期待。(摘编自韩晗《高雅艺术不应高冷》)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上”博主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洗脑神曲”走红,这种开拓性努力符合艺术传播的一般规律。B.俗艺术都能转化为雅艺术,如今,宋词、京剧成为中国艺术殿堂中璀璨的明珠,便是最好的证明。C.在当下,如果来自民间的通俗文艺沦为“庸俗”甚至“低俗”“丑俗”时,就一定会激起人们的反对。D.像“@上上”一样的青年,因愿以通俗的形式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播高雅文化而成为清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雅艺术都能截入艺木史册,也联是说他够楼人史册的高雅艺米注定自始至终就一直愿通格B.一般而育,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差不多“势不两立”,但通俗艺术也能够不断升级而为高框艺术,C.全文由“@上上”的表现引出关于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相互关系的论述,最后以美好的愿景结尾D.作者紧扣当下现实又放眼艺术发展史,所举例子精当,所引名言深刻,这些都使得文章很有表现力。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观点的一项是(3分)A.刘家祯巧妙运用舞台艺术元素,现场朗诵屈原的《涉江),星现历史人物,获得了观众好评。B.用短视频、动画、影视等形式拍摄传统昆曲《牡丹亭),并在网络上推出,收获了大量粉丝。C.上海雕塑展上以疲璃、纸张、多媒体等载体呈现艺术家纳迪姆·卡拉姆的作品《复调飞行曲》。D.画家宋文治沿着《并子园画谐》自学中国画,专攻山水画,开辟艺术新天地,促进艺术发展。4.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人类雅俗艺术发展史中出现了哪些不当表现。(4分)5.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推动面向人民“曲高众随”的新格局的形成?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①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②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我们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③家书作为一种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④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⑤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⑥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⑦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⑨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摘编自《让家书文化融人百姓生活》《家书的审美价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互联网实用又快捷,且因日益广泛的使用,使得家书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不断降低,并有着断层的严峻考验。B.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C.家书具有多元性价值功能,其认知功能不但可以使人了解社会和历史,更能使人在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中得到启迪,重新观照人生。D.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符号简单且程式化,文化底蕴不足,所以我们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而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又倍感陌生,文中流露着对于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忧。B.西方人称家书为“最温柔的艺术”,也可能是因为认为家书文本鲜活,在情感交流方面自然亲切,真挚真实,感染力强。C.“化性起伪”强调了“化”对人的重要作用,和鉴赏者通过家书这一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有异曲同工之妙。D.孔子肯定了“家书”和“诗”一样具有价值的多元性,但家书对人的审美功用是全方位的,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家书“多元性价值”的一项是(3分)()A.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了游子的心态,让人感同身受。B.《傅雷家书》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C.《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书,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已然成为千古名句,给人启迪,令人警醒。D.毛泽东二十八封家书传家风,其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我们还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4.请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4分)5.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茶然②自馁也。”[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1.C 2.D 3.A4.①第一段基于社会现状,提出“警觉和预防家书文化消减”的观点。②第二三段通过与网络沟通的比较,突出了家书不可替代的价值。③四到八段按先总说、再分析、最后总结的思路具体介绍了家书的审美功用。④第九段总结,呼吁全社会重视传承家书文化。(每个要点1分,意思类似即可)5.【示例】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1分)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1分)②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1分)曾国藩在家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1分)③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1分)“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1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便形成了高于邻邦异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世代相传的躬耕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正是这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无形中生发出一种强大的束缚力,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从劳动者个人来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糊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在农耕社会,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任劳任怨的意识以及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社会分工的影响下,必将产生与之相应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正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描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在这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也将是朴素的。无论富有抑或贫穷,幸福抑或痛苦,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首先表现于农事诗中的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如:“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社南村酒白如饬,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张来《田家》其二)都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又如,陈藻的《田家妇》:“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妻两身泥。”诗中洋溢的情感使整个劳动过程充满谐趣美。再如,陈造的《田家谣》:“麦上场、委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日雨,前日麦地皆青秧。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倏凉昼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委事毕。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展现了一家人和睦共处的生活场景,其中不乏轻松愉快的氛围,生活气息浓厚。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不仅共同创造幸福、共享天伦之乐,并且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许多农事诗将笔触伸向现实压迫下农民苦难生活原状,不假雕饰地刻画了农民的悲苦心酸,让人不忍卒读。然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如梅尧臣的《汝坟贫女》:“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论。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间间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何。”体现了农人相依为命,强烈的家庭意识。这首诗也记载妇女的哀怨,进一层说私家也‘毁’了,连父亲都折磨死了,自己没依没靠的了。再如,王安石《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常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早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栗数钱无兵戎。”表现边疆战乱之时,农民一家辛苦耕作、“老小相依”举家迁徙的艰难生活历程。而吕南公的《老想》:“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客才蒙酬与半。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鬓。”以立于门口等他的“街东少年”和老樵家里的“病妇”形成明显的对照,刻画老樵夫艰苦的生存境况。“病妇”的存在非但是其艰苦命运的累赘,反而是其情感的寄托,是其坚强生活的勇气。这些诗作纷纷以朴素感情作结,将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予以升华,使其深层文化意蕴更加耐人寻味。(摘编自韩梅、孙旭《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思想,形成了定居农耕文化,进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B.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的产生,受劳动者个体意识和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共同影响。C.宋代农事诗既关注农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关注他们在现实中悲苦心酸的遭遇,其深层文化意蕴触动人心、耐人寻味。D.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注,与当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在文中指的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耕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朴素而又丰富。B.“让人艳羡不已”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C.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除了标示引用的内容和特定称谓外,还有对特定内容的强调等。D.《苯苜》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从采获到收盛再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就情感而言,与本文第二段的表达相近。3.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农耕社会中的农民安土重迁,一年四季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这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B.农事诗中描写的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的劳动画面,体现了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特点。C.高于文本之上的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D.人类行为往往具有一定动机,农民为了丰收而努力辛勤劳作,其实也是满足自己主观生存的欲望。4.中国农民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请根据文本分析原因。(4分)5.《插秧歌》描摹劳动的场景,表现出劳动之美,请根据上文作具体分析。(5分)插秩歌宋代·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1.D2.B3.C4.(1)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民与土地产生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2)统治者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之上;(3)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使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农民安于更重土地。5.农事诗中描写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杨万里的《插秧歌》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摘编自钱锺书《通感》)材料二:《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灵敏的触觉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也还有诗”“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荷塘月色》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材料三: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较深刻的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妻子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择。(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者凭常有的经验质疑朱自清散文中关于“月夜蝉声”的描写,表明作家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D.对《荷塘月色》所表达的“自由”,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伦理的角度理解。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6分)1-3ACA4.①艺术手法方面,《荷塘月色》采用多种手法营造了诗意的意境;②创作意识(创作精神)方面,《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③语言方面《荷塘月色》语言自然新颖④抒情方面《荷塘月色》融情入景,以景衬情,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革命文化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有了革命斗争实践才有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质。同时,革命文化也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正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对延安时期乃至今天的奋斗实践产生的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没有理论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实践与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蕴含的鲜明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中国革命,才孕育和形成了革命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由于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源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革命实践。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当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着眼于和立足于革命文化。C.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是共生互促关系,因而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D.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先给革命文化下定义,然后指出革命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地位。B.文章用延安精神论证了“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并阐述了革命文化的作用。C.文章从理论自觉的层面,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内容是革命精神,其次还包括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等。B.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难以产生革命文化。C.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但并不是其参加了活动,就可以创造革命文化。D.根据文章,“党指挥枪”的原则、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属于革命文化。1.C(“共生”表述错误;原文提到革命文化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并没有明确指出“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2.B(A项,文章没有给革命文化下定义。C项,“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表述错误,此段属道理论证;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是包含在革命文化中的,所以“进而形成革命文化”错误。D项,文章中没有使用“对比论证”。)3.A(原文中革命文化包含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是并列关系,选项A中的“主要……,其次还……”给其分了主次,改变了原文的逻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最近,一位网名为“@上上”的北大博士生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洗脑神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最高单曲播放量突破1.6亿次,引起全网关注。“@上上”用美声演唱“洗脑神曲”,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壁垒,让美声这一高雅艺术在娱乐内容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短视频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从“路人”转变为“粉丝”),这着实令人振奋。通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雅俗艺术之间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能载入艺术史册的,几乎全为雅艺术。但俗艺术并非不能转化为雅艺术,比如宋词刚刚问世时,因一些作品为歌女所吟唱,故被贬低为“诗余”。再如,对昆曲热爱到“家里收拾起”的清代文人,面对横空出现的京刷,竟以“花部”蔑称,意在对应昆曲的“雅部”。一言以蔽之,花者,俗也。看如今,宋词、京剧都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璀璨的明珠。这是历经历史磨炼的结果,当中既有机缘,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