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代号填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发表演讲时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之所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改革开放让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②③:根据所学,之所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故①错误;④:新中国成立让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2.对下列数据体现出来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项目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元)68.974.683.291.999.1101.6114.4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29252217141411注:全球创新指数能够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①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②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创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家威杏MXSJ663【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创新的重要性。③④:根据图表,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创新排名不断提高,说明创新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创新,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本题考查创新和发展的关系,选项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党中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重视农业科技投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实现农民不断增收。下侧图表反映我国()①实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②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③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④加快农村科技创新步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③④:图表反映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上升,说明我国重视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村科技创新步伐,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③④正确;①:我国还没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①错误;②:材料没体现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4.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出系列税收优惠新政,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其可能的传导路径是()①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②制造业企业减税预期增强③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④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企业创新。ABCD:我国持续推出系列税收优惠新政,鼓励企业科技创新,首先应该制造业企业减税预期增强;其次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促进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由以上分析可知,可能传导路径是②→③→④→①,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翻开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一个个目标数字牵动人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家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640元;▲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些数字反映出党和政府()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收入分配均等改革实践④践行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加大对特殊地区的扶持力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①②: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①②说法正确;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不是收入分配均等,③错误;④: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④错误;故本题选A。6.某社区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下是“居民说事”的主要流程。这表明()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B.人民群众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C.人民能通过民主选举参与民主生活 D.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好形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A:题干中“居民说事”,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故A符合题意;B:人民群众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故B错误;C:题干未涉及民主选举,故C不符合题意;D:“最好形式”说法太绝对,故D错误;故本题选A。7.每个月的10日,是大泉村的“村民说事日”。这一天,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村民党员、村民代表等聚在一起,召开村民议事会。会议议题并不固定,村级事务、重要事项传达,以及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村民个人困难都是议事内容。这()A.反映我国广大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反映了村民代表依法行使监督权C.反映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独特优势D.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C:依据题文描述,大泉村的“村民说事日”,这表明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行,反映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独特优势,C说法正确;A:我国广大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说法错误;B: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建国70年来,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道路。下列对我国新型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起来B.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C.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新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根本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新型的民主的认识。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依据教材知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故B符合题意;A: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起来,故A说法错误;C: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故C说法错误;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根本途径,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在某村的“村民质询日”活动上,村民、干部面对面,敞开心扉说亮话,针对村民的问题,村民委员会成员一一解答。“村民质询日”活动()A.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B.能够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C.是村民行使权力根本途径 D.能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D:依据教材知识,“村民质询日”活动,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D说法符合题意;A: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A说法错误:B:村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B说法错误;C:村民行使权利的根本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的变化趋势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状况,下列选项最有可能为横坐标的是()A.人口增长 B.科技创新 C.环境改善 D.资源消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科技重要性。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是成正比例,B说法正确;A: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增长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低,人口增长需与经济发社会发展相适应,A说法不符合题意;C: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决不能简单割裂开来。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来讲,绿色发展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而是要求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完全符合这一本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建设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不符合题意;D:资源消耗过大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小丽的妈妈是一位热心市民,以下是她在备忘录上记下的待办事项。小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简要分析,你认为分析正确的是()A.参加车友会换届选举大会→公民享有选举权→公民要积极主动参与民主选举实现民主权利B.向公司经理反映单位食堂的卫生问题→公民享有监督权→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C向公安局提出桥隧错峰出行意见→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防止权力滥用,预防腐败D.参加市物价局举行的价格调整听证会→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社会听证制度促进决策科学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A:选举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参加选举的权利,包括参加提名代表候选人,参加选内举权容讨论、酝酿、协商代表候选人名单,参加投票选举等。参加车友会换届选举大会不属于选举权。故A说法错误;B: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公司经理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故B说法错误;C:向公安局提出桥隧错峰出行意见,没有体现预防腐败,故C说法错误;D:参加听证会属于民主决策的内容,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2.下列古语中,体现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是()①治国之道,务在举贤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③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④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①:务在举贤强调的是能人贤士的运用,故①与题不符;②:利民为本强调的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法治无关,②与题不符;③:意思是法令不在于执行年代长短,而在于符合当时的情况,能使人民生活安定,体现了法治理念,符合题意;④:意思是只要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强调了法律对治理国家的作用,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2022年6月10日凌晨,陈继志一行9人在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某烧烤店吃饭时,陈继志到正在店内用餐的王某某桌旁对其骚扰,遭拒后陈继志等人在店内外对王某某及同伴暴力殴打。此事曝光后,陈继志等人的行为遭到全网谴责。可见,民主的价值在于()A.多数人当家作主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在网上发表言论 D.不间断的探索追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民主的价值。B:题干表述了陈继志一行9人对王某某及同伴暴力殴打,此事曝光后,陈继志等人的行为遭到全网谴责。陈某等人的非正义行为遭到全网的谴责,说明了民主的价值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民主的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A错误;CD:这两选项表述的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只有在竞选投票时受重视,竞选结束后就被冷落、毫无发言权,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这两句话共同说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A.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B.是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统一的民主C.能保障人民充分参与民主生活 D.是最管用、最真实的社会主义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D:题干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句话,“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说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最真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故D符合题意;ABC:题干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管用性和真实性,故ABC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D。15.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从中可以看出()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2021年4月,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2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施行。①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②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③黄河保护法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良法④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相关知识。③:依据题文描述,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这说明了坚持民主立法,努力使每项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黄河保护法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良法,故③符合题意;④:依据题文描述,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这说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故④符合题意;①:根据所学知识,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故①错误;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中无法体现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故②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两小题,31题10分,32题10分,共2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人间奇迹!(1)分析中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的现实意义。材料二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答案】16.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17.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法治中国。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人间奇迹→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中国,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7.【探究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坚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何意义?【实践篇】2023年4月,广东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2023年5月,河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自立自强。【成果篇】中国北斗是国人的骄傲,是国家的名片,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从健全行业法规、完善标准规范、加强宣传工作等五个方面支持北斗产业发展;北斗人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不懈奋斗,凝练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3)请结合材料说一说我国能够取得中国北斗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原因。【答案】(1)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①创新驱动是国运所系,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