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统计指标_第1页
电力统计指标_第2页
电力统计指标_第3页
电力统计指标_第4页
电力统计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国民经济统计主要目的§4.2能源统计根底知识§4.3电力行业供用电统计主要目的§4.4南方电网公司统计目的体系第4章电力统计目的1§4.1国民经济统计主要目的§4.1.1国内消费总值〔GDP〕§4.1.2国民消费产值〔GNP〕§4.1.3添加值§4.1.4可比价钱§4.1.5不变价钱2§4.1.1国内消费总值〔GDP〕国内消费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域〕一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国活动的最终成果。GDP等于三次产业添加值之和GDP的增长率就是经济增长率3从价值形状上看〔对应为消费法〕:它是一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费的全部货物和效力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货物〔非固定资产〕和效力价值的差额,即一切常住单位的添加值之和。从收入形状上看〔对应为收入法〕:它是一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发明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状上看〔对应为支出法〕:它是一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运用的货物和效力与货物和效力净出口价值之和。§4.1.1国内消费总值〔GDP〕4§4.1.2国民消费产值〔GNP〕国民消费产值:一个国家〔地域〕一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收入概念消费概念5§4.1.3添加值添加值: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消费单位或部门对国内消费总值的奉献。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消费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6§4.1.4可比价钱可比价钱: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目的对比值,扣除了价钱变动的要素,以确切反映物量的变化。可比价钱计算直接用产品产量乘以某一年的不变价钱价钱指数7§4.1.5不变价钱不变价钱:指用同类产品的年平均价钱作为固定价钱,来计算各年产品价值。采用不变价钱计算产品价值,消除了价钱变动要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消费的开展速度。8§4.2能源统计根底知识§4.2.1能源统计的目的与意义§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9§4.2.1能源统计的目的与意义§4.2.1.1能源统计的目的与意义§4.2.1.2能源统计的研讨对象§4.2.1.3能源统计的根本义务10§4.2.1.1能源统计的目的与意义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目的体系和特有的计量方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讨能源的勘探、开发、消费、加工、转换、保送、储存、流转、运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情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目的:不仅为国民经济方案提供根据,还对方案执行情况进展监视。意义:国民经济安康开展,实行能源科学管理。11§4.2.1.2能源统计的研讨对象研讨经济系统运动的全过程以及相互联络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提示能源内部运转规律。研讨能源利用情况,发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运用能源。研讨能源综合平衡情况及其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构成及能源运用方向,提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研讨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12§4.2.1.3能源统计的根本义务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能源方案提供可靠资料。对能源经济活动和能源方针、政策、方案执行情况进展统计检查和监视。为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发掘能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效力。为企业消费、加强运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耗费效力。对能源消费及需求进展统计预测。13§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14能源: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可以转换成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常规能源: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已广泛运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水能和秸秆,柴草等生物质能。新能源:正在研讨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二次能源:由各种能源〔一种或多种〕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能源产品。如蒸汽,焦炭,煤气,电力,石油等。§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15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循环中,能不断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不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循环中,不能再生的能源。如矿物质能,煤炭,石油,天然气。§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16能源消费总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域〕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总和。是察看全国〔地域〕能源察看程度、规模、构成和开展速度的总量目的。能源消费总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域〕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居民生活消费各种能源的总和。是察看能源消费程度,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目的。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损失量§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17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能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目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能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目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18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指发电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发电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目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指电力消费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电力消费增长与该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目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19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它是察看能源加工转换安装和消费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程度高低的大重要目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4.2.2能源统计的主要目的及其含义20§4.3电力行业供用电统计主要目的电量目的设备目的(略)电网运转目的平安目的(略)全社会用电统计(略)21§4.3电力行业供用电统计主要目的§4.3.1电量目的§4.3.2电网运转目的22§4.3.1电量目的供电量售电量线路损失电量线路损失率千瓦小时电量产值发用电设备容量比最大日供电量最大日用电量日均用电量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总计全社会净用电量总计受入电量送出电量收入电量总计支出电量总计23供电量。〔1〕电网企业供电量是电网运营企业在消费活动中投入的全部电量。〔2〕电力行业供电量指某行政区域〔全国、某省、某区域电网所在区域〕一切电网运营企业在消费活动中实践投入的全部电量。售电量:电网运营企业销售给用户或其他电力企业的可供消费或消费投入的电量。§4.3.1电量目的24线路损失电量:从发电厂主变压器一次侧〔不包括厂用电〕至用户电能表止所发生的电能耗费和损失。线路损失率:指电网运营企业在输配电过程中耗用和损失的电量占供电量的比率。

§4.3.1电量目的25千瓦小时电量产值:每千瓦小时电能平均发明的产值。发用电设备容量比〔1〕系数法

这是正目的,数值越大,阐明电力供应越富余。

〔2〕倍数法这是逆目的,数值越大,阐明电力供应越紧张。§4.3.1电量目的26最大日供电量:某一地域某一时间〔月、季、年〕内日供电量最大日的供电量。最大日用电量:报告期每日用电量的最大值。日均用电量:报告期每日用电量的平均值。§4.3.1电量目的日均用电量〔kWh/天〕=报告期内总用电量(kWh)报告期天数〔天〕27人均生活用电量:报告期内每一人口平均拥有的居民生活用电量。人均用电量:报告期内每一人口平均用电量。§4.3.1电量目的人均生活用电量〔kWh/人〕=居民生活用电量(kWh)人口平均数〔人〕人均用电量〔kWh/人〕=用电量(kWh)人口平均数〔人〕28全社会用电量总计:全社会用电量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总和。全社会净用电量总计:全社会净用电量为电力行业之外一切社会用电量。§4.3.1电量目的29受入电量:指网〔省〕公司从其他的网〔省〕公司输入的电网的总和。送出电量:指各网〔省〕公司向其他网〔省〕公司输出的电量的总和。收入电量总计:区域一切电厂的发电量和收入本区域电量之和。支出电量总计:包括本区域网公司直供区域用电量加上趸售用户电量再加上向其他区域省网公司及国外输出电量。§4.3.1电量目的30§4.3.2电网运转目的§4.3.2.1负荷的分类§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31负荷:指电力系统在某一瞬间实践承当的任务负载,由调度系统实时采集,其计量单位为kW、MW、GW。按照电能的消费环节来分:〔1〕发购电负荷:一致调度电力系统瞬间实践承当的发电任务负载,亦即某一瞬间的发电实践出力。〔2〕供电负荷:供电企业、供电地域或电力网在某一瞬间实践承当的供电任务负载。它是发电厂上网负荷再加〔减〕互馈负荷后的功率数。〔3〕用电负荷:各电力用户在某一瞬间所耗用的电力之和。§4.3.2.1负荷的分类32按照电能转换和保送中的作用来分:〔1〕有功负荷:有功负荷是电能转化为其他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等〕并在用电设备中耗费掉的功率。它是视在功率的有效分量,也称余弦分量,计量单位为kW。〔2〕无功负荷:无功负荷又称无功功率,是指在电能保送和转换过程中,需求建立磁场〔如变压器、电动机等〕,用以产生磁场所耗费的功率。它仅完成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并不做功,从这个意义上才称为“无功〞。§4.3.2.1负荷的分类33按在有功日负荷曲线图上的位置及区域来分:〔1〕峰荷:是指在有功日负荷曲线图上,平均负荷至最高负荷之间的负荷。〔2〕腰荷:平均负荷至最低负荷之间,称腰部负荷,即腰荷。〔3〕基荷:最低负荷以下部分,称根本负荷,即基荷。〔4〕峰谷差:最高负荷与最低负荷之差,称峰谷差。§4.3.2.1负荷的分类34按统调关系分:〔1〕统调负荷:是指一致的调度系统某一瞬间实践承当的任务负载。〔2〕全社会负荷:是指某一区域电力系统某一瞬间实践承当的任务负载。§4.3.2.1负荷的分类35最高负荷:报告期〔日、月、季、年〕内每时点〔当前以每小时为纪录时点〕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最低负荷:报告期〔日、月、季、年〕内每时点〔当前以每小时为纪录时点〕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小的一个。平均负荷:某一时间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序列平均数。§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报告期发〔供、用〕电平均负荷〔kW〕报告期发〔供、用〕电量(kWh)报告期时历小时数〔h〕=36日负荷率:每天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阐明负荷的差别程度。数值大,阐明消费平衡,设备才干利用高。平均日负荷率:将报告期每日的负荷率相加,除以报告期的日历数。用以阐明报告期负荷的平伏程度,反映调整负荷的效果。§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日负荷率〔%〕日平均负荷(kW)日最高负荷〔kW〕=×100%37日最低负荷率:每天最低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阐明负荷变动的幅度。最大日负荷率:报告期内记录的数值最大的每日负荷率。最小日负荷率:报告期内记录的数值最小的每日负荷率。§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日最小负荷率〔%〕日最低负荷〔kW〕日最高负荷〔kW〕=×100%38月消费平衡率:报告月平均日电量与最大日电量的比率。它阐明发、供电消费平衡程度。它是正目的,数值越接近于1或100%,消费越平衡。年消费平衡率:是一年内各月最高负荷之和与最大一个月最高负荷和12乘积的比率。它反映一年中月与月之间负荷变化的平衡程度。§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月消费平衡率〔%〕报告月日平均电量〔kWh〕报告月最大日电量〔kWh〕=×100%年消费平衡率〔%〕∑月最高负荷〔kW〕12×年最高负荷〔kW〕=×100%39最高负荷利用小时:供电量〔或用电量〕与它们的最高负荷的比率。它阐明系统发电设备最大消费才干被利用的时间及消费的平衡程度。同时率:综合最高负荷与各组成单位绝对最高负荷之和的比率。它阐明两者的差别程度。最高负荷利用小时〔h〕报告期供电量〔用电量〕〔kWh〕报告期供电〔用电〕最高负荷〔kW〕=同时率〔%〕电力系统最高负荷〔kW〕∑电力系统各组成单位的绝对最高负荷〔kW〕=×100%§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40不同时率:负荷曲线各组成用户最高负荷的总和与综合负荷曲线最高负荷的比率。尖峰负荷率:某一用户〔或地域〕的平均负荷与电力系统最高负荷时该用户〔或地域〕最高负荷的比率。察看尖峰负荷率,是为了组织用户更好的让峰填谷,促运用户在电力系统顶峰负荷时间运用的用电负荷,低于其平均负荷。§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不同时率〔%〕∑用户最高负荷〔kW〕电力系统综合最高负荷〔kW〕=×100%尖峰负荷率〔%〕某一用户〔地域〕的平均负荷〔kW〕电力系统最高负荷时该用户〔地域〕的最高负荷〔kW〕=×100%41需用率:指一个用户或一组用户的负荷与该用户或该组用户的设备容量的比率。阐明一定时间内用户对设备容量的利用程度。需用率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单个用户需用率〔%〕最高负荷〔kW〕设备容量〔kW〕=×100%一组用户需用率〔%〕∑单个用户最高负荷〔kW〕∑单个用户设备容量〔kW〕=×100%42功率因数: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功率因数亦称力率,通常以cosΦ表示。功率因数可由功率因数表直接读出,或由同一瞬时的功率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功率因数的最高值等于1。电网和用户的功率因数愈高,电压质量愈好,线损率愈低。加权平均功率因数:统计期间内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功率因数有功功率〔kW〕视在功率〔kVA〕=有功功率〔kW〕=电流〔A〕×电压〔kV〕43日峰谷差率:最大负荷减去同日最小用电负荷除以该日最大负荷。最大负荷日的峰谷差率:指某一地域某一时间〔日、月、季、年〕内,负荷最大日的峰谷差率。最大〔平均〕峰谷差率:某一地域某一时间〔日、月、季、年〕内峰谷差率的最大值〔平均值〕。§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44拉电条次:报告期每日拉电条次的累计值。拉电最大负荷:报告期同一时点拉电〔限电〕负荷的最大值。限电最大负荷:报告期同一时点拉电〔限电〕负荷的最大值。§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45拉电供减电量:报告期每日拉电供减电量之和。日拉电供减电量等于该日各条拉电线路平均用电负荷乘以拉电时间得到的每条拉电线路供减电量之和。限电供减电量:报告期每日限电供减电量之和。日限电供减电量等于该日各条限电线路平均用电负荷乘以限电时间得到的每条限电线路供减电量之和。拉限电供减电量:拉电供减电量和限电供减电量的总和。§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46错峰转移最大负荷:参与错峰的用户的最高用电负荷之和乘以同时率。频率合格率:〔1〕我国电力系统额定频率是50Hz,允许偏向在±0.5Hz内。运转频率在49.5~50.5Hz,称为频率合格。超出49.5~50.5Hz之外,均为频率异常。〔2〕发电设备容量在一百万千瓦以上的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向±0.2Hz。〔3〕频率合格率是按秒统计的合格时间与日历时间的比率,详细有日、月、季、年的频率合格率。日频率合格率为日频率合格时间与日历秒的比率。月、季、年的频率合格率,为日频率合格率的算术平均值。§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47〔4〕频率合格率的计算:§4.3.2.2负荷的统计目的日频率合格率〔%〕日频率合格时间〔s〕86400〔s〕=×100%月〔季、年〕频率合格率〔%〕日频率合格率本月〔季、年〕天数=×100%日频率合格时间〔s〕=86400〔s〕-日频率异常时间〔s〕48电压合格率:实践运转电压在允许电压偏向范围内累计运转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转时间的百分比,即电压合格时间与运转时间的比率。目前的考核目的有两个:电网电压合格率和点电压合格率。§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