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毕业论文正稿_第1页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正稿_第2页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正稿_第3页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正稿_第4页
生态旅游-毕业论文正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China'spresentsituationandprospectsofeco-tourismoverview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旅游管理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XX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10月摘要国际生态旅游研究开始较早,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有一定积累;而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就全世界生态旅游总体进展和生态旅游如何发展都在讨论中.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和资料,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兴起缘由入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出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与自然条件的结合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就各类型的生态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前景AbstractAsresearchontheInternationalYearofEcotourismbeganearlier,theoreticalresearchandpracticalexperiencehaveaccumulatedacertain.Eco-tourisminChinabeganlate,buteco-tourismresourceinChinaisrich,uniquegreatpotential;Atthesametimetheoverallprogressoftheworld'seco-tourismandeco-tourismdevelopmentisdiscussing.thispapercolligatetheliteratureandinformationandgeneratefromeco-tourismandthedevelopmentprocess,aswellastheriseofreasontoquestion,throughanalysisandcomparisonoftheeco-tourismathomeandabroadoftheresultsofresearchandpractice,andeducethecombinationofgeographicalofChina'seco-tourismtype.Ithascommon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inChina'seco-tourismforthedevelopment.Keywords:eco-tourism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developmentprospect目录前言5一、生态旅游的缘起和概念61、生态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72、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关系83、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历史10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111、森林休憩生态游112、草原风情生态游113、湿地观鸟生态游114、沙漠探险生态游125、农业体验生态游126、海洋度假生态游12总结13参考文献14致谢15前言"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从其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不论生态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只有在旅游和保护均有表征时,生态旅游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科学意义.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一、生态旅游的缘起和概念生态旅游可追述到1965年,英文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tourism的缩写.最早,生态旅游是作为一种招揽游客的新型时常营销工具出现的,但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显露,生态旅游很快成为旅游业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和良剂.生态旅游概念提出后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其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框架和方法,生态旅游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指以一定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景观为资源基础,所开展的既能够发展旅游目的地当地经济,又促进对环境资源有效保护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或旅游方式.而广义理解除了包含狭义的生态旅游外,还泛指那些贯彻生态保护原则的使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旅游活动.但是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距离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很大距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于研究的基础一生态旅游的定义还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柯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从此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定义有如下: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ElizabethBoo>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做的定义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SOCIETY>1992年所做的定义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澳大利亚发展生态旅游国家战略对它的定义是:到大自然中去,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菲律宾在《国家生态旅游法》中定义:生态旅游是在指定的自然环境内开展的低环境影响、维护环境良好和群体参与的旅游活动,它可以促进参与者了解环境和接受环境教育,对从事生态旅游的利益各方产生经济效益.张延毅等人认为,"生态旅游是指对环境和旅游地文化有较小影响,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感的旅游活动."1、生态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由旅游目的、旅游客源地以及两地之间的联结体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结合,组成了旅游生产和服务的有机整体,这个.机整体被称为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一个服务性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为人们的移动消费提供行、住、食、游、购、娱等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诸多产业中的一个新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行业规定性:〔1、从旅游产业的范围来看,它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其地区范围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地的结合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空间体系.〔2、从旅游产业形成的特点分析,可以形成这样的一个概念:旅游产业不同于其他传统的产业,它的产业边界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划分,产业涉及的范围是根据旅游形式的演化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中心而形成的配置产业.〔3、从产业性质上研究旅游产业,它是一个以提供劳务产品为主的服务性行业,它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是一种包括直接和间接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服务.在旅游产业生产的旅游服务体系中,有的服务将价值化在原有的物品之中,成为一种有形物."生态旅游"则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自然.前面提到过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每年产出达4.7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为全世界提供约700万个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是继石油、钢铁、汽车之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资源型产业,旅游业以一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为基础,对资源的依附性较强,但由于各种保护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意识的缺乏,使得传统大众旅游对资源与环境构成了较大的破坏.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一种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方式出现了,这就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出现后迅猛发展,递增的速率达到每年15%一22%.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是自旅游业中衍生出来的,它自身就是旅游业的一部分,但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变化.2、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关系生态旅游业是在传统大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兴起的,它与人类正在经历的生态时代相适应,代表了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是旅游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与传统大众旅游业相比,在追求目标、管理方式、受益者和影响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见下表:表2.1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的一些区别比较项目传统大众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目标利润最大化,价格导向,享乐为基础,文化与景观资源的展览适宜的利润与持续维护环境资源的价值,价值导向,以自然为基础的享乐,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保育管理方式旅游第一,有求必应,无计划的空间扩展,分片分散的项目,交通方式不加限制生态化管理、景观保护第一,有选择地满足游客要求,有计划的空间布局,功能导向景观生态调控,有选择的交通方式受益者开发商和游客为净收益者,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受益与环境代价相抵所剩无几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分享利益正面影响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但只注重短期利益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创造持续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负面影响高密度的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地面污染等问题交通受到管制,为使不产生各类污染物体,生态旅游者的活动必须不干扰当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为前提2.1续表传统旅游业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由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让社区居民承担了,而生态旅游的受益者则是开发商和游客以及社区居民,并且环境能够得到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3、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我国有关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事件有: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XX国家森林公园建立198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92年,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了《关于世界旅的21世纪议程》1994年,成立了以中科院各生态利研单位为基础的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1995年1月,在XX西双版纳召开全国首届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1995年,在XX召开了东亚生态旅游暨海峡两岸生态旅游研讨会1995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旅游发展会议"1996年6月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之下,XX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中,在优先领域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列出了可持续旅游1997年12月,由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在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1999年4月份,XX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剿于生态旅游国际研讨会XX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7月,中国旅游报组织召开"99生态旅游专题研讨会"1999年"’99XX世博会"和"’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1999年9月,在XX举行"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旅游大会2002年11月,中国生态旅游大会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XX、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XXXX、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l>山岳生态景区,如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2>湖泊生态景区,如长白山天池、XX星湖、XX的XX湖;3>森林生态景区,如XX长白山、XX神农架、XX西双版纳热带雨林:4>草原生态景区,如XX呼伦贝尔草原;5>海洋生态景区,如广西XX及XX文昌的红树林海岸;6>观鸟生态景区,如XX都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XX湖鸟岛;7>冰雪生态旅游区,如XXXX玉龙雪山、XX延边长白山;8>漂流生态景区,如XX神农架;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如XX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其中A是风景区的游览面积,P是旅游者不产生反感的旅客密度最大值.我国是在1956年建立的第一批自然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掀起开发旅游资源的热潮,而截至21世纪初年,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近千处,其中有国家级的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的保护网络的有15个,还有7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被加入《国际湿地公约》.我国的生态旅游可分为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农业体验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6种基本类型.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1、森林休憩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是人们在天然或人工的森林生态环境里所从事的以休憩活动为主兼有其他活动的旅游活动.森林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价值,森林富含的负离子能使人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森林美景能够给予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激发人更深层次地认识生命的价值,热爱大自然,自然地树立环境意识.据此可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有休憩疗养、科学考察、观光游览、野餐露宿、森林浴等活动.如XX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XX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根据近几年开展的以森林为主要活动场地的生态旅游的经验和教训,应注意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人工环境保护性建设的保护,才能保证森林旅游真正的生态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2、草原风情生态游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条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开展生态旅游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草原上的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绿色自然风光,游人欣赏美景时可缓解生理、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独特的气候以及高质量的空气,是夏季避暑疗养的胜地,民族风情体现了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据此可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有草原自然风光观光、草原民族风情体验、草原日光浴、野餐露营、滑草、骑马长途旅行等.如XX呼伦贝尔草原、XX北部坝上草原.3、湿地观鸟生态游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湿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我国常见的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等.湿地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因为它为众多的生物种群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从而拥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堪称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成为鸟类特别是候鸟的繁育和越冬的天堂.因此,湿地的生态旅游功能主要体现在能给游人提供的新、奇、特、旷、野等观光旅游内容上.在我国湿地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26%,丰富多样,自然而然,"观鸟活动"便成为众多湿地的最热门的专项旅游活动.但是,湿地核心区应受到绝对的保护,严禁进入,观鸟等旅游活动只能在湿地的边缘保护带有限制的开展.如XX潘阳湖、XX湖高山湿地.4、沙漠探险生态游沙漠是在干旱、极端干旱的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沙漠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原始自然景色、沙漠海市蜃楼、风蚀地貌及沙漠探险中所蕴含的冒险精神,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沙漠自然景观和谐相伴而生的人文景观,如罗布泊沙漠与楼兰古城等.沙漠中可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有沙漠探险、科考、游览、观光、滑沙等.沙漠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已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再难恢复,因此,沙漠地区开发旅游项目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利用促保护"的方针,防止沙漠化的扩大.如海市蜃楼、罗布泊沙漠、楼兰古城.5、农业体验生态游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指以古朴、原始、自然的乡野自然风光及与其和谐相伴而生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观光农业旅游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农业资源而引起旅游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并体验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具有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6、海洋度假生态游在国外"3S"〔Sun阳光,Sand沙滩,Sea海水>旅游一直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形式.特色主要表现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是理想的休闲、度假、疗养的胜地,美丽壮观的海景,五彩斑斓的充满神秘的海底世界,壮观的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海滨或海岛特别适宜旅游度假,此外还可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如海底探险、无装备潜水、非机动水上运动、观潮、游泳、日光浴、沙滩运动等.如XXXX的珊瑚礁、XX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总结首先我国生态旅游确实取了很大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助力,可以说是收获颇多,但是缺陷不足也很多,其中有1、旅游地的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2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3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造成的破坏.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