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_第1页
地理湘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_第2页
地理湘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_第3页
地理湘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_第4页
地理湘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概述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知识清单IIIIIIIIIIII

4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①条件的综合体。

2.分类

如大气环境、水环境、

自然环境

②、生物环境等

生产环境、③、城市环

社会环境

境等

3.环境的内涵:环境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1)环境的相对性:不同的主体,环境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

科学领域主体环境的内容和形式

生态科学④______生物环境

环境科学人人类环境

(2)环境的发展性

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发展性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理解。

[时间上: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拓展

(空间上:随人类活动⑤的扩展而扩张

环境因素

1.概念:构成⑥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

成分。

2.分类

环境侦量

1.概念: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2.影响因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3.评价

(1)环境质量评价:对⑩程度的评价。

⑵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4.分类

(1)分类标准:根据⑪的不同。

(2)类型: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方法探究—链接高考

环境、环境因素和环境痂量的区别叮联系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

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下题。

(2012年高考改编题,★☆☆)分别说出材料中提到的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

农业生产所属的环境类型及环境因素。

I皿WIIIIQI皿皿lUIIIIIIIIMIIIIIIIIIIII基础过关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选择题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天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阅读下列各地景观图,完成下面三题。

①元隙t林②假店修视城fti

①香格续拉山④发贵林寺

2.这四处风景地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A.©<2)B.③④C.①③D.②④

3.如果按照空间尺度划分,属于聚落环境的是()

A.®®B.③④C.①③D.®®

4.松赞林寺景观图反映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岩石B.阳光

C.科学技术D.宗教信仰

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

理丧事的游戏,于是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

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后来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

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也开始效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孟母三迁”。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面三题。

5.影响“孟母三迁”的环境主要是()

A.大气环境B.生产环境

C.交通环境D.社会文教环境

6.属于影响“孟母三迁”的环境因索是()

A.水B.生物

C.空气D.民风民俗

7.下列因素对环境质量影响最重要的是()

A.生物B.人类活动

C.土壤D.岩石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它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形成,

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茫茫沙丘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D.人工建设的三峡水库大坝

9.下面各项中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自然原因是()

A.地震、火山爆发

B.煤炭资源的滥采乱挖

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围湖造田

10.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中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材料二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

图中焦带式原用乙平原水》地区阳内多伦多的现代建筑

(D如何理解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

(2)图甲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构成了什么环境?

⑶图乙中的组成要素与图甲相比有哪些不同?举例说明,它们构成了什么环境?

(4)图丙与图甲相比又增加了哪些要素?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怎样?

11.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由于城市的持续扩张,建筑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气固体悬浮物

成为南京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通过对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净化大气固体悬浮物的能力进行

监测分析,可以研究树木所在环境空气质量、树木叶片滞尘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材料二见表1、表2。

表1南京市灵谷寺公园常见绿化树种滞尘量季节变化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毫克/平方厘米)

树种春夏秋冬

女贞0.1530.0170.5325.394

海桐0.1420.0530.4615.068

珊瑚树0.0770.0290.2352.392

香樟0.0850.0180.2581.490

桂花0.1610.0710.5421.833

表2南京市梅山钢铁厂常见绿化树种滞尘量季节变化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亳克/平方厘米)

树种春夏秋冬

女贞0.1860.0100.31015.120

海桐0.4040.0120.73482.256

珊瑚树0.5730.0111.07449.375

香樟0.05350.0110.1425.637

桂花0.3110.0110.27713.317

(1)分析南京市灵谷寺公园和梅山钢铁厂大气固体悬浮物含量多寡并判断两地空气质量的

优劣。

(2)归纳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滞尘量季节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成因。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训IIIIIIIIIIIII三年模拟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1.(2016西藏拉萨中学月考,★★☆)将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2000-2007年大气环境中的SO?年

均浓度和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按照浓度值从小到大进行位次排序,整理好的

数据如表所示,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so286754231

PM1067854213

⑴推断M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的原因。

(2)任选材料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分析说明其浓度季节变化的一般特征。

2.(2015河北邯郸一模,★★☆)2014年9月2日的一场阵雨过后,邯郸气温明显下降。9月3日

邯郸迎来罕见的晴好天气。下图为9月3口至9月4口的空气质量实况。读图回答问题o

邯郸市最近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趋势

对比图中A、B两时段空气质量指数,并分析成因。

3.(2014福建福州四模,★★☆)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年达标天数统计图。

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碳化合物、

硫酸盐、硝酸盐、钱盐等。这种细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可以输送的距离

也越远。研究表明,PM2.5有50%以上来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气体被氧化后形成的颗粒物,是一

种综合性的污染物,几乎所有污染物都会在其中有所体现。

⑴归纳该地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治理PM2.5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知识清单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①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

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分类的方法很多,按其产生原因,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种类成因问题举例

火山喷发引起的大气污染;

原生环境问题②..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水体污

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

消费过程中,向白然界排

环境水体污染、大气污染、

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

污染⑤.,、噪声污染

次生环境的④..和自净能

境问题力

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森林毁灭、荒漠化、水土流

生态

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失、草原⑦.、生物

破坏

化或自然资源⑥.多样性减少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n

类-Iftwon|

"接辍姓济

-和〃可持

续发JN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内容影响

全球气

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⑪

候变暖

续表

内容影响

对水生生物、⑫、森林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危害,还腐蚀建筑

酸雨

物,危害⑪__________

臭氧层

会使其吸收⑭的能力大大减弱,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破坏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1)植被破坏:损坏区域自然景观,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

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2)生物多样性减少: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物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不断消失。

(3)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⑮损失,破坏土壤结构。

(4)荒漠化:最严重的是⑯,其次是亚洲。荒漠化的扩展使人类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

小,土地产出⑰,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1)特点:一是事故带有⑱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二是事故⑲,危害

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2)事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⑳事故;我国重庆㉑特大井喷事故等。

方法探究mm链接高考

问I

(2015重庆文综,11,4分,★☆☆)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

月4口,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

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④海平面上升

A.B.®@C.②③D.®®

思路点拨注意材料中提到马尔代夫为岛国,且有众多的珊瑚礁和珊瑚岛。

基础过关

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只存在于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重

D.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问题

2.下列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

B.河套平原地区出现盐碱化

C.塔里木盆地形成荒漠

D.呼伦贝尔草场退化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第3—5题。

3.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是()

A.①B.②C.③D.@

4.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沿海低地减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在世博会期间,零碳馆共接待了120万

人次的观众,建设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零碳馆的零碳中心,创下了包括“中国第一个零碳建筑”在

内的十四项行业记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行为符合“零排放”概念的是()

A.秸秆燃烧后的灰还田B.推广使用干电池

C.采富矿弃贫矿D,用牛粪培育蘑菇

7.“推行低碳经济”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

8.2015年5月31日,张家口宣化一中发生饮用水渗入污水的水污染事件,此次事件不具有的特

点是()

A.突发性B.污染范围大C.普遍性D.危害严重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9一10题。

jjti产“卜隆•

I

草场血场也线

:KHtft

♦俯疝h而不栽M向耳境I

里坤也一一

9.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

10.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

C.农作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一-、绿口超

11.读下图,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⑴上图世界人口1804-2011年增长示意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它将产生哪些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后果?可采取哪些措施?

12.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生态问题联系图。

口限痴1HHH

O

材料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

।人类对环境的不够同一丽开荒、滥伐森树一cn,全球气温上升卜

一生产和生活使用冰箱冰柜I—大气中氟利昂增加【一臭氧层破坏I一

二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灌溉!一『";_;土壤质量语_.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述一:C|一:土壤质量下降全球生态|

环境变化।

⑴将下列备选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材料一图中空格,完成联系图。

A.粮食不足,单产不高B.人口增长过快

C.开垦草场,牧业缩小D.破坏水利及水产资源

E.毁林开荒、破坏植被F.水旱灾害日益频繁

⑵材料一所示国家多为国家,判断的依据

是。

(3)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

示。

(4)全球气温上升对江苏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有、等,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三年模拟

1.(2016重庆杨家坪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内流湖周边地区1975年一2010

年湿地与耕地变化柱状图。

概括该地区湿地和耕地1975年一2010年的总体变化特点,并指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2016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检测,★★☆)读我国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

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琳HI■7书

1

■■I««)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我国历史时期海平面高度的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

3.(2015河北衡水中学调研考试,★★☆)

广东省北倚南岭、南濒南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中央腹地倾斜,广州地区正好位于腹地

的中心位置附近,平均静风频率高。1990—2007年,广州酸雨危害因其东南部珠江口两岸电厂群

的迅速发展而口趋严重。

1990-2007年广州地区四季酸雨数据统计

春(3~4月)夏(5~9月)秋(1011月)冬(12~2月)

降水pH3.994.084.054.09

酸雨次数307107487244

酸雨频率/%81.4779.5962.7877.67

占全年比重/%17.9362.735.0814.25

说明1990—2007年广州酸雨危害较重的两个季节,并分析原因。

4.(2015广西柳州、玉林、贵港、百色联考,★★☆)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

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

未来的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类型比重(%)

三大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业27.646.126.3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

农业

68.527.71.02.8

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

工业

67.033.0

结合图表分析榆林市当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阐述其原因。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IIUIIIIIIIWIIIIIIII皿IIIIIIIIWI皿IIIII皿扪识清单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美«[(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①________

'系1(2)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②于人类

2.具体表现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

文明类型对自然的态度环境问题人类行为

⑥部分生物资源

采猎文明听天由命

敬畏自然遭到破坏

少数地区的区开始大规模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域性问题⑦________

⑧区域性问题蔓事后的环境保护

工业文明

自然延到全球补救措施

全球性环境问谋求⑨.发

后工业文明善待自然

题亟待解决展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1.尊重与善待自然

(1)目的:维护⑩.价值。

(2)意义:

a.现实意义:控制和制止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b.积极意义:保护和爱护自然,为生态环境的他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1)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本行为规则: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⑵原因:

a.个人对待环境的行为,其环境效应都不会限于个人,而会对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

b.保护环境需要个体和群体、区域之间、⑫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对当代人与。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

方法探究IIIIIIIIIIIIIIIIIIIIIIII链接高考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3福建文综,1,4分,★☆☆)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2)(2013福建文综,2,4分,★★☆)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C.②③D.②④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基础过关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一、选择题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箭头表示反馈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图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具有的关系。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C.环境供给人类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

D.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3.下列人类活动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

①生态旅游②生态住宅

③绿色食品④石油农业

A.®®B.②©C.①②③D.®@®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

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回答4-5题。

4.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A.滑坡、泥石流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空洞D.全球变暖

5.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A.土壤污染B.盐碱化

C.荒漠化D.水土流失

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II②,I③、「④I

6.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畏惧和崇拜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

7.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出现在阶段()

A.①B.②C.③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8-9题。

①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第3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

②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他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

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一一捕鲸者

——鸣炮致敬吧!(椎尔威尔《白鲸》)

③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

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8.材料②描述的生产场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A.依赖自然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D.善待自然

9.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描述的文明类型()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做法中,符合尊重和善待自然原则的是()

A.加快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

B.全面停止对各种生物资源的利用

C.对森林资源实行采伐与抚育相结合的利用方针

D.降低世界居民的消费水平,以节约自然资源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

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

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那样收集“纯洁”的水,水里不知含有

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还能喝?一些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

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

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

D.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12.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

A.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能源消费

C.控制资源使用量

D.努力发展生产力

13.阅读下面的一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漫画说明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人与人、个人与群体间的利益应如何调整?

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三年模拟]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富文荣勘测实验小组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

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

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

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环境程度

A

ft经济幺瓶木平

1.(2016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

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A.甲B.乙C.丙D.T

2.(2016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和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③B.@@®C.©®@D.©®@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

张程度。下图为贵州某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3—4题。

3.(2016广东七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

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900米地带

C.2500米以上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4.(2016广东七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

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力生产力身"发及

M发

平信息责源…

水费源…

,、磨番、力动力一

果猫文白衣m文明工立文明信口文则

5.(2015安徽宿州期中考试,★☆☆)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A.采猎文明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D.信息文明

6.(2015安徽宿州期中考试,★☆☆)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B.科技C.市场D.交通

本章达标测评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1.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在电视电影中经常看到:①水②农田③果园④大坝⑤大气

⑥土壤⑦岩石⑧工厂⑨动物⑩植物⑪楼房⑫油井等地理事物,请把这些地理事物的符号填写在下

图中适当的位置。(10分)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

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

称真正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

阶段,人民群众遭受着多重压迫和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在哈尼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索?(4分)

(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3分)

(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有利影响?(2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

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

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

_

0

*

«

£

4

L二

#

r

据图分析北京2014年11月7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时刻及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使空

气质量保持较好状态?

4.读A、B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B

(D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

有、、、、o(5分)

(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2分)

⑶图B提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

因。(5分)

5.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一生活能源一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人卅施|

农HJ■(肥批或少|

储源消费以增加

«燃

量m

增m

一/ll

|草幽《我放我||开|

|弊木收少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3分)

①耕地生产力下降②草场退化③平均收入减少

A,B,C<,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可开发的新能源

有、等。(2分)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5

点)(5分)

6.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印度洋中许多低平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其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3分)

(2)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最主要趋势是向(南或北)发展。(2分)

(3)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地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

别是什么?(3分)

7.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示意图,读图同答下列问题。(11分)

(1)①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2分)我国正在该地区建设的

巨大的生态工程是。(1分)

(3)④、⑤两个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分),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④、⑤地区也是我国受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2分),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建议。(2分)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1分)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和,<>(2分)

(3)人类社会通过.活动和..活动向环境中排放一.O(3分)

(4)由图看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o(2分)

9.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①、②、③、④体现的社会发展阶段分别是

(2)四个时期中人类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是(填数码),这一时期有什么环境问题?

(3)四个时期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填数码),该小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观中的哪一个观念?

(4)目前一些河边居民利用高功率的电瓶打鱼或者炸弹炸鱼,捕鱼速度快,效率高,所获河鱼也

深受市民喜爱,价格高于普通养殖鱼两倍以上。你认为以上行为与图中哪幅小图类似?(填数码),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对这类行为的正确态度是应该支持还是反对,为什么?

10.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等指标。

材料二中国环境竞争力分布图

材料三图中A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帚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1)分析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环境竞争力高的主要原因。(4分)

(2)A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改变其环境竞争力较差的现状?(6分)

附加题

(2014山东文综,4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

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MIIIIIIIIIIII■知识清单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

1.概念:存在于①,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

来福利的物质与②的总称。

2.类型划分

(1)划分依据:自然资源能否③或恢复的特性。

(2)类型

|可再生的资源I-: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恢复和④—生物资源、水资源、土|

岫资源、⑤能、风能、潮汐能|

|非可再生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⑥—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一、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产生原因

|人n培R|~~T/]⑦/不脐H⑦尖巴|

「|加餐亍费源的&[~一|

责源的4

合理利用

U破不r资源的®卜」

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

a.表现:水资源短缺

b.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慧]及吗kC亚赤

I水资源分配不均、水⑪_____严重

c.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基本原因⑫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客观原因水资源在时间和⑪上的分布不均

主要原因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及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

(2)土地资源问题

士工(■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

a.表现n《

I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⑭

b.原因:人口增长、耕地质量下降、后备资源不足、⑮、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

渍化、潜育化及环境污染等。

(3)矿产资源问题

a.地位: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均拥有量⑯_______世界平均水平

b.表现,许多矿产后备资源⑰________

(一部分矿产资源面临枯竭

方法探究—链接高考

世界水资源状况

[2011课标文综,36(1),10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

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I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II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IOTWKwx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