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乃致(nǎi)熏黑(xūn)死去原知万事空B.依恃(shì)已亥(yǐhéi)但悲不见九洲同C.喑(àn)哑祭祀(jìsì)九州生气侍风雷D.府邸(dǐ)汴州(biàn)万马齐喑究可哀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 ()(2)“西湖歌舞几时休”中的“休”字的意思是休息。 ()(3)《己亥杂诗》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变革社会的愿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5.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6.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陆游的《示儿》,是写给后代看的遗嘱。“示”是“给看”的意思。B.《题临安邸》的作者深情地歌颂了临安风光。C.《已亥杂诗》是中的“恃风雷”,说明作者害怕社会变革。D.陆游是唐代著名爱国诗人。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示儿》的作者是朝的。“示儿”的意思是;这首诗中作者因而“悲”,表达了作者。8.读古诗《题临安邸》,文学常识填空林升,字,又字,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9.根据课文填空。(1)表达了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2)辛辣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的丑恶行径的诗句是:“,”(3)希望打破王朝束缚思想的局面,破格荐用人材,振兴国家的诗句是:,。二、诗歌鉴赏10.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王师”是指。(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读古诗,完成练习。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几时休:熏: 醉: (2)对下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已亥杂诗》作者: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将诗歌补充完整。(2)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生气:。恃:。抖擞:。(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4)写出诗中的成语:、。(5)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②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三、语言表达13.把你知道的一首有关爱国的诗分享给大家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再找一找对应的字,最后在检查一遍。

A:致—至、原—元

B:已亥(héi改hài)、洲—州

C:喑(àn改yīn)哑、侍—恃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识记能力。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2.【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正确;

(2)错误,“休”字的意思是停止。

(3)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3.【答案】A【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正确

B:错误,《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

C:错误,《已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4.【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B、C正确;D错误;“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5.【答案】D【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是使用了迭映。所谓迭映,即是在句子前后相应位置上,迭用同一词语,以表示相对或相反的意义,可以达到节奏和谐和语意丰美的效果。

B:“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C:比喻,夸张!万马齐喑写出了当时政治受压抑,贤人无发言权,一派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风雷则指雷霆般的政治变革!

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6.【答案】A【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正确。

B:《题临安邸》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

C:《已亥杂诗》是中的“恃风雷”,说明作者不害怕社会变革。

D: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7.【答案】宋;陆游;告诉儿子;不见九州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宋;陆游;告诉儿子;不见九州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8.【答案】云友;梦屏;温州【解析】【分析】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9.【答案】(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10.【答案】(1)朝廷的军队(2)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爱国,希望国家统一【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诗根据诗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朝廷的军队

(2)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爱国,希望国家统一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11.【答案】(1)几时才能停下;吹;陶醉(2)C(3)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女、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其中,竟把杭州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解答本题,应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对诗歌的内容整体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故答案为:(1)几时才能停下、吹、陶醉

(2)C;

(3)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女、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其中,竟把杭州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12.【答案】(1)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生气勃勃的局面;依靠;振作精神(3)B(4)万马齐暗;不拘一格(5)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6)错误;正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