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断章卞之琳1.能梳理诗中意象,赏析诗歌构筑的意境美和画面美2.能够理解诗歌内容,读懂诗中情思、哲理,品析诗歌语言特点晓常识
卞之琳(1910—2000),曾用笔名季陵,江苏海门人。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其诗想象微妙,笔墨简省,较晦涩难懂,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知背景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卞(
)
装shì()夯基础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biàn饰2.解释下列词语。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的样子。识文本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年10月结合朗诵音频,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断章卞之琳识文本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找出这些意象,说说它们构成了怎样的意境。2.诗中的意象相互交叉重叠,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有什么联系呢?3.诗的主客体是怎样发生变换的?4.从这首诗中,你悟出了什么哲理?5.本诗的语言有何特点?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找出这些意象,说说它们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2.诗中的意象相互交叉重叠,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有什么联系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同一个时间与空间,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3.诗的主客体是怎样发生变换的?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4.从这首诗中,你悟出了什么哲理?世间万物息息相关,既是相对的,又互相依存。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5.本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一)镜头组合,对举互文。从本诗的内容来看,构成这首诗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几个“镜头”,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使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大了语言的密度,增强了诗画意境效果。
(二)构思独特,意蕴深厚。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开篇写看风景,但是没有泼墨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桥、楼、看风景的人,让人联想桥下的流水、游船画舫、岸边的杨柳……意境悠远,回味无穷。学习目标回顾:1.能梳理诗中意象,赏析诗歌构筑的意境美和画面美2.能够理解诗歌内容,读懂诗中情思、哲理,品析诗歌语言特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解析:“在人生的舞台上……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这句话,对原诗作了不恰当的解释,诗人强调的是事物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你”与“看风景人”两者互为风景,又都是观看者。B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绕线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箱包塑胶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硬盘录音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砖用回弹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白胶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校2025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
- 酒店水电气设施故障处理流程
- 人工智能辅助血液学指标分析在镰状细胞贫血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结构化混合编码在生物信息学中的新方法-全面剖析
- 智能装备自适应控制-全面剖析
- 燃气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建设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PPT课件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诱导公式练习题-(中职)
- 2016年浦东新区公办小学招生地段
- 鸽巢问题(例1、例2)[1]
- 01戴明十四条
- 完整版佛教葬礼仪式
- 【课件】第六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 锅炉除氧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 统计法培训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