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税务筹划的原理与步骤_第1页
第二章税务筹划的原理与步骤_第2页
第二章税务筹划的原理与步骤_第3页
第二章税务筹划的原理与步骤_第4页
第二章税务筹划的原理与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税务谋划的原理与步骤学习目的经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税务谋划的根本原理,熟习税务谋划的根本步骤。观念:一个企业税负的高低,首先是企业决策者的事前谋划,其次才是财务的事后处置。1/8/20241第一节税务谋划的根本原理一、根据收益效应分类1.绝对收益谋划原理:2.相对收益谋划原理:3.风险谋划原理:4.组合谋划原理:二、根据着力点分类1.税基谋划原理2.税率谋划原理3.税额谋划原理1/8/202423税务谋划根本原理税务谋划收益效应不同着力点不同绝对收益相对收益税基税额税率直接收益间接收益税基递延税基均衡税基即期税基最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减免优惠定额税率1/8/20243一、根据收益效应的分类:〔一〕绝对节税原理绝对节税是指税收谋划直接使纳税人交纳税款的绝对额减少。绝对节税原理: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选择交纳税款最少的方案。选Min∑Ti绝对节税分类:1.直接节税原理:直接减少纳税人该当交纳税款的绝对额。〔直接减少应纳税额〕2.间接节税原理:指某一纳税人交纳税款的绝对额没有减少,但减少了同一税收客体纳税的绝对总额。〔减少纳税环节和次数,减少应纳税额〕1/8/202441、直接节税原理例1:某企业是一家消费企业,年含税销售额不断坚持在93.6万元。该公司年年不含税外购货物金额为60万元。增值税如何节税?方案1: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方案:应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93.6÷(1+3%)]×3%=2.73万元方案2:普通纳税人的纳税方案:应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不含税外购货物金额×增值税税率=[93.6÷(1+17%)]×17%-60×17%=3.4万元方案1比如案2节税:3.4-2.73=0.67万元节税途径: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更有利。1/8/202452、间接节税原理例2:布朗先生拥有2000万的财富,它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并且都很富有。先生过世后,遗言确定遗产承继顺序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布朗先生→其子→其孙;其二是:布朗先生→其孙。假设该国遗产税税率50%,那么两种方案交纳的遗产税为:方案1:各环节遗产税总额=2000×50%+1000×50%+500×50%=1750万元方案2:各环节遗产税总额=2000×50%+1000×50%=1500万元间接节税额=1750-1500=250万元节税途径:减少财富遗赠环节,可以到达间接节税的目的。1/8/20246〔二〕相对节税原理相对节税是指一定时期纳税人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期间内的各个纳税期限的纳税数额发生变化,主要是纳税时间后移,相对添加了前期的税后收益。相对节税原理:主要思索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货币周转运用中,由于时间要素而构成增值。相对节税方法:1.将本钱费用提早列支扣除工程〔如加速折旧〕2.推迟实现应税所得1/8/20247相对节税原理举例例:某公司的年度目的投资收益率为10%,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税前所得一样。假设税法允许这个公司某笔费用可以选择三种方法扣除:分期平均扣除法、余额递减扣除法、一次性扣除法。假定第一种情况:公司第1、2、3年都交纳所得税500万元;第二种情况:第1年交纳税款为0,第2年交纳税款500万元,第3年交纳税款1000万元;第三种情况:第1、2年交纳税款为0,第3年交纳1500万元。请问哪种方法对企业最有利?1/8/20248相对节税原理举例三种情况比较如下:

〔1〕3年的估计税收总额ΣTi分别为:

第一种情况:ΣT1=500+500+500=1500〔万元〕

第二种情况:ΣT2=0+500+1000=1500〔万元〕

第三种情况:ΣT13=0+0+1500=1500〔万元〕〔2〕把预期税收按目的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值PWi:

第一种情况:PW1=500+500×0.9091+500×0.8264=7.75(万元)

第二种情况:PW2=0+500×0.9091+1000×0.8264=1280.95(万元)

第三种情况:PW3=0+0+1500×0.8264=1239.6(万元)1/8/20249相对节税原理举例三种情况比较如下:

〔3〕节税方案的相对节税额ΣSi为:

方案2相对节税额ΣS2=PW1-PW2=86.8(万元)

方案3相对节税额ΣS3=PW1-PW3=1010128.15(万元)所以,一次性扣除法对企业最有利。但是,假设前两年免税,哪种方式最好?第一种情况:PW1=500×0.8264=413.2(万元)

第二种情况:PW2=1000×0.8264=826.4(万元)

第三种情况:PW3=1500×0.8264=1239.6(万元)所以,分期平均扣除法对企业最有利。1/8/202410〔三〕风险节税原理风险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去获取超越普通税收谋划所节减的税额。风险节税主要思索了节税的风险价值。分险节税原理又分为确定性风险节税原理和不确定性分险节税原理两种。确定性风险节税往往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和阅历运用概率来量化风险;而不确定性风险往往要依托个人的客观估计来确定概率,并把不确定要素转化为确定要素。1/8/202411风险节税原理举例例1:假设某纳税人的年目的投资收益率为10%,一定时期所获得的税前所得一样:节税方案1:

第一年要交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30%,交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50%,交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

第二年要交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20%,交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40%,交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40%;

第三年要交纳所得税150万元的概率为20%,交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60%,交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20%。年份税额与概率税额与概率税额与概率第一年(100万,30%)(120万,50%)(150万,20%)第二年(120万,20%)(150万,40%)(180万,40%)第三年(150万,20%)(180万,60%)(200万,20%)1/8/202412风险节税原理举例节税方案2:第一年要交纳所得税60万元的概率为40%,交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40%,交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20%;第二年要交纳所得税80万元的概率为20%,交纳所得税100万元的概率为50%,交纳所得税120万元的概率为30%;

第三年要交纳所得税180万元的概率为30%,交纳所得税200万元的概率为60%,交纳所得税220万元的概率为10%。

年份税额与概率税额与概率税额与概率第一年(60万,40%)(80万,40%)(100万,20%)第二年(80万,20%)(100万,50%)(120万,30%)第三年(180万,30%)(200万,60%)(220万,10%)1/8/202413风险节税原理举例解析:〔1〕计算采用节税方案后3年的税收期望值E

方案1:

E(T1-1)=100*0.3+120*0.5+150*0.2=120(万元)

E(T1-2)=120*0.2+150*0.4+180*0.4=156(万元)

E(T1-3)=150*0.2+180*0.6+200*0.2=178(万元)

其中:T1-n为方案1第n年要交纳的税收,n=1,2,3

方案2:

E(T2-1)=60*0.4+80*0.4+100*0.2=76(万元)

E(T2-2)=80*0.2+100*0.5+120*0.3=102(万元)

E(T2-3)=180*0.3+200*0.6+220*0.1=196(万元)

其中:T2-n为方案2第n年要交纳的税收,n=1,2,3

1/8/202414风险节税原理举例〔2〕把期望值按目的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值PWi

PW1=120/1.10+156/(1.10)2+178/(1.10)3=371.75(万元)

PW2=76/1.10+102/(1.10)2+196/(1.10)3=300.65(万元)

〔3〕计算思索确定性风险要素情况下方案2多节减的税额Si

方案2多节减的税额S2=ΣT1-ΣT2=371.75-300.65=71.1(万元)

这样,我们经过计算可使各个可供选择的节税方案中确定性风险要素数量化,以此作为节税的根据.此例中,我们应该选择方案2,由于它比如案1节减更多的税收。1/8/202415风险节税原理举例例2:假定一个纳税人不确定性节税方案1可节减所得税S1=10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20万元的概率P2=50%,可节减所得税S3=150万元的概率P3=20%;节税方案2可节减所得税S1=6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40万元的概率P2=60%,可节减所得税S3=180万元的概率P3=10%。这个纳税人在一定时期所得的税前所得一样。如何进展方案的选择呢?1/8/202416风险节税原理举例〔1〕计算节税方案的节税期望值E方案1:E1=100*0.3+120*0.5+150*0.2=120〔万元〕方案2:E2=60*0.3+140*0.6+180*0.1=120〔万元〕阐明:期望值E=Σ〔Si*Pi〕i=1,2,3……n其中:Si=第i种情况节减的所得税Pi=第i种情况的概率n=情况的数量1/8/202417风险节税原理举例〔2〕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程度〔规范离差〕σ:方案1:σ1=[(100-120)2*0.3+(120-120)2*0.5+(150-120)2*0.2]0.5=17.32(万元)方案2:σ2=[(60-120)2*0.3+(140-120)2*0.6+(180-120)2*0.1]0.5=40.99(万元)阐明:规范离差σ=Σ[〔Si-Ei〕2*Pi]0.5我们看到两个方案的节税期望值是一样的,但方案2的风险程度明显要高于方案1,因此,我们要选择方案1。1/8/202418风险节税原理举例例3:一个跨国纳税人不确定性节税方案1可节减所得税S1=10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20万元的概率P2=50%,可节减所得税S3=150万元的概率P3=20%;节税方案2可节减所得税S1=100万元的概率P1=30%,可节减所得税S2=140万元的概率P2=60%,可节减所得税S3=180万元的概率P3=10%。这个跨国纳税人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税前所得一样,其目的节税额St为100万,目的节税率st为10%,无风险节税额Sf为60万,无风险节税率sf为6%。1/8/202419风险节税原理举例解析:〔1〕计算节税方案的节税期望值E方案1:E1=100*0.3+120*0.5+150*0.2=120〔万元〕方案2:E2=100*0.3+140*0.6+180*0.1=120〔万元〕1/8/202420风险节税原理举例〔2〕计算节税方案的规范离差σ方案1:σ1=[(100-120)2*0.3+(120-120)2*0.5+(150-120)2*0.2]0.5=17.32(万元)方案2:σ2=[(100-120)2*0.3+(140-120)2*0.6+(180-120)2*0.1]0.5=26.83(万元)阐明:规范离差计算公式见上例。1/8/202421风险节税原理举例〔3〕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程度〔规范离差率〕V:方案1V1=17.32/120*100%=14.43%方案2V2=26.83/132*100%=20.33%阐明:规范离差率Vi=σi/Ei(i=1,2)1/8/202422风险节税原理举例(4)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系数b。方案1:b1=(10%-6%)/14.43%=27.72%方案2:b2=(10%-6%)/20.33%=19.68%阐明:风险节税系数bi=(st-sf)/Vi(i=1,2).其中:st=目的节税率sf=无风险节税率V=规范离差率1/8/202423风险节税原理举例〔5〕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率sr:方案1sr1=27.72%*14.43%=4%方案2sr2=19.68%*20.33%=4%阐明:风险节税率sr=bi*Vi(i=1,2).其中:b=风险节税系数V=规范离差率1/8/202424风险节税原理举例〔6〕计算节税方案的风险节税额〔风险价值〕Sr:方案1Sr1=120*4%/(6%+4%)=48(万元)方案2Sr2=132*4%/(6%+4%)=52.8(万元)阐明:Sri=(Ei*sri)/(sf+sri)(i=1,2).1/8/202425风险节税原理举例(7)计算思索风险的最低节税额minSr:方案1minSr1=60+48=108(万元)方案2minSr2=60+52.8=112.8(万元)阐明:minSri=Sf+Sri(i=1,2).1/8/202426风险节税原理举例从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节税方案的期望节税额都大于思索风险的最低节税额,因此都超越了目的节税额,可以采用。但节税方案2的风险程度要大于方案1,而方案2可以获取更大的风险价值。至于究竟哪个方案更好些,那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了。稳健的企业决策人员可以选择方案1,由于方案1的风险小;情愿冒险去追求最大财务利益的企业决策人员可以选择方案2,由于它有更大的风险价值。1/8/202427〔四〕组合节税原理

组合节税是指在税收谋划中同时运用多种税收谋划技术和方法,使节税总额最大化、节税风险最小化。1/8/202428二、根据谋划着力点的分类〔一〕税基谋划原理1.直接减少税基;2.税基递延实现:3.税基平衡实现:4.税基即期实现:5.税基最小化。1/8/202429二、根据谋划着力点的分类〔二〕税率谋划原理1.谋划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