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必修ii_第1页
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必修ii_第2页
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必修ii_第3页
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必修ii_第4页
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必修i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2考点解析

一、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A)加速增长阶段(B)增长减缓阶段(C)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特出生率高较高开始下降,较低进一步下降,低

点死亡率高迅速下降,较低继续下降,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波动大提高,高逐渐降低低

人口增长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长开始减缓零增长或负增长

发达国家20世纪50

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年代前后,发展中欧洲发达国家现在

国家目前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非洲东部的坦桑尼德国、英国、法国

典型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土著居民亚、肯尼亚等国等国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

需求等——各因素主要通过案例来分析理解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

理容量是8-9亿人。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

住宅区分布面积最广;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CBD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工业区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关系。①便捷的交通联系(为

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②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

的远郊区③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

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

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通达土地价格

地理位置

度或租金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最好最贵

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

次之比较贵

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差比较低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弱(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级中心: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服务范围不久覆盖整个区域,其影响还

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四级中心: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是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图: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

25%〜30%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

初期阶段缓慢缓慢

以下,低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30%—70%,

加速阶段迅速快住房紧张等,出现郊区

较高

城市化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

逆城市化等

--------

市人

战前

re口

项目速与经济原因

一发展

发达国早快慢高大相适应后期工业化开始早;社会经济发达,促进

家城市化的发展

发展中晚慢快低小不相适中期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

国家应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乡差距大

4班甲午些勺、率刖影啊,

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

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

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

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后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环境要素来源危害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

①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

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

气候生变化;②影响了口照、风速

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

和风向。

日照、风速和风向。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

水文

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生变化。

生物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

土壤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有害物质的废渣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秩序混乱等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对人口的影响:

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对城市的影响: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中的“山水城市”——杭州

古代帝王对都城的规划建设,多以皇宫为中心,将其摆放在城市的中轴线上,以显示皇权的

至高无上——北京

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

会大厦居于其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发展农业的基础,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制度

自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耕作业;

因地形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宜水土保持,但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等;

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

水源影响农业的灌溉、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会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经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因机械(科技水平)冷臧保鲜技术、耕作的机械化程度

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例如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劳动力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主要

类型.案例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区位条件

作物

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东亚、东南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的气候,适宜水稻生

季风南亚季风区及

亚洲季小);单产高;商品率长;地势低平,适宜水

水田东南亚的热带水稻

风区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田管理;人口稠密,劳

以种农业雨林气候区

低;水利工程量大动力丰富;人多地少,

植业

粮食需求量大

为主

美国、加拿大、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

的农

澳大利亚、阿坦、土壤肥沃深厚、水

业地

根廷、俄罗斯、源充足、气候温和、降

域类商品小麦生产规模大;商品率

美国中乌克兰等国。水丰富);交通运输便

型谷物玉米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部平原我国东北和新利;市场广阔;地广人

农业等高

疆的国营农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

场。产;机械化水平高;农

业科技先进

以M美国、澳大利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牧业大牧阿根廷亚、新西兰、

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草质优良;地广人稀,

为主场放潘帕斯阿根廷、南非

高;专业化程度高;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

的农牧业草原等国的干旱、

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业地半干旱气候区

域类地形平坦,气候温凉、

北美五大湖周牛奶

型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

乳畜围、西欧、4'及其

西欧高;集约化程度高;多长;城市化水平高,生

业欧、澳大利亚、制品

分布在大城市周围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

新西兰等等

品需求量大

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

欧洲、北美洲

小麦、牧草或休耕,可

和非洲的南非

以保持土地的肥力;两

及大洋洲的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

澳大利大利亚、新西降水适中;地广人稀;

做到忙、闲错开,便于

亚墨累兰等地(主要小麦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

混合农业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

-达令是种植业与畜羊麦、畜产品产地);机

生产活动;可以根据国

盆地牧业结合的混械化水平高;交通发

家政策和市场情况,农

合农业);我国达;政府扶持。

户及时调整种植与放

珠江三角洲的

牧的规模,保证稳定的

基塘生产

收入。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

策等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主导因素的变化:(钢铁工业为例)原料一交通一市场

2、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

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后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②社会效益: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③环境效益: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利用廉价劳动力)

工业集聚: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

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地域:①自发形成与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②发育程度较低与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2、工业分散

①老工业区趋于饱和状态,资源缺乏,新建企业外迁——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

②有工业联系的两种分散情况:如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

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又如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

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3、

著名工业区形成条件发展特点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鲁尔区的五大

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

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

乘IJ;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

染严重。

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①调整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

传(英国中部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

统工业区、美国

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

I东北部工业

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规模,新建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

业区;我国辽中

场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

区南工业区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

等。)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

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拓展交通,

完善交通网:⑤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

理,植树造林,营造绿色空间,优化美化环

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

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

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

意大利新兴持;大批廉价劳动力;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

工业区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农村

交通运输方便。20世纪(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

幅度涨价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

美;气候宜人(这里属

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

美国“硅谷”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

润);有高等院校(斯坦

(高技术工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

福大学);便捷的交通,

业)世界市场

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

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

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

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

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

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

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

位移的主要手段。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

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保

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贸易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优点缺点备注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占地多、造价高、短途当代最重要的运输

连续性好运输成本高方式之一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运量小、耗能多、成本发展最快、应用最

装卸方便、适应性强高、运费较贵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历史最悠久

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

件影响大

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最快捷的现代化运

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输方式

要求严格

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运具与线路合二为

方便、运量很大资大,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火车拉

来的城市”,日本筑波沿交通干线形成南北狭长带状形态。

②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

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而扩展成星状。

③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

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山区商

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②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巾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沿线。

③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

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上海、北京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