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问题: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宏观经济分析的简化模型;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经济学说史看可分为四个阶段:
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4.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这一阶段的变化: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复兴;凯恩斯学派理论对供给和规范问题的强调;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的互相渗透;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学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纯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时也包括国际经济学)。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家运用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方法考察经济活动渊源甚早,其理论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从十七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从十七世纪中期配第的研究开始。配第在《赋税论》(1662年)中研究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析了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构成和增长,并第一次对英国的国民收入进行估算。稍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则系统地分析了国民财富的形成和增长,研究了货币的流通规律。斯密的总量分析被其后的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在很多方面推进了斯密的研究成果,考察了财富的增长、总收入与纯收入的关系,货币流通量变动与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等问题。*同时,重农学派的魁奈也在《经济表》中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西斯蒙第则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必然性。当然,在经济学史上,这时是西方经济学的到期阶段或初创时期,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是经常混在一起的,这时西方经济学家大多从国民财富、国民收入、货币流通总量等宏观分析入手,而在考察中又总会涉及诸如一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如何决定、各要素的收入如何分配和决定等微观经济问题。*第二阶段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日趋深化,经济危机连续发生,经济学界面临的任务是从经济总体上探寻和解释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是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美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1)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林达尔和维克塞尔等,首先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考察了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运动。他们的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是把总量分析和动态的过程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宏观动态均衡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奥国学派的效用价值论和洛桑学派的一般均衡理论。2)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从理论渊源上说,也是以边际效用论和一般均衡论为基础,但他也受到新历史学派和多元历史观的影响,因而他的宏观动态理论同制度历史分析相结合,其核心部分是创新学说。他运用生产要素的组合即创新这一概念,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3)二十世纪初期,英美两国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数量问题的研究,在英国主要是马歇尔和庇古,他们关于货币数量问题的表述即剑桥方程式M=KPQ,其中反映出有关经济总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在美国主要是费雪,他提出了货币的交易方程式MV=PQ,以反映所要考察的有关部门经济总量变动的依存关系。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国民收入及其变动进行了分析,他的总量分析的特点是强调时间序列的重要性,着重动态的研究,反对静态分析和均衡概念。密契尔对国民收入资料的统计研究与他的经济周期学说,为在他以后的宏观经济学的确定与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三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的标志。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研究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等等的关系,因此它又被称为收入分析;同时它又通过收入分析得出结论,即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的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并且通常情况下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种分析的代表就是用以研究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之间关系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由于经济活动中一些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价格是小于总供给价格的,而市场机制却没有力量使总需求价格与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价格相等,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现象,并由此推出必须依靠国家干预以恢复经济稳定的政策性结论。在这里,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总量、比较动态分析。后来凯恩斯的追随者提出了这种分析的局限性,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做了一些补充和发展:一是投资函数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二是消费函数理论的补偿和发展;三是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成为开放经济模型。凯恩斯经济学的出现,以及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构成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四阶段,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演变阶段。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通货膨胀、失业、资源供给紧张、输入分配失调等各种经济问题,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被认为无法解决如此困难的经济情况,于是只好寻求其他的理论对策和分析方法。在这一阶段,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至少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复兴,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数量理论的复兴和供应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这些理论都是以传统宏观经济学作为基础的,近几年这些理论还在发展;*其二是凯恩斯派宏观经济理论对供给问题和规范问题的强调,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世界能源和原料供给问题的日益突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供给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得到承认。同时一些凯恩斯主义合也从资源供给的角度分析价值判断、研究经济政策的运用究竟在何种程度上符合经济学中所顶的伦理标准。其三是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与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的互相渗透。例如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瑞典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之间,虽然各自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不同,互相有很多的争论,但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多种问题,各学派的经济学家到在注意其他学派的某些可汲取的东西,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吸收和影响。*其四是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问题。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问题,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单纯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提供有效的对策,于是就提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这种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新理论,通称为新凯恩斯主义。例如在新古典宏观理论中,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对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的进一步分析中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新货币主义者也提出了货币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基础问题,即在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货币流通总量和利息率水平时,也还要分析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人们对工资和价格变动的预期、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等。这是所谓第二代通货膨胀研究者对货币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古典经济学动态均衡理论货币数量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现代货币主义非均衡理论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学派李嘉图*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Macroeconomics”一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Frisch首次提出。定义为:关于某种经济类型的总的活动方式的理论。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含义:其一,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活动情况,即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其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即分析现有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实现充分利用的途径及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其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理论;其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从国民收入总量出发考察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具体为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验统计分析与数量经济模型等。*三宏观经济分析的简化模型(货币流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家庭部门厂商部门政府部门世界市场
进出口关税进口转移支付直接税储蓄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支出销售收入投资间接税政府购买居民进口资本往来货币发行公债发行*宏观经济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宏观经济分析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反映的是劳动力和产品的总供求、工资总水平和物价总水平,而不是微观经济分析中的个别市场的供求、工资率或相对价格;第二,微观经济分析仅仅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彼此之间相等,并分别研究各个部门的均衡,不太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分析则不仅通过市场,也通过政府来调节供求,而且不一定要求各个部门的供求都相等,只要几个部门的总供求相等,即可达到宏观经济的均衡或平衡。*第三,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均衡与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均衡,在具体内涵上有所不同: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是在个体利益最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必须以各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为均衡条件;而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在不是最优化和供求相等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所谓的宏观经济均衡实际上只是一种平衡。*四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对象核算(GNP)GNP的决定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三重市场均衡四重市场均衡GNP的波动与增长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双重市场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一政策化表现:宏观经济学家担任政府要职具体负责经济事务和宏观管理;政府决策者愈来愈需要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的工具,和制定政策进行评价的依据;理论转化成经济决策的时间大大缩短,有的理论尚未成型,却已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体现来。二动态化如理性预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三合流化对立学派吸收对方论点,补充修改原有理论;不同学派相互容合,形成新的学派。四数学化和社会学化五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微观化*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循环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国内总产值GDP、国内净产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1.国内总产值GDP国民总产值是五个国民收入总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一国政府在估算国民收入时,首先计算的是国民总产品的数量,为了把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劳务加总在一起,必须用它们的的货币价值来计算,因此,国民总产值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物的价值总和。*理解GDP概念须注意以下要点:(1)GDP是一个价值指标:说明它是以货币单位来衡量的,为了衡量价值,就要使用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或劳务,不计入GDP。(2)GDP是一个流量指标:流量一定时期内不断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存量一定时点上已有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与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3)GDP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流量:即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进行加工与转售、最后直接进入消费和使用的物品或劳务,因此不计算中间产品。(4)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GDP
即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PQ);实际GDP
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二者关系为:
实际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x100*举例说明:例如在美国,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名义GNP为480亿,则有1933的实际GNP=480亿÷75x100=640亿美元1933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反映了由大危机造成的实物和价格同时下降的后果;实际国民收入则排除了价格下降而只反映实物的减少,所以它高于名义国民收入。*请以下列数据测定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年份名义GDP物价指数实际GDP增长率1972117110019751529127.21977189014119792369165.5通常把名义GDP折算成实际GNP所用的价格指数,称为GDP的紧缩指数。*2.GDP(GrossDomesticProduct)与GNP多年来GNP一直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成效的主要指标,而今另一项略有不同的指标开始受到重视,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现行国民收入统计中,通常区分国民原则和国土原则。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NP;国土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DP。二者统计内容一致,差别就在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出口-进口)GDP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GDP与GNP的区别之处:例如,在美国,GDP剔除了美国公民因拥有外国资产所获取的工资和利润,但包括在美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利润和工资收入。*以B代表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W代表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则二者关系式为:GNP=GDP+B—W
如果B>W则GNP>GDP;如B<W则GNP<GDP名义GDP以现行价格计量;实际GDP以不变价格计量。公式为: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指数x1003.GNP与NI(见《教程》第30—32页)*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广义上核算体系五大指标都是国民收入;狭义上国民收入仅指NI,即要素所得。
经济分析中的国民收入是指GNP,而非NI。GNP可以从生产、收入、支出三方面进行考察,因而有三种不同的计量方法。*1.生产部门法(生产法)即从国民生产的角度,按市场价格计算各部门商品和劳务的增加总值,各部门的增加总值之和即为GNP。按该方法计算国民收入,包括的项目有:农林渔业;采掘业;建筑业;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运输业;电讯和公用事业;服务业;政府和国营企业;国外获得的纯收入。这些项目的金额相加即得国民生产总值。其中:第一、第二产业的各部门,增加总值=总产出—中间产品;第三产业中商业、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营利性部门,按纯收入计算增加值。政府、教育、卫生等非营利性部门,按工人的工资、职员的薪金收入计算增加值;有些不成其为部门的经济活动,如自产自用的食物、自有自用的住房等,也采用各种方法估算其增加值。*2.要素成本法(收入法)即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按市场价格计算各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参加生产,分别取得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此外还包括折旧及政府取得的间接税净额。见下表:*项目单位:10亿美元金额1.工资和其它补助(工资、薪金、补助)2172.72.租金收入62.53.净利息285.04.公司利润(股息、利润税、未分配利润、存货与折旧调整)284.55.独立业主收入154.7=国民收入2959.46.加间接税及零星项目307.2
减统计误差—8.2=国民净产值3258.47.加折旧402.9=国民生产总值3661.3以收入法计算的1984年美国的GNP.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3.最终产品法(支出法)即从国民支出的角度,按市场价格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包括个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及净出口。见表2—2项目(单位:10亿美元)金额1.个人消费支出(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2342.32.私人国内总投资(固定投资580.4、存货变动56.8)637.33.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联邦政府、地方政府)748.04.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出口363.7—
进口429.9)–66.3得出国民生产总值3661.3减资本折旧–402.9得出国民净产值3258.4减间接税–307.2减统计误差–8.2得出国民收入2959.4以支出法计算的1984年美国GNP.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
*三、五个国民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上述三种方法计量的国民收入反映整个国民经济从生产、分配到使用的全过程。生产创造收入,收入形成支出,支出决定生产,三者相互联系,循环流动,这就是国民收入的“三面等值”原则。因此,只要计算出GNP总量,即可顺序得到其它四个总量。*国民收入中各总量关系见表2—3:1.国民生产总值GNP
3661.3
减折旧–402.92.=国民净产值NNP
3258.4
减间接税–307.2;减统计误差–8.23.=国民收入NI
2959.4
减社会保险–305.9;减利润税和未分配利润–206.8
加转移支付+566.54.=个人收入PI
3013.2
减个人所得税–435.15.=个人可支配收入DI
2578.11984年美国的GNP、NNP、NI、PI与DI。资料来源:同上表*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资料的应用与局限
及其它相关经济总量一、国民收入核算资料的应用二、国民收入核算资料的局限性
GNP不能很好地反映社会福利;
GNP不能很好地反映收入结构;不能反映大量生产性非市场交易及非生产性市场交易;不能反映生产的社会成本;以致有学者提出批评。*三、国民经济中的其它重要变量
1.一般价格水平;由各种商品价格加总而得;由价格指数反映其变动;价格指数又分为:
环比价格指数=定期价格指数=
*2.一般利息率水平;理论分析中为基础利息率或称纯粹利息率。
3.失业率;失业者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社会失业率=*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循环流动与均等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与均等(图例如前)
以支出法:GNP=总支出AE=消费C+投资I
以收入法:GNP=总收入Y=消费C+储蓄S其中I为总投资=净投资I’+折旧D;S为总储蓄=净储蓄S’+折旧D;如剔除折旧一项,则有:支出法:NNP=C+I’;收入法:NNP=C+S’;国民收入均等条件:I=GNP-C;S=GNP-C
所以I=S
或者为:I’=NNP-C;S’=NNP-C
即I’=S’这就是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流动的恒等式;它将使国民经济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或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与均等按支出法:GNP=C+I+GP或NNP=C+I’+GP;政府购买GP=G–GT按收入法:GNP=C+S+NT或NNP=C+S’+NT;净税收NT=T–GT均衡条件:I+GP=GNP–C;S+NT=GNP–C;即:I+GP=S+NT;或I=S+(NT–GP);即I=S;NT=GP
;这就是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流动的恒等式。厂商部门政府部门居民户金融机构赤字或盈余投资D储蓄要素收入PT和SIC利润税间接税企业利润企业留利消费支出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存货变动DIDVGTG=GP+GTT=NT+GTT=T0+tY支出法计算收入法计算*三、四部门经济收入的循环与均等
(图例如前)按支出法:GNP=AE=C+I+GP+(EX–IM)按收入法:GNP=Y=C+S+NT+Rf均衡条件:AE=Y=C+I+GP+(EX–IM)=C+S+NT+Rf式中Rf为个人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所以作为GNP的一部分,因其是居民从事生产性活动所得到的收入,相应存在同等数量的产品;但居民未把其用于消费或储蓄,而是无偿支付给外国人,构成了外国人的储蓄。为与支出法计算结果一致,收入法应加上此项,但在理论分析中并不计入。因此上式消去C,并移项后可写成:
*I+GP+EX=S+NT+IM
;
即:注入量=漏出量或者为:(S–I)=(GP–NT)+(EX–IM);即:(S–I)=政府预算赤字(盈余)+贸易顺差(逆差);等式右边,若GP>NT则有预算赤字,反之则为预算盈余;若EX>IM则有贸易顺差,反之则为贸易逆差。因此,国民经济活动中储蓄、投资与政府预算和对外贸易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为宏观经济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条件。*应用与计算:已知某经济社会有下列统计资料:1.工资100亿,间接税减津贴10亿,利息10亿,消费支出90亿,租金30亿,投资支出60亿,利润20亿,政府支出30亿,出口额60亿,进口额70亿,政府转移支付5亿,所得税30亿。计算:A.收入法GNP;B.支出法GNP;C.政府预算赤字:赤字=支出-净税收=30-(30+10-5)=-5;D.储蓄总额S=Y-C-NT=170-90-35=45;E.进出口盈亏。*2.净投资125,净出口15,储蓄160,资本折旧50政府转移支付100,企业间接税75,政府购买200社会保险金150,个人消费支出50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公司所得税50,个人所得税80。计算:GNP=C+I+G+(X-M)=500+125+50+200+15=890NNP=GNP-D=890-50=840NI=NNP-IBT=840-75=765PI=NI-公司所得税-不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转移支付=565DI=PI-个人所得税=485。(单位:10亿美元)*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收入—价格模型(AS—AD模型)一、总需求的决定因素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愿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总需求函数:AD=AD(P)总需求曲线表明需求总量同价格水平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如下图:*从总支出曲线到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中价格与需求量反相关,要以总支出水平与价格反相关为条件:价格水平越高,总支出水平越低;反之价格水平越低,则总支出水平越高。因为价格变动使金融资产真实价值改变,从而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真实余额效应和间接的利率效应。
AE450AE3/P3AE2/P2AE1/P1QQPOE1E2E3Q1Q2Q3ADADP1P2P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货币收入变动和时间偏好的影响货币收入:若价格水平不变,货币收入增加,则总支出水平提高,对最终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使AD线右移;反之,则总支出水平降低,使AD线左移。时间偏好:即人们对其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它取决于人们对利率、通货膨胀率和投资利润率的预期。若预期有通货膨胀或利率降低或投资利润率提高,则增加现期支出AE(C+I)使AD曲线右移;反之,则减少现期支出AE(C+I),AD曲线左移。P0AE450AE2/P0AE1/P0QQQ2Q1OPAD1AD12AD2AD2E1E2*二、总供给的决定因素总供给是指全社会的总产量,即全社会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该商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价值即按收入法计得的GNP=PQ。总供给函数即表示总产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公式:AS=AS(P);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情况推导而得。AS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的假定,或者取决于生产成本并进而与社会现有经济资源的稀缺程度直接相关。标准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前,由于存在大量闲置设备,劳动的边际产品不会减少故厂商愿在此工资率和价格水平下增加产出与就业;直到充分就业;之后仅使价格提高和货币工资上升而不会增加产出。PASBAQ0QQ=F(L)LP0P1W’LDL0LS*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理论做了修正(教程P.52)使AS曲在达到充分就业前成为逐渐上升的曲线,达到FE后成为直线。因此,总供给曲线会有如下特点:(1)通常向上倾斜。即价格水平越高,企业愿销售和生产的总产量越多。*(2)当产量增加时,AS曲线的斜率递增,表明生产要素紧缺使成本有较快增加,价格也有较快增加。(3)达到潜在总产量水平后,AS曲线继续上升。这时只存在自然失业率,再增产则单位成本迅速增加,必然使价格以更大幅度上升。PASQQFEP0POOASP0P1P2P1*总生产函数与生产力极限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最大总产量Qf
,取决于同时期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进而Qf由相应时期内可能获得的生产要素数量Ff及其生产效率(PROD)决定。公式为:Qf=f(Ff,
PROD)*而一定时期内实际生产的总产量Q则是该时期已利用的要素数量F及其生产效率(PROD)的函数。即:Q=f(F,PROD)通常Q只能小于或等于Qf;短期内PROD不变,Q与Qf的差距取决于F与Ff的差距;在生产力极限内F数量增加,AS线右移,逐渐接近生产力极限并被限定在这一极限内;如右图1:长期内PROD提高使生产力极限(CAP)增大,从而带动AS线大幅右移。如右图2:图1PPASAS1CAPQQFQF1QF2QCAP1CAP2AS1AS2OO图2*三总供求的均衡及其变动当AS曲线和AD曲线结合在一起,其交点决定了收入—价格模型的均衡状态,即确定均衡的总产量Q和均衡的一般价格水平P,因而也就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PQ=GNP的水平。*在短期内,总供求的自动均衡如图所示:长期内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的影响:ADASPP1EOQDQSQ0QP0ASPAD1AD2AD3P1P2P3QQ1QFQ3OPOQADAS1AS2P1P2QF1QF2Q2E1E2*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一、NI—AE模型概述
NI—AE模型或称收入—支出模型,是根据凯恩斯的总收入与总支出之间的基本关系而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就是论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决定了总产量、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或总需求并不必然和充分就业的总收入相等因而会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是只要总支出或总需求增加,总产量和总就业量也会随之增加直至达到充分就业水平。NI—AE模型就是按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说明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是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它表示一国经济的真实总产量或真实总收入与公众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建立有三个前提条件:(1)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可支配的生产能力不变;(2)社会上存在着未被利用的资源,如闲置的机器设备和失业者,利用这些资源时国民收入会增加;(3)物价水平保持不变,即国民收入的变动是由实际的产品与劳务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这种国民收入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因此,NI—AE模型就是一种简单的比较静态分析。模型的特点即所分析的支出是意愿的或事前计划的支出,这是人们在拥有既定收入的情况下所愿进行的支出。*总需求D消费C投资I消费函数C=f(Y)收入水平Y货币需求MD利率r预期利润率=货币供给MS平均消费倾向C/Y边际消费倾向ΔC/ΔY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中央银行投资的预期收益资本的供给价格*二、消费函数国民收入循环表明,各个家庭支出它们得到的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消费品和劳务,这项支出就称为消费,它是实际总支出中的一个最大组成部分。而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就是储蓄。*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用来表示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
C=F(DI)也有一些消费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消费支出称为自发消费。因此可得一般形式的消费函数C=C0+MPC•DI储蓄函数用来表示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公式:
S=F(DI)收入中减去消费便是储蓄,因此可得一般形式的储蓄函数:
S=–C0+MPS•DI图1C450C=C0+bDIDIDISOOS=–C0+(1-b)DI图2C0*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为便于分析消费函数的性质和特点,凯恩斯用这一简便概念来代替消费函数。
分别表示消费和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平均消费倾向(APC)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总消费支出:APC=C/DI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总消费支出MPC=
C/DI=b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量:APS=S/DI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MPS=
S/DI=1–b因C+S=DI;
C+
S=DI
所以APC+APS=1同理MPC+MPS=1*3.短期消费函数有如下特点:(1)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2)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形称为负储蓄。(3)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小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形称为正储蓄。(4)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在增加,但消费支出的增加总是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上述特点可概括如下:APC=1;APS=0则DI=CAPC>1;APS<0DI<CAPC<1;APS>ODI>C在DI变化过程中0<MPC<1*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公式表述
设C为消费支出;S为储蓄额;DI为可支配收入,假定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是线性的;则可得:(1)消费函数:C=C0+bDIAPC=C/DI=(C0+bDI)/DI=
C0/DI+bMPC=
C/DI=dC/dDI=b’(DI)=b(2)储蓄函数:S=-C0+(1-b)DIAPS=S/DI=[-C0+(1-b)DI]/DI=1-b-C0/DIMPS=S/DI=dS/dDI=s’(DI)=1-b*(3)二者关系:因APC=
C0/DI+b
APS=1-b-C0/DIMPC=b;MPS=1-b所以:APC+APS=C0/DI+b+1-b-C0/DI=1同样:MPC+MPS=b+1-b=1(4)例题:设C=100+0.80DI,求得当DI=1000美元时的C、APC和MPC以及S、APS和MPS。C=900APC=0.9=90%;MPC=0.80=80%;S=100;APS=0.10=10%;MPS=0.20=20%;*三、投资函数投资也叫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投资和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是一种流量,而资本是一种存量。投资又可分为更新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更新投资即折旧;净投资即净资本形成或实际资本的净增加;总投资为更新投资和净投资之和。净投资与资本的关系:IT=KT–KT-1或I=K*1.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本利和=本金+利息(复利)
R1
=PV+(PV)(r)=PV(1+r)或PV=R/(1+r)第二年的收益为:
R2=R1(1+r)
=PV(1+r)(1+r)=PV(1+r)2第三年的收益为:
R3=R2(1+r)
=PV(1+r)3现在贴现值公式可用来计算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例:如果某项投资,供给价格为6000万美元,实际利率为10%,预期三年可得到的收益为:R1=1100万美元R2=2420万美元,R3=3993万美元;则其预期收益的现值为:PV=1100/(1+10%)+2420/(1+10%)2+3993/(1+10%)3=6000万美元=供给价格这时10%可作为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或称资本的预期利润率。
*2.投资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
DP=PV+SV;SP=PT+ac如果DP>SP即可形成有利的投资条件,增加投资;如果DP<SP即可形成不利的投资条件,减少投资;如果DP=SP投资均衡。换一种方式表述:如果将上述等式中SV和ac忽略不计,则DP=SP即PV=PT预期收益的现值=投资的购买价格。而PV=R/(1+r)PT=R/(1+rt)rt=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或利润率因此,如果:r<rt则PV>PT增加投资r>rt则PV<PT减少投资r=rt则PV=PT投资均衡所以,当r下降时PV会增加,DP曲线右移,投资增加。可用下图说明:*r变动引起DP曲线的移动与均衡投资量的变动:图1当利率为15%时r1=rT且DP=SP;均衡投资量为I1。当利率下降为10%时r2<rT
且DP2>SP;增加投资量,随投资量的增加使rT递减,在B点r2=rT;新的均衡投资量为I2。反之,利率上升则会使利率r大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rT
,DP<SP,结果使投资减少,rT
提高,形成新的均衡。DPSPDP1DP2SPII1I2I1I2IrrTr1r2rTO15%10%r1=15%r2=10%图2AB*3.市场利息率与投资:I=F(r)图1DPSPSPDP1DP2DP3DP4DP5-IIIOOI1I2I3I1I2I3-III=f(r)r=25%r=20%r=15%r=10%r=5%r=15%r=10%r=5%r*4.不考虑利率的投资函数投资并非都是利率的函数,不受利率影响的投资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自发投资即由经济体系外部的因素变动而导致的投资。如人口发展、技术革新、资源开发战争状态、未来预期等。自发投资常以I0表示;引致投资是指由经济体系内部国民收入变动而引发的投资。它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Ir=VY;V=
I/Y因此,自发与引致的投资函数为:I=
I0+VY*第三节简单的“NI—AE”模型模型中只有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不存在政府和世界市场,因此NT、GP及X均为零;再假定不存在企业留利和折旧,则该经济社会中:GNP=NNP=NI=PI=DI;C=C0+MPC
NI*一、收入—支出法均衡条件:NI=AE=C+IC+I>NI——经济扩张C+I<NI——经济收缩AENIC+IC450ONI0AE0*可列方程:NI=C+IC=C0+bNI;I=I0即:NI=C0+bNI+I0解得:NI(1-b)=C0+I0
NI=C0+I0/1-b或NI=1/1-b(C0+I0)例:C=200+4/5NI;I0=100NI=1/1-0.8(200+100)NI=1500*二、投资—储蓄法:I=S收入均衡
I>S收入增加
I<S收入减少图例:公式:I=S而I=I0;
S=-C0+(1-b)NI即:I0=-C0+(1-b)NI得:NI=1/1-b(I0+
C0)例:I=100;S=-200+(1-4/5)NI解得:NI=1500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因为:AE=C+I;NI=C+SAE>NI时C+I>C+S即I>SAE<NI时C+I<C+S即I<SAE=NI时C+I=C+S即I=SO-c0SINICISC+ICNI=1500NI=1000c0450S=0-sC+I=NIC=NIS=I*表3—1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调整过程
时期总收入消费储蓄投资总支出非自愿国民收入
(NI)(C)(S)(I)(AE)存货变动1.200018002001001900100收入收缩2.19001720180100182080收入收缩3.17001560140100166040收入收缩4.1500
140010010015000
收入均衡5.13001240601001340-40收入扩张6.1000100001001100-100收入扩张7.900920-201001020-120收入扩张8.500600-100100700-200收入扩张9.300440-140100540-240收入扩张10.0200-200100300-300收入扩张NI=AENI>AENI<AEMPC=C/NI=b=4/5I=100单位:10亿美元*三、收入乘数乘数是指某一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收入乘数是指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总支出包括C、I、EX、IM等项,乘数原理应用于不同方面,就有不同的乘数。凯恩斯则更强调投资乘数的作用。*1.乘数定义与公式: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公式:MULT=K=NI/AE投资乘数是投资增量与由它所带来的收入增量之间的比率:KI=NI/I或KI=1/1-MPC=1/1-b2.乘数的作用过程与MPC假如增加投资100万,收入增加过程如下:第一轮100.0=100x1第二轮80.0=100x80%第三轮64.0=100x(80%)2第四轮51.2=100x(80%)3……总和500=100x1/1-80%K=*KI=1/1-MPC=1/1-b=1/MPS;(教程P77公式推导)
因此,乘数的大小与MPC
正相关;与MPS
反相关.
3.乘数的意义与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1)如果投资品生产部门增加收入后用于偿还债务,乘数会缩小(2)如果增加的收入是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存货,乘数作用有限;(3)如果增加的收入是用来购买消费品,但因生产条件限制生产不出来,这时货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不能同比增加,乘数作用将受到限制;(4)如果增加的收入是用来购买外国产品,乘数作用也会有限.乘数图示法C+IC+I1AENINIII1SISNI1NI0O*四、均衡的调整与充分就业收入均衡不一定意味着达到充分就业,如果小于充分就业,则为失业状态均衡,将出现紧缩性缺口;如果大于充分就业,则为通货膨胀状态均衡,会出现膨胀性缺口。一旦均衡处于这两种状态,则需调整AE水平,以消除失业或通货膨胀。
*,紧缩缺口与膨胀缺口由乘数公式MULT=K=NI/AE可得缺口公式:AE=NI/K1)AE=1590-1500/5=90/5=18由此可消除失业。2)AE=1590-1690/5=-100/5=-20由此可消除膨胀。AENIONIFNI1NI2450AE<NIFAE=NIFAE>NIF*第四节加入政府部门的“NI—AE”模型一、加入政府而引入的基本关系(如上一章图示)政府支出:G=GP+GT政府收入:T=NT+GT因此:G=T即:NT=GP可支配收入则为:DI=NI-NT;而NT=T-GT因不考虑间接税:T=tNI(t=MT=T/NI);所以NT=T-GT=tNI-GT当NI=0时,NT=-GT=即NT=+tNIDI=NI-NT=NI--tNI有间接税收的税收函数为:T=T0+tNI;t=T/NI
T0=自发税收或间接税tNI=比率税或直接税因此NT=T-GT=T0+tNI-GTDI=NI-NT=NI-T0-tNI+GT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间接税作用不可忽略;我国税收90%以上为间接税,税收政策也以此为基础。*二、收入—支出法NI=C+S+NT;AE=C+I+GP
均衡条件:NI=AE或NI=C+I+GP图1NI=C0+b(NI-NT-tNI)+I+GP=C0+bNI-bNT-btNI+I+GPNI-bNI+btNI=C0-bNT+I+GPNI(1-b+bt)=C0-bNT+I+GPC0-bNT+I+GPNI=1-b+bt如教程中:NI=即均衡收入水平为1700。AENIC+I+GPC+ICOENI0AE0*三、注入—漏出法:注入量J=I+GP;漏出量W=S+NT
J=W即:I+GP=S+NT;如下图与公式:图2S+NTS公式推导:S=-C0+sDI;(s=1-b)则:I+GP=S+NTI+GP=-C0+s(NI-NT-tNI)+NT+tNII+GP=-C0+sNI-sNT-stNI+NT+tNII+GP+C0+
sNT-NT=sNI-stNI+tNII+GP+C0+
sNT-NT=(s-st+t)NII+GP+C0+
sNT-NTNI=s-st+tI+GPINIJWONI0NI1I+GP>S+NT收入扩张I+GP<S+NT收入紧缩I+GP=S+NT收入均衡*四、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动在三部门经济中AE=C+I+GP,其中任何一项增加,都会导致AE线上移,带来NI的增加;反之,NI减少。在三部门经济中,J=I+GP,W=S+NT,假如J不变,W中任何一项增加会使NI减少;反之,NI增加。假如W不变,J中任何一项增加会使NI增加;反之,则NI减少。*收入—支出法注入—漏出法AENIOAEAE1AE2NI1NI2JWNIWW1W2JJ1J2NI0NI1NI2ONI0*五、边际税率为零条件下三部门经济的支出乘数
假定边际税率为零,即政府税收不随着NI的变化而变动,则NI增加的数量都等于DI增加的数量;这样,三部门经济中任何支出的增加导致NI增加的过程与二部门经济支出增加导致NI增加的过程相同。*1.税收乘数
定义与公式:税收变动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公式为:KT=NI/-NT=MPCMULT=-b1/1-b=-b/1-b公式推导:由NI=C+I+GP
得NI=C(DI)+I+GP微分得dNI=dC/dDI•dDI而dC/dDI=b;dDI=dNI-dNT所以dNI=b(dNI-dNT)=bdNI-bdNT移项得dNI-bdNI=-bdNTdNI(1-b)=-bdNT即:dNI/dNT=-b/1-b=KTKT对NI的乘数作用:-NI=1/1-b(-bNT)
=
KTNTKT对NI的作用过程:NTDIbCKCNI20200.816580反之,NT减少,则有相反的作用过程,结果会使NI以倍数减少。注:KC=1/1-b=1/1-0.8=5*2.政府支出乘数即政府购买支出对收入的倍增作用。用KGP表示,它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为简便假定政府开支全来自借债,从而税收为零;又假定GP的变动不影响利率。可推导如下;*根据公式:NI=C(NI)+I+GP微分得:dNI=dC/dNI•dNI+dGP而dC/dNI=MPC=b即:dNI=bdNI+dGP移项:dNI(1-b)=dGP所以,dNI/dGP=1/(1-b)=KGP政府支出对收入的乘数作用:NI=1/1-b×GP=KGP×GP例如已知:MPC=b=4/5;GP=100万美元则KGP=1/0.8=5NI=5×100=500万美元*3.平衡预算乘数即指政府收支平衡变动时所引起的NI变动的倍数。NT=GP即为预算平衡;NT=GP表示财政收支平衡变动。这时NT和GP都会影响NI,
NI的变动等于KGP×GP与KT×
NT的变动之差额。公式:平衡预算乘数KB=KGP-KTNI=NIGP-NINT
=GP(1/1-b)-b
NT(1/1-b)
因为GP=NT,所以=GP(1/1-b-b/1-b)=GPKB=NI/GP=NI/NT=1
*例题:设已知MPC=0.8,而政府加征20亿所得税,A.若政府并不增加支出,依简单凯恩斯模型C会减少多少?B.若政府加征20亿税后,又增加支出10亿元,依简单凯恩斯模型收入会增加多少或减少多少?A.由公式NI=C+I+GPC=C0+bDI;DI=NI-NTNI=C0+b(NI-NT)+I+GP(1-b)NI=C0-
bNT+I+GP
NI=-bNT/(1-b)因b=MPC=0.8;NT=20代入NI得:NI=-0.8×20/0.2=-80C=b×(NI-NT)=0.8×(-80-20)=-80所以C会减少80亿。B.增加所得税20亿,由A的解可知收入减少80亿;而增加10亿支出的效果为:NI=KGP×GP
=1/1-0.8×10
=50亿所以两项政策的作用效果为:NI=-80亿+50亿=-30亿*六、边际税率不为零条件下三部门经济的支出乘数在上述各支出乘数的分析中,只使用税收的绝对量,而不考虑边际税收倾MPT=t=NT/NI的边化。而实际上,在税率不变的条件下,NT也会随NI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支出增加带来NI一轮轮增加时,漏出流量不仅是储蓄,而且还有税收。*以投资支出乘数作用为例:假定MPC=b=80%;MPT=t=10%;当投资增加100万美元时,国民收入增加100万美元;但这100万美元中,先要扣除10%的税收,余下的90万美元是可支配收入DI。按照MPC=80%,消费增加72万美元。当这一过程继续下去时,可得下表:*投资增加I国民收入增加
NI100万美元第一轮:100.00=100×1第二轮:72.00=100×(1-10%)×80%第三轮:51.84=100×[(1-10%)×80%]2第四轮:37.32=100×[(1-10%)×80%]3
NI总和357.14=100×1/1-(1-10%)•80%加入边际税率后,原来的投资支出乘数作用缩小,收入增量减少。上述结果用代数表示:
NI=1/1-(1-MPT)•MPC×I
由此可得MULT2=K2=1/1-(1-MPT)•MPC=1/1-b+b•t*根据同样道理,可得乘数K2的各有关乘数:消费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政府净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分别为:1*七、加入投资函数的均衡国民收入与乘数K3
在上述分析中,I被假定为不随NI变动而变动的常量,这是为简化模型以突出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如果在NI—AE模型中引入投资函数,并假定I仍不受利率的影响,则有:I=I0+MPI(NI);MPI=v=I/NI*1.收入—支出法:在三部门经济中,NI=C+I+GP;C=c0+bDI;DI=NI-NT;NT=NT+tNI;I=I0+vNI;将各项函数代入NI得:*2.注入—漏出法:I+GP=S+NT;S=–C0+sDI
s=1-MPC=1-b;I、NT函数同上;代入可推导如下:*3.投资函数与乘数K3由上述收入均衡等式可导出如下关系式,上式可写成:*第五节加入世界市场的“NI—AE”模型
一、收入—支出法:NI=AE=C+I+GP+(EX-IM)图示:C+I+GP+(EX-IM)C+I+GPAENINI0C+I+GP+(EX-IM)>NI
收入扩张C+I+GP+(EX-IM)<NI
收入收缩C+I+GP+(EX-IM)=NI
收入均衡O450C+IC*收入——支出法:公式说明*二、注入——漏出法:公式说明*三、差额公式法:I+GP+EX=S+NT+IM
移项后可变成三个差额公式:I-S=(NT-GP)+(IM-EX)I-S=(NT-GP)+(IM-EX)80-100=(50-50)+(60-60)I-S=-20;I<S即AE<NI;可选择的调整方案有:(1)增加EX20亿.即扩大国外需求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2)增加GP20亿.即用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弥补民间需求的不足;(3)减少NT或IM20亿.即减少漏出量,增加注入量.*I-S=(NT-GP)+(IM-EX)100-100=(50-70)+(60-60)GP>NT;即AE>NI;有过度需求20亿这时可选择的调整方案有:(1)增加政府税收20亿;(2)减少政府支出20亿;(3)减少投资支出20亿;如果NT、GP和I都不能动,那么,可行的办法还有:(4)减少出口20亿,即把准备销往国外的20亿商品用于国内需求,但对外贸易会造成20亿赤字,这可依靠借20亿外债或引进外资20亿来弥补;(5)增加进口20亿,即增加国外供给,满足国内需求。但外贸仍有逆差;如外资不能流入,则(6)动员国内增加私人储蓄。*题例:已知某经济社会有如下资料:C=1380+0.55DI;I=200+0.14NINT=1000+0.20NI;EX=1000;IM=470+0.08NI;GP=2200。请分别用收入—支出法和注入漏出法求出均衡收入及C、I、S、NT、M、K4的数值。*四、净国外购买支出与乘数K4
在四部门经济中,当支出的增加导致NI一轮轮增加时,由于漏出量不但有MPS和MPT而且还有MPM,因此,每一轮增加的支出将减少,乘数作用将再次下降。例:已知某四部门“NI—AE”模型的各项函数:C=C0+bDI;NT=NT+tNII=I0+vNI;X=EX-M0-mNI;GP仍旧不变。均衡条件:NI=AE。代入得**解题:(1)收入—支出法
NI=1380+0.55(NI-1000-0.20NI)+200+0.14NI+2200+1000-470-0.08NI
=1380+0.55NI-550-0.11NI+200+0.14NI+2200+1000-470-0.08NI
3760=NI(1-0.55+0.11-0.14+0.08);NI=3760/0.5=7520*(2)注入—漏出法*证明:S+NT+IM=I+GP+EX=4452.8
877.2+2504+1071.6=1252.8+2200+1000=4452.8
C+S+NT=C+I+GP+(EX-IM)
=4138.8+1252.8+2200+(1000-1071.6)=7250
*
乘数的变化:设MPC=b=0.8;MPT=t=0.25;MPM=m=0.20;MPI=v=0.10*五、引致投资与加速原理
I=I0+MPI•NI;MPI=I/NI;I=K;W=K/Q;I=K=W•Q或I=W•(QT-QT-1);K/Q=K/Q=W=3;
下表说明投资相对于销售量的加速原理:(单位:亿美元)年份销售额销售增量投资增量I(K)11000211001003003120010030041400200600517003009006190020060072000100300820000091900-100-300增长10%增长9.1%16.7%21.6%11.7%5.2%0%-5%0%100%50%-33.3%-50%-100%*第四章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货币的性质与供给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定义:经济学中所说的货币,是指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凡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用于交换物品和劳务的标准物品都叫作货币”。即“一般等价物”而已。职能:交换媒介;贮藏手段;计帐单位;延期支付手段。二、货币种类与供给量种类:硬币;纸币;活期存款货币;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准货币;货币替代物。格雷欣定律:“劣币驱逐良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一个社会中货币的总存量。通常西方国家使用的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有:1.M0=现金2.M1=M0+活期存款3.M2=M1+小额定期存款+短期定期储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4.M3=M2+长期大额储蓄(10万元以上)+准货币或货币近似物经济分析中的货币供给量一般指M1
有时使用M2或更广义的货币供给。所以,一个社会的货币供给就是指通货、活期存款以及政府、厂商和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其它存款之和。货币供给量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自变量,曲线是一条没有弹性的直线。*三、货币本位
金币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货币单位基础的本位;复本位制:同时规定黄金和白银为货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师范大学《数据结构及算法实验(Python)》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民族民间舞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实施健康饮食推广的工作计划
- 药剂科个人工作计划
- 完善离职面谈流程的注意事项计划
- 新余学院《U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大学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招商部商业计划年度战略回顾及下年计划
- 西华大学《影视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259西方行政学说期末试题答案
- GB/T 41518-2022页岩气勘探开发油基岩屑处理方法及控制指标
- 《活动课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 连接器基础及测量标准
- GB/T 35451.1-2017埋地排水排污用聚丙烯(PP)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丙烯双壁波纹管材
- GB/T 28602-2012磷酸(热法)生产技术规范
- 抱抱“暴暴”应对负面情绪 课件 高中心理健康
- GB/T 17107-1997锻件用结构钢牌号和力学性能
- 学习义务教育法课件
- 202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答案
- 悬挑式作业平台安全验收(检查)表
- 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