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标准》_第1页
《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标准》_第2页
《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标准》_第3页
《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标准》_第4页
《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oundwateratheavy(征求意见稿)1控和修复治理工作,国家和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陆续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的修复技术水平,对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的工包括涉及环境保护和二次污染的监测,以及过程影响范围的建(构)筑物监测。不同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的过程监测要求详见本标准第4~8章。2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标准涵盖了设计、施工、监测等内容,技术领域涉及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等行业,因此需要与多专业的技术标准相协调。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现行标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异位热脱附》HJ1164、《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HJ1282以及《建设场地污染土与地下水土工处置技术标3从事过涉及重金属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并按照相关国家技术规范等确认土壤【条文说明】根据原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固体(2022)17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工作方案》(沪环水(2022)155号)中提出重点防控的重金属2.0.4异位稳定化ex-situstabilization向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添加稳定化药剂,通过稳定化药剂与污染物间的化学反应将污染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化学改性或将其导入某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中,4金属污染土壤的异位稳定化技术,参考了行业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中第2.5.35条的规定,并结合上海地区土壤修复治理经验进行修改。水平敷设阻隔层阻断污染介质向周边环境迁移输送的过程。【条文说明】本条参考了原环境保护部环办土壤函〔2017〕1787号《关于征求<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阻隔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等3个技术文件意见的函》中水平阻隔技术的规定。水平阻隔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废水的临时性阻隔、贮存,以及重金属污染地块的临时性阻隔、应急阻隔和长期阻隔。采用竖向形式布置阻隔层,阻断污染介质向周边环境迁移输送的过程。【条文说明】本条参考了原环境保护部环办土壤函〔2017〕1787号《关于征求<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阻隔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等3个技术文件意见的函》中垂直阻隔技术的规定。垂直阻隔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地块的临时性阻隔、应急阻隔和长期阻隔。2.0.7异位土壤淋洗ex-situsoilwa用清水或由化学药剂配置的淋洗液对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进行洗涤,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至淋洗液中,对淋洗液中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清洁污染土壤目的【条文说明】本条参考了行业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中第2.5.31条的规定,并结合上海地区土壤修复治理经验进行修改。清水是传统淋洗技术较多采用的淋洗液,然而对于细粒土需进一步选用化学药剂进行增效洗脱。按设计要求筛选配制一定浓度的淋洗液(清水无需配置),通过溶解作用、酸化作用、络合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将土壤颗粒表面的污染物去除。5采用间接加热处理的方式对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进行处理,将污染物从污染土壤中挥发去除,对热脱附尾气中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清洁污染土壤目的的过程。将污染地下水从抽出井中泵出,在地上建立处理系统以去除污染物的过程。【条文说明】本条参考了行业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中第2.5.19条的规定,并结合上海地区土壤修复治理经验进行修改。地下水抽出处理适用于渗透性较好含水层中迁移性较强吸附性较低的重金属污染地2.0.10风险管控目标riskcontroltarget阻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暴露途径,阻止污染扩散,防止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产生影响的阶段目标。【条文说明】本条参考了行业标准《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中第3.7条的规定,并将管控范围扩大至污染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由地块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终点。【条文说明】本条参考了行业标准《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中第3.2条和《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中第3.6条63.0.1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流程应包括前期资料收集、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方案制定、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行、过程监测与控制、效果评估、安全与环境管理,在设计、施工、监测全过程应遵循绿色可持续理念。【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流程的总体工作流程,并突出体现减污降碳的总体思路。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的药剂选择、材料选用、能源选择、工艺设计和工程开展应遵循绿色可持续修复理方便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优先使用低碳材料,使用清洁能源并合理施工组织管理,避免修复过程设备空转的能源浪费并充分回收可回收能量,废水处理后建议循环使用。制定境管理73地下建(构)筑物、管线等设施分布资料及保护要求;性指数、黏粒含量、渗透性等)、地下水位、流向等。3地块内及周边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可能影响施工,或因施工3.0.3如已有地块资料不能满足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设计要求,应击穿光谱仪等快速检测设备辅助判断土壤污染程度。当现场条件具备时可采用高8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感应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查探测重金属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空间分布。【条文说明】根据工程实践经验,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快速检测方法和高密度电阻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感应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可用于探测重金属含量异常,辅助划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范围,可参照《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22)16号)、《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勘查目标物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电阻率差异,探测范围上方无极高或极低阻的屏蔽层,地形平缓,覆盖层薄。流干扰的地区不宜布置激发极化法工作。电磁感应法3.0.5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区域重叠时,应统筹考虑土壤地下水的风险管控和修复,考虑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各相之间的迁移行为对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的影响,统一清除或管控污染源。【条文说明】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要兼顾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环境,统筹土壤、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防止污染介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产生影响。污染范围深度重叠时,即使地下水风险可接受,地下水无需修复,也需考虑地下水对土壤的再污染,因此制定技术方案时应协同修复治理,将重金属在各相含水层介质中的环境行为纳入评估。3.0.6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应根据地块特征、污染特征,结合重金属形态分布、风险管控和修复目标、地块开发建设需求等,明确风险管控和修复模式,开展技术筛选和可行性评估工作确定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从主要技术指标、工期、费用、绿色可持续性和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方案可行性比选,确定经济、实用和可行的技术方案。9【条文说明】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技术方案需根据地块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特征、风险管控和修复目标、地块开发建设计划等,确定风险管控和修复模式,并时间、环境风险和绿色低碳等方面确定适宜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宜优先考虑绿色、低碳以及基于自然的修复模式。首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地块再开发利用规划和开发方式,判断地块是否可以实施风险管控:①对暂不开发利用的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的的风险管控;②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地块,实施以安全利用为目的的风险管控。其次,如果判断污染地块需要进行治理修复,修复技术的筛选主要根据污染场地修复策略,结合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特征,参考相关文献、案例或采技术初步筛选可采用列表描述法、权重打分法等方法,提出一种或多种备选修复技术并进行下一步可行性评估。最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和修复要充分考虑重金属的形态分布,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决定了修复效果和技术经济性。3.0.7技术筛选应综合考虑地块污染特征、风险管控与修复模式、原位/异位模式、技术适用性、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后确定,必要时应采取两种及以上技术联用。【条文说明】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应用广泛且适用于本市重金属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技术有稳定化技术、水平阻隔技术等,土壤修复技术主要为异位修复技术,包括土壤淋洗技术、热脱附技术,地下水修复技术有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工程需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及以上技术联合使用。本本标准仅针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成熟技术进行规定。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无法根除污染源,目前应用较少,本标准未做规定。工程周费用适用于铅、较低-时间短。工程周费用控等重金属的风险管控期监测。染土壤;用,并进行长期监控;来存在被扰动的风险。阻隔土壤和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管控工周期期监测。较低、施工周隔在特定区域。1存在污染物泄漏风险;开发利用产生影响;3阻隔应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相对较大。阻隔土壤和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管控工周期期监测。较低、施工周污染土壤与1存在污染物泄漏风险;开发利用产生影响;3阻隔应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相对较大。位壤异土适用于砷、土壤的修复复时间较短-中等。减量化效果低土壤中污染物总量;低。1不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或污染废渣的土壤;2需配合其他技术处理洗脱废水3系统构成复杂,占地面积5对小体量污染土壤项目及济性较差。异间热附污染土壤设备安时间为1-3个月复效率高。1不适用于腐蚀性有机物、较高的土壤2处理效率受土壤性质影响工程周费用时间较壤需进行预处理,增加处理高,安装调试时间长,设备设源来源;目技术经济性较差。下抽处地水出理吸附性较下水修复复时间较长。 中等,用较高。埋深较大的染地下水的效快;设备简便。1处理后期会出现拖尾现象。2不宜用于吸附能力较强的污染物,以及渗透性较差的含水层。(1)异位土壤淋洗+地下水抽出处理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复合污(2)异位稳定化+阻隔适用于单一及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风险管控;(3)异位热脱附+稳定化适用于含汞等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4)阻隔+地下水抽出处理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和材料的效果,因此本标准后续章节对所有重金属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均提出现1污染土壤清挖应满足边坡稳定性与周边建(构)筑物安全保护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支护措施除应保障支护体系自身和周边建(构)筑物安全,还【条文说明】本标准规定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主要为异位处理上海地区地下水埋深普遍较浅,污染土壤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需要采用隔1应根据总体土壤开挖量、配套设施要求及现有地块条件进行设计和建设;寸大块杂物并进行清洗。为了防止土壤中污染物渗漏污染暂存和预处理场所下方1宜采用分选或分拣方式去除污染土壤中砖瓦、石块、木块、铁块等杂质;式使土壤含水率降至设备进料要求,脱水剂不应影响后续处理工艺效果和引入新需保证后续处理系统工况的稳定;防止给料不均造成进料口堵塞或设备的运转故3.0.14异位处理后的土壤应满足其去类型土壤回填应按类型分区分层填铺,回填土壤的压实处理应满足地块地基承载【条文说明】异位修复或风险管控处理后土壤利用不仅需要考虑风险管控和修复3.0.15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设备的运行及维护应根据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手册和维护保养手册进行作业。【条文说明】当发现后续处理土壤地下水物理化学特征与原先确定的特征有显着3.0.16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运行阶段应监测土管控工程性能指标,涉及深(大)基坑的还应监测基坑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实施过程3.0.18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和上海市地方标圾处理管理规定》(沪府令57号)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沪环土(2021)263号)相关规定;4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要求进行贮【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在实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的鉴别程序进行鉴别,依据其固体废物属性按相4异位稳定化技术稳定化技术进行风险管控,含挥发性汞和有机物的污染土壤不宜选用异位稳定化化的技术要求。异位稳定化技术适用于可以实施风险管控且施工周期较短的重金含单质汞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可采用热脱附+稳定化等多种技术联用的方式。对于汞污染的异位稳定化过程需要考虑处理过程温度升高造2现场中试试验应评估实验室小试结果与使用现场设备时的稳定化效果是3中试工程量不宜小于100m³,试验条件应与实际工程施工条件保持一致。【条文说明】土壤物理性质(机械组成、塑性、含水率等)、化学特性(有机质含量、pH值等)、污染特性(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均会影响到异位稳定化技实验室小试中建议根据稳定化产物的最终处置目的,按照评估稳定化效果的指标和标准,如稳定化产物的物理性能(如密度、黏度)和物理特性(如强度、浸佳的技术方案进行现场试验(中试)。中试完成后要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估,评估中(图4.2.1)。图4.2.1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工艺流程表4.2.2常规重金属稳定化药剂及其适用性目标重金属适用性+++++++++++++++++++++【条文说明】稳定化技术对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多样,主要包括调节pH、沉淀、共铬、镍污染土壤稳定化药剂有碱性物质类(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磷酸盐类(磷矿粉、磷酸盐等)、硫化物类(多硫化钠、硫化钠、硫氢化钠等)、铁盐类(氧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等)、硅酸盐类、矿物质类、生物炭类等。此外,还可选用市售的各种专利产品药剂。本条给出了常规重金属稳定化材料及其适用1筛下土块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条文说明】异位稳定化土壤破碎程度大有利于后续与稳定化药剂的充分混合接2反应pH条件应考虑土壤初始pH条件、污染物类型和药剂特性;搅拌时间不宜小于1min,土壤含水率不宜大于30%,混匀度不宜小于90%;【条文说明】稳定化药剂与污染土的质量比常见数值范围为0.5%~10%,一般不超过20%。一般需搅拌混匀2~5遍。异位稳定化体积增量一般为30%~130%。药剂的滥用和高投加比势必对土体产生负面影响,带来的体积膨胀也势必增加处置不同重金属的不同形态的稳定pH范围不同,土壤是否需进行pH预处理需根土壤和药剂混合的计量装置可选用电子皮带秤,混合装置应根据处理规模和合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1)采用内搅拌设备,即设备带有搅拌混合腔体,污染土壤和药剂在设备内部混合均匀;2)采用外搅拌设备,即设备搅拌头外置,需要设置反应池或反应场,污染土壤和药剂在反应池或反应场内通过搅拌设备混合均1土壤养护时间应根据药剂特性和反应持续时间确定,不宜少于5d;和水分需求。土壤含水率宜控制在土壤饱和持水能力的90%以上,通常根据实验室小试以及现场中试验证合理确定。目前行业常规做法,常维持土壤含水率在20%~30%,至少需养护5d。存盖20cm以上的清洁土;药剂适宜的混合时间和处理量,并根据药剂配比和使用量调整土壤输送量和药剂使用过程做好人身安全防护。对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硫化钠、三氯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4号)、现行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等4.3.5稳定化药剂可通过加水配制成液体药剂浆液使用,也可直接以干粉的形式到喷射装置,运用搅拌头螺旋搅拌过程中形成的负压空间或液压驱动将粉体或浆体释放的设计方案应配备气体收集系统(气体收集罩、气体回收处理装置)。4.3.7异位稳定化施工应建立污染土壤处理和药剂使用等记录制度,并应包括下1污染土壤清挖、暂存和处理情况记录,内容包括土壤来源、数量、种类、1建设保护系统(如在稳定化产物上方覆土或铺设沥青层),防止稳定产物受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施工过程环境管理技术要求(试行)》(沪环土(2021)166号),其中稳定化药剂的使用量是最关键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可通过记录统计等方法间接获得,间接获得的参数记录频率不低于1次/d。壤理化性质(如氧化还原电位、含水率)等参数,判断反应效果并及时调节反应条稳定化的可处理性相对较差,再处理的稳定化产物不达标或效果不理想的风险会4.4.4稳定化处理后土壤原地回填或用于路基材料及其他覆土,其浸出毒性的评估方法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地下水用途对应标准值或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危害。评估标准一中IV类标准;若管控地块边界半径2000m范围内存在饮用水源地、集中地下水开水长期监测指标一般包括环境指示参数(如pH、电导率等)、实施稳定化控制的污染物以及稳定化过程引入的其他潜在污染指标(如稳定化药剂引入的硫、磷)。原则上长期监测1~2年开展一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随着监测时间的延须清楚说明终止监测的标准和达标情况。终止监测的标准一般根据稳定化产物的残余风险来确定,比如稳定化产物中污染物的浸出速率已经足够慢且还有不断变5阻隔技术5.1.1暂不开发利用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区域可采用水平阻隔技术进行风险管控,阻断污染土壤与人体直接接触和外部水入渗,存在扩散风险的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可采用垂直阻隔技术进行风险管控,阻断地下水污染扩散,控制地下水流场或与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结合强化修复效果。根据阻隔需求,水平阻隔可与垂直阻隔技术【条文说明】本章规定的水平阻隔技术为表层覆盖阻隔,阻隔层采用水平敷设布置的形式,阻断污染介质向周边环境迁移输送的阻隔技术,可根据需求与采用垂直布置的阻隔屏障结合。本章规定的垂直阻隔技术,阻隔层采用垂直布置的形式,阻断污染介质向周边环境迁移输送,用于确保设计使用年限满足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目5.1.2水平和垂直阻隔屏障的构造与厚度设计应满足防渗功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并应通过现场中试试验,优化设计方案和工艺参数。【条文说明】阻隔技术需根据污染地块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为满足设计服役性能要求,阻隔体需要具备较好的防渗隔污性能,以及匹配服役年限和防渗性能的屏障构造与厚度。阻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对实现污染物的隔离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应通过现场中试优化确定最终施工工艺和设备。5.1.3水平阻隔屏障宜设置水的导排、收集系统,必要时还需设置水处理系统。【条文说明】污染地块设置大面积水平阻隔屏障后,需要考虑地表降雨入渗的收集和排放系统,为防止外来水质与地块内污染土水交叉污染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必要时还需设置相应的水处理系统。5.1.4垂直阻隔屏障可兼做基坑支护结构体时,设计与施工除应满足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基坑工程相关标准。用于控制地下水时,应满足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相关要求。【条文说明】建设领域的国家及地方基坑工程相关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基坑工程支经常在土壤地下水修复工程中与其它修复技术结合使用。故而修复工程中的阻隔导阻隔工程的设计与效果评估,是判别阻隔屏障是否有效切断污染物暴露途径的方向的污染物迁移。重金属污染的垂直阻隔目标主要为阻止污染介质向周边环境限应根据阻隔工程后续的利用规划、拟投入的资金预算以及不同技术的可行性综5.2.4阻隔屏障工艺设计宜包括阻隔屏障选型、阻隔材料选型及验算、阻隔范围设计、屏障厚度设计等。【条文说明】重金属污染地块阻隔应基于确定的风险管控目标、范围、年限,以及阻隔屏障的工程性能,进行屏障选型、阻隔范围、厚度等总体设计,通过屏障材料选型和服役年限验算筛选适宜的阻隔材料,进一步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阻隔屏障的防渗性能应根据目标污染物高迁移性和高风险性、有利迁移的地质条件、周边敏感目标的高保护要求等适当提高。5.2.5应基于既定的风险管控目标和需要切断的暴露途径,综合考虑使用功能、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特征、材料供应与施工条件等选择适用的水平和垂直阻隔【条文说明】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地块的常用水平和垂直阻隔技术在上海地区的适用性及关键参数如下表所示。本标准主要规定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垂直阻隔技术以及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非气体型污染阻隔覆盖技术的相关要求。挥发性有毒有害气体水平阻隔技术主要针对挥发性有机污染地块设置,与非气体型污染阻隔覆盖主要差异在于气体导流措施,本标准不对其进行规定。钢板桩可用于施工速度快、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小等优点,但其主要应用于基坑工程作为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其设计与施工监测均与其他垂直阻隔技术有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不做规定,可参考建设工程基坑工程相关技术要求。适用目急阻隔果不能得到保证;景、中央绿地、停车场等需求;染水收集与处置措施,切断/降低污染对上系统的影响;力,减少因降水造成污染范围扩大。适用目管控,须采用此系统,并和垂直阻隔系统联凝土水阻隔的土壤和废水不适用道路、停车场等需求,可考虑;易下迁,则需考虑在底部设置隔离层,可考虑采用注入或旋喷形成水泥土底部水平阻隔层。平阻隔隔强,适用寿命长。求量较大,黏土资等,可作为天然黏土底部水平阻隔层;②污染深度上部赋存天然黏土,如②层粉质黏土,可作为天然黏土上部水平阻隔层;表部防渗层。隔料存在老化问题。波动,削弱饱和带污染对上层非饱和带的影响;易下迁,则可考虑在底部设置柔性膜,但柔性膜施工难度大;隔技术土-膨润墙隔隔无缝接触。载力小;地下水位线以上的墙体可能4m以下水温:16℃~20℃,能够抗适用性不强。隔墙斜坡场地。适用性不强。高密度膜)阻隔墙适用于各种地层。难以嵌固,防渗效响,地下水水位上升容易造成土工膜4m以下水温:16℃~20℃,能够抗适用性不强。优点:适用于复杂适用目(注)浆墙隔地层。响很大。地面结构的隐蔽工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阻隔、应急阻隔时无法钻进或产生桩位偏移;钻深较大时成孔垂直度偏差较大;施工期间大量废浆消纳难度大;长期防渗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广泛适用,对于上海西南部松江、青浦以及金山的孤丘或岛屿基岩露头区域适用性较差。阻隔、应急阻隔率高,适用性强。广泛适用,对于上海西南部松江、青浦以及金山的孤丘或岛屿基岩露头区域适用性较差。阻隔、应急阻隔优点:装卸、运输、堆放方便,不易损速度快;排土量小影响小。具有一定适用性,对于上海西南部松江、青浦以及金山的孤丘或岛屿基岩露头区域适用性较差。5.2.6阻隔屏障的材料选型应根据设计服役期、地块地质条件与污染特征、地块风险管控目标等要求综合确定,可选用单一或组合材料型式,鼓励研发采用新型绿色阻隔材料,并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阻隔屏障的隔离层应选用天然黏土、人工复合隔离工程材料等;排水层应选用导水性能好的材料,其渗透系数应大于1×10³m/s;表层覆盖可采用绿化种植土层、表层植草格绿化层、钢筋混凝土面层等;3黏土材料应选用土质均匀、有机质含量小于5%的黏性土,塑性指数范围4膨润土宜选用优质钠基膨润土,目数宜为200目~400目;×10⁷cm/s,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00kPa;水泥-膨润土拌合物初凝时间不应6防渗膜宜选用具有良好抗拉强度和韧性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土工膜 (HDPE膜),技术性能指标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¹¹cm/s;与黏土或混凝土材料组合使用时,单一膜厚度不应193的相关规定,单位面积总质量不应小于4800g/m²,其中单位面积膨润土质量不应小于4500g/m²,厚度不宜小于5mm。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材料提出明确规定,可作为水泥系竖向阻隔屏障原材料选用的【条文说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部分重金属盐类对于常用的阻隔材料可能具有级进行了规定。原材料选用中要首先依此判断污染地下水与岩土体长期作用下水5.2.10水平阻隔屏障的设计厚度应根据设计使用期限和击穿标准采用渗流扩散1阻隔屏障采用黏土类材料时,屏障有效厚度不应小于300mm,黏土压实工布作为保护层,下设厚度不小于200mm,压实度不小于0.90的压实黏土衬垫土工膜易受尖锐物品刺穿或损伤,用于永久性水平阻隔屏障时应与其他材料组合3隔水层的渗透系数不宜大于10⁶cm/s;当隔水层厚度大于1m,进入隔水层深度不宜小于1m;当隔水层厚度小于等于1m,进入隔水层深度不宜小于1/2的隔水层厚度;当隔水层厚度小于等于0.5m,可要时需对该层进行加固处理;10m以内的中深度1桩径宜为350~850mm,搭接尺寸宜不小于100mm,对污染严重的地块2膨润土掺量宜为10%~15%。3采用双轴搅拌桩时,水泥掺量应不少于13%,水灰比宜为0.6~0.75;当采用三轴搅拌桩时,水泥掺量宜不少于20%,水灰比1.5~2.0,对暗浜或有机质含量1/3;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1.0~1.5,水泥掺量应不少于25%,并宜加入不少于15%的膨润土。使用,屏障有效厚度不宜小于300mm,土工膜幅宽不宜小于7m,搭接长度不宜5.2.15垂直阻隔屏障与邻近建(构)筑物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条文说明】垂直阻隔屏障施工及工后对邻近建(构)筑物存在潜在影响;同时,需采取适当的工程保护措施保证正常施工及工后正常使用。垂直阻隔屏障顶部承1用于水平阻隔屏障的压实黏土施工前应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最大干密度和2覆盖物表面坡度一般不超过33%,标高每升高3~5m,应建造一个台阶。台阶应有不小于1m的宽度、2~3%的坡度和能经受暴雨冲刷的强度;覆盖系统堆体顶面坡度应不小于5%;当边坡坡度大于10%时宜采用台阶式收坡,台阶间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差不宜大于5m。1当压实黏土防渗层铺于土工合成材料之上时,下卧土工合成材料应平展,2土壤层施工应分层压实,各层之间应紧密结合,压实度不得小于90%,防止雨水渗入阻隔体内;松土厚度宜为200mm~300mm,压实后的填土层厚度不应3黏土层地基处理平整度应达到每平方米黏土层误差不得大于2cm,宜主要4各层宜每500m²取3~5个样品进行含水率、干密度和渗透性测试;在后续层施工前应将前一压实层表面拉毛,拉毛深度宜为25mm,可计入下一层松土1碎石排水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粒径宜为20mm~40mm的级配碎石,上部宜铺设200g/m²土工滤网,下部宜铺设非织造土工布,防止对隔离层造成不和碾压,并加强碾压,搭接宽度宜不小于300mm;纵缝应垂直相接,严禁3土工复合排水网中土工网和土工布应预先粘合,且粘合强度应大于0.174土工复合排水网的排水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边应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宜小于80%;2种植层下宜敷设非织造土工布,防止泥面应高出地下水水位,泥浆面应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300~500mm。3成槽过程应监测沟槽宽度、垂直度和深度。槽段验收合格后应清除槽内泥浆和底部沉渣。成槽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200。槽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2004泥浆下浇注混凝土应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内径宜5.3.9水泥搅拌桩等以柱、桩搭接形成的垂直阻隔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轴水泥搅拌桩施工深度不宜大于14m,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深度不宜大于30m,搅拌桩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应小于设计值。2双轴搅拌桩应采用两喷三搅工艺,钻头搅拌下沉速度不宜大于1m/min,钻头喷搅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5m/min,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宜为10~15mm;三轴搅拌桩搅拌下沉速度宜控制在0.5~1.0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1m/min,并保持匀速下沉或提升。3双轴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50,三轴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200,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相邻桩位施工时间间隔不应大于16h。4对污染浓度高、土层渗透性好等不良条件,应适当增加搅拌次数。【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搅拌桩法垂直阻隔屏障的施工要求。施工要点在于桩体本身的均匀性和搭接处的防渗性。为确保搅拌桩的深部均匀性和搭接质量,控制了搅拌桩深度。为保证阻隔屏障均匀性,规定了搅拌次数、搅拌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等搅拌参数。为确保搅拌桩紧密搭接,规定了搅拌桩的垂直度和桩位偏差。5.3.10高压喷射注浆法垂直阻隔技术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选用双管法或三管法进行施工。2注浆压力宜不小于20MPa,气流压力宜为0.7MPa,提升速度宜为3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150。4注浆管置入钻孔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方可喷射注浆,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方可提升注浆管,由下向上喷射注浆,注浆管分段提升搭接长度宜大于5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小于16h,先后施工的两桩间距不应小于46对污染浓度高、土层渗透性好、暗浜等不良条件,应根据施工情况采取5.3.11垂直阻隔技术在施工完成时应对屏障顶部进行工程保护,并应符合下列1刚性及半刚性竖向阻隔屏障应在屏障材料的初始凝固后松铺厚度不小于15cm的黏性土,并应在达到屏障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施工压实黏性土,压实度不宜小于90%;2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顶部覆盖层可选用厚度不小于60cm的压实黏性土,压实度不宜小于90%;3可在压实黏性土层下部铺设土工布,铺设土工布时压实黏性土的压实度不宜小于85%。【条文说明】垂直阻隔屏障表层易受气候环境影响产生表层失水开裂等质量问题。顶部覆盖层是重要的工程保护措施。5.3.12对阻隔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地下水及施工废水等,应配置相应的水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对施工产生的阻隔材料残渣、泥浆和回填料,应根据固废类别,按相应标准妥善处理处置。5.4.1阻隔屏障运行期间应依据阻隔系统类型和设计寿命对其进行长期监测,水平阻隔覆盖措施的长期监测应包括覆盖层裂缝监测、阻隔材料的腐蚀监测、阻隔系统的沉降监测等,垂直阻隔屏障的长期监测应包括阻隔系统的沉降、目标污染物浓度以及地下水水位、水质、流场等,监测频次宜不少于1次/季度。【条文说明】阻隔系统运行时需开展监测,证明阻隔系统达到设计目标的最初性能,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阻隔失效的隐患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阻隔系统在污染地块后期环境监管中风险管控效果得以持续。针对垂直阻隔系统进行阻隔屏障沉降监测,防止因地基沉降而发生污染物渗漏,对于上海地区软弱下卧层应加强监测。通过对阻隔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相关污染物指标、地下水水位进行监测可直观判断阻隔及时的实施效果。5.4.2阻隔屏障施工期间与服役期间应进行阻隔屏障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条文说明】阻隔施工过程中可能因施工活动对周边邻近建(构)筑物造成不均6异位土壤淋洗技术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固体(2022)17号)中重点防控的重金重金属粒径和形态分布特征对于筛分等级和淋洗药剂的确定较为关键。由于工程现场和实验室环境的差异性,上料速率、药剂浓度、液固比、淋洗时间等关键参数需通过中试试验进行优化。6.1.3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设备、管路及其他辅助配件应耐酸碱腐蚀。【条文说明】一般情况下淋洗系统中的药剂具有一定的酸碱性,提出了淋洗设备、管路及其他辅助配件应采用耐酸耐碱腐蚀的材料或做防腐处理。6.2.1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工艺流程宜包括暂存和预处理、进料、混合制浆、筛分洗涤、增效洗脱、泥浆浓缩、泥水分离、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图[泥浆浓缩【条文说明】异位淋洗典型工艺流程为:将挖出的污染土壤破碎筛分,与清水或淋洗液混合搅拌制成泥浆,通过筛分洗涤分离粗颗粒土壤,富集重金属的细颗粒泥浆添加化学药剂增效洗脱,之后对泥浆进行混凝沉淀,浓缩后的泥浆利用脱水设备进行泥水分离,淋洗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一般情况,上海地区重金属污染土粗粒土和细粒土均有分布,细粒土占比高,宜采用筛分洗涤+增效洗脱的典型工艺。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主体工程包括暂存和预处理、进料、混合制浆、筛分洗涤、增效洗脱、泥浆浓缩、泥水分离、出料堆放、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监测和过程控制系统等。6.2.2污染土壤砂粒含量大于75%时,可不设置增效洗脱,采用筛分洗涤减量化修复工艺流程(图6.2.2)。[泥水分离泥浆浓缩废水处理【条文说明】对于上海地区表层污染土砂粒含量较高的情况,可采用筛分洗涤减量化工艺以提高淋洗修复效率。砂粒的划分标准根据上海市现行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G/TJ08-37的规定确定。6.2.3对于残余态重金属含量较高且赋存于特定土壤粒径范围的污染土,可结合污染土处置量、处置成本等因素,设计采用筛分工艺将富含重金属的污染土筛分后外运处置。【条文说明】本条提出了对残余态重金属含量较高污染土壤的处置方法。对于重金属主要形态为残余态的污染土壤,即使采用药剂强化洗脱也效果不佳,从技术经济性考虑,宜筛分减量后外运处置,不进行洗脱处理。通过小试试验表明残余态重金属含量较高,无法选取有效的淋洗药剂修复达标,同时重金属赋存于特定粒径范围土壤,可以通过筛分的方式将该粒径土壤筛分外运处置,实现减量化,同时应考虑污染土壤处置量、处置成本等因素。6.2.4当污染土壤不满足淋洗设备进料要求时,应进行筛分破碎等预处理,预处理后土壤粒径不宜超过80mm。1当污染土壤类别为杂填土、砂土、粉性土时宜采用干法进料,当污染土壤类别为黏性土时宜采用湿法进料,可根据土壤类别选择组合进料方式;2干法进料时土壤含水率不宜大于60%,湿法进料采用泥浆泵进料时土壤含水率应大于90%,其他情形可采用挖斗进料;2滚筒解泥机滚筒直径不宜小于1.5m,滚筒长度不宜小于4m,进料口处试验结果确定,混合制浆液固比(质量比)不宜低于3:1。旋片和高压水喷头将干法进料的土壤和淋洗剂充分混合制成泥浆。当选择湿法进1土壤粒径筛分分级目标应根据小试试验和土工试验确定,宜根据重金属污染粒径分布特征筛分分离富含重金属的土壤颗粒;2应设计多级筛分组合,筛分设备可采用滚筒筛、振动筛、水力旋流器等一种或多种设备组合,滚筒筛筛下物粒径不宜大于20mm,振动筛筛下物粒径不宜大于2mm,水力旋流器分离粒径尺寸不宜大于0.15mm,筛分终端出料土壤粒径不宜大于2mm;3滚简筛的滚简直径不宜小于1.2m,滚简长度不宜小于2m;4振动筛应采取筛孔防堵措施,筛面长度不宜小于4m;5水力旋流器旋流器内直径宜为200mm~400mm,进料口进料压力宜为0.06MPa~0.2MPa,分离的泥浆浓度不宜大于10%;6筛分洗涤工段应设置缓存池,缓存池应配备搅拌装置,转速不宜低于20【条文说明】筛分洗涤工段通过物理分离方式实现不同粒径间的分级筛分,并对粗颗粒进行清洗。一般情况,土壤粒径越小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越强,重金属含量越高。土壤粒径筛分的主要目的是将一定粒径范围内富含重金属的土壤颗粒单独筛分出,同时土壤粒径筛分也是减量化的措施,让更少的细粒土进入后续增效洗脱单元。通过土工试验可确定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小试试验可分析各粒径范围土壤重金属含量。粗颗粒土壤通过清水冲洗后重金属可得到有效去除,而分离的细颗粒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需要进一步处理。筛分分级根据不同粒径组分的污染物分布确定,保证后续淋洗出料达标且降低泥饼产生量。采用多级组合式湿法筛分的方式,可有效分离更小尺寸土壤颗粒,让更少的细粒土进入后续增效洗脱单元。滚筒筛、振动筛、水力旋流器的筛分粒径可逐步降低,通过不同筛网尺寸的滚筒筛和振动筛组合可以实现2mm以上颗粒的分离。根据水力旋流器的选型,可以实现0.15mm以下粒径颗粒的分离。对于上海地区中下层黏性土,土壤粒径区间较小,可根据实际减少筛分分级,以提高处理效2对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重金属污染土壤可在淋洗剂中加入能降低土壤氧3对于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污染土壤可在淋洗剂中加入能升高土壤氧化还6增效洗脱工段来料土壤粒径不宜超过2mm,洗脱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宜低于30min,液固比(质量比)不宜低于4:1;目标重金属*适用性+十十+++++++磷酸二氢钾=++鼠李糖脂+++++*:非残余态重金属中多级连续洗脱为配备多个增效洗脱池进行淋洗,循环洗脱为土壤淋洗出料后重2混凝剂的种类、用量、泥浆的pH值、混凝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3混凝反应后宜投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量宜小于0.5mg/L,反应时间宜为15~30min;浓缩后泥浆含水率不应高于95%;2压滤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不宜高于60%。2对于铬污染土壤,废水处理宜加入还原3当废水中悬浮物的比重大于1,粒径大于0.2mm,应采用沉淀池;7废水处理产生的重金属污泥应进行脱水,含水率不宜高于60%;6.2.12淋洗出料富含重金属的细粒污染土壤或残余态重金属污染土壤按设计要求(试行)》(沪环土(2021)166号)对污染土壤的运输管理、外运处置以及固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2采用防腐蚀材质的设备和管件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6.3.3调试期应对工程进行不少于2d且每天不少于工程性能试验可结合现场中试进行。通过性能试验结果证明设计工艺参数运行条规范《通过分离/溶解来清洗土壤》(UFGS-能试验阶段需要进行至少每天不少于8h,不少于2d。实践中部分项目不具备夜间连续运行的施工条件,因此参照以上规范提出不少于2d且每天不少于8h的要求。建议以2h/次间隔采集各环节土壤进料、出料、废水和泥饼等,通过监测分析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和处理效果评价。1应依次开启水路,依次开启泥浆浓缩工段、增效洗脱工段、筛分洗涤工段、混合制浆工段、进料工段,待系统内泥浆达到设计负荷的80%以上时,开启后续泥水分离和废水处理工段;2上料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1淋洗系统关停时应依次关闭进料、混合制浆、筛分洗涤、增效洗脱、泥浆浓缩、泥水分离、废水处理各工段;2关停后应及时排空各设备积液,防止对设备的腐蚀;3中途停机应将设备中处理的土壤运行至泥水分离和废水处理结束,并用清水运行30min~60min,避免残存泥浆淤积堵塞管路。6.3.6异位淋洗土壤修复工程应建立工程运行状况、设施维护和生产活动等记录制度,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系统启动、停止时间;2系统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记录,至少应包括:进料量、淋洗停留时间、液固3主要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情况的记录;4各种药剂如淋洗药剂、混凝剂、重金属捕集剂等加药情况;5生产事故及处置情况的记录;6定期检测、评价及评估情况的记录等。【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淋洗系统运行应建立系统运行记录制度,给出了过程记录染土壤混合的液固比(质量比);2筛分洗涤工段的土壤粒径分级(各级粒径范围对应出料量)、水力旋流压力(如有);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施工过程环境管理技术要求(试行)》(沪环土(2021)166号),异位土壤淋洗修复中循环水流量和各工段药剂使用量是最关键记录频率不低于1次/d。6.4.3土壤淋洗修复过程中应使用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器对各级出料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查,评估淋洗效果。检测频次不低于1次/8h。6.4.4应根据施工进度,按批次对排放前的淋洗废水进行采样检测。6.4.5土壤淋洗修复设备应配置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应包括进料、制浆、筛分洗涤、增效洗脱、泥浆浓缩、泥水分离、废水处理的工艺控制系统及预警保安控制系【条文说明】进料、淋洗处理和废水处理宜设置手动及自动系统共同进行控制。6.4.6控制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现场手动控制两种操作方式,主要控制参数应包括土壤进料速率、制浆加水流量、淋洗药剂添加流量、增效洗脱搅拌器转速、混凝剂添加流量、淋洗泥浆酸碱度、板框压滤机压力、各级储罐(池)液位。6.4.7控制系统宜能实现对进料系统、制浆系统、筛分洗涤系统、增效洗脱系统及废水处理系统的运程监控及分散控制,并应设置独立于运程控制及分散控制系统6.4.8自动控制设备应连接自动报警装置,可根据故障或异常情况,实现单个设备报警、单设备/部分工艺段停机、整套淋洗系统停机或紧急停机等功能。【条文说明】淋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零部件磨损、螺栓松动、电机故障、水泵故障、阀门密封不良、管道渗漏等故障问题,可参照下表内容进行相应的检查故障原因电机1.运行中电流过小或过大3.噪音明显1.负载端故障负载端故障1.检查负载情况1.吸水管路不严密,有1.检查吸水管路故障原因2.重新灌水,开启放气门4.提高吸水池水位或降低水泵和水井水面间的距离5.检查和清洗叶轮及出水口1.转速降低1.检查原动机及电源1.装置不当4.吸水管和压水管的固定装置松动不牢固1.检查机组连轴器和中心以及叶轮5.停用水泵,采取措施以减少安装高度阀门类不能顺畅地起闭限位失灵1.密封不良2.重合度不适当1.调整阀门和阀板的密封管体泄漏1.连接时未能良好密封3.管线内有杂物未清理出来1.重新套接1.电源未接通1.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机滤板松开、漏油1.液压系统故障2.部件磨损1.检查维修液压系统2.维修更换o型密封圈1.闭合压力未达到额定值1.及时调节闭合压力值,必须达到设定值再进行下一步操作3.发现滤布褶皱及时清理平整若有损坏及时好的线进行缝补修复1.滑道螺栓断裂、滑道损1.定期检查滑道,发现螺栓有松动及时禁锢或故障原因阻现象下车拉爪卡不住滤板磨损1.连接螺栓松动1.拧紧连接螺栓1.进料量过大1.减少进料量出水流量小1.进水流量小1.调整进水流量7异位间接热脱附技术HgSO₄和HgCO₃等)的形式存在,当温度达到600℃以上时,这些汞都可转化为脱附工艺根据热源与污染土壤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热脱附工艺和间接热7.1.2异位间接热脱附设备应进行负压设计,以保障在运行过程中整个系统处于所含水分被加热挥发所吸收的能量是不必要的,可利用烟气预热对污染土壤进行7.1.4对存在汞污染的复合污染土壤采用异位间接热脱附和其他技术联合修复时,应首先采用异位间接热脱附技术去除汞污染物,再采用其他技术处理异位间接热【条文说明】由于部分汞化合物的易挥发性,对于存在多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采用异位热脱附去除汞污染后续对其他重金属污染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时,汞污染土壤的热脱附处理可能造成其他重金属成分的形态变化,影响其他重金属污染的后续淋洗修复去除或者稳定化效7.1.5汞污染土壤的异位间接热脱附修复工程应通过小试和中试试验确定出料温度或炉膛加热温度、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7.1.6使用异位间接热脱附技术进行汞污染土壤修复应满足《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异位热脱附》HJ1164规定的技术要求。【条文说明】行业标准《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异位热脱附》(HJ1164)对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修复工程的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总体要求、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主要辅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做出了规定。其中部分技术要求适用于汞污染土壤的异位间接热脱附修复。7.2.1汞污染土壤异位间接热脱附修复工艺流程宜包括暂存和预处理、进料、热处理、出料与存放、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图7.2.1)。1含水率不宜大于30%;2颗粒大小不宜大于5cm;3pH值宜为4~10;4塑性指数不宜大于10。【条文说明】含水率大于30%的污染土壤需要进行脱水处理,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可选择加入调理剂(如生石灰)或与低塑性指数土壤混合等预处理方式降低黏性。1)回转窑长径比宜为5:1~10:1,斜率宜为1.3%~5.6%;3热处理设备的驱动装置应采用变频控制。转动速率宜可调,转速宜为14汞污染土壤异位间接热脱附停留时间宜为20min~60200℃~600℃;5热处理设备的热源负荷应为65%~110%;至10%~25%,并采取防止扬尘扩散措施;烟气处理时首先经过冷凝将烟气中的污染物由气相转变为液相,气体冷凝建7.2.7汞污染土壤异位间接热脱附冷凝、气液分离产生的废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1冷凝、气液分离废水应根据污染物含量选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吸附、水满足回用水要求时建议循环使用(例如,用于土壤出料降温除尘的喷淋),不能3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程性能试验可结合现场中试进行。通过性能试验结果证明设计工艺参数运行条件2热处理设备温度降低至100℃后,可停止旋转;2系统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记录,至少应包括热处2热处理工段的炉膛温度、转速、土壤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施工过程环境管理技术要求(试行)》(沪环土(2021)166号),其中炉膛内温度和土壤停留时间是最关键工艺参数。炉膛内温度和扬尘等部分工艺参数可实现动态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其他参数可通过记录统计等方法间接获得,间接获得的参数记录频率不低于1次/d。《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异位热脱附》HJ1164也对热工参数检测提出2宜在烟气排放口设置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宜在距离出料口20m~50m处处理后的土壤进行检查,评估热脱附效果。监测频次不低于1次/8h。室烟气温度、冷却介质流量、各级储罐(池)液位。8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8.1.3地下水抽出处理宜根据需要采取垂直阻隔措施【条文说明】地下水抽出处理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和周边建在于评估抽出处理技术是否适合于特定污染地块的修复并为修复工程设计提供基间的变化特征。(2)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地层情况、地下水深度、水力坡度、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储水系数、水位变化、地下水流速、介质粒径分布、地下水的补给与径流情况等;地下水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等。(3)自净潜力:污染物总量、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土壤吸附能力、污染物转化过程和速率、污染物迁移速率、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其他参数;(4)技术可达性:抽出过程的抽出水量、8.2.1地下水抽出处理工艺设计应包括抽出工艺设计和地表处理工艺设计(图抽出井豔测井图8.2.1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典型工艺流程示意图8.2.2抽出工艺设计应包括抽出井选择、抽出井群布设、抽出设备的选型等。【条文说明】抽出工艺设计包括:根据地块特征选择抽出井类型和抽出设备;进行抽水试验获取渗透系数、抽水影响半径、水流量、捕获区等相关参数;根据抽水试验结果,确定抽出井群布设。8.2.3抽出井的选择应根据地块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特征、地下水修复深度、土层渗透性等进行,上海地区常用抽水井类型可选用轻型井点、管井和真空管井。【条文说明】常用抽水井类型及适用条件如下表所示。渗透系数(cm/s)轻型井点粉砂、砂质粉土、黏质粉土、粉质粉砂、砂质粉土、黏质粉土、粉质8.2.4轻型井点的井管外径、成孔孔径、滤水管等工艺设计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G/TJ08-6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DG/TJ08-61等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定了轻型井点的井管外径、成孔孔径、滤水管的设计要求。1井管外径不应小于140mm,且应大于抽水泵体最大外径50mm以上,成孔孔径应大于井管外径100mm以上;2沉淀管长度不宜小于0.5m;3渗透系数小于10⁵cm/s的土层宜采用真空管井。【条文说明】管井和真空管井的设计需要考虑井管外径、成孔孔径、滤水管长度范8.2.6地下水抽出井设计深度不应小于修复深度,并宜综合考虑地下水类型及埋深等因素,管井深度应考虑沉淀管长度。抽水井筛管的长度和位置,应根据设计抽水量、含水层岩性特征、地下水水位和变化幅度确定。监测井筛管的长度和位置,应根据监测的目标含水层位置确定。8.2.7地下水抽出井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抽出井井管及管路材料应根据污染物种类确定,宜选择聚乙烯(PE)、硬聚氯乙烯(PVC)材质;2抽出井滤料粒径应根据含水层介质粒径确定,宜采用磨圆度好、粒径均匀的中粗砂,不含泥土、云母和有机杂质,单井滤料填充量应通过计算确定;3抽出井管壁滤料上方应填充止水材料,常用材料有膨润土泥浆、水泥泥浆或膨润土与水泥的混合物等,还可以通过在抽出井井管周边覆盖密封膜等措施达【条文说明】抽出井建设涉及的的相关材料包括井管、滤料、止水材料等。1抽出井管应选择坚固、耐腐蚀、不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的材料,PE和UPVC材料均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抗酸碱性能优良等特点。2抽出井滤料粒径应根据含水层粒径确定,可参考下式:式中:D50滤料的平均粒径(mm);d1井群应根据地下水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修复工期要求、周边环境等因素2应根据抽水试验结果确定单井影响范围和井间距,并根据现场中试结果调整抽水井间距。轻型井点井间距宜为1.0m~2.0m,管井间距宜为5.0m~10.0m;3污染源区、污染羽中轴线、边角区域抽水井宜适当加密;4可将注水井与抽水井相结合,增加水力梯度,提高抽出处理效率。【条文说明】抽水井群应布设在污染羽横向与纵向上,根据抽水井影响半径确定抽水井间距。抽水井的捕获区应重叠,以防止污染地下水从井间逃逸。修复工期要求短者可以通过加密抽水井适当加快修复进度。抽注结合时,应保证回注至目标含水层,且避免污染羽扩散或造成含水层二次污染。轻型井点和管井的间距为上海地区工程经验取值,土壤渗透性高取大值,渗透8.2.9抽出设备的选型应根据抽水井类型确定,轻型井点可选用射流式或液环式真空泵,管井可选用潜水泵和液环式真空泵。【条文说明】抽出设备的性能规格应满足现场地下水抽出施工的需求。8.2.10地表处理工艺设计应依据污染物性质、污染程度、修复目标、修复时间、修复成本等影响因素,对选择的水处理技术及出水的排放方式进行可行性评估。【条文说明】选择的地表处理系统应能够有效降低受污染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具有经济合理性和建设成本可承受性,具有许可及施工、运行、维护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可实施性。8.2.11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可采用化学沉淀、过滤或离子交换等常规方法去除,处理技术可参照表8.2.11选择,处理药剂优先选择绿色环保药剂。运行管理成本低;易于管理。换和处置。物。产生的固体废物。去除高浓度无机污染物,经济成本高;【条文说明】采用相关处理技术的设施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规8.2.12处理后地下水应统一暂存至临时水池待检,,根据出水的排放方式选择合适的出水验收标准,满足相关标准后方可排放或利用。【条文说明】出水去向有排入城镇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回灌地下水、排入环境水体、现场回用等,监测和验收标准不同,需满足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排放标准。8.3.1抽水井建井应根据设计抽水井类型选择建井工艺及设备,并符合下列规定:1应优先采用干成孔工艺;2对易产生塌孔、缩孔的松软地层,轻型井点成孔施工宜采用水冲法或钻孔法,管井施工宜采用钻孔法;3成孔深度应不小于抽水井设计深度;4滤料应沿井壁四周连续均匀填充密实;1目标污染物浓度监测前期每周不少于1次,中期每月不少于1次,后期每季度不少于1次;2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