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1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2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3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4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抓住第四次机遇。所以21世纪的100年,能否赶上世界?对中国来说,很重要。观点导航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朝的政治制度一、地方措施:读P16引言结合历史纵横:废行省,设“三司”二、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实录》卷59材料三: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统领各部宰相权力扩大。材料四: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宰相胡惟庸,从此撤销宰相。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③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现实原因)④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

1、宰相制度的废除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3、评价:(1)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宦官专权。1、宰相制度的废除“最不幸的人”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内阁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2、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废宰相后,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形成过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司礼太监“批红”权→发展明神宗2、内阁的创设票拟:大臣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批红:本来是皇帝职权,后由宦官掌握,导致宦官专权。

批红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2、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司礼太监“批红”权→发展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如内阁首辅张居正。→全盛时期

张居正为宋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当政10年,很有作为。但是他最后的结局是死后被抄家,家人发配边疆充军。2、内阁的创设张居正(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2、内阁的创设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结论:内阁首辅≠宰相内阁制≠宰相制2、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3)实质: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4)内阁制与宰相制比较:宰相内阁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的信任职责/性质中央一级决策者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法制约皇权(3)实质:八旗旗主“共治国事”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皇权受限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南书房集权于帝设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君主专制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努尔哈赤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2、军机处起因: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特点:简、密、速作用:军机处的设立【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其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平民百姓:①你明知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得不好,请问你会参加科举考试并在考试中阐发自己的观点吗?②你可以自由地出海贸易吗?你会自主创业,当个小老板吗?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普通官员:①你会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吗?②在上级面前,你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吗?【情景创设】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消极影响: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到达顶峰)(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本课小结秦朝(形成)两汉(巩固)中央:中外朝制地方: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朝(加强)中央:设二府三司参知政事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明清(顶峰)明: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三省六部地方:节度使,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地方: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

单元小结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巩固练习巩固练习2、明代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