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炼字公式:(解释含义)+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宗旨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炼句一般公式:(运用修辞)+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第一页第二页,共31页。◆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抑扬◆联想、想象◆虚实结合◆用典◆象征、托物言志●●●●●●答题公式:
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诗歌的表现手法第二页第三页,共31页。密码1把握诗句内容探究情感主旨密码2密码3抓诗眼抓意象抓背景(从诗题入手;从注释入手)第三页第四页,共31页。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第四页第五页,共31页。考点分析
能初步感受诗歌中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感情、赏析语言和表达手法。取材范围为教材涉及的相关诗歌篇目和《课程标准》附录一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有关诗歌内容。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第五页第六页,共31页。重点:(1)感知形象,理解诗意。(2)分析技巧,品味语言。第六页第七页,共31页。感知形象,理解诗意第七页第八页,共31页。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思想内容是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诗言志
第八页第九页,共31页。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1)感知形象,理解诗意。苍凉、凄凉孤寂愁苦、悲伤失落第九页第十页,共31页。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1页。
上片描写了衡阳雁去、边声角起、崇山峻·
·
·———————————————
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这样一——————————————————————
幅塞外风光。(指出形象),创造出寂寥、肃——————
·
··————杀的意境(分析特征)。表现了戍边战士思—————·
··—————乡、悲凉之情(揭示情感)。———————
步骤:指出形象———分析特征———揭示情感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1页。赏析流程意象(诗的事物)→意境(诗歌画面的氛围)→思想感情(诗的内涵)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1页。分析技巧,品味语言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1页。(1)修辞的巧用比喻、设问、夸张、拟人、反问、反复、借代等(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虚实结合、反衬、动静结合、照应等(一)表达技巧
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1页。(1)修辞的巧用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夸张: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设问: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拟人: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反问、反复、借代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1页。(2)分析各种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描写某景或某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把自己的胸怀、心志寄托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虚实结合:把描写眼前之景、可观之景与描写想象之景、虚拟之景结合起来写。◆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列举出来。◆此外: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反衬、照应等。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1页。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案: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1页。题型有:⑴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并说出自己的观点;⑵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⑶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⑷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品味语言(以字为常见)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1页。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边塞之荒凉,朝廷对边关将士的不关心,深达人心。
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1页。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表现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节奏感。(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若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1页。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012滨州)“轻”字有“轻便的”含义,诗人驾驭轻便的小舟游荡于夹岸高山的长江中,写出了船行之快,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1页。答题模式:该字有——的含义,(采用了——的手法,化——为——),写出了——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烘托了——的情境。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1页。新晴
(宋)刘攽(bā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潍坊市中考试题)“偷”字是“偷偷地”的意思,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南风悄无声息潜入门户乱翻书的情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1页。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巩固训练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1页。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实战演练答案: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2、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1页。2008年中考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1页。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2、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我的描绘: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1页。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2、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描写了夏夜的农村田园景色。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31页。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猫》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粤教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2.4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 Module 1 Unit 2 Its in the west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9 这些是大家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Listening and Talk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12 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Unit4 第三课时 SectionA Grammar focus (3a~3d)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2023年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
- 恶性高热课件
- 真空灭弧室基本知识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
- 工龄认定文件
-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及答案
- 给药护理 口服给药法
-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YS/T 562-2009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铂钌合金中钌量的测定硫脲分光光度法
- 2023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