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附问卷)9100字(论文)】_第1页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附问卷)9100字(论文)】_第2页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附问卷)9100字(论文)】_第3页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附问卷)9100字(论文)】_第4页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附问卷)9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完善对策研究TOC\o"1-3"\h\u10544前言 12033一、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 132513(一)盥洗环节 1200(二)进餐环节 29153(三)午睡环节 327226二、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 420152(一)幼儿园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 425870(二)家长剥夺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 421482(三)家园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沟通 515664三、提高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策略 515739(一)教师层面 512084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519823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630462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64668(二)家长层面 6191191.创设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 6197132.发挥榜样的作用 69340(三)幼儿园层面 777781.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强幼儿自理意识 773242.加强家园合作,发挥教育合力 722360结语 823382参考文献 9摘要自理能力作为人类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掌握好自理能力能够激发幼儿独立处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使其受益终身。本研究通过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以及问卷调查,从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盥洗、进餐、如厕、穿脱衣、午睡等多个方面着手,了解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和自理能力薄弱的原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调研发现部分小班幼儿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照顾,比如独立如厕、独立穿脱衣,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仍然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幼儿对家长有较强的依赖性,没有独立盥洗、独立进餐等习惯,个别幼儿之间还存有自理能力差异大的问题。据调研结果显示,造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和个别幼儿自理能力的差异性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二是家长剥夺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三是家园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沟通。依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本文从教师、家长、幼儿园三个层面提出以下提高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具体策略:教师应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家长应为幼儿创设动手锻炼的机会,发挥榜样的作用。幼儿园则应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强幼儿自理意识,加强家园合作,发挥教育合力。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前言幼儿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习惯就越容易成功。但是实际情况表明,在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今天,大众对幼儿的投资日益增长,却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好的自理能力是儿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是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自理能力是个体走向独立的第一步,是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幼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家庭、老师、社会都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能更好的了解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善,这对幼儿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的,对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本文选取南京市M幼儿园,对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包括进餐、午睡、穿脱衣、盥洗、如厕等多个环节进行观察记录,以此分析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现状。(一)盥洗环节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一道防线,幼儿良好盥洗习惯的养成是积累自理生活经验的过程。根据笔者观察发现,小班幼儿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洗手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部分幼儿在盥洗环节时,打开水龙头直接淋一下手就算完成任务了,有的幼儿趁老师不注意时在盥洗室里边洗边玩水,甚至弄湿衣服和袖子,大部分幼儿能够按照老师所说,快速仔细地将小手洗干净,但也有少数幼儿在洗手时嬉闹、推搡,迟迟不愿意出来。在洗手之前,老师会帮助卷袖子比较困难的幼儿,但有的幼儿不卷袖子,直接去洗手导致袖口淋湿,这时需要老师监督观察,从旁提醒幼儿,在冲洗时有的幼儿没有冲洗干净便出来了,有的则忘记关水龙头。幼儿喜爱新鲜的事物,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但是幼儿的模仿意识强,所以在盥洗池的侧面贴上了洗手的卡通流程图,帮助幼儿有意识的正确洗手。在盥洗池的地面上贴上了小脚丫的贴纸,提醒幼儿排队洗手,避免拥挤。洗手结束后,每个幼儿都会到毛巾架上取用自己的小毛巾,将手上的水渍擦干净,个别幼儿用完毛巾后会放到别的位置上,需要老师及时提醒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辰辰如厕后卷起袖子,走到盥洗池旁,看见每一个水龙头前都有幼儿在洗手,辰辰随便找了一个位置挤了进去,身旁的言言不开心的喊起来,老师走过来出声提醒:“辰辰你是后面来的,应该排队,小脚要站在小脚印上哦。”辰辰听话地站到了小脚印上,过了一会儿,辰辰迟迟没有出来,老师走过去发现辰辰正玩水玩的很开心。老师对辰辰说:“辰辰,别的小朋友都洗好手,去吃好吃的水果了,你要快点哦。”辰辰听到后马上去用毛巾擦手了,而水龙头还在开着。由上可知,辰辰在老师的提醒下排队说明他认识到了插队是错误的行为,在辰辰玩水时,需要老师从旁提醒,并且在临走时忘记关水龙头,可见辰辰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洗手方面,小班幼儿显然没有养成良好的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所以洗手时插队会导致乱成一团的现象,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洗手意识不强,在洗手时经常会出现玩水、嬉闹的现象,需要老师适时的提醒,幼儿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个别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自身的进步,鼓励幼儿,让幼儿明白洗手的意义,同时家长也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二)进餐环节关于小班幼儿的进餐现状,本文主要从进餐速度、进餐独立性、进餐规律性、偏食挑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班级幼儿从10点45分左右开始准备就餐,保育老师分发餐具。在准备的过程中,广播会播放五分钟左右的动画音频,营造轻松愉快的午餐氛围,老师鼓励幼儿“小手握握好”,引导幼儿两手交叉握好,以免发生争抢餐具的现象。班级中大部分幼儿会耐心等待老师分发完餐具,打好自己的饭菜后再拿勺子,但有个别幼儿会先把勺子拿在手里,并用勺子敲击桌面。观察发现班级中的所有幼儿都能够正确运用勺子吃饭,但有一部分幼儿不能够独立吃饭,需要老师在一旁督促才愿意就餐,部分幼儿在吃饭时能够基本保持桌面、衣服整洁,在有饭菜掉落时主动将其捡起放到面前的餐盘中,而有一部分幼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将碗打翻在地的现象也偶有发生。11点30分用餐结束,幼儿接水漱口,用消过毒的餐巾擦嘴巴和手,在漱口的时候需要老师在一旁引导他们排队接水,两手捧碗,不要将水洒在地上,在这些方面基本每位幼儿都能够良好完成。远远拿着自己的勺子在碗里翻了翻,舀了一口米饭送进嘴巴里后嚼了几下,便把勺子放回碗里,将手揣进口袋里,靠在小椅背上,将脚伸到桌子外面,开始四处张望,左看看右看看,在老师的提醒之下才将脚收回,又开始吃饭,一分钟后远远又开始四处张望。由上可知,远远在进餐时四处张望,可以看出他在就餐时被其他事物吸引,自我控制力不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远远用自己的勺子翻碗里的饭菜并将腿伸出桌外,可见他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在面对幼儿进餐不专心时,教师应及时观察并提醒鼓励幼儿积极进餐,营造宽松的进餐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进餐方面,小班幼儿基本可以正确拿勺子,但也不排除个别幼儿偶尔会用握拳的姿势拿勺子,不过一经老师提醒就会快速改正过来,有少部分的幼儿存在进餐缓慢、拖拉的现象,有一部分幼儿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其普遍的问题是不爱吃素菜而比较喜欢吃肉类荤菜,所以这些幼儿剩饭菜的现象就常有发生。(三)午睡环节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班幼儿初入园,适应幼儿园午睡是一大难题,笔者观察的是小班幼儿入园后三个月,幼儿普遍适应了幼儿园的午睡生活常规,但仍然有部分幼儿存在入睡难、不入睡的问题。午睡时间到了,部分幼儿会在老师没有看向他时和临铺的幼儿说话,经过老师提醒,仍然不愿入睡,动来动去,用手敲击床板、床沿。有的幼儿一旦到了午睡时间,会出现想妈妈的情况,有的幼儿只是持续一小会儿,有的幼儿则会哭泣影响到其他幼儿入睡。在睡觉姿势方面,部分幼儿喜欢趴着睡,把头蒙进被子里面睡,在睡觉时吸吮手指或咬被角,这些是不良的睡觉习惯,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改正。个别幼儿刚一躺下就会想要去如厕且反复如此,这就需要调整幼儿如厕的时间和习惯,引导幼儿完成睡前如厕的环节,避免影响自己和他人午睡。个别幼儿偶有尿床的现象,这类幼儿就需要老师督促午睡时起来如厕,防止幼儿因睡着没有意识,害怕不敢跟老师说等原因而发生尿床的现象。少数幼儿存在入睡难的情况,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其午睡时间,可以安排其睡前看一小会儿书等,营造宽松的午睡环境,帮助幼儿轻松入睡。午睡时间里,别的幼儿都躺在小床上睡觉,佳佳在床上动来动去不愿闭上眼睛睡觉,看见邻铺的幼儿还没有睡着,便伸头和他小声说话,老师提醒后佳佳不说话了,一直在咬被角,被角被咬湿了一大片,老师走到床边陪着佳佳入睡,佳佳赶紧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佳佳偷偷睁开眼睛,看见老师又赶紧闭上眼睛,反复多次,过了一段时间,佳佳终于睡着了。由上可知,幼儿受年龄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不足,佳佳在午睡时比较调皮好动,老师要耐心劝说其改掉不良的习惯,佳佳在老师的陪伴下入睡,虽有波折,但仍然成功入睡了,所以老师在幼儿有所进步后应鼓励幼儿继续保持,促进幼儿午睡质量的提高。在午睡方面,部分幼儿存在不愿入睡的不良习惯,往往需要在老师的陪伴下才逐渐入睡。教师及家长对于幼儿午睡的态度不一致,部分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午睡可有可无,午睡与否由幼儿自身决定,而教师认为午睡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午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幼儿午睡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完全由幼儿自身决定,但是对于不愿入睡的幼儿,教师及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幼儿午睡时间,转移幼儿注意力,帮助幼儿以愉快的情绪入睡。二、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通过对M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小班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方面不足的情况,个别幼儿自理能力差异性略大,为了了解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对幼儿园幼儿的观察外,笔者也对幼儿教师、家长做了调查研究,据统计研究显示,造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和个别幼儿自理能力的差异性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幼儿园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虽然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但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不可避免地有时候采用了不当的教育方法,如午餐有的幼儿吃饭速度慢,为避免影响下一个活动,教师就会给幼儿喂饭;在午睡起床时,教师要让幼儿尽快穿好衣服,尤其在冬天,为避免天气寒冷,幼儿受冻着凉,就会尽可能地快速帮幼儿穿好衣服,所以幼儿也会错过一些动手锻炼的机会。(二)家长剥夺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溺爱包办代替的现象有增无减,由父母亲自抚养幼儿的家庭情况稍好一些,隔代抚养的家庭溺爱情况则较为严重,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一长,幼儿就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还小,不必让幼儿自己完成,潜意识里也认为幼儿完成不了,其实幼儿的学习模仿能力远超成人的想象,成人没有意识到幼儿期也是学习自理习惯的重要时期,依赖性一旦养成想要改掉就比较难了。还有部分家长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但在生活中很难做到,比如孩子在吃饭时,为了避免弄脏衣服、地面,也担心会烫到孩子,家长就会选择自己包办代替,在看到孩子比较艰难的扣纽扣拉拉链时,就会忍不住帮他完成,这种不放手也不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三)家园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沟通家庭和幼儿园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合作十分重要,但家园间仍存有缺乏沟通的问题,这就导致家园合作不够密切。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我国存在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以及隔代育儿情况较普遍的现状,这就导致部分家庭与幼儿园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出入。幼儿家长因工作忙碌、时间紧张等原因与园方交流的机会不足,幼儿园缺乏合理的家园互动形式,如此一来家园间就缺少了联系的纽带。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对幼儿统一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就体现在家园的一致性上,一个统一的要求便是增加了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比如洗手的习惯、独立进餐的习惯、午睡习惯等方面。幼儿的自理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幼儿每日生活中家园应该充分沟通交流,在目标上达成一致,针对问题和不足,共同协商补足,共同帮助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家庭和幼儿园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沟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三、提高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策略学前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实施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不仅会事半功倍,也将会使幼儿终身受益。依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现从教师、家长、幼儿园几个层面提出以下提高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具体策略。(一)教师层面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有关自理能力的内容适时、适宜的纳入其中,幼儿可以在学习、体验和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有关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文学作品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幼儿园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形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故事、儿歌、绘画等,对幼儿来说都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以游戏为载体,利用角色扮演、听故事、念儿歌等活动形式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这样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化讲道理、说教为幼儿所喜爱的游戏,让幼儿获得其中的道理,这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也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教育贯穿于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具有分散、琐碎的特点,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教给幼儿各项生活技能的正确操作方法,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实践,使幼儿自理能力践行到行为上,及时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小班幼儿们年龄小,对于自理能力等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再辅以动作的示范,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示范。(二)家长层面1.创设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拒绝包办代替,不过度溺爱,尽量创设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不要怕麻烦,对于比较复杂的自理能力行为,可以分解开来,然后按照先后顺序分步骤让幼儿学习,帮助和引导幼儿学会自理。表扬激励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当幼儿取得进步时,尽量给予表扬,使得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素质的提高。2.发挥榜样的作用幼儿有较佳的模仿力,成人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幼儿在模仿别人的同时,也正是他们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树立正确的榜样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接触,主动从中找到学习的楷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持之以恒、寓教于心。(三)幼儿园层面1.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强幼儿自理意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教育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教育和精神环境教育,物质环境教育方面,比如教具、一日生活用品、园内的设施等,这些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精神环境教育主要是指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令其身心轻松愉快,产生学习的愿望,了解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幼儿园应积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的自理意识。2.加强家园合作,发挥教育合力家园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幼儿园要做好家长工作,只有家园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在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助教、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表现,同时将幼儿在园的有关信息反馈给家长,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自理能力的要求和教育方法,与家长相互配合,获得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结语幼儿阶段是良好习惯和自理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为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本研究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多方面进行调查,从进餐、午睡、穿脱衣服、盥洗、如厕方面入手,了解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对应的提高策略。笔者发现部分小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仍然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幼儿对家长依赖性较强,没有独立完成事务的习惯。据调研结果显示,造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二是家长剥夺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三是家园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沟通。依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笔者从教师、家长、幼儿园三个层面提出以下提高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具体策略。笔者作为实习老师在幼儿园小班对幼儿的自理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受到自身能力、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研究时间持续两个月左右,观察时间比较短暂,对幼儿自理能力的表现变化与提高了解还不够深入,其次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较小,研究结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再分析问题时缺乏深度和广度。最后,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笔者会不断学习,深入了解,增加知识储备,希望能够使研究更加精细化,比如将研究焦点放在午睡方面,深入了解幼儿午睡方面的表现、特点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培养策略,为幼儿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支持。参考文献[1]黄世勋.幼儿健康教育[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56.[2]吴梅花.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3]陈金华,杜学元.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03):70-72.[4]黄瑞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2(10).[5]周桂霞.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248.[6]王淑娟.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1(02).[7]张瑞华.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2(7).[8]韩瑞萍.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2010(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马燕.小班幼教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20):203.[12]周桂霞.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248.[13]王燕.家园共育: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J].新课程,2020,(51):217.[14]朱红芬.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51):139.[15]王淑会.幼儿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J].学周刊,2020,(26):177-178.[16]唐诗琪.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对策[J].文学教育(下),2020,(05):146-147.[17]李婷.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1):211.附录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此研究主要是为了学术研究,本着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不对任何一份问卷进行记名,可放心如实填写。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工作顺利!1.您是幼儿的(1)父母(2)祖父母(3)老师(4)其他2.幼儿是否会主动要求完成力所能及的事?(1)是(2)否3.您觉得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重要吗?(1)非常重要(2)一般(3)不重要4.您是否会觉得幼儿还太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时过早?(1)是(2)否5.您对“学龄前儿童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学习知识还重要”的观点:(1)完全赞同(2)基本赞同(3)不赞同,都重要(4)不赞同,学习知识更重要6.您认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由谁负责?(1)幼儿园和教师负主要责任(2)家长负主要责任(3)双方都负责任(4)不明确7.您对幼儿是怎么样的教养方式?(1)鼓励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亲力亲为,帮幼儿做好一切(3)拒绝帮助,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8.您认为家园合作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否重要?(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