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1Abstract2目录3TOC\o"1-3"\h\u25803一、绪论518602(一)研究背景512621(二)研究目的524399(三)研究意义528534(四)国内外研究现状6150201.国外研究现状6182992.国内研究现状629029(五)相关概念界定8285631.生活自理能力831347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876853.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810604二、研究设计87375(一)研究内容823053(二)研究对象85006(三)研究方法9115311.文献分析法93892.问卷调查法921663.访谈法10289174.观察法1024630三、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1030247(一)幼儿方面10121361.进餐方面10245352.睡眠方面1145163.着装方面11276154.盥洗方面1290765.如厕方面12108376.意识观念13193327.纪律性1319062(二)家长方面13231221.教育模式和理念13102632.家长重视程度1372763.交流方面13259724.看护人方面147030(三)幼儿园方面14318881.教师素质水平14277942.教师的教育方法15195933.家园共育方面1579074.物质精神环境1626925.游戏与互动性1713118四、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1731531(一)幼儿方面1736521.更改观念,主动做事17165842.形成纪律,学会自律1783193.同伴交往,提高能力1711137(二)家长方面:1872251.提高重视程度18生活中,更容易适应周围环境,而不是依赖他人。因此,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迫在眉睫。(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研究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以下成果:1991年美国护理理论家奥瑞姆提出了自理模式。他认为幼儿的自理能力受年龄和健康等因素的影响。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只归为健康方面还是有缺陷性,很不全面。前苏联马卡连柯有说道,当家长给了幼儿所有,这是令人恐怖的。他坚持在集体教学中实行德育,在集体教学中影响个人,个人也能影响集体,使集体、个人在发展中相互促进。但是该理论缺少家长的正确引导,只注重个体在集体中能力培养。2009年王颖提到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在培养幼儿独立性、社交能力这些方面存在优势;这种教育体系比平常教育使幼儿更易适应社会[4]。因此,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优势很大。当然,此研究还存在数据资料不全面,样本不充足,分析不精确等缺陷。综上所述,我们确实要借鉴这些国外的教育理念,但是有关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缺少理论支撑以及研究成果的。因此,笔者将通过调查,展开进行对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这方面的教育理论填补空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2.国内研究现状在论文方面,2012年孙雁调查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出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了研究成果: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女生强于男生;幼儿年龄越大,自理能力越高;看护人不同,幼儿的自理能力水平不同[2]。该论文最大优点是以一个全新视角,对幼儿生活自理发展水平及现状专门研究,但也存在数据不全,分析不透彻的问题。2013年赵越研究出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家长很少与保育员交流。幼儿园涉及有关生活自理能力的健康领域课程少[5]。在期刊方面,2011马婕强调要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促进亲子关系。这不仅要通过家长园地来提高育儿水平,还要通过“家庭表现记录表”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好、中、差等级打分[7]。2013吴建提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这一方法很独到。老师要用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幼儿一点点的进步。鼓励话语虽然简短,但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进步[8]。2015年张秀杰意识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改变教材的内容增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教会幼儿自理的方法;利用游戏等训练方式,提高幼儿兴趣[9]。2016年2月杨玲提到:幼儿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既有阶段性又有持续性,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10]。2016年5月杨照辉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让幼儿更容易适应周围环境,还能有利于幼儿机能发展[11]。2016年11月卢梦娇以幼儿园为角度,强调抓住幼儿培养的关键期,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进行正面化教育,激发幼儿兴趣;通过寓教于乐,给孩子创造自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有关方法[1]。但是该文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界定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核心概念,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进行定量研究。由上得出,国内有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论述中,虽然都有培养建议。但是有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概念界定缺少具体的理论支撑,模式比较单一,也缺少具体化、新颖的研究。因此,笔者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不足,确定笔者要研究的方向,进行一次更加具体、全面的研究。(五)相关概念界定1.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不依赖他人只是对自己服务的一种能力,这是必备的能力之一。有这些方面:例如独立进餐、独立盥洗、独立睡觉、独立学习、独立做事等。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孙雁提出:“幼儿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尝试去做没做过的。”也意味着,我们得帮幼儿独立睡觉、独立吃饭、自理大小便等,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2]。龚顺梅认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能完成各项个体活动的心理特征[4]。3.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以下标准:“幼儿可以准确熟练地使用勺子;自己能够扣扣子;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能按时独立安静入睡;在帮助下,自己穿脱鞋袜等”笔者在本研究中,将按照此保准以及《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对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下此定义: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该年龄段的幼儿在独立进餐、独立睡眠、独立着装、独立盥洗、独立如厕所能达到的水平。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内容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对幼儿进餐、睡眠、着装、盥洗、入厕五大方面的标准,设计了一份关于调查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的问卷,为了解目前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做一定的铺垫。还设计了一份关于老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调查的问卷,为分析幼儿园老师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做铺垫。同时还通过访谈家长,了解幼儿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孩子沟通交流方面的情况。重点是通过数据分析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为教育教学理论提供经验。(二)研究对象在佛坪县幼儿园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了处于3-4岁这一年龄段的男女幼儿共80名。向其家长发关于“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表”。此次调查,一共发放了90份问卷表,收回85份,回收率达到94.4%。在后期访谈9位幼儿的家长,了解相关情况。还在幼儿园内随机抽取30名老师,发放关于“老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调查”的问卷,共发放了40份问卷表,收回38份,回收率达到95%。在关于“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的问卷中,划分标准是幼儿的出生日期。3岁年龄组的标准是2014年1月至12月出生的幼儿,4岁年龄组的标准是2013年1月至12月出生的幼儿。经统计得出下表:表1-1幼儿年龄性别分布表男孩(人)女孩(人)总计3岁2119404岁211940总计423880(三)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将与自己研究领域有关的文献进行分类,形成自己研究的正确方向和理论基础。因此笔者用此方法搜集有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国外、国内研究的期刊以及论文,用积累的文献资料界定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2.问卷调查法这种调查指研究者把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整理在一起,并发放给研究对象,对象根据真实想法来作答,最后汇总调查结果。因此,笔者制定了一份关于“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一份关于“老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调查”的问卷。根据调查问卷了解到了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访谈者依据设计好的问题,在固定地点和时间对个别对象访问,收集整理资料的方式。因此,本研究采取个别访谈方法,利用实习机会对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为研究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提供一些资料。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依据事先计划,借助观察者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工具去看被调查者的行为方式等,进行调查的方式。本文会用观察法观察幼儿园在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现状。三、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一)幼儿方面1.进餐方面从“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问卷调查”中发现,随幼儿年龄的变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也在发生改变。在进餐方面,4岁幼儿自理能力高于3岁幼儿。例如,在问卷中得到了以下数据:表2-13-4岁幼儿进餐方面自理能力调查表技能达标率3岁4岁1.可以剥鸡蛋或鹌鹑蛋4.61%20.81%2.不洒汤、不掉饭8.41%20.82%3.尝试使用筷子5.61%43.71%4熟练地用勺子进食38.61%70.91%5.饭后擦桌子、收拾碗筷6.51%11.91%如图数据所示,在进餐方面的前五个项目里,4岁幼儿自己可以剥鸡蛋或鹌鹑蛋达标率达到20.81%,但是3岁幼儿仅达到4.61%。这说明4岁幼儿可以剥鸡蛋或鹌鹑蛋能力高于3岁幼儿。4岁幼儿不洒汤、不掉饭的达标率达20.82%,但是3岁幼儿次达标率为8.41%。这说明4岁幼儿大部分能做到不洒汤、不掉饭,但是3岁幼儿只有少数做得到。尝试着使用筷子这方面,4岁幼儿达标率是43.71%,3岁幼儿达标率为5.61%。不过令人欣慰的是,4岁幼儿能熟练使用勺子的达标率为70.91%,3岁幼儿此达标率为38.61%。这说明大部分幼儿还是能熟练使用勺子进餐的。关于饭后擦桌子、收拾碗筷这方面,3-4岁幼儿达标率还很低。总之,在进餐方面,4岁幼儿自理能力是明显高于3岁幼儿的。2.睡眠方面由“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看出,3-4岁幼儿自己按时独立入睡的达标率很低,并且4岁幼儿这方面自理能力是高于3岁幼儿的。4岁幼儿睡眠姿势正确的达标率高达55.11%。但3岁幼儿有正确的睡眠姿势达标率仅为28.71%。这表明在睡眠方面,4岁幼儿自理能力高于3岁幼儿的。技能达标率3岁4岁6.自己按时独立安静地入睡6.71%22.61%7.睡眠姿势很正确(不蒙着头睡、不趴着睡)28.51%56.11%表2-23-4岁幼儿睡眠方面自理能力调查表3.着装方面通过“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出,4岁幼儿自己会拉拉链、可以系或者解扣子的达标率都很高,分别为76.21%、69.01%。而3岁幼儿仅为30%左右。因此,在着装方面,3岁幼儿自理能力低于4岁幼儿。表2-33-4岁幼儿着装方面自理能力调查表技能达标率3岁4岁8.自己会拉拉链30.31%76.21%9.可以系或者解扣子31.21%68.01%4.盥洗方面通过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4岁幼儿手脏了自己主动洗手的达标率为81.01%,而3岁幼儿此达标率仅为43.01%。4岁幼儿洗完手后用毛巾擦干的达标率为67.61%,而3岁幼儿此达标率为45.81%。4岁幼儿自己用正确的方法洗脸刷牙的达标率为66.71%,而3岁幼儿仅为30.31%。由数据可以知道,盥洗方面4岁幼儿自理能力高于3岁幼儿。表2-43-4岁幼儿盥洗方面自理能力调查表技能达标率3岁4岁10.手脏了自己主动洗43.01%81.01%11.洗完手后用毛巾擦干45.81%67.61%12.自己用正确的方法洗脸、刷牙30.31%66.71%13.饭前便后洗手28.71%49.11%5.如厕方面通过“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分析得到,4岁幼儿不论是正确表达大小便意思还是大小便后自己擦屁股的达标率都是高达50%以上,但是3岁幼儿这方面的达标率都低于50%。通过数据说明,4岁幼儿如厕方面自理能力是明显高于3岁幼儿的。图2-53-4岁幼儿如厕方面自理能力调查表6.意识观念2016年12月26日,在佛坪县幼儿园访谈了家长。通过询问:“家里的孩子自己主动做事吗?”王建辉家长(尚劲,男)回答:“孩子在家里,很少自己主动穿衣穿袜。几乎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这些生活自理活动。”李玉浩家长(池晓宁,女)回答:“孩子每次都不会用勺子好好吃饭,每次都说自己还很小,等着我们去喂饭。”孙宝宾家长(陈伊娜,女)回答:“家里爷爷奶奶通常惯小孩,总觉得自己不做了总会有人帮着做。”由此可知,幼儿没有树立主动做事的意识,总觉得自己还小,家长会帮助自己,于是产生了依赖心理,无主动做事的意识观念。7.纪律性2016年12月26日,在佛坪县幼儿园访谈家长。询问:“您的孩子平常生活习惯、自律性好吗?”李谭云家长(吴兴国,男)回答:“我家孩子平时在幼儿园老师的督促下,有自律性。但是一回到家,爷爷奶奶就放纵他们,啥事都不让做,生活习惯、自律性特别差。”肖芸芸家长(任月莉,女)回答:“孩子依赖思想严重,我们只要一严格要求他,他就开始哭闹。孩子吃饭时,到处跑,还需要喂饭。”通过这些访谈可以说明,幼儿在家时生活习惯、纪律性不好。(二)家长方面1.教育模式和理念经过“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的问卷调查”的问卷分析,发现81.3%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属于包办型教育模式。但是只有18.7%的家长属于独立型教育模式。当调查家长教育理念时,67%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了慢慢做。33%的家长选择的答案是“孩子提供做事的机会会更多,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由此看出,大部分家长都持有“孩子现在小,等大一点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错误理念,且教育模式属于“包办型”居多。通过这些调查可以说明,家长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存在误区。2.家长重视程度当调查家长“是否有必要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65.4%的父母觉得没必要在此阶段培养孩子自理能力,34.6%的父母觉得有必要培养。通过这些说明,大部分家长不重视对3-4岁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3.交流方面2016年12月26日,在佛坪县幼儿园访谈家长。询问:“您通常和其他家长沟通吗?”李晓家长(王彦,女)回答:“很少,因为工作忙,交流机会少。”齐伟家长(张丽,女)回答:“从来没有,因为没有联系方式。”询问:“您通常和幼儿老师沟通吗?”张宏文家长(李庄,男)回答:“幼儿园很少组织开家长会,就很少和孩子的老师交流。”范琦家长(刘顺,男)回答:“我们家孩子不喜欢我问他们在幼儿园的情况,所以一般不和老师沟通。”总之,家长不仅要增进与老师的交流,还要多与孩子交流。4.看护人方面内容数据1.您的教龄是?5年以下6-10年11-20年20年以上31.5%28.3%25.6%14.6%2.老师的学历是什么?专科以下专科本科研究生36.8%40.5%12.7%10%3.您的职称是?三级二级一级无60.5%9.5%6.6%23.4%4.您是否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有证——无证40.6%——59.4%分析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发现,样本中59人由父母看管,15人由老人看管,6人由保姆看管。主要看护人为父母,占73.75%,由老人照管占18.75%,保姆照管占7.5%。但是父母、老人、豹女看护人培养出来的幼儿的自理能力高的儿童比例分别是69.66%、8.5%、3.8%。通过分析数据差异,可以了解父母照管出来的生活自理能力高的幼儿比老人和保姆照管出来的多。(三)幼儿园方面1.教师素质水平通过调查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可以得出下图3-1数据。能看出31.5%的老师教龄在5年以下,28.3%的老师教龄为6-10年,只有14.6%的老师教龄为20年以上。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说明,老师教龄普遍偏低,都在5年以下。40.5%的老师的学历是专科,36.8%的老师是专科以下文凭。60.5%的老师是三级职称,59.4%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属于无证上岗。通过这些数据说明,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教学年龄普遍偏低,职称也低,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就上岗。总之,教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表3-1教师素质水平调查表2.教师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出了数据。通过表3-2可以看出,关于“老师能否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43.6%的老师表示比较不赞同,3.3%的老师表示完全赞同。在“老师能否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方案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方面,45.7%的老师便是比较不赞同,31.2%的老师认为完全不赞同。关于“能否尽量会选择接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方面,44.5%的老师认为比较不赞同,30.2%的老师认为完全不赞同。关于“老师是否会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方面,3.6%的老师认为完全赞同,43.8%的老师认为比较不赞同。由此看出,教师的教育方法还不完善,有待更改。表3-2教师教育方法调查表内容完全赞同赞同一般比较不赞同完全不赞同5.您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吗?3.3%5.1%19.7%43.6%28.3%6.您能否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方案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吗?4.1%6.3%12.5%45.7%31.4%7.您尽量会选择接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吗?4.8%5.8%14.7%44.5%30.2%8.您会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吗?3.6%4.2%17.8%43.8%30.6%3.家园共育方面通过调查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出下表3-3数据。关于“老师和家长关系紧张,不善于与家长沟通”这一方面的有41.3%的完全赞同,只有3.2%的完全不赞同。说明老师还是不太善于和家长沟通的。关于“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主要在家长会上”这方面,有40.2%的老师完全赞同,26.4%的赞同。这说明,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方式不多样,只是以家长会为单一渠道。“老师是否通常利用放学时间和家长交流”这一方面高达42.3%为比较不赞同。当询问“幼儿园是否定期举行一些提高家长育儿能力方面的知识”时,41.5%的老师认为比较不赞同,30.7%的老师认为完全不赞同。因此,可以说明家园共育还是有缺陷的。表3-3家园共育方面调查表内容完全赞同赞同一般比较不赞同完全不赞同9.老师和家长关系紧张,不善于与家长沟通41.3%27.8%20.4%7.3%3.2%10.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主要在家长会上吗?40.2%26.4%20.3%2.9%10.2%11.老师通常利用放学时间和家长交流吗?1.8%2.4%18.9%42.3%34.6%12.幼儿园定期举行一些提高家长育儿能力方面的知识吗?3.1%4.2%20.4%41.6%30.7%4.物质精神环境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园楼梯道、墙壁上,一般只是贴安全标志或拓展幼儿知识面的的图片,几乎没有关于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图片。比如:幼儿自己洗手的图片;幼儿自己吃饭、穿衣的图片等。经过观察说明幼儿园缺少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物质环境。通过观察幼儿的午睡情况,发现某一个幼儿哭哭哭闹闹不睡觉,其他同学也会跟样学样,不睡觉哭哭闹闹。通过观察幼儿盥洗活动,第一组带头的几个孩子洗手洗的特别仔细,左边搓搓,上边搓搓,下边搓搓,这一组的其他孩子也会模仿第一个幼儿,仔细洗手。第二组最开始进去的孩子不好好洗手,后面的同学也会不好好洗手。这也显示出,幼儿园缺少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精神氛围。5.游戏与互动性通过观察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发现大部分游戏都是促进幼儿智力开发、潜能挖掘的游戏或者是促进幼儿肌肉力量发展的游戏。关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游戏少之又少。观察个别老师,发现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老师只是静静地看管他们,避免出现不安全的事故,几乎没有和幼儿互动。有的老师想趁着学生活动时,和其他老师聊聊天,坐着休息。由此可见,幼儿园内老师缺失和幼儿的良性互动和游戏活动。四、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一)幼儿方面1.更改观念,主动做事幼儿老是想依赖他人,靠别人做事。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幼儿要自己主动积极做事,树立正确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生活技能还得到提高。未来的生活还是要自己,所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技能必不可少。2.形成纪律,学会自律孩子可以学着做些让自己静下来的动作:起立坐下、走路、踮起脚尖行走、走直线,然后在大人的引导下搬动物体、轻拿轻放。最后做复杂的动作,比如穿衣脱衣、系鞋带。这些动作要先分解成小的练习动作。而对于所有的动作练习,我们都必须分解成不同部分。只有这样反复练习,孩子才会逐渐保持安静,动作也会逐渐协调。孩子经过这种方式的训练,自然养成了自律[12]。3.同伴交往,提高能力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价值,许多研究都进行了探讨。不约而同的是,同伴关系最核心的功能是有利于幼儿社会化。在拥有相似的年龄以及相似的成熟程度同伴群体中,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使幼儿更容易接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幼儿通过与其它幼儿的接触和交往,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小至着装大至价值观的各种社会标准,学习各种规范,形成准确的社会行为,提高了3-4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关系可以提供积极的相互影响的机会,幼儿还能模仿好榜样,利用他人好行为强化自己行为,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14]。(二)家长方面:1.提高重视程度等到长大了再培养自理能力,这种理念是错误的,只会耽误孩子的发展。家长必须更改错误的理念,注重提高幼儿自理能力。3-4岁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最佳期,在这一时间段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显得至关重要[13]。自理能力提高了,可以使得幼儿更容易顺应周围环境,还有利于幼儿身体机能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具备独立做事的能力,而不是依赖他人做事。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2.加强与幼儿交流幼儿出生以后,就迫切地想要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更渴望家长关心自己表达出来的非语言性的信号。这就要求家长了解幼儿不同的声音诉求。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东张西望,父母就该停止沟通并且转移到别的话题了。幼儿很少用口头话语向家长表达“不”,而是单一地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不”。如果父母了解不到这一点,幼儿就容易养成“爸爸妈妈在那不停地说,我做我自己”的这种习惯。因此,家长不仅要竭尽全力了解孩子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深层含义,还要让幼儿理解沟通真正的目的。例如:“孩子,我们想知道你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请你表达出来。”尤为重要的是,爱孩子的家长通常都不会太强势,只会更加理解幼儿。总的来说,加强与幼儿交流,更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有助于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3.改变日常教育模式“包办型”教育模式使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得不到充分发展[6]。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还不成熟,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地呵护、无微不至地照顾,切记不可什么事情都替幼儿去做,这样就丧失了幼儿主动学习新事物的机遇,阻碍了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最初的表现出来的自由加以指导,让他们通过这种积极的行动获得独立。在对幼儿开展的教育行为方面,如果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引导他们走向独立。家长要鼓励幼儿多自己走路、多自己动手、多自己动脑,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书包,帮助家人择菜洗菜、自己扣扣子、自己独立进餐、独立睡觉等。帮助幼儿完成自己计划的目标,实现愿望,进行独立教育,使得幼儿变成有独立性的人[12]。孩子长大后,也会离父母而去,开始着向往的生活,经历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总的来说,家长尽量让幼儿自己做事,多给孩子提供做事情的机会[15]。(三)幼儿园方面: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尊重个体差异加强教师的素质水平,得从职业道德入手,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爱国守法。其次,教师要提高知识素养,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习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教学理论,还要学习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理论。最后,教育教学还要赞同新课改的改革理念。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挖掘幼儿各种潜能,使教学生活化,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提高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经过前面数据研究发现,3岁幼儿自理能力就低于4岁幼儿。而且男生和女生的自理能力也不同。幼儿本身自理能力较强,那要求就会高一些。如果幼儿本身自理能力较弱,那要求就会低一些。总之,老师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不同年龄特点以及个性特征的幼儿要区别对待,努力实现因材施教。2.运用斯金钠强化理论,进行常规训练幼儿在常规训练中,老师要善于利用正、负强化理论提高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自己学着去系鞋带时,老师应以微笑的面容和赞赏的目光或者轻抚幼儿头部来鼓励幼儿。这种行为是正强化,促进幼儿积极做事。其次,当幼儿的自理行为次数增多时,老师可以拿物质进行奖励,比如发一个小贴贴或者小红花。但是,这种物质奖励也要适度。在幼儿园中,老师还可以使用负强化以及惩罚结合的方式,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当幼儿不按时睡午觉哭哭闹闹了,老师可以适当利用减少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使得以后幼儿自己能按时睡午觉且不哭闹。3.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自己不会吃饭时,我们可以让他们玩一种游戏,用汤匙从筐筐里舀起玻璃珠,送到小动物模型嘴中。如果幼儿自己不会穿衣服,通过玩给娃娃穿衣服的游戏来提高幼儿穿衣自理能力。具体做法是将衣服平放在平台上,将纽扣与扣眼对齐扣上,折好衣服。如果幼儿自己不会洗手,玩“搓呀搓,看谁搓的泡泡多又多”的游戏。手上哪里最脏,就在那里搓搓肥皂,看谁搓出的泡泡最多。幼儿在搓泡泡的同时不仅学会了使用肥皂洗手,还玩了游戏,提高了自己动手学习的兴趣。如果幼儿不会系鞋带,可以举办一个穿鞋比赛的游戏,同伴在这场比赛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4.利用环境创设原则,创设良好环境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引导教育的大环境。一天24小时,幼儿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待在这里的。所以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氛围和精神环境氛围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环境氛围间接地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幼儿园的走廊、主题墙上张贴一些幼儿自己穿衣、独立睡觉、收拾被褥、整理玩具等自理活动的图片或者播放关于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儿歌等。通过色彩图片和声音搭配的方式,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教师得定期按时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提高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5.改变教育方法,促进师生互动当幼儿在进餐时,如果有幼儿不能好好按时吃饭,作为老师不能放任不管。应该立即指出并加以更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幼儿在3-4岁这个年龄特点,可能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导致东张西望,老不好好吃饭。老师可以采取榜样示范的方法,选出几个表现好、自理能力强的幼儿作为示范,让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学习榜样的好行为习惯。或者在进餐前,告诉幼儿今天的饭菜很有营养,对我们身体很好。在幼儿如厕时,老师交给幼儿擦屁股的正确方法。在幼儿盥洗时,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用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如果幼儿不能安静独立地睡觉,可以先让幼儿在老师身旁看看书,画会画,或者老师陪孩子一起安静去户外玩会游戏,总之不要打扰到其他孩子。6.根据相关规定,加强家园共育合作加强家园共育合作,首先要增进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尊重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催化剂,不管是成绩好的幼儿还是成绩稍稍弱点的幼儿,面对他们家长时应一视同仁。教师要善于发现家园共育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家园联系要有多种渠道。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规定,要实现让幼儿老师“走出去”,把家长们“请进来”,形成这种双向互动交流的途径。教师“走出去”可以利用家庭访问,建立家园联系册,互动论坛,家长学校等各种渠道。教师要积极主动“走出去”,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促进家长学习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及经验。此外,要把家长“请进来”,家长们通过在幼儿园中当助教或者志愿者,不仅能学习更多育儿经验,还加强了家园共育。结语培养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迫在眉睫。老师培养幼儿的单一方式是不可取的,家长、教师得共同努力。本研究主要是对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笔者首先介绍了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中发现了这篇论文书写的必要性。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出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不足,分析出幼儿年龄差异、意识观念、习惯性和纪律性等影响了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方面的教育模式、理念、交流、重视程度、看护人及文化水平影响了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方面的教育方法、素质水平、家园共育方面、物质和环境环境氛围、游戏互动影响了3-4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最终,笔者针对这几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对应的培养建议。比如:幼儿园方面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对幼儿因材施教;运用斯金钠强化理论,进行常规训练;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利用环境创设原则,创设良好环境。但是,由于本人教育工作经验甚少,存在的问题可能并未完全发现,提出的这些培养方法可能还不够全面,望各位老师以及前辈可以对此批评指正,我还将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上进。参考文献[1]卢梦娇.浅谈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中华少年,2016(11):205-206.[2]孙雁.3-5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2:12-14.[3]吴晓义杜晓颖.能力概念的多维透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1-5.[4]王颖.蒙台梭利教育对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9:38-40.[5]赵越.朝鲜族幼儿园课程与家长参与教育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4.[6]何侃.“包办型”教育和“独立型”教育对幼儿能力发展影响的对比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5:28-29.[7]马婕.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1(4):200-200.[8]吴建.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3(10):58-59.[9]张秀杰.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0):231-232.[10]杨玲.家园同心、共育幼儿良好生活自理习惯[J].南北桥,2016(2):196-197.[11]杨照辉.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6-36[12]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如何让孩子自主地学习[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54-255.[13]范倩雯.气质类型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关系的研究[D].西北:西北师范大学,2015:50-53.[14]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7-328.[15]姚磊胡颖.和孩子一起成长:铃木镇一教育在我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化农业机械购置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精英招募」企业人才招聘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戏角色设计授权合同4篇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预售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南汇农业志修订与版权登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维修连锁店经营权转让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设备租赁担保贷款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苗木出口贸易合同标准样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借款合同信用评估体系构建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建材门面房租赁及推广合作合同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培训课件
- 2024届高考英语词汇3500左右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中文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1汽轮机跳闸事故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