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培养学生自主知识归纳法学习的四步_第1页
谈谈培养学生自主知识归纳法学习的四步_第2页
谈谈培养学生自主知识归纳法学习的四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知识归纳法学地理的四步骤——以季风环流知识为例甘清华许许多多学生在学地理的过程中感觉地理知识点多、散、杂、逻辑性不强,不易学好。这一方面是由于地理学科的人文性所至,大多数人文学科的知识具有这一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们在归纳法的学习方面还有待改进加强。众所周知: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一是区域性,二是综合性。充分利用地理的综合性进行知识的梳理整合归纳,是感觉地理易学好学的一种非常重要方法。下面就谈谈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知识归纳法学习地理过程中我常用的四步法。第一步:找点找点即寻找地理知识点。知识点是地理知识体系里最基本的不可分割单元。通常由四类构成,即“四W”。区域名称(Where)、地理事物(What)、地理特征或对策(How)和地理时间(When)。培养自主知识归纳法学习地理的第一步就是教会学生依据课本,阅读教材,寻找上述知识点。下面是来自教材中的几段文字材料,通过阅读找出的四类知识点。大范围地区(Where)的盛行风(What)随季节(When)而有显著改变(How)的现象称为季风(What)。季风环流(What)也是大气环流(What)的一个组成部份(How)。亚洲东部(Where)的季风环流(What)最为典型(How)。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What)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What)的季节(When)变化(How),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太平洋(Where)是世界最大(How)的大洋(What),亚欧大陆(Where)是世界最大(How)的大陆(What),东亚(Where)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What)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How)。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What)引起的季风(What)在东亚(Where)最为典型(How)。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Where)等地区。(2000年4月二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44页)。第二步:连句连句就是在知识点的基础上把点连成知识句。通常的知识句也有四类即“四W”。地理定义概念(What)、地理特性或对策(How)、地理成因(Why)和地理分布(Where)。如在上述知识点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知识句如下(附表)。季风环流的知识句表类型知识句季风的定义(WHAT)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改变季风的特性(HOW)大气环流组成部份季风的分布(WHERE)最典型亚洲东部: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季风成因(WHY)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最典型原因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第三步:成块成块即在知识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各种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知识模块。最常见的知识联系有因果、并列、从属等几种。而知识模块最常见形式是网络结构模块。此外还有表格模块(如上表)和图式模块等。在网络结构模块中,知识句通常用方框框住;核心知识句一般放在圆里;知识的因与果关系常用箭头符连接;大括弧可以表示好知识的并列与从属包含关系。如下面是在上述知识句基础上形成的季风环流局部网络结构模块。最典型原因: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三圈环流大气环流最典型原因: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三圈环流大气环流定义: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改变定义: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改变分布:最典型亚洲东部: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分布:最典型亚洲东部: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四步:构系所谓构系,也就是在模块的基础上构架成更庞大的知识体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可以形成以教材“节”为单位的知识大模块,如“季风环流”加“三圈环流”块可以形成“大气环流”块。若干个大模块可以进一步构架成以教材“单元”“章”或专题为单位的知识小体系,如“大气环流”块属于“大气环境”的知识体系。若干个小知识体系进一步形成地理某一领域大知识体系,如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则形成综合自然地理体系。而整个中学地理知识体系框架大致如下: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如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环境等自然地理综合地理中学地理基本体系如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环境等自然地理综合地理中学地理基本体系如世界大区、主要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等。世界地理如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地理。如人口、资源、环境、工农业等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如世界大区、主要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等。世界地理如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地理。如人口、资源、环境、工农业等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结束语)以上四步法,是在参考复习资料中有关专家理论指导的前提下,综合多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知识归纳法学地理的经验总结而成。它实实在在地给我的教学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方法技巧性。希望它能对同行在教学中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和同行一起把这种方法进一步改进完善创新。20XX年5月30日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