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带答案解析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40题,共40小题80分)、综合题(第41题~43题,共3大题20分)二部分,共10页。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021年12月4日,一场精彩的“天象之王”——日全食现象在南半球震撼登场,我国天文爱好者借助互联网了解到此次盛况。下图为日食照片以及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

一级

B.

两级

C.

三级

D.

四级2.

图a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大气层活动时产生的影响是(

)A.

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

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讯C.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

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题详解】读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可知,图中有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以地球为中心的地月系,因此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级别有两级,B对。故选B。【2题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平时有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日全食时,用肉眼可见太阳外围的玫瑰色的大气,即色球层,色球层上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磁场时,产生磁暴,指南针会突然失灵,C对;高能带电粒子不会影响交通运输,A错;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无线电通信,而对有线网络通讯无影响,B错;流星现象是流星体闯入大气圈,并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现象,与耀斑活动无关,D错。故选C。【点睛】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当它们闯入大气电离层时,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闯入地球磁场时,产生磁暴,指南针会突然失灵;两极出现极光。作为我国的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已经登陆火星并开展科学探测。火星上的温度很低,夜里最低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85摄氏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比地球质量小

B.

距离太阳远

C.

比地球密度小

D.

火星上没有大面积海洋4.

相比地球来说,到达火星表面的陨石数量更多的原因是(

)A.

火星大气密度小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

火星公转速度快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答案】3.B

4.A【解析】【分析】

【3题详解】火星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太阳,由于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所以大气温度比地球低。B正确,与地球的质量、密度无关,AC错误,与火星没有海洋无关,D错误,故选B。【4题详解】陨石与行星大气高速摩擦可以使陨石燃烧,减少陨石对行星的影响。由于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火星更易遭受陨石袭击。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在太阳系的行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在进入大气层时,与之摩擦发出光热便是流星。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内部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就形成陨石雨。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下图为其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生物发展阶段是(

)A.

新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B.

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C.

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

D.

古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6.

关于该地质年代发生的地质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

联合古陆形成

B.

95%的生物灭绝

C.

金属矿产成矿

D.

重要的成煤期【答案】5.C

6.D【解析】【分析】【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时,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裸子植物繁盛,C对,A、D错;哺乳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B错。故选C。【6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末期,A错;95%的生物灭绝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B错;金属矿产成矿主要在前寒武纪,C错;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地球重要的成煤期,D对。故选D。【点睛】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90%到96%的海大洋生物,与70%的陆生生物,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造成,此次灭绝事件造成当时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印尼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位于爪哇岛东部的塞梅鲁火山猛烈喷发,火山灰烟尘迅速上升到1.2万米的高空,烟尘到处弥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间变成黑夜。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塞梅鲁火山喷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火山灰来自地球内部圈层的(

)A.

地壳

B.

岩石圈

C.

软流层

D.

下地幔

8.

左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A.

B.

C.

②和③

D.

③和④9.

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火山喷发属于(

)A.

气象灾害

B.

生物灾害

C.

海洋灾害

D.

地质灾害【答案】7.C

8.C

9.D【解析】【分析】【7题详解】火山灰源于火山喷发,而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C对。故选C。【8题详解】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分界线,图中②代表地壳,③代表上地幔顶部,④是软流层,因此表示岩石圈的是②和③,故选C。【9题详解】火山喷发发生在岩石圈,属于地质灾害,D对;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大气圈,如暴雨、干旱、寒潮等,A错;生物灾害主要发生在生物圈,如鼠灾、蝗灾等,B错;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等,C错。故选D。【点睛】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飞船发射过程中经历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B.

递增→递减一→递增→递减C.

递增→递减→不变一→递增

D.

递减→不变→递增→递减11.

对图中各层大气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①层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增高

B.

①层复杂的天气利于航空飞行C.

②层含有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尘埃

D.

③层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答案】10.A

11.D【解析】【分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飞船上升过程中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在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递减。在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递增。在高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递减后递增。A符合题意,故选A。【11题详解】①层为对流层,一般而言,在低纬度对流层较厚,在高纬度对流层较薄,A错误。对流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航空飞行,B错误。②层为平流层,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C错误。③层中存在电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D正确。故选D。

【点睛】对流层主要有四个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不同);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域,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④不同纬度其厚度不均(低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7-18km;中纬度对流平均厚度;10-12km;高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8-9km)。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弱,④强

B.

②强,③弱

C.

①强,③弱

D.

②弱,④强13.

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

削弱①

B.

削弱②

C.

增强③

D.

增强④【答案】12.C

13.A【解析】【分析】【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①强,气温高,AB错误。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故应是③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C正确。与地面辐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可遮挡太阳辐射,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①减小,A正确,覆盖黑色尼龙网并不能影响大气削弱作用②,B错误。覆盖黑色尼龙网,使得棚内地面获得的能量减小,则地面辐射④减弱,D错误;覆盖黑色尼龙网对大气逆辐射③影响小,C错误。故选A。【点睛】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晴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弱。某地理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对水循环进行模拟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该实验装置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

⑥地下径流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④⑤⑥15.

以下措施可使托盘中的水量增大的有(

)①减小玻璃导管的长度

②增大酒精灯的火焰③增加玻璃面上冰块量

④增加水平托盘尺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14.D

15.B【解析】【分析】【14题详解】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托盘是水平的,水也没有流动,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注及地下径流),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排除ABC,选D。【15题详解】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②③正确。减小玻璃导管长度、增加水平托盘尺寸对水量增大的作用不大。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水循环各个环节代表的含义,能够熟练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其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湿地等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图为重庆雨水花园实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路牙石缺口的最直接作用是(

)A.

消除城市环境污染

B.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C.

便于绿地中雨水及时排出

D.

便于路面积水及时排入下沉绿地中17.

下列关于雨水花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

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C.

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

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变短【答案】16.D

17.B【解析】【分析】【16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重庆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的具体表现,主要功能为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读图可知,图中路牙石缺口连接了路面和绿地,因此其最直接作用是便于路面积水及时排入下沉绿地中,而不是绿地的雨水及时排出,C错误,D正确;不能消除城市环境污染,A错误;路牙石缺口不能直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B错误。故选D。【17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雨水花园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有助于使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正确;水汽输送主要通过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实现,雨水花园不会对水汽输送产生影响,A错误;有助于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C错误;有助于使水循环趋于稳定,D错误。故选B。【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积极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下图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图中①~④四条曲线中,表示海洋表面盐度的是(

)A.

B.

C.

D.

④19.

据图可知,与南北纬60°附近海域相比,赤道附近表层海水(

)A.

温度低、盐度较高

B.

温度高、盐度较高C.

温度高、盐度较低

D.

温度低、盐度较低20.

据图可知甲纬度①曲线数值比较大的原因是(

)A.

水温低

B.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

降水多

D.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答案】18.A

19.B

20.B【解析】【分析】【18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海洋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且南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不同,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更低(海域附近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所以对应曲线①,A对;曲线②应表示蒸发量,③表示温度,④表示降水量。故选A。【19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①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③表示温度,④表示降水量。读图可知,与南北纬60°附近海域相比,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也高,B对。故选B。【20题详解】①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甲纬度附近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面平均盐度高,B对,C错;甲纬度地处低纬,水温并不低,A错;对甲纬度盐度的影响除了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有关,还与降水有关,D错。故选B。【点睛】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副热带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2021年9月20日~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四至八月二十)第二十八届钱江(海宁)观潮节在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有关潮汐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天一次涨潮一次落潮②潮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③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时,全球各海域同时出现大潮④一月中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现象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22.

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滩涂养殖

④潮汐发电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21.C

22.B【解析】【分析】

【21题详解】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因此每天两次涨潮两次落潮,①错;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因此潮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②对;地球表面各地离月亮的远近不一样,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③错;一月中有两次大潮(新月、满月)和两次小潮(上弦月、下弦月)④对,②④对,故选C。【22题详解】稻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水为咸水,不能稻田灌溉,①错;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滩涂养殖、潮汐发电,②③④对,故选B。【点睛】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某些地区的河流能够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3.

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搬运

C.

流水沉积

D.

地壳下陷24.

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

减小河流流速

B.

减弱洪水灾害

C.

增加航运距离

D.

增强河道淤积25.

下列地区最容易形成牛轭湖的是(

)A.

横断山区

B.

呼伦贝尔草原

C.

黄土高原

D.

塔里木盆地【答案】23

A

24.B

25.B【解析】【分析】【23题详解】弯曲河道往往在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流水沉积不是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C;地壳下陷,则地势低,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不会导致河流裁弯取直,D错。所以本题选A。24题详解】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B正确;河流自然截弯取直,会增大河流流速,A错误;缩短航运距离,C错误;减少河道淤积,D错误。所以本题选B。【25题详解】根据题意得出牛轭湖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形成,而连续河弯多是由于河流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形成,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A、C选项错误;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干旱地区,蒸发旺盛,水分缺乏,不易形成牛轭湖,D选项错误;呼伦贝尔草原地势平坦,河曲地貌发育,多牛轭湖,B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B。【点睛】牛轭湖形成过程:①河流摆动形成弯曲;②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③河曲愈来愈弯;④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⑤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⑥原有被废弃河曲成了牛轭湖。

无锡某校地理小组开展“观察家乡的地貌”活动,在此过程中,某同学通过手机APP获取了一个观察点的海拔。下图为观察点海拔及该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高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图中观察点5和观察点2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22m

B.

82m

C.

108m

D.

98m27.

关于甲、乙两地坡度和光照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B.

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C.

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D.

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答案】26.C

27.D【解析】2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观察点5海拔高度l62米,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20米,观察点2海拔高度在40—60米之间,因此观察点5和观察点2之间的相对高度△H应满足102m<△H<122m,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以看出,与乙坡相比,甲坡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更小,AB错误;无锡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根据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可知,甲坡是阳坡,光照条件好,乙坡是阴坡,光照条件较差,D正确,C错误。故选D。

【点睛】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n表示两地相隔的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相对高度)。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江苏南京的银杏谷,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下图为银杏谷和银杏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关于银杏林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树叶缩小为针状

②叶片宽阔

③藤本、附生植物丰富

④春季发叶

⑤多革质叶片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②⑤

D.

②④⑤29.

从北京到江苏到云南,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

地形

B.

降水

C.

光照

D.

热量【答案】28.B

29.D【解析】【分析】【28题详解】根据材料“每当秋风吹起,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叶片颜色变化明显,说明银杏树属于典型落叶阔叶林植被。树叶缩小为针状为荒漠植被特点,①错;叶片宽阔,为落叶阔叶林植被特点,②对;藤本、附生植物丰富,为热带雨林植被特点,③错;春季发叶,为落叶阔叶林植被特点,④对;多革质叶片,为常绿阔叶林植被特点,⑤错。②④对,故选B。

【29题详解】从材料可知,北京、江苏、云南纬度依次变低,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气温越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越晩,故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D对。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温度因素,和地形、降水和光照没有必然关系,A、B和C错。故选D。【点睛】落叶阔叶林: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

下列成土因素中,图示没能直观显示的是(

)A.

成土母质

B.

气候

C.

地形

D.

时间31.

图示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主要参与了(

)①固体基岩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和热量的调节过程

④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30.D

31.B【解析】【分析】【30题详解】图示信息中能直观显示出来的成土因素:固态基岩属于成土母质、降水属于气候、坡度属于地形,A、B、C对;没有直观显示出时间信息,D错。符合题意的故选D。【31题详解】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②、④对;气候参与了固体基岩的风化过程,①错;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能调节土壤的水热,③错误。②④对,故选B。【点睛】成土因素:1.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3.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4.其他因素:地形、时间、人类活动。2021年7月22日,台风“烟花”逼近闽浙沿海,福建省气象台22日6时42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图为2021年7月22日5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台风“烟花”卫星影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此时福州的风向为(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正东风33.

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不能(

)A.

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

B.

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C.

确定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D.

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34.

关于台风“烟花”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大雾天气

B.

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遭受冻害C.

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

D.

大海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35.

福建省对此次台风灾害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以及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5G通信技术

D.

地理信息系统【答案】32.B

33.D

34.C

35.D【解析】【分析】【32题详解】福州位于台风中心的西侧,由于台风中心为低压,过福州作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西指向东),近地面由于还受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大约45°左右与等压线斜交,为西北风,B对。故选B。【33题详解】对台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够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再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出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出台风的强度,并监测台风移动的方向、速度和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这些信息对防止和减轻台风所带来的灾害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可以利用雷达监测台风的移动方向。A、B、C对;利用气象卫星云图只能估计预报台风登陆的地点和时间,不能预报台风登陆的准确地点和精确时间,D错。符合题意的故选D。【34题详解】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因此不可能出现大雾天气,A错;冻害是寒潮带来的,而不是台风带来的,B错;台风产生的狂风在海面形成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C对;大海翻江倒海不利于鱼群聚集,D错。故选C。

【3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主要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可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处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根据材料福建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以及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有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查询、处理功能,D对。遥感,具有实时性的监测功能,只能有效的监测受灾面积,不能统计受灾面积和损失,A错;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不能统计受灾面积和损失,B错;5G通信技术不是地理信息技术,C错。故选D。【点睛】台风属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天气之一,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一、狂风,台风的风力,能毁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还能将杂物吹到半空中,造成人员伤害。二、暴雨,台风形成的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三、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造成沿海地区房屋和各类设施被冲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

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

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B.

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C.

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37.

下列关于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

B.

地形平坦C.

地表基岩广布

D.

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38.

在易发生上述灾害的地区修建道路时,设计者应注意(

)A.

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B.

大量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C.

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

D.

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答案】36.A

37.A

38.D【解析】【分析】【36题详解】根据材料“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结合图可知:甲引发其他灾害,而其他灾害不会影响甲,由此推断甲为地震,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灾害,地震时发生滑坡和崩塌的地点一般本来就具备产生滑坡的条件,强烈的地震动降低了滑动面的摩擦力,打破了原来的受力平衡状态,造成了崩塌或者滑坡体滑动下泻。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形成泥石流。而且暴雨加剧了崩塌、滑坡。崩塌、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因此乙、丁为崩塌、滑坡或者滑坡、崩塌,丙为泥石流,A对。故选A。【37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震引发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多,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提供物质基础,A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在山区,B错;形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不一定地表基岩广布,因此地表基岩广布不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共性,C错;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不一定全年降水丰富,因冰雪融水也能触发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产生,D错。故选A。【38题详解】人工消雨,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不现实,A错;大量开挖坡脚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B错;发射卫星及时监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只能提供受灾情况,不能规避地质灾害,C错;修建道路时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D对。故选D。

【点睛】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北纬33.50度,东经121.19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

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关于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

震级较小

B.

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C.

盐城地区覆盖层以岩石为主

D.

发生地离陆地较远40.

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②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③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加速逃离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39.C

40.A【解析】【分析】【39题详解】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抗震系数等有关。“此次地震对盐城产生的影响甚微”说明烈度很小,根据材料“发生5.0级地震”,说明震级较小,烈度很小,A对;地面建筑物抗震系数较高,更不容易倒塌,B对;材料中并未涉及盐城地区覆盖层为岩石,且江苏省地形较为平坦,烈度与覆盖层关系甚微,C错;此次地震发生在大丰区海域,距离陆地较远,烈度很小,D对。本题要求选择不合理的选项,故选C。

【40题详解】地震时,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①对;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避震,②对;在开车时遇到地震,马上找空旷的地方停车,③错;在野外,总体把握到开阔地避震的原则,④错。故选A。【点睛】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无数个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抗震系数等有关。二、综合题41.

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福尔摩斯探案某夏日的夜晚,H城海边度假村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警局锁定了两个嫌疑人甲和乙,但无法判断,于是把他们带到了福尔摩斯那里分别问话。福尔摩斯让他们说说案发时在干什么?甲说:“那天我整晚失眠,坐在海边,面朝大海听着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感觉阵阵凉风从背后袭来,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坐了一会儿就回屋了,听了一夜的音乐。”乙说:“那天我心情不错,和朋友们一起面朝大海彻夜长谈,享受着海风拂面的舒适感,很是惬意。”听完他们的叙述,福尔摩斯说“我已经知道谁说谎了,说谎的是凶手!”(1)你认为嫌疑人是_______(甲或乙),请在下图中画出示意图_______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结论。实验器材:一盆热水、一盆冰块,顶部有小孔的玻璃容器、一根点燃的香(可从小孔插入)在下图中画出实验示意图(含你观察到的现象)

【答案】(1)

①.

②.

③.判断依据:夜晚陆地冷海洋热,风应该从陆地吹响海洋

(2)【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福尔摩斯探案及热力环流试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原理及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与陆地存在热力环流,夜晚海洋气温高,海面形成低压,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吹陆风。根据材料信息,甲、乙都在海边,乙描述的“享受着海风拂面”是白天吹海风的情形,案发是在夜晚,吹陆风,因此乙说谎是嫌疑人;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小问2详解】一盆热水(右边)、一盆冰块(左边)放在顶部有小孔的玻璃容器内,一根点燃的香产生的烟通过小孔进入玻璃容器内,由于玻璃容器内大气存在热力环流,冰块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冰块底部形成高压,热水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容器底部的气流从冰块流向热水,容器顶部气流流向与底部相反,因此可以看到点燃的香产生的烟在容器内逆时针环流。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