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学科第一单元学历案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2.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掌握写景的手法。第一课时别样的景,别致的美——《春》朗读训练【课标要求】1.正确朗读文章;2.能理解、分析内容;3.能体会重要词句,领悟文章内涵。【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2.品析重点词句,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3.积累、运用精彩的语言。【学习过程】任务一:情境导入1.我们即将迎接班级“朗读者”挑战。那就让我们好好练习朗读吧!任务二:实战演练1.这是一篇散文,就像一首诗,听名家范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学生大声朗读,模仿名家,读出美感。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提示朗读中要重读的字词句,以及应该停留连接之处。(朗读符号的运用,关注课本P4注释【4】【5】有关重音和停连的解释。)技巧一:停连例1:“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这句话可以用不同的停连形成不同的语言效果。1.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强调要有肉类)2.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不要有肉类)读出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就是表现朗读的语言节奏,读出快慢适度,有张有弛的效果。通过这个示例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不同的停连方式,可以读出不同的语境和语意。“∨”停顿号。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论有无标点均可使用,停顿的时间稍稍加长,如用于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表示停顿的时间再长一些。“∧”连接号。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技巧二:重音例2:他一天就喝三瓶水。a.他一天就喝了三瓶水。(强调不是别人,是“”。)b.他一天就喝了三瓶水。(逻辑重音落在副词状语“”上,强调只喝瓶水。)c.他一天就喝了三瓶水。(逻辑重音在“”,强调单位时间。)d.他一天就喝了三瓶水。(逻辑重音在“”上,语意指向通常是强调量。)e他一天就喝了三瓶水。(逻辑重音在“”上,强调没喝其他任何东西。)技巧三:语气例3:你过来啊!根据相应的情境把握语气。情境一,当你向别人进行挑衅,你会怎么说这四个字?情境二,当你做错事,被班主任叫过来,班主任会以什么样的语气呈现?情境三,如果遇到的是喜欢的人,“你过来啊”又该如何表达?语气不同,语义也会发生变化,(排比句、反复句读出的节奏)【讲朗读句子】
例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重音指导:盼望着应该,突出作者盼春的心情,两个“盼望着”连用,运用的方法更能体现其急切,所以第二个“盼望着”应该都的更一些。“盼望着”后面应该稍加一下,后面是盼望的对象】。
例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停连指导:的句式,六个动词写出了春草带给人的欢乐,前面两个是态的,后面是态的,一句比一句活跃,应该逐渐读出这种的语气。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停连指导:写人的感受,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能够感受到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读的时候要稍微舒缓一些。4.小组内学生大声朗读,注意重音和停连,互相评价,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味。任务三:粉墨登场5.展示读,(想象课文描绘的景物),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任务评价】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自评互评【检测与作业】《同步经典学案》P1-2课前预习基础夯实(指向目标1)《同步经典学案》P3-4课文精读拓展阅读(指向目标2)《同步经典学案》P5微写作(指向目标3)【学后反思】。第二课时别样的景,别致的美——《济南的冬天》朗读训练【课标要求】1.正确朗读文章;2.能理解、分析内容;3.能体会重要词句,领悟文章内涵。【学习目标】1.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梳理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3.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过程】任务一:
1.情境导入2.在上一课朗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朗读,通过做标记,准确地读出课文的语言节奏,读出语句中的情感。朗读指导有两个要点,一是重音和停连,一是读出文中的情感,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提高。任务二:实战演习1.听名家范读,画好重音、停连,感受济南冬天的魅力2.学生自由朗读,模仿名家,读出美感。3.指名朗读,正音、重音、停连、语气。任务三:整体感知1.思考:作者写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总特点?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欣赏教材插图,观察小山、矮松、济南城。揣摩作者心情,精读第3、4、5段。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任务评价】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自评互评【检测与作业】《同步经典学案》P5-6课前预习基础夯实(指向目标1)《同步经典学案》P7-9课文精读拓展阅读(指向目标2)《同步经典学案》P9微写作(指向目标3)【学后反思】第三课时别样的景,别致的美—《春》《济南的冬天》比较阅读【课标要求】1.正确朗读文章;2.能理解、分析内容;3.能体会重要词句,领悟文章内涵。【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2.聚焦两篇文章中雅词、佳句、美段,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以及多种写景的手法。3.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和音乐之美。【学习过程】任务一:结构美1.朗读课文,分别概括出这两篇文章所描绘的春季和冬季的画卷。《春》春图、春图、春图、春图、迎图《济南的冬天》()小山、()小山、()远山、()2.结构特点:《春》()春—()春—()春《济南的冬天》总体—绘()—描()总—分—总任务二:语言美朗读你喜欢的画卷,想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多用修辞《春》1.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米,嫩嫩的,绿绿的。()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4.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6.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7.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9.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10.“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1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1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多用修辞《济南的冬天》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4.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5.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6.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7.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任务三:绘图美(一)多感官描写概念:就是运用眼、耳、鼻、舌、手等身体感官,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转换成文字,用来描写大自然或人事物的各种现象。在写春风,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描写:写春风拂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主要突出这是的感受,在这里要突出“母亲的手”的感觉;写风送芳香,土:气、草味、花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的感受;写风传乐声、鸟语、笛的交相应和,突出方面的感受。大自然的风本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而作者通过白己的感官,写得形神兼备。(二)动静结合概念:“动静结合”手法是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请举出例子:《济南的冬天》“”《春》“”(三)虚实结合
《春》中花与蜂蝶是,“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杏梨”一句为,所以此处也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一句是,而山是,所以此处也有运用虚实结合。(四)正侧结合《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前两句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春花的多与艳,这两句是对春花的。后两句是对春花的,第三句调动各种感官,运用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春花的香与甜。最后一句借蜂闹,蝶舞,暗示花的艳丽和芳香。这段文字正两笔,侧两笔,,相得益彰,把春花描摹得立体可感,妙不可言。一幅美妙的春花图在读者面前伴随着文字的馨香悄然呈现,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隐约可感。《济南的冬天》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
作者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在这里他没有直接写天气暖和,但是让人感受到了温暖而是通过这水这绿藻,这楚楚可爱的垂柳,来烘托天气暖和,你还能不说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吗?任务四:意境美借景抒情学习课文的抒情写意的方法,这两篇文章表面看是描写春天、冬天的风景,其实质是抒情,景人情融为一体,表达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对生活的,表现作者的情怀,这就提示我们,写景作文要重视情感的发现酝酿和表达,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任务评价】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自评互评【检测与作业】背诵《春》和《济南的冬天》中的精彩片断。【学后反思】。第四课时别样的景,别致的美——《雨的四季》自读课【课标要求】1.正确朗读文章;2.能理解、分析内容;3.能体会重要词句,领悟文章内涵。【学习目标】1.巩固前两课所学的朗读成果,读出文中的感情基调和层次变化。
2.体会作者在观察、布局、遣词、造句、手法方面的独到之处。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学习过程】任务一:情境导入回忆自身观察雨、感受雨的经历,谈谈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哪个地域的雨。任务二:美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重音、停连。任务三:合作探究梳理文意:雨:新鲜、娇媚雨:热烈、粗犷情感。雨:沉静、端庄雨:自然、平静结构:《雨的四季》:
总-分-总2.小组讨论和之前学过的《春》《济南的冬天》比一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按照--来组织材料。《雨的四季》同《春》都运用描写。
例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这段文字从觉、觉和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
《雨的四季》同《春》《济南的冬天》多用的修辞,结合、结合的描写手法四、总结
《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描绘五幅春日图景。笔法生动形象,描写多层次、多角度.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济南的冬天》运用比喻、拟人、比拟等修辞,描写和赞美了济南冬天的风貌,给人以充满温情的想象和美的感受,语言清新自然而韵味十足。
《雨的四季》不限于一时一地,写出四季的雨的形态,观察细致,想象奇妙,最物描写繁多细,语言规范优美,充满诗意。
【任务评价】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自评互评【检测与作业】《同步经典学案》P19单元主题回顾(指向目标1)《同步经典学案》P10-12(指向目标2、3)【学后反思】第五、六课时别样的景,别致的美——1+X群文阅读【课标要求】1.正确朗读文章;2.能理解、分析内容;3.能体会重要词句,领悟文章内涵。【学习目标】1.迁移运用,根据课内朗读技巧读类文,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节奏、情感,感受声韵之美。2.从修辞角度和写景手法角度揣摩品味语言。【学习过程】任务一:完成《同步经典学案》P20-22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春天的心》,师生讲评。任务二:
拓展迁移朗读文章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读出情味。《春》沈从文天气已经将近四月了,接连而来的晴天,中间隔着几次小雨,把园中各样树木皆重新装扮过了。各样花草都仿佛正努力从地下拔起,在温暖日头下,守着本分,静静的立着,尽那只谁也看不见的手来铺排,按照秩序发叶开花。开过了花还有责任的,皆各在叶底花蒂处,缀着小小的一粒果子。这时傍近那一列长长的围墙,成排栽植的碧桃花,正同火焰那么热闹的开放。还有连翘,黄得同金子一样,木笔皆把花尖向上矗着。沿了一片草地,两行枝干儿瘦瘦的海棠,银色的枝子上,缀满了小小的花苞,娇怯怯的好像在那里候着天的吩咐,颜色似乎是从无数女孩子脸上嘴上割下的颜色。天空的白云,在微风中缓缓的移动,推着,挤着,搬出的空处,显得深蓝如海,却从无一种海会那么深又那么平。把云挪移的小风,同时,还轻轻的摇动到一切较高较柔弱的树枝。这风吹到人身上时,便使人感到一种清快,一份微倦,一点惆怅,仿佛是一只祖母的手,或母亲的手,温柔的摩着脸庞,抚着头发,拉着衣角。还温柔的送来各样花朵的香味,以及新鲜泥土的香味。《夏感》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冬天》茅盾冬天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给我三种不同的印象。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大人们定要我穿了许多衣服,弄得我动作迟笨,这是我不满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黄,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谢“冬”了。在都市里生长的孩子是可怜的,他们只看见灰色的马路,从没见过整齐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地。他们即使到公园里看见了比较广大的草地,然而那是细曲得像狗毛一样的草坪,枯黄了时更加难看,不用说,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是可以放弃火来烧的。在乡下,可不同了。照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黄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脚踏下去簌簌地响,有时没到你的腿弯上。是这样的草——大草地,就可以放火烧。我们都脱了长衣,划一根火柴,那满地的枯草就毕剥毕剥烧起来了。狂风着地卷去,那些草就像发狂似的腾腾地叫着,夹着白烟一片红火焰就像一个大舌头似的会一下子把大片的枯草舐光。有时我们站在上风头,那就跟着火头跑;有时故意站在下风,看着那烈焰像潮水样涌过来,涌过来,于是我们大声笑着嚷着在火焰中间跳,一转眼,那火焰的波浪已经上前去了,于是我们就又追上去送它。这些草地中,往往有浮厝的棺木或者骨殖甏,火势逼近了那棺木时,我们的最紧张的时刻就来了。我们就来一个“包抄”,扑到火线里一阵滚,收熄了我们放的火。这时候我们便感到了克服敌人那样的快乐。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这“放野火”的趣味不能再有了,然而穿衣服的多少也不再受人干涉了,这时我对于冬,理应无憎亦无爱了罢,可是冬天却开始给我一点好印象。二十几岁的我是只要睡眠四个钟头就够了的,我照例五点钟一定醒了;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期爽的,而又大家都在黑甜乡,静得很,没有声音来打扰我,这时候,躲在那里让思想像野马一般飞跑,爱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够了时,顶天亮起身,我仿佛已经背着人,不声不响自由自在做完了一件事,也感得一种愉快。那时候,我把"冬"和春夏秋比较起来,觉得"冬"是不干涉人的,她不像春天那样逼人困倦,也不像夏天那样使得我上床的时候弄堂里还有人高唱《孟姜女》,而在我起身以前却又是满弄堂的洗马桶的声音,直没有片刻的安静,而也不同于秋天。秋天是苍蝇蚊虫的世界,而也是疟病光顾我的季节呵!然而对于“冬”有恶感,则始于最近。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不过我也理智地较为认识了“冬”。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命运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春”要来到的时候,一定先有“冬”。冷罢,更加冷罢,你这吓人的冬!任务三:合作探究对比阅读,找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从修辞、描写手法、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角度,相关批注写在文章旁。【任务评价】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自评互评【检测与作业】P20-22第一单元群文阅读《秋登庐山》(指向目标1、2)【学后反思】第七课时别样的景,别致的美——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课标要求】1.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2.能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标点符号;3.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学习目标】1.激活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2.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汲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写作方法。【学习过程】任务一:走进自然,观赏校园风光,采撷自然美景,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九月风景,可以选取某一处景物进行细致观察,也可以对多处景物留心体会,可以拿起笔画一画,写一写,注意观察和积累。任务二:用上写作小宝库,写一段描摹九月校园美景的文字,注意运用到多种写景手法,让文章生动精彩起来。写作提纲:标题、段落、开头结尾、每个段落的内容2.思维导图式作文提纲特点:简洁醒目、节约时间、中心突出、层次分明。3.列思维导图式写作提纲的方法:(1)确定标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交易争议解决协议3篇
- 影视剧临时演员聘用协议2025版2篇
- 2025年度个人与派遣公司教育培训派遣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锅炉维修安全风险评估与处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新材料产业临时用工聘用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婚庆贷款合同(浪漫婚礼筹备)4篇
- 二零二五版艺术展览馆场地租赁与艺术品展示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砌砖工程承包施工材料回收与再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5人合资成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合伙协议3篇
- 2025年托盘租赁与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合同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徐霞客传正版》课件
- 江西硅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硅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高端民用航空复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量子医学成像学行业研究报告
- DB22T 3268-2021 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
- 办事居间协议合同范例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 学校校本课程《英文电影鉴赏》文本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