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素养目标1.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2.仔细揣摩品味表意复杂的长句,理解其深刻含义,体会其复杂的情感。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作者介绍马克思(1818—1883),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35年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期间,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产生兴趣。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进观点的报纸供稿,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1843年移居法国巴黎,继续在各家持有激进观点的相关报社从事专栏写作,1849年,马克思遭流放后与妻儿一起迁居英国伦敦,开始构建他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1883年因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相关知识毛泽东谈马克思主义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59年2月14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写作背景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在这个宴会上,马克思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马克思没有因欧洲革命处于低潮而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他指出了现代资本社会异化的普遍性,指出了人类走出异化的现实道路。文本初读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文本精读1.这篇演讲是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作者为什么从1848年革命谈起?2.“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阅读文章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句中两个“奴隶”含义是否相同?“愚昧无知”的内涵是什么?(2)“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应如何理解这句话?(3)“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如何理解“同样的普遍性质”?(4)如何理解“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这句话的含意?4.马克思的语言风趣幽默,但是非常具有锋芒和战斗力,试结合文本分析马克思是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进行演讲的。思维拓展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社会主义的本性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表现得更为露骨。残酷的现实再次告诉人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过程。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你对此有何看法?课堂练习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B.交通拥堵已经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C.160多年来,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年轮不仅丝毫没有销蚀掉马克思这篇演说非凡的风采,而且其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语言、厚重的文化,至今仍然让我们能够领略到经典的魅力。D.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2.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B.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C.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D.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3.下面这段文字存在五处逻辑病误,涉及过于绝对、强加因果、推断错误等,请指出逻辑病误,并作出修改。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很有特色,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只有一口气读完它,才能从中得到智慧启迪和思想滋养。只要你读完了它,你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4.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概括社会革命的时代到来的条件。“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唯物史观破解和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参考答案】文本初读【答案】①无产阶级解放②革命气氛③显露出衰颓的征兆④工人阶级文本精读1.【答案】①马克思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②马克思把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与被他喻为“一片汪洋大海”的无产阶级革命对照起来,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面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2.【答案】表现:①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带来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②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人更加贫困;③无序竞争使社会道德日益沦丧;④人所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成为束缚人自身的枷锁;⑤人成为物质的奴隶。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3.【答案】(1)①不同。前者是指工人成为资本家的奴隶,后者则是指资本家成为自己所攫取的财富的奴隶。②“愚昧无知”指资本家借助生产力的发展,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榨取变本加厉,从而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将会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并且“愚昧无知”的嘲弄显示了极强的讽刺力量。(2)发明和进步使得物质力量向智能化发展,机器变得越来越先进、灵巧、高效,好像具有了人的生命、智慧;而有些人却一心趋利,贪得无厌,变得愈加冷酷、自私、无情,失去了博爱、善良的人性,从而被物质化了。(3)资本统治下的被剥削对象和雇佣奴隶制下的受奴役者是全世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同样,无产阶级的革命对象也是全世界的资本家和雇佣奴隶主。(4)历史将会公正、客观地彰显、揭露资产阶级凶狠、邪恶、残酷的本质,而无产阶级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者、实践者。4.【答案】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坚硬的外表”比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貌似强大,但已是外强中干”,“汪洋大海”比喻“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比喻“依然比较强大的资产阶级统治势力”。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一旦发动起来,将会产生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从而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创立无产阶级的宏基伟业。②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如将“德国的秘密法庭给画红十字的房子的主人实施判决”与“历史将会给欧洲的资产阶级给予公正的审判”进行类比,生动、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是一种新生的力量,它必将承担起执行历史法官的判决的重任,并通过革命实践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③语言灵活,妙用典故。“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语言精彩幽默;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菲默法庭”的判决等典故,使整个演讲始终处在一种鲜活的语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思维拓展【答案】(观点一)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正义事业,但社会主义等不来、靠不来,需要通过长期革命斗争积极争取。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历史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为“世界历史”,社会主义更是成为无产阶级、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的国际事业,但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社会主义的突出特征是“本国特色”。各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力量要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开展多样的地区性或世界性的协调与联合,相互支持,共同抵制国际资本主义力量的联合进攻。(观点二)在21世纪,历史主题是在两种社会制度竞争中,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充分的制度优势证明其巨大的优越性。与冷战结束初期许多国家改行资本主义道路的浪潮相比,当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和发展经验光环黯淡,风光不再,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吸引力越来越小。新时代,在新历史起点上开始新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斗争,就是要把过去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的问题解决好,以新的实践和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课堂练习1.【解析】CA项,两面对一面,“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B项,“减轻……问题”搭配不当,可将“问题”改为“压力”。D项,“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语序不当,应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备受新老顾客信赖的”。2.【解析】B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把“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说成是“革命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是对比手法。3.【解析】题干已明确提示“过于绝对、强加因果、推断错误等”五处逻辑病误,解答时以句为单位,先找出相应的病误,然后加以修改。【答案】①“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说法过于绝对,应在“是新中国”前加“可能”,或去掉“一本”在“书”后加“之一”。②“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说法过于绝对,应改为“许多读者读了这本书,都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③“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强加因果,应改为“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也可以一口气读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