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分析金桥QQ群:12101906第二讲社区研究〔上〕本讲内容1、国外社区研究的历史〔1〕起源〔2〕兴盛〔3〕衰落与复兴2、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1〕人文区位学〔2〕城市性研究〔3〕社会结构视角〔4〕社会体系视角社区研究的起源〔一〕滕尼斯,社区与社会,悲观自然意志与理性意志;亲属、邻里、朋友关系与契约关系;亲密无间与彼此疏离;情感、习俗与法律、理性;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观念与多元观念;农村与城市。涂尔干,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乐观集体意识与劳动分工;同质性〔信仰、道德、习俗、仪式、生活经历、生活方式等〕与异质性;整体独立与相互依赖;社区组织与城市。韦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悲观理性化;社会行动的理性化;宗教的世俗化〔祛魅〕;法律的理性化;从农村到城市。社区研究的起源〔二〕社区研究的起源〔三〕库利〔C.H.Cooley〕,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奥登姆〔H.W.Odum〕,民俗社会与国家索罗金〔P.A.Sorokin〕,家庭关系与契约关系贝克〔H.Becker〕,神圣社会与世俗社会雷德菲尔德〔R.Redfield〕,从民俗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连续统。帕森斯〔T.Parsons〕,模式变量类型学,一种理论分析方法,对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出理想类型,将分析对象置于此种分析框架中。时代背景: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区研究的兴盛〔一〕1、芝加哥学派帕克〔R.E.Park〕;沃斯〔L.Worth〕;托马斯〔WilliamI.Thomas〕;伯吉斯〔ErnestW.Burgess〕;麦肯齐〔R.D.Mchenzie〕安德逊〔NelsAndersom〕,《游民》〔1923〕;施莱舍〔TrederickThrasher〕,《帮伙》〔1927〕;左保〔HarveyZorbaugh〕,《黄金海岸与贫民区》;肖〔CliffordShaw〕,《杰克罗勒:一个犯法少年自己的故事》〔1930〕;克莱西〔PaulCressey〕,《出租汽车舞厅》〔1932〕。人文区位学,城市社区研究,芝加哥的城市化进程及伴随而来的社会解组。社区研究的兴盛〔二〕社区研究的兴盛〔三〕2、中镇研究林德夫妇〔R.S.Lynd&H.M.Lynd〕,《中镇》〔1929〕;《转变中的中镇》〔1937〕。综合研究,各类现象之间无法彼此别离;细致描述;社区权力。3、社区权力结构亨特〔F.Hunter〕,亚特兰大,《社区权力结构》〔1953〕;达尔〔R.Dahl〕,纽黑文,《谁在进行统治》〔1961〕。方法的差异;结论的对立。社区研究的衰落与复兴群众社会〔一种标准化的、同质性的、种族和阶级分野不明显的社会〕的兴起,“社区失落论〞。回归社区:社区重建运动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区研究的复兴。1972年,美国社会学协会重组社区研究分会;阿布-鲁格霍德〔JanetL.Abu-Lughod〕和格林伍德〔MichaclJ.Greenwood〕的研究;卡普洛〔TheodoreCaplow〕等对中镇的第三次调查;网络分析方法引入社区权力研究中。社区并未消亡。欧洲战后的社区研究,如法国桑巴德洛韦〔PaulH.Sonbadrove〕、勒费孚尔〔HenryLefebvre〕、孟德拉斯〔HenryMendras〕的研究。思考题:一、社区研究是如何出现的?二、如何看待社区研究的兴衰历史?人文区位学视角的研究〔一〕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HumanEcology〕1、古典人文区位学理论帕克,《人文社区:城市和人文区位学》〔1952〕。人类社区与生物社区相同的“共生〞特点:个人或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区位〞的竞争;社区的社会文化;社区的生态变化过程:竞争、选择〔隔离〕、迁移、〔优势〕支配、适应。人文区位学视角的研究〔二〕麦肯齐,对帕克的开展。集中,人口的聚集。离散,人口的扩散。侵入,外来人口或机构的渗透。继替,对本地人口或机构的替代。伯吉斯有关城市开展和空间组织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HomerHoyt〕的扇形说哈里斯〔ChauncyD.Harris〕、厄尔曼〔EolwardL.Ullman〕的多核心说人文区位学视角的研究〔三〕人文区位学视角的研究〔三〕2、新正统人文区位学理论霍利〔A.Hawley〕,将社区看作是一种建构性的、由不同功能局部组成的关系系统,人类生态学要研究人类社区的形式和开展。四个重要原那么:〔1〕相互依赖原那么,共生关系、共栖关系,前者形成“共同体群体〞,后者形成“类别群体〞;〔2〕关键功能原那么,系统与环境的联系主要通过一个或少数功能来调节;〔3〕分化原那么,关键功能决定系统分化程度、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4〕支配原那么,关键功能的单位决定了其他功能单位的根本情况。人文区位学视角的研究〔四〕邓肯〔O.Duncan〕,生态复合体理论。从社区到世界,都可以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由人口、组织、环境、技术四个关联变量所组成,简称POET生态复合体。〔1〕人口是结构化的人类群体;〔2〕组织是人口为供养自身而形成的各种结构;〔3〕环境包括所有外在于人口的现象;〔4〕技术包括技能、工具和人工制品。生态扩张即,“技术积累加剧了对环境的开发,从而带来了人口转变和组织革命。〞〔Duncan,1964,p.75〕人文区位学视角的研究〔五〕3、社会文化区位学西门〔AlbertSeeman〕,宗教对盐湖城及其他城市的空间布局的影响。费雷〔W.Firey〕,波士顿市中心区,某些空间具有社会文化价值。海克斯切〔AugustHeckscher〕,美国城市空间布局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施特劳斯〔AnselmStrauss〕,《美国城市的想象》,城市概念的建构。城市性研究〔一〕沃斯〔L.Worth〕,《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1938〕,社区失落论影响变量:城市人口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影响结果:“城市性〞的生活方式;规模:关系亲密度降低、接触时机减少、更加强调次属关系、情感的疏远、“社会距离〞扩大;密度:职业分化、正式的社会控制机构、社会功能分化、社会结构分层、角色扮演共同导致的工具主义态度与关系;异质性:因参与多种社会圈而带来的个人与社会的疏离、容忍异质性与个人附属于群众。城市性研究〔二〕刘易斯〔OscarLewis〕,1952,“未崩溃的城市化〞,社区继存论甘斯〔H.Gans〕,1962,《城市村民》;1968,《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与郊区性》。解释变量:“特性〞,即社区居民具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因素以及他们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对内城、外城、郊区进行比较:相似度不同;特性因素的解释力要强于规模、密度和异质性。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一〕1、社区权力研究〔1〕精英论林德夫妇,《中镇》由研究宗教现象到研究社区整体;以一个富有家族为核心的单一的权力结构,由商业控制扩展到民主程序和政府机构,控制了几乎全部的经济社会生活。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一〕亨特,亚特兰大,权力精英所形成的联盟占据着社会上的主要位置和资源,他们所做的决定足以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经济领袖,掌握幕后的操控权力,非正式的组织,影响决策。米尔斯〔C.WrightMills〕《权力精英》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二〕〔2〕多元论达尔〔R.Dahl〕,纽黑文,强调社会机构和领导职位的分散状况,认为各机构的精英人物的权力争夺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的均势,每个机构占据局部资源且影响力有限,谁也不能绝对支配一切。罗杰斯〔D.Rogers〕,在高度工业化、人口众多、异质性强、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不同、政府成员身份复杂、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政党、存在工会组织的社区中,多元模式更为适合。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三〕〔3〕其他权力模式罗斯〔P.H.Ross〕:A.金字塔型;B.委员会型;C.多元分布型;D.其他不固定的权力分布模式。职业分化、结构多样化、异质化,影响了社区权力的分布,造成权力的分散。埃格、古德里奇、斯旺森〔R.E.Agger,D.Goldrich&B.E.Swanson〕:两个变量:一是政治权力在市民之间分布的广度,二是社区领导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集中、分歧和冲突的程度。美国的社区倾向于一致,权力分布根本上是共谋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四〕政治领导意识形态宽窄集中共谋的群众共谋的精英分散竞争的群众竞争的精英政治权力的分布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五〕2、网络分析背景一:社会生活世界的“脱域〞现象背景二:社会网理论的兴起“个人社区〞,一种网络意义上的、以个体为中心的非正式“社区关系〞。对地域界限的突破,社区解放论。费舍尔〔C.Fischer〕,《社会网络与场所:城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1977〕,阐释了社会网络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奥里弗〔M.L.Oliver〕,1988,洛杉矶黑人社区。一般认为黑人社区是“病态〞社区,是社会组织解组的社区,研究发现黑人社区的社会组织并未解组。。城市黑人存在相当大的社会网络,有比较亲密和丰富的关系存在。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六〕韦尔曼〔B.Wellman〕,1979,对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研究。城市居民依然有很普遍的亲密关系网络;由直系亲属组成的网络关系联系紧密并具有广泛的支持性,由朋友、邻居、同事组成的关系是疏松的,只是特殊化的支持;当代城市大多数居民的人际关系网络既符合“社区继存论〞的紧密、多元联系,又符合“社区解放论〞的疏松、分化联系。社会结构视角的研究〔七〕3、社区冲突研究科尔曼〔J.S.Coleman〕,《社区冲突》〔1957〕。社区冲突的三个根源:经济争端、政治争端、价值观的冲突。葛木森,20世纪60年代,对新英格兰18个社区54起争端的分析。积怨的冲突与常规的冲突。积怨冲突与政治上的不稳定及社区整合程度密切相关。社会体系视角的研究〔一〕1、社会制度与组织体系桑德斯〔I.T.Sanders〕,《社区论》〔1958〕。“社会体系将社区视为以某一地方为中心而比较持久的互动系统,它以功能结构的观点来分析这种由许多不同局部组成而运转自如的体系。〞〔1〕作为社会体系的社区包括:人、社会关系、社会团体、社会类群、次体系、主体系等;〔2〕其运作过程包括:增加新居民、沟通、职业分化与地位分配、物品和效劳的分配、社会化、社会控制与权力分配、声望的分配、社会流动、整合等;〔3〕其主要的制度化组织机构包括:家庭体系、宗教体系、地方政府、经济体系、教育体系、有系统的联合等。社会体系视角的研究〔二〕强调社区中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互动,以及在此根底上形成的社会网络;强调社区中各社会单位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强调社区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持续的运作过程和机制;强调作为研究对象的地方性社区的社区界限及其内部组成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研究社区如何适应内外力量的作用并整合其组成局部。社会体系视角的研究〔三〕2、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I.Wallerstein〕,20世纪70年代中期。核心—边缘分工、国际体系和不平衡开展。周期性的全球经济重构影响着城市社区的重构。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公司的集中、政府决策、工厂关闭等都可能严重影响社区的空间环境和社区生活。思考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模板8号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认识周长-西师大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北师大版
- 译林版(三起)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第一单元第2课《小小工程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含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试数学试卷(二)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第8单元 26 我的“长生果”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4年陶瓷制零件相关陶瓷制品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
- 长春中医大《中药化学》教案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 碎石运输合同标准范文
- 餐饮店长竞聘报告PPT课件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教案
- 轮岗培养计划表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 薄弱学科、薄弱班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课件资料
- 可编辑模板中国风春节喜庆信纸精选
- 小学生幽默搞笑相声台词
- A4方格纸-无需排版直接打印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