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单元卷】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提升测试_第1页
【分层单元卷】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提升测试_第2页
【分层单元卷】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提升测试_第3页
【分层单元卷】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提升测试_第4页
【分层单元卷】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提升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提升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4分)1.请根据拼音,在空格处写出正确的汉字。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眼即shì______。少年正是读书时,回首我们的学习过程,内容实际又丰富:我们曾漫步古诗苑,感受自强不息的君子风度;cháng______徉小说天地,穿越人性长廊;我们曾学习新闻采编,尝试诗歌创作;我们还响应新时代的号zhào______,关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动态,倡导低碳生活。今天,我们将安排部分板块学习活动,来复盘初中三年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带上行náng______,跟随我们的步伐,出发吧!二、句子默写(8分)2.古诗文名句默写。(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式微》)(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蒹葭》)(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4)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6分)3.(1)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体验,以下哪句话更像是傅雷对傅聪说的话,请简要说明理由。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2)以下哪本书对你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有启发?请你结合书中的例子,具体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A.《傅雷家书》B.《朝花夕拾》C.《童年》

D.《繁星》四、综合性学习(6分)4.爱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我们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今的社会有一些蛀虫——贪官,却千方百计地想吞噬国家的财富,损害国家的利益。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一幅题为《谁说贪官不爱国》的漫画,请认真观察,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2)请拟一条标语,号召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五、现代文阅读________________谢伟锋①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每天,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世界粮食日来临,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舌尖上的浪费”何时才能休?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千百年来农耕基因的赓续①,使得国人对粮食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情。加上曾经过过一段苦日子,“饱时不忘饿时饥”成为很多老一辈人的忆苦思甜,这也带动普罗大众奉行着“节约粮食”的淳朴理念。按理来说,爱粮节粮必定成为全民共识和全体践行。不过,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背离。③从老百姓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数据,往往是最具有说服力的。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曾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消费报告》。课题组从2012年起,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代表性城市的366家餐馆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调研发现,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7%,此外,大型聚会浪费则达38%,而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④数据所罗列的浪费粮食现象,很多人还不能产生直观的感触,但稍微反求诸已,想想自己以及周边很多人对于粮食的“跑冒滴漏②”,恐怕就很有同感了——盘子里剩下的,垃圾桶里丢弃的,很大部分并非是残羹剩饭,不少都是美味佳肴。仅仅是因为人们浅尝辄止了,它们就被“大方”地丢弃,哪怕身后墙上有着斗大的四个字——爱惜粮食。⑤舌尖上的浪费何时体!从2013年,全国就开展了“光盘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舌尖上的浪费”。2014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当时自上而下对“光盘行动”都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者众,很多人还在朋友圈骄傲地晒出自己的光盘。时过境迁,现在再看,很多餐饮店的“光盘行动”提示牌不见了,人们对这四个提得少了,垃圾桶里的粮食开始“回归”了……在“人均每餐丢掉近2两食物”的语境之下,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节约粮食”这一理念的落在实处。⑥很多带有公益性质的全民活动,在开端之处很容易渐入佳境,但要持之以恒、长效推进,就往往会有后续乏力。节约粮食是一种观念认同,它从理解到支持到主动参与,是需要走过一个漫长的时间轴的。我们要有这个共识,更要有付诸行动实施的信心。最近,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在很多大城市取得了非凡的效果。这其中,固然有立法的权威支撑,但更精细化的管理,是一种经验参考。⑦“节约粮食”要从全民理念走进生活日常。看准了的事,在形成共识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操作层面务实地展开,这样才不会因为一时而起的“兴奋劲”走不了长远。具体操作来看,关键在于各有关部门要把节约粮食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主流媒体要驰而不息地做好宣传,形成舌尖上的荣辱观。此外,需要把节约粮食放在与校园安全、垃圾分类等同样的教育权重,从孩子开始抓起,让它形成一种新时尚。久而久之,才会内化为持久的习惯,最终推动全社会都积极效仿的绿色生活方式。(来源:南方网)【注】①赓续:gēngxù,继续。②跑冒滴漏:液体、气体进行存放,运输等过程中,因管理不善及操作不当而产生跑气,冒水,滴液,漏液的现象。5.你认为下面哪个选项适合做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A.舌尖上的浪费何时休?B.“节约粮食”要从全民理念走进生活日常C.民以食为天D.节约粮食,从我做起6.本文开篇陈述了食物浪费现象严重问题,并引用名言,①______。接着反观现实,②______;然后,从政府层面正视问题,指出③______存在落差;最后,给出具体建议,得出④______的结论。(4分)7.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回答问题。(4分)(1)稍微反求诸己,想想自己以及周边很多人对于粮食的“跑冒滴漏”,恐怕就很有同感了。(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当时自上而下对“光盘行动”都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者众,很多人还在朋友圈骄傲地晒出自己的光盘。时过境迁,现在再看,很多餐饮店的“光盘行动”提示牌不见了,人们对这四个字提得少了,垃圾桶里的粮食开始“回归”了。(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8.小语参加了《杭州日报》的“‘光盘行动’百个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她想把下面这个案例放在本文中。阅读链接材料,你觉得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3分)【链接材料】周浦小学为了鼓励学生吃光饭菜,鼓励老师、家长在朋友圈表扬“光盘”的学生并给予奖励卡。试行一段时间后,学校发现学生剩饭菜的情况减少。这学期,奥体实验小学学生中流行一张“光盘券”。这张“光盘券”由各班班主任按需统一领取,用于奖励给“光盘”的学生。“光盘”行为被纳入学校德育的考核范畴,表现最好的前三个班级可以获得加分,增加流动红旗获得的可能性,并且可以登上一周一次的“光盘之星”表彰大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旧京茶事赵斯①近三十年来,北京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不言大的方面,就是生活的细枝末节,也充分反映了时代的更替,风尚的变迁。以喝茶为例,如今讲究的是乌龙系列,也就是半发酵茶。早在三十年前,江浙人最喜欢的还是洞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安徽人喜欢的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而在北方人来说,最钟情的莫过于花茶了。②如今的花茶都被称为“花茶”或“茉莉花茶”,但在半个世纪前的北京,尚无这样的称谓。那时如果去茶庄买茶只道是“花茶”,伙计会对你发愣,你非要说出是买“香片”“大方”,还是“珠兰”才行。③旧京的茶叶铺都会挂着各色各样的招幌和牌子,上写着什么“明前”“雨前”“毛峰”“瓜片”“毛尖”“银毫”“茉莉”“珠兰”之类。“明前”和“雨前”是指茶叶采摘的时间,南方采茶早,“明前”就是采于清明之前,“雨前”就是采于谷雨之前。“毛峰”和“瓜片”则是说品种,“毛尖”和“银毫”指的是茶叶所取的部位。而“茉莉”“珠兰”就是采用不同花色的窨制方法了。那时买茶叶只从门口一过,就会闻到各种花儿的香气,加上茶的清香,真能让人舌底生津,身轻骨爽了。五六十年代我家住在东四,为了图近便,总是在隆福寺街东口的“德一茶庄”买茶。那是个黄颜色的两层楼,却只有一间门脸,柜台很高,架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锡筒或铁皮筒,满屋子都是茉莉花香。④那时虽有论斤称的,但多是论包卖的。一小包有多重?没人去打听,反正正好沏一壶。北京人买茶不会一次买很多,总认为放在家里会跑味儿,一般一次只买十包,即够沏十次的量,最多也就买上二十包而已。茶叶铺里的伙计包包儿是一绝,你要是买十包,他会给你将十小包茶码成下大上小的宝塔形,然后用绳子勒住,动作麻利迅速,绝对不会散包,你就放心拎着走吧。那时看着茶叶铺的伙计包茶叶真是在欣赏着一门艺术。⑤北京人喝花茶讲究是杀口耐泡,尤其是吃得油腻了或刚吃过涮羊肉,新沏一壶酽酽的、烫烫的茉莉花茶,真是一种享受。用茶壶沏茶比较节约,茶卤兑开水又可以浓淡由人,不像泡在杯里,一旦忘了喝,茶就凉了。过去京津两地的京剧演员有饮场的习惯,就是正在演出中,跟包的也会走上台去,递上个紫砂小茶壶,于是这位“角儿”就会背过身对着壶嘴饮上一口。这壶里的茶叶也多是茶卤兑出来的,该饮场的时候,跟包的会将不谅不热的茶送上。其实,与其说是怕口干,毋宁说是为了摆谱儿。⑥北京的老茶馆儿是旧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老含先生以此为依托创作了话剧《茶馆》是不无道理的。我小时候对茶馆儿当然是没兴趣的,但对茶馆儿里说书的却颇为向往,远处的没去过,但离我家最近的那家,却在茶馆儿门口听过不少回“蹭儿”。当时东四牌楼东路南的永安堂药铺旁有家茶馆儿,名字记不起来了,但是闭上眼睛还能想出当时的样子,恍如昨日。⑦再说到喝茶,家里与外面的不同还在于烧水的燃料,一般家里的水是用煤火烧的,而柴火烧的水沏茶更有味道,尤其是沏花茶,似乎更好喝。有次我在泰山上喝茶,好像就在中天门附近,茶是当地农民卖的,用柴火点火,茶虽很差,但沏出来却很香,有点烟火气。用它沏清茶可能不好,但沏茉莉花茶却很不错。⑧现在的茉莉花茶总觉得不如从前,不过多少年就是好这一口,恐怕改不了了。可惜别人送我的上好的乌龙系列,都转手就送人了。爱喝花茶的毛病总是被雅人嘲笑,任他去罢。(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谈老北京茶事,从容不迫的文字里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生活体验。B.开篇指出社会风尚的变迁,并以茶事为例,对比各地的饮茶喜好,引出下文。C.第五段提及京剧演员的饮场习惯,展现了京津两地京剧园的文化和世故人情。D.文章行文和《昆明的雨》颇相似,都以人的活动历程为线索,串联起景与物。10.文章展示老北京坐活画面,其中穿插回忆了“我”经历的哪几件往事?请简要概括。(3分)11.文章第三段为什么列举那么多茶的名称并分类介绍?请简要分析。(3分)1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4分)茶叶铺里的伙计包包儿是一绝,你要是买十包,他会给你将十小包茶码成下大上小的宝塔形,然后用绳子勒住,动作麻利迅速,绝对不会散包,你就放心拎着走吧。(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_________。(2)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_________。1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③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选自苏轼《赤壁赋》⑤)[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②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③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④嫠(lí)妇:寡妇。⑤《赤壁赋》: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1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B.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C.清风徐来(舒缓地) D.泣孤舟之嫠妇(哭泣)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若听茶声然

凌万顷之茫然B.左臂挂念珠倚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C.神情与苏、黄不属

举酒属客D.其人视端容寂

其声呜呜然16.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限划两处)(2分)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8.甲文围绕核舟“大苏泛赤壁”的主题,除了细致地描写了舟中人的衣着、姿势,表现了雕刻者的________________,还着意描述了三人泛舟时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乙文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情领略月下赤壁的美景,展现出作者____________之乐,客人悲凉的箫声引发了作者的感慨,由于思念美人而不得见,作者流露出____________的情绪。(4分)七、作文(50分)19.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梦想,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有一路的风景。青春年少的我们自然少不了美好的“梦”,请以“追梦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1.逝

囊2.

(1)胡为乎中露

(2)白露为霜

(3)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4)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3.(1)我选B。理由:态度亲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或:朋友式的父子关系,尊重孩子。)(2)任选其一,自圆其说即可。4.(1)当今的贪官把国家的利益当作小苹果随意啃吃,他们的贪欲不断膨胀,危害了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2)示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示例二:志存高远,心系祖国。5.A,文中多次提及“舌尖上的浪费何时休”,也提出了本文的论题,能体现全文主旨,作为问句,具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特点。6.“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论证我们一直崇尚“节约粮食”

以具体数据说明中国浪费粮食现象严重

“节约粮食”的理念和落实情况

“节约粮食”要从全民理念走进日常生活7.(1)运用比喻论证,用“跑冒滴漏”的口语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国浪费粮食行为的严重,同时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2)通过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讲人们先后对“光盘”的态度差别做了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节约粮食’的落实”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述了“舌尖上的浪费几时休”。8.第⑦段,第七段的分论点是“‘节约粮食’要从全民理念走进生活日常”,而这个案例讲述了周浦小学关于“节约粮食”的落实行为,为这一分论点提供了论据,增加了文章可信度,符合段中“需要把节约粮食放在与校园安全、垃圾分类等同样的教育权重,从孩子抓起,让它形成一种新时尚”这一内容,故而放在这一段。9.D10.示例:五六十年代在“德一茶庄”买茶;到茶馆儿门口听“蹭儿”;在泰山中天门附近喝茶。11.示例:①体现老北京茶叶分类的讲究细致;②彰显当年茶事之鼎盛;③凸显茶的文化韵味:④丰富文章的内涵。12.

示例:“码”“勒”用词准确,写出茶铺里的伙计包包儿的娴熟麻利的动作,表达“我”的赞赏之情。

示例:口语化的语言,如话家常,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强调茶包的结实稳妥,富有生活气息。13.示例: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卒章显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对于花茶的偏爱,对独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老北京生活的珍视,也表现出率真执着的性情。14.D15.A1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17.(1)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