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工匠科学家和思想家_第1页
汉朝的工匠科学家和思想家_第2页
汉朝的工匠科学家和思想家_第3页
汉朝的工匠科学家和思想家_第4页
汉朝的工匠科学家和思想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朝伟大的工匠、科学家和思想家整理课件工匠土木工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的创造创造很多。?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创造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创造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二千四百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整理课件造纸的蔡伦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奉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开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开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整理课件科学家张衡所生活的东汉时期恰是历史上地震频发期。仅在公元96-125年间,就发生了23次比较强烈的地震,震区范围有时大到几十个郡。每逢地震发生地拆、地裂、地陷、山崩、水涌,都给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与损失。张衡研究了这些自然现象,公元132年,作“候风地动仪〞。这是他担任太史令一职时,开始研制报告地震的装置。他学识渊博,具有较高科学素养,不迷信鬼神,积极投身到科学观测思考中去,根据地震记录,进行细心考察、思索、分析、推理、钻研,终于制成了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用精铜制造。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内部安装机关,按照八个方面,装八个龙头,哪一个方向地动,同方向的龙就口吐铜丸。史官就记录了地动所起的方向。公元138年3月1日候风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吐出铜丸,洛阳西面发生地震,而京城洛阳一点地震迹象也没有,陇西的驿站骑着快马星夜奔驰1000多里,几天才到京城,报告陇西一带大地震〔6.5级〕。候风地动仪在中国科技史上浓墨重彩写了华美壮丽一章。古波斯直到公元11世纪才有类似的地动仪。欧洲人直到1700多年以后才造出了自己的地动仪。

整理课件思想家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