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精神的成就。素养目标时空观念:了解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历史解释:辨别“法制”与“法治”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认识我国法制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分析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家国情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课堂导入:山东于欢“辱母”案、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山东于欢“辱母”案:于欢在亲眼目睹母亲被追债人侮辱后,拿起一把水果刀,导致辱母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一审判故意伤害罪,无期徒刑,二审判防卫过当,判五年有期徒刑。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北大学子吴谢宇认为母亲在父亲病故后,失去对生活的意义,2015年7月10日于家中杀害母亲。一审宣判吴谢宇死刑,二审中止审理。上述两个案件充分的体现法治与德治的融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何平衡“法”与“德”之间的关系,衡量“法”与“德”之间的底线。今天,我们通过回顾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来一探究竟。新课讲授(一)法治底线—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问题:快速阅读课本55至56页,找时间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梳理新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进程。(1)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过渡:中共真的非常了解农民,《婚姻法》中明确的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后宫佳丽三千,你争我抢,丈夫一个头两个大,一夫一妻制,齐心共建幸福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颁布并实行。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基本法。一夫一妻制:最早始于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因为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并未完全的根除,许多人依旧存在可以纳妾的情况。1950年颁布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才真正意义的完全实施了一夫一妻制度。过渡:靠什么建设幸福家庭呢?中国农民最关心什么问题啊?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土地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田可耕,解决温饱问题”。过渡:小家建设好了,要来筹备大家。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地位: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法治这个框架已经成型。(2)文化大革命时期---严重破坏问题:这个框架牢固吗?……什么事件体现了初创时期的法制不牢固。过渡:文化革命,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刚刚有起色的中国又停滞下来了,有点迷失方向。问题:是什么事情让迷失的中国重新找到方向。(3)改革开放:法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过渡:是什么事情让迷失的中国重新找到方向。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成为社会的底线、高压线,任何人触碰了这底线,必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八二宪法:新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将国家性质由"无产阶级专政"恢复为"人民民主专政"思考点:结合课本59页的学习拓展,谈谈对“加强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保障”的理解(4)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法治国时期问题:阅读课本56页第一段的内容,找出20世纪90年代,法治建设的“亮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改为法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问题:思考:结合课本56页的思考点,“制”改为“治”的认识法制:本义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八二宪法中就新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条文;基本的内容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事例:星星的孩子小岱---价值观: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每一个都应该尊重别人的与众不同,这不仅仅是法律规定的底线,更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底线。过渡:经过60年的建设,在中共的带领之下,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有法可依;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过渡(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中国停止建设法治社会没有。问题:阅读课本56页第二段,通过定位时间和重大的会议,看看中国在法治建设中又取得哪些成就。十八大(2012):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2020.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用法律去构建底线,帮助人民解决生活中各种繁琐的小事,提高人民的生活的幸福感。2022年民政部中国结婚、离婚率:结婚率:千分之6.6,比去年降低0.7千分点离婚率:增长5.4%。过渡:我们回顾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和成就,为什么中国要不断地去打造、去加固中国法治的底线。问题:阅读课本56页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找出“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课本57页的学思之窗,体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的历程:1997,十五大:首次完整提出1999,写入宪法2012,十八大,进入到新的阶段总结:如果没有法律作为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的底线。人民的幸福从何而谈,我们有怎会有底气的说出:无悔生于华夏。过渡: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社会外在的底线,道德是内心自我约束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成就。(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背景: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一穷二白。总结:毛泽东曾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穷二白的中国需要全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这时出现了爱厂如家、为中国炼铁、炼钢到铸钢的技术奉献自身孟泰;“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王进喜说“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他就自觉担任起这一压力;“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焦裕禄;乐于助人的雷锋;李四光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之父。2、改革开放后过渡: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物质满足了,接下来满足什么?你们吃饱饭,会做点什么。)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人,吃饱饭了,要玩会手机;下班要去文化路逛逛,满足一下精神的需求。所以当时就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问题:什么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3、20世纪90年代:(1)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例子:进店买东西,你一定会听到一句“欢迎光临”。这种文明用语已经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2)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问题:结合课本58的思考点,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与影响。(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问题:同学们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点一名同学发表看法)夏日祭:是日本民间祭祀祈福的活动。南京夏日现场搭建了巨大的和风舞台,日式灯笼挂满天空,门口还有一个10米的超大鸟居,它是日本神社的附属建筑。最为重要的是它离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杯仅2.5公里。反对夏日祭,并不是我们对外来文化缺乏包容,而是我们所站立的地位是中国。夏日祭已经公然的触痛民族情感,公然的违反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在历史面前,我们不能忘,不敢忘,更不会忘。南宁国风活动:相较于南京夏日祭,南宁正月初一的祭春、孔庙进校园、汉服花朝节、为纪念孔子的汉服嘉年华、汉服祭月大典更应该是我们倡导的,推崇的文化形式。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总结:文化入侵已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某些国家通过输入自身文化和精神,颠覆他国民众价值观,一步步的摧毁他国的文化自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文化自信,他们如何团结在一起;如果自己都忘记曾经的耻辱,谁能替我们守护家园,谁能替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民道德建设总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用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的底线,用教育去引导每一个构建内心的道德底线。例子:法治、道德建设今校园法治教育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正义、尚和合。男生宿舍下的红色教育文化长廊4、21世纪以来过渡: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进入“新时代”时期。为了能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国家在总结过往经验和结合新时代的背景,进一步提出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更具体的构建国家、社会、个人的道德底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过渡:通过回顾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同学们能否说说,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社会的建设文明建设。例子:江歌案:“情”与“理”的融合总结:如果这个社会都是“刘暖曦”,枉顾道德的底线,那社会就少了人性的温暖,一个社会没有温暖,这个社会如何立足,国家如何发展,人民幸福从何谈起。我们不是“刘暖曦”,也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