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第1页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第2页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第3页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第4页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理归纳: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内容】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人们的

是在

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

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的特征。【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

,自觉

,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把

作为最高的

。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广大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价值标准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单元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9-84页,在课本做好标记,并尝试背诵加红的问题。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P81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劳动的重要性)P79-80人在奉献中实现价值P8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P81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P79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P76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01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2019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202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8新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习近平根据材料,说明劳动的重要性?②一个人在劳动中存在的财富越多,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自身的价值就越大。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彰显和发挥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1.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劳动的重要性)P79-80末段(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思考:结合黄文秀的故事,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人生?黄文秀,广西田阳人,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主动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思考:黄文秀的价值大不大?她的价值是怎么实现的?奉献中实现!2、人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P81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相关链接(P81页)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付出,忘我地投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会带动个人的进步,帮助个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价值/自我价值谈一谈:我们可以怎样去奉献?1.参加一次青年志愿者活动。2.参加一次义务劳动。3.为同学捐一次款。4.帮同学一次忙……等等。劳动奉献实践为人民服务基础体现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会带动个人的前进,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原因)

①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劳动创造价值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和感情满足社会与他人的需要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个人)(社会)2、实现人生价值做法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②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2021·辽宁·高考真题)1950年,沈阳第一机器厂承担了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当时条件艰苦,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这枚重达487公斤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告诉我们①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②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③劳动是主体克服客体,为自然立法的活动④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④:沈阳第一机器厂的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这告诉我们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故①④入选。②:材料并未涉及人类改造自然,而且劳动不仅仅改造自然界,故②不选。③:劳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并且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自然立法的说法错误,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B知识点一

弘扬劳动精神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校学生深入到一家工厂进行劳动体验。劳动结束后,甲同学说:“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同学说:“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同学们的感言中,我们认识到()①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③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②: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也有错误的,不一定高于书本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一定都要通过实践。这两个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①②排除。③:“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说明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③正确。④:“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说明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正确。故本题选D。D知识点一

弘扬劳动精神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02医疗团队、各类专家、医学书籍、医疗器械等

陈薇院士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是仅靠她的个人努力吗?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P81)

①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②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社会提供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前提价值实现请大家认真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哪些客观条件?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治安……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牛顿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他感慨道:“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社会和他人还提供了知识成果社会和他人提供了物质条件

屠哟哟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但她强调,抗生素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它是科研团队集体协作的结果,这个团队包括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她说,对于这个贡献,除了她,还有很多人应该被记住!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P81)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注意: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贰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有人认为:“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为什么说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P81-82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2021·天津·高考真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体现了()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②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①错误。②③: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这说明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也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②③正确切题。④:材料不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排除。故本题选C。C知识点二

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2021·浙江·高考真题)从充满青春朝气的“小青荷”、发挥余热的“银发联盟”,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际面孔……如今,志愿服务在浙江大地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大显身手。由此可见,实现人生价值()①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②需要努力发展自身才能③必须投身志愿服务④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④:从充满青春朝气的“小青荷”、发挥余热的“银发联盟”,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际面孔……如今,志愿服务在浙江大地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大显身手。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④观点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身才能,②观点与题意无关。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而不仅仅是投身志愿服务这一种形式,③排除。故本题选B。B知识点二

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0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根据这段视频,再结合教材P80~P82,思考:实现人生价值,应该具备什么样主观条件?为了大山里的女孩,十多年来,张桂梅将几乎全部的工资和奖金捐赠出来,而她自己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她没有自己的家,晚上就睡在学生宿舍里,每天5点多就起床,拿着个喇叭叫同学们起来学习,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她身患20多种疾病,手上贴满了胶布,每天忍痛带病工作,没有一天休息过……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主观条件)P82二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么去做。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有的人遇到它们就会失去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的人却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增强信心和能力,从而越走越远。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要奋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主观条件)P83二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是个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一般来说,能力越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P84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消极因素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辨别是非,排除外界干扰,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对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而言,更为重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就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4、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P84二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更远。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要克服挫折和失败,要付出艰辛的努力。)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全面的能力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理念、信念(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引导、驱动、制约作用)4、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主观条件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需精神需素质需信念需道德(1)要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

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根本途径)(2)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②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④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小结: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背熟)(2021·湖北·高考真题)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入之一陈潭秋早年在枚学习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随后以极大热情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即使困难重重,也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直至壮烈牺牲。陈潭秋的事迹启示我们()①个人的价值实现是自觉理论学习的结果②个人的价值选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③个人的价值选择根源于对社会历史的认识④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为社会服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自觉理论学习”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错误。②④:接受马克思主义,随后以极大热情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即使困难重重,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直至壮烈牺牲,这说明个人的价值选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说明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为社会服务,②④正确切题。③:个人的价值选择根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故本题选DD知识点三

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2021·山东·高考真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省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已选培乡村“好青年”12.8万名,带动一大批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山东省实施选培计划是“好青年”成长的外因,青年的刻苦努力与认真学习是其成长涌现的内因,①符合题意。②: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为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是基础,②符合题意。③: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属于提升生产力范畴,不是调整生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④: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整体,④说法错误。A知识点三

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小结④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易混易错】1.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解析】(劳动和奉献是根本途径)2.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解析】(客观条件是前提条件)3.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解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解析】(就能绝对化了)!5.理想信念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促进作用。【解析】(低俗的理想起阻碍作用)6.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解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答题要素人的价值+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特点: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其他: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如何运用人生价值/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问题(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

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答题要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改革+人民群众+人的价值+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与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3)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分析题(6)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客观标准+特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特点: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其他: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①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注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杂交水稻之父”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也为世界粮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可谓一稻济世,万家粮足。这启示我们()①人在享受价值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④有价值的人生是不求回报的人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真题演练2、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①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②劳动者是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③劳动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真题演练3.(2022·北京高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回顾历史,劳模表彰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劳模表彰起步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几十年探索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开展劳模表彰①旨在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②是有效的社会动员方法,也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③能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真题演练4、(2021·湖北·高考真题)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入之一陈潭秋早年在枚学习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随后以极大热情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即使困难重重,也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直至壮烈牺牲。陈潭秋的事迹启示我们()①个人的价值实现是自觉理论学习的结果②个人的价值选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③个人的价值选择根源于对社会历史的认识④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为社会服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真题演练5、(2021·山东·高考真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省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已选培乡村“好青年”12.8万名,带动一大批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真题演练6、(2021·天津·高考真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