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复习资料_第1页
眼科复习资料_第2页
眼科复习资料_第3页
眼科复习资料_第4页
眼科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科学基础1、眼睛主要由5大部分组成:眼球,眼球附属器,眼眶,血管神经,以及视路2、球壁有三层结构组成:巩膜和角膜构成眼睛完整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眼球壁的中层为葡萄膜,又叫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葡萄膜由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组成。葡萄膜与巩膜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间隙,这个间隙叫做睫状体脉络膜上腔。脉络膜脱离就发生在这个地方。眼球壁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膜,叫视网膜,是视觉信号产生的部位。视网膜上的血管是人体内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裸露的血管。3、眼球内容物从前到后依次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房水充满前后房,维持眼内压,晶体可以调节人眼的状态,玻璃体对眼球起到支撑作用。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与位于眼球最前面的角膜共同构成眼睛的屈光介质。4、眼球内腔隙(三个明腔):前房、后房、玻璃体腔三个潜在间隙:1.脉络膜和巩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叫脉络膜上腔,他是脉络膜脱离发生的部位2.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潜在间隙是视网膜脱离的发生部位3.玻璃体视界膜与视网膜的间隙5、角膜特点:屈光力强、透明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上皮再生能力强6、角膜在组织学上从前到后可以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角膜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具有再生能力的是上皮层和后弹力层,不具有再生能力的是前弹力层、基质层和内皮层。角膜内皮细胞受损后,邻近的内皮细胞向伤口迁徙,通过细胞重组、增大和迁徙,重建完整的内皮单层结构。前弹力层和基质层受损后由瘢痕组织填充,会影响角膜的透明性。7、角巩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由于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并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角膜缘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线。那么这条带的前界是角膜前弹力层止端和后弹力层止端的连线,后界是巩膜突。角膜缘组织学上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防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8、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由于角膜缘的遮挡,正常情况下我们直接看不到前房角,但是可以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在活体上观察到前房的结构。前外侧壁为角膜缘,后外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在前房角内可看到如下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体带和虹膜根部。9、 房角分级:宽角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带、虹膜根部窄I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带窄II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窄IIISchwalbe线、小梁网窄IVSchwalbe线闭角10、 房角是虹膜根部和角膜缘所夹的空隙,虹膜为一圆盘状膜, 自睫状体伸展到晶体前面,将眼球前部腔隙分隔成前房和后房,虹膜悬在房水中,中央有一个2.5至4mm的圆孔成为瞳孔。虹膜周边与睫状体相连的地方叫虹膜根部,比较薄,外伤时容易从睫状体离断。瞳孔的扩大缩小分别由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完成,瞳孔括约肌环形分布于瞳孔缘的虹膜基质内,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作用,开大肌由色素上皮层分化而来,受交感神经支配,司散瞳作用。在睫状体和脉络膜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叫锯齿缘。锯齿缘之前是睫状体,之后是脉络膜,锯齿缘同时也是视网膜的前界。虹膜根部与锯齿缘之间就是睫状体,睫状体的结构比较特别,矢状面呈三角形,前1/3较厚而突起叫睫状冠,由晶体悬韧带附着,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可以调节眼睛的屈光度。后2/3薄而平坦称为睫状体扁平部。扁平部位于晶状体悬韧带之后,视网膜锯齿缘之前,从此处进行穿刺,不容易损伤到晶体和视网膜,所以是许多后节手术的手术路径。11、黄斑是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的一个无血管凹陷区,这个区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而在解剖学上这个区域的中央凹陷,临床上成为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凹是人眼视觉最敏锐的地方。12、视网膜由内向外共分为10层结构,分别是内界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外核层、外界膜、视杆、视锥细胞层,最外一层是色素上皮层。在胚胎发育上,视网膜的内九层由神经外胚叶的视杯内层发育而来,内九层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神经上皮层,而色素上皮层则由视杯的外层发育而来。12、视网膜脱离就指的是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13、视网膜色素上皮:转运营养和代谢物质、吞噬消化脱落的感受器外节、血-视网膜屏障作用14、视锥细胞:强光-明视觉、色觉视杆细胞:弱光-暗视觉、无色视觉15、视网膜三级神经元:神经节细胞、双极细胞、光感受器细胞16、视觉信息三级神经元传递: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17、房水循环:小梁网途径、葡萄膜巩膜途径、虹膜隐窝途径18、 玻璃体三处紧密粘连:视盘边缘、黄斑中心凹、玻璃体基底部(锯齿缘前2mm和后4mm)19、 眼外肌:上斜肌、滑车、上斜肌肌腱、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外直肌20、神经支配: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21、眼睑:内眦、外眦、上睑、下睑皮肤层、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层、提上睑肌、结膜层22、 结膜:球结膜、上穹窿结膜、上睑板结膜、下穹窿结膜、下睑板结膜、角巩膜缘结膜23、 结膜充血 睑动脉弓、睫状充血 睫状前动脉24、眼部血管: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内5层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外5层眼部神经支配:ii—vii角膜病角膜炎病因:感染源性(第一位致盲性角膜病)、内源性、局部蔓延角膜炎的病理过程:浸润期形成期、消退期、愈合期3、 浸润期: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损伤区形成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混浊病灶;周围角膜水肿)溃疡形成期:角膜溃疡(边缘呈灰暗色或灰黄色混浊,底部不平)前房积脓(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聚集于前房下部)溃疡消退期溃疡愈合期: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若进展,则角膜穿孔,溃疡修复,形成角膜葡萄肿4、 症状:红、肿、痛(流泪)、视力障碍、畏光、眼睑痉挛体征: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前房反应5、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减少瘢痕6、细菌性角膜炎特点:诱因——外伤、异物致病菌 G+:葡萄球菌、肺炎球菌G-:绿脓杆菌病程——发病急、症状重体征——睫状/混合充血角膜溃疡:圆形灰白/黄色浸润、坏死灶前房积脓脓性分泌物糖皮质激素治疗——慎用(愈合期)7、真菌性角膜炎特点:诱因——植物性外伤病程——发病慢、症状轻体征——不规则白色/乳白色、致密浸润灶表面欠光泽,“牙膏样”、“苔垢样”卫星灶、免疫环、伪足前房积脓粘稠糖皮质激素治疗——禁用!8、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特点:诱因——感冒、免疫力降低、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病因一SV-I型感染(眼部、口唇)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角膜组织病程——病程长,反复发作体征——角膜浸润:树枝状、地图状、盘状皮质激素治疗——上皮型禁用9、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环形浸润、角膜基质中大量包囊10、蚕食性角膜溃疡:自发性、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棘手(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对组织的破坏性,但对病原体本身无作用。因此细菌性角膜炎急性期和真菌性角膜炎禁用激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内皮型在有效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前提下,可适量应用激素)结膜病1、结膜炎症体征有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物、乳头增生、滤泡、伪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等2、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区别:起源眼睑动脉弓睫状前动脉颜色鲜红深红部位近穹隆愈明显近角膜缘明显起源眼睑动脉弓睫状前动脉颜色鲜红深红部位近穹隆愈明显近角膜缘明显移动性肾上腺素反应+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3、结膜炎急性者切忌包扎、禁止结膜下注射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特征——异物感、烧灼感、3-4d达高峰、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治疗——局部冲洗结膜囊(大量)、滴眼液点眼,涂眼膏全身口服头孢类抗生素预防隔离、消毒眼表疾病的治疗原则:眼表重建结膜炎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局部为主滴眼液点眼、冲洗结膜囊必要时辅以全身用药7、结膜炎预防:提倡勤洗手、洗脸、不用手和衣袖擦眼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隔离,患者用过的盥洗用具必须采取隔离并消毒处理。医务人员检查后要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对人员集中场所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加强管理8、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由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情进展迅速,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约有15%~40%患者可迅速引起角膜混浊,浸润,周边或中央角膜溃疡,治疗不及时,几天后可发生角膜穿孔,严重威胁视力。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2~5天者多为产道感染,出生后7天发病者为产后感染。双眼常同时受累。有畏光、流泪,结膜高度水肿,重者突出于睑裂之外,可有假膜形成。分泌物由病初的浆液性很快转变为脓性,脓液量多,不断从睑裂流出,故又有“脓漏眼”之称。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病例可并发角膜溃疡甚至眼内炎。9、急性\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常由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春秋多见,散发或流行,潜伏期1-3天,传染性极强,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异物感、烧灼感,3-4d达高峰,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治疗原则:1.局部:冲洗结膜囊(大量)、滴眼液点眼,涂眼膏全身:口服头孢类抗生素预防:将患者隔离、消毒其接触物10、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征: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沙眼性角膜血管翳、Herbet小凹、Arlt线后遗症和并发症:睑内翻和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角膜混浊11、流行性角结膜炎特征:腺病毒、水样分泌物、充血水肿、滤泡和结膜下出血、伪膜、角膜上皮下浸润、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12、春季角结膜炎:持续性瘙痒、乳头呈铺路石样排列、愈合后不留瘢痕眼睑与泪器1、眼睑五层:皮肤,皮下,肌肉,睑板,睑结膜肌肉层有眼轮匝肌,提上睑肌,穆勒肌,分别由面神经,动眼神经,交感神经支配,司眼见闭合,抬起和瞬目动作眼睑疾病:、眼睑炎症、眼睑位置异常、眼睑恶性肿瘤2、睑腺炎: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又称麦粒肿睑板腺囊肿:睑板腺的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又称霰粒肿3、睑腺炎——内睑腺炎:睑板腺的化脓性感染外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变态汗腺的化脓性感染睑板腺囊肿——睑板腺4、睑腺炎:病因——多数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金葡萄球菌临床表现——眼睑及结膜红、肿、热、痛、压痛硬结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排脓后愈合治疗——初起可冷敷,2-3天后局部热敷;抗生素化脓后切开:外睑腺炎切口应在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减少瘢痕内睑腺炎的切口常在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以免过多伤及睑板腺管脓肿未形成:不宜切开,更不能挤压排脓,否则会使感染扩散5、睑板腺囊肿:病因——结膜、睑缘炎T睑板腺出口阻塞T腺体分泌物潴留T刺激周围组织T无菌性慢性肉芽T肿性炎症临床表现——青少年或中年人眼睑皮下局部无痛肿块对应睑结膜面紫红色继发感染T内睑腺炎治疗——小者:自行吸收大者:热敷或注射激素手术切除:垂直于睑缘切口反复发作:应做活检6、睑内翻: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常伴发倒睫睑外翻: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7、睑内翻——先天性、痉挛性(老年性)、瘢痕性睑外翻——瘢痕性、老年性、麻痹性8、睑内翻:临床表现——角膜刺激症状睑缘部向眼球方向卷曲角膜上皮可脱落、溃疡结膜瘢痕、挛缩、结膜囊狭窄治疗——先天性:观察,如严重待5-6岁痉挛性:急性控制炎症,慢性手术老年性:手术瘢痕性:手术9、睑外翻:临床表现——泪溢睑缘外翻、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睑结膜充血、干燥、肥厚治疗——手术、麻痹性:药物10、上睑下垂:指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u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11、眼睑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12、泪器:泪液分泌部——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泪液排出部——泪腺管、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13、泪溢: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14、流泪: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15、泪道冲洗结果分析: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狭窄、慢性泪囊炎16、新生儿泪囊炎:病因——鼻泪管被脱落细胞碎屑阻塞、或发育不良临床表现——出生后数日溢泪局部红肿内眦脓性分泌物聚集泪囊压迫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泪囊区隆起治疗——用手指有规律地压迫泪囊区如无效半岁后泪道冲洗、探通鼻泪道吻合术17、慢性泪囊炎: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伴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泪溢挤压泪囊区,泪点内排出粘性、脓性分泌物冲洗液自上、下泪点流出伴有粘液脓性分泌物治疗——局部抗生素激光泪道成形术鼻腔泪囊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白内障分类:病因、发病时间、混浊形态、混浊部位(皮质性、核性、囊膜下)、混浊程度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分期:1.初发期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楔形混浊2.未成熟期/膨胀期皮质肿胀浅前房继发性青光眼,虹膜投影(这是本期白内障的特点)。3.成熟期此期晶状体失水恢复到原来体积,晶状体囊与皮质易分离。过熟期此期晶状体继续失水,体积缩小,囊膜皱缩,易发生虹膜震颤,皮质液化,可导致核下沉、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表现:有随眼球转动的眼前阴影,渐进、无痛性视力减退;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可有单眼复视或多视、虹视、畏光和眩光。白内障的主要手术类型: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本章杂碎知识点:角膜前矫正 普通框架眼镜矫正(8-12D)先天性白内障:IOL植入时间2岁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晶状体混浊程度-裂隙灯视觉矫正(角膜前/平面/眼内IOL)青光眼(第二位致盲性疾病,第一是白内障)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疾病。是一种可避免盲。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我国人正常眼压值在10—21mmHg之间注意有高眼压症与正常眼压青光眼。高眼压症:部分患者眼压虽已超过统计学正常范围,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视野损害。青光眼损害机制有机械压迫和缺血学说青光眼的临床诊断项目有眼压、房角、视野和视盘检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1)症状:眼胀痛、头痛。视力显著下降、恶心、呕吐。(2)混合充血(3)眼压高达50mmhg以上,触诊坚硬如石 (4)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5)前房浅,前房角闭塞。 (6)瞳孔散大,呈竖椭圆形,对光反应消失。(7)虹膜色素脱落,呈扇形萎缩。(8)晶体的改变:青光眼斑。(9)眼底视盘充血,静脉充盈,视盘附近视网膜偶尔有小片状出血,有时可见动脉搏动。(10)滴甘油后作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全部关闭,虹膜与小梁网紧贴。青光眼斑、虹膜扇形萎缩、和角膜后色素沉着,称为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的三联征。治疗:药物治疗:缩瞳剂、B-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脱水剂2.解除小梁阻塞的手术手术治疗:1.2.解除小梁阻塞的手术3.建立房水外引流通道的手术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葡萄膜疾病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表:症状:怕光流泪眼痛和头痛视力下降症状:怕光、流泪、眼痛和头痛、视力下降;睫状充血,房水混浊,眼压的改变, K.P,虹膜后粘连,虹膜纹理不清,瞳孔缩小;并发症:瞳孔闭锁瞳孔膜闭虹膜膨隆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眼球萎缩失明治疗:散瞳(必答):用药:1.阿托品2.后马托品3.新福林4.散瞳合剂作用:1.防止发生虹膜后粘连2.解除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痉挛3.改善睫状体的血液循环注意事项:1.及时散瞳,直到炎症消退;2.防止中毒;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慎用;3.老年人,浅前房者注意测量眼压皮质激素:1.用药:常用有醋酸氢化可的松,氟美松等滴眼液,结膜下注射热敷、理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症状剧烈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眼痛、睫状体压痛视力显著下降下降角膜水肿混浊K.P.前房极浅正常瞳孔散大缩小眼压极高正常或高视网膜两个屏障:1.血-视网膜屏障:视网膜毛细血管屏障;2.脉络膜-视网膜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视网膜血供规律:内五层:由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外五层:由睫状血管系统(睫状后短动脉黄斑:脉络膜血管,本身无血管视网膜出血(选择)浅层出血: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线状、条状及火焰状,色鲜红深层出血: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小圆点状,色暗红。 视网膜前出血:半月形积聚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表:单眼突然无痛性视力丧失;瞳孔光反射直接消失、间接存在眼底:视网膜贫血、苍白、水肿、坏死;黄斑“樱桃红”治疗:90分钟则不可逆,“争分夺秒”(1)降眼压:药物、物理、手术(2)吸氧:95%02与5%C02(3)扩血管: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 (4)抗凝溶栓:阿司匹林、尿激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因: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临床表现:1)中心视力下降:黄斑水肿、出血;2)眼底改变:出血、水肿、渗出、色素沉着。静脉弯曲、怒张,竹节状,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可能对结核菌素过敏轻者有“飞蚊症”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见于25-50岁中青年男性,多为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原则:手术封闭裂孔视网膜母细胞瘤(RB)RB基因: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缺失致RB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临床表现:视力下降、外斜视、视疲劳、飞蚊症、眼底改变 治疗:凹透镜远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