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C.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D.活性炭具有去除异味和杀菌作用2、科学家将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可形成“暖冰”。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将酸性KMnO4溶液换成FeCl3溶液,烧杯中溶液颜色无变化,但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水凝固形成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B.“暖冰”是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形成的混合物C.烧杯中液体为FeCl3溶液时,产生的气体为Cl2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⑴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⑵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⑶镁、铝和铜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⑷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⑸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⑹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⑺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⑻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⑼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⑽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⑾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A.7个B.8个C.5个D.6个4、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5、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A. B. C. D.6、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ol氯代烷,1mol该氯代烷能与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有碳氯两种元素的氯代烃,该链烃可能是A.CH3CH=CH2 B.CH3C≡CH C.CH3CH2C≡CH D.CH2=CHCH=CH27、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与D互称同位素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8、向KI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CuSO4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淡黄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最后溶液变成无色表明SO2具有漂白性B.滴加CuSO4溶液时,每生成1molCuI会转移1mole-C.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化性:Cu2+>I2>SO2D.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9、在标准状况下,由CO、甲烷和丁烷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完全燃烧后,生成相同状况下的CO2气体17.92L。则原混合气体中,CO、甲烷和丁烷的体积比不可能为A.3∶1∶1B.2∶2∶1C.3∶4∶3D.7∶13∶5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B.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C.1mol苯恰好与3mol氢气完全加成,说明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D.当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5种11、某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转移时容量瓶未干燥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12、0.1mol/L的K2S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c(K+)+c(H+)=c(S2—)+c(HS—)+c(OH—)B.c(K+)+c(S2—)=0.3mol/LC.c(K+)=c(S2—)+c(HS—)+c(H2S)D.c(OH-)=c(H+)+c(HS—)+2c(H2S)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B.C. D.14、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a和b,它们的化学式都为PtCl2(NH3)2.。实验测得a和b具有不同的特性: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则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和b属于同一种物质B.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C.a和b的空间构型一定是四面体型D.a在实际中有用,b没有用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kJ/mol(燃烧热)B.NaOH(s)+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Δ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ΔH=+116.2kJ/mol(反应热)16、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溶液呈现中性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酸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按照“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类别进行研究。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指的转化都是一步完成)。(1)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3)200℃时,11.6g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B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4)写出一种“C→D”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5)某同学将一小块A单质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18、A、B、C、D四种可溶性盐,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Na+、Ag+、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中的某一种。(1)C的溶液呈蓝色,向这四种盐溶液中分别加盐酸,B盐有沉淀产生,D盐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则它们的化学式应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铬钾矾[KCr(SO4)2˙12H2O]在鞣革、纺织等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某学习小组用还原K2Cr2O7,酸性溶液的方法制备铬钾矾,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结束后,从B装置中获取铬钾矾晶体的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产品。①加入乙醇后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②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铬钾矾样品中铬含量的测定:取m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用适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Na2O2进行氧化,然后用硫酸酸化使铬元素全部变成Cr2O72-,用cmol/L的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FeSO4溶液vmL,该样品中铬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0、实验小组同学对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Ⅰ:取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2%的CuSO4溶液和5滴5%的乙醛溶液,加热时蓝色悬浊液变黑,静置后未发现红色沉淀。实验小组对影响实验Ⅰ成败的因素进行探究:(1)探究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Ⅱ实验Ⅲ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大量红色沉淀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上层为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已知: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CH3CHO+CH3CHOCH3CH=CHCHO+H2O,生成亮黄色物质,加热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棕黄色的油状物质。①能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③分析实验Ⅲ产生的红色沉淀少于实验Ⅱ的可能原因:______。(2)探究NaOH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Ⅳ实验Ⅴ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依据实验Ⅰ→Ⅴ,得出如下结论:ⅰ.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乙醛溶液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ⅱ.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______。(3)探究NaOH溶液浓度与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影响程度的差异。编号实验Ⅵ实验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由以上实验得出推论:______。21、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I.CO2(g)+3H2(g)CH3OH(g)+H2O(g)

∆H1=-53.7kJ/molII.CO2(g)+H2(g)CO(g)+H2O(g)

∆H2某实验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T(K)催化剂CO2转化率(%)甲醇选择性(%)543Cat.112.342.3543Cat.210.972.7553Cat.115.339.1553Cat.212.071.6[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

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和285.8kJ/mol②H2O(1)H2O(g)∆H3=+440kJ/mol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H的影响):(1)a.反应II的∆H2=____kJ/mol。b.800℃时,反应I和II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1.0和2.5,则该温度下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2)在图中分别画出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在图中标注出相应的催化剂)____。

(3)工业生产甲醇还有如下方法:CO(g)+2H2(g)CH3OH(g)副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若生产过理中在恒压条件下通入水蒸气,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对生产甲醇带来的利和弊____。(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將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1、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在反应开始时对正反应的催化效果更好B.从图中可知催化剂I的催化效果更好C.若光照时间足够长,三条由线将相交于一点D.光照15h前,无论用所给的哪种催化剂,该反应均未达到平衡

(5)人们正在研究某种锂一空气电池,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O2=2Li2O。在充电时,阳极区发生的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普遍认可是按两步反应进行,请补充完整。电极反应式:______和

Li2O2-2e-=2Li++O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

A、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其的内壁涂层,故B正确;C、SiO2属于原子晶体,不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制作光电池的原料是晶体硅,故C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去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故D错误;答案选D。2、D【解题分析】

A.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的物质,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暖冰”是纯净物,而非混合物,故B错误;C、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燃烧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所以氯化铁溶液中的氯离子不可能被氧化成氯气,故C错误;D.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该物质可能是双氧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D。3、C【解题分析】分析:(1)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所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镁和铝活泼,要通过电解法得到,铜可通过置换法得到;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只有胶粒带电荷的溶胶加入电解质后才能发生凝聚;(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散射现象,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现象,电泳现象都是带电粒子的定性运动;(8)胶粒、溶质粒都能通过滤纸;(9)胶体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10)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类;(11)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详解:(1)酸性氧化物指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故(1)正确;

(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故(2)正确;

(3)镁和铝分别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氧化铝得到,铜可通过置换法得到,如氢气还原,故(3)错误;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金属氧化物,但是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4)正确;(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如3O2=2O3,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5)错误;

(6)只有胶粒带电荷的溶胶加入电解质后才能发生凝聚,如中性胶体淀粉溶胶加入电解质就不发生凝聚,故(6)错误;⑺丁达尔现象是光的散射现象,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宏观现象,电泳现象都是带电粒子的定性运动,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故⑺正确;(8)胶粒、溶质粒都能通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故(8)错误;(9)胶体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胶体呈电中性,故(9)错误;(10)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类,故(10)错误;(11)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故(11)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说法正确的有(1)(2)(4)(7)(11)共5项,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以及电解质和胶体等基本概念与相互转化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4、D【解题分析】

A.该物质结构不对称,共有8种位置的H原子,则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故A错误;B.环状结构中含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故B错误;C.丁基苯的分子式为C10H14,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含C=C,能发生加成、氧化,含甲基,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则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别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5、B【解题分析】A是环己烷,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A错误;B是苯的同系物,属于芳香烃,B正确;C中含有氧元素、N元素,不属于烃类,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错误;D属于环烷烃,不含苯环,不是芳香烃,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较简单,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分类,把握芳香烃的概念。含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且在元素组成上只含有C、H两种元素。6、B【解题分析】

某气态烃1mol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且为二氯代烷),说明该气体烃中含有2个双键或1个三键;此氯代烷能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分子中只含C、Cl两种元素,说明新的氯代产物对应的烷烃有8个氢原子,则该烷烃为丙烷,即题中的气态烃含有3个C原子,据此进行作答。【题目详解】A.1mol丙烯最多能与1molHCl反应,A不符合题意;B.1mol丙炔最多能与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二氯代烷,其分子式为C3H6Cl2,该氯代烷继续可以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只有C、Cl两种元素,B符合题意;C.1mol丁炔和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的分子式为C4H8Cl2,该氯代烷继续可以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有C、H、Cl三种元素,C不符合题意;D.1mol1,3-丁二烯和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的分子式为C4H8Cl2,该氯代烷继续可以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有C、H、Cl三种元素,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为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度不大,明确取代反应中氢原子个数和氯气分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7、C【解题分析】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正确;B.中1H与D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1H与D互称同位素,正确;C.同素异形体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正确。答案选C。8、A【解题分析】分析: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反应方程式:SO2+2H2O+I2=H2SO4+2HI;详解:A.由上述分析及化学方程可知,向KI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CuSO4溶液,最后溶液变成无色表明SO2具有还原性,而非漂白性,故A错误;

B.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由方程式可知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2molCuI,所以生成1molCuI白色沉淀时转移1mole-,故B正确;

C.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2+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故C正确;

D.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故正确;故本题选A。点晴: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溶液呈淡黄色,说明有I2生成.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硫酸根只有在浓硫酸中有氧化性,所以化合价能够降低的只有Cu2+,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于Cu为红色,所以Cu2+不能还原为Cu,应还原为Cu+,白色沉淀是CuI;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I2反应,故I2与SO2反应生成I-,SO2被氧为化H2SO4,白色沉淀是CuI,据此分析解答。9、C【解题分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8mol,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组成中的碳原子为C1.6。由于CO、甲烷的分子中都有一个碳原子,所以它们在本题中是等效的。设CO、甲烷的体积和与丁烷的体积分别为为x、y,则(x+4y):(x+y)=1.6,x:y=4:1,CO、甲烷和丁烷的体积比不可能为3:4:3,故选C。10、D【解题分析】

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故A错误;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B错误;C.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C错误;D.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支链为2个甲基或1个乙基,符合条件的有(CH3)3CCH2CH2CH3、CH3CH2C(CH3)2CH2CH3、CH3CH2CH(CH2CH3)CH2CH3、(CH3)2CHCH2CH(CH3)2、(CH3)2CHCH(CH3)CH2CH3,共5种,故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的难点为D,要注意缩短碳链法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使用和练习;易错点为C,要注意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11、B【解题分析】

A.容量瓶不需要干燥,因为后面定容时还需要加入蒸馏水,该操作正确,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不选;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选;C.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不选;D.砝码和物品放颠倒,导致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选;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将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转化为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再根据c=分析判断。12、D【解题分析】

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K+)+c(H+)=2c(S2-)+c(HS-)+c(OH-),A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K+)=2c(S2-)+2c(HS-)+2c(H2S)=0.2mol/L,所以c(K+)+c(S2-)<0.3mol/L,B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K+)=2c(S2-)+2c(HS-)+2c(H2S)=0.2mol/L,C错误;D、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c(HS-)+2c(H2S),D正确。答案选D。13、C【解题分析】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引起酒精灯中酒精倒出,引起火灾,A项错误;B.稀释酸溶液时,应该将酸加入水中;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造成液体飞溅,B项错误;C.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稍微倾斜,增大受热面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C项正确;D.向容量瓶中移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D项错误;本题答案选C。14、B【解题分析】

A、因为a和b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a和b一定不是同一种物质,故A错误;B、性质不同说明结构不同,而a与b的分子式是相同的,所以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a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b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a和b的空间构型若是四面体形,两个氯原子就不存在相邻和相间之分,因此a与b的空间构型只能是平面四边形,故C错误;D、此题干中仅说明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但不能说明b在其他领域没有应用,故D错误;故选B。15、C【解题分析】

A.在25摄氏度,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定义要点: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如H→液态水,C→CO2,C2H5OH(l)+3O2(g)═2CO2(g)+3H2O(g)生成的是水蒸气,故△H=-1367.0kJ/mol不是燃烧热,故A错误;B.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定义要点: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数值小于57.3kJ•mol-1;3.以生成1mol水为基准,故NaOH(s)+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中氢氧化钠为固态,则△H=-57.3kJ/mol不是中和热,故B错误;C.恒压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故S(s)+O2(g)═SO2(g)中△H=-269.8kJ/mol是反应热,故C正确;D.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根据定义中的要点分析解答。16、D【解题分析】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是指酸能提供的氢离子和碱能提供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反应后的溶液为盐的溶液,也不一定为中性,所以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2Na+2H2O=2Na++2OH-+H2↑2NA或2×6.02×102323.2OH-+H+=H2O(答案合理即可)A【解题分析】

金属单质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直接生成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以生成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一步形成盐,根据金属单质可以直接形成碱,说明A为活泼金属Na、Mg等,但氧化镁不能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镁,因此A为Na元素。结合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框图,金属单质A能够一步反应生成C(氢氧化物),则A为活泼金属Na、Mg等,但氧化镁不能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镁,因此A为Na,C为NaOH。(1)A为钠,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2)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B为Na2O2,其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两个反应中都是只有过氧化钠中的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或2×6.02×1023,故答案为:2NA或2×6.02×1023;(3)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O与生成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m(增重)=m(吸收)-m(放出),即11.6g-m(O2)=3.6g,m(O2)=11.6g-3.6g=8.0g,所以n(O2)==0.25mol,n(CO2和H2O)=0.5mo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3.2g/mol,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2,故答案为:23.2;(4)如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则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答案为:OH-+H+=H2O;(5)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氧化钠,故A正确;B.①变灰暗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钠,4Na+O2=2Na2O,故B错误;C.③是氢氧化钠潮解,吸收水蒸气形成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D.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题目点拨】本题的(4)的答案不唯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若酸选醋酸,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CH3COO-+H2O。18、BaCl2AgNO3CuSO4Na2CO3Ba2++SO42-=BaSO4↓CO32-+2H+=H2O+CO2↑【解题分析】

A、B、C、D都是可溶性盐,Ag+只能和搭配,只能和剩余的Na+搭配,在此基础上,和Cu2+搭配,则Ba2+和Cl-搭配,即这四种盐为AgNO3、Na2CO3、CuSO4、BaCl2。C的溶液呈蓝色,则C为CuSO4。B+HCl产生沉淀,则B为AgNO3。D+HCl产生气体,则D为Na2CO3。所以A为BaCl2。综上所述,A为BaCl2,B为AgNO3,C为CuSO4,D为Na2CO3。【题目详解】(1)经分析这四种盐为AgNO3、Na2CO3、CuSO4、BaCl2,结合题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可以推出A为BaCl2,B为AgNO3,C为CuSO4,D为Na2CO3;(2)A+C为BaCl2和CuSO4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D+盐酸为Na2CO3和盐酸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19、分液漏斗Cr2O72-+3SO2+2H+=3SO42-+2Cr3++7H2O降低铬钾矾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防止铬钾矾失去结晶水%【解题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A为制备还原剂二氧化硫的装置,B为制备铬钾矾的装置,C为尾气处理装置。B中发生二氧化硫和Cr2O72-的反应,生成铬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装置图,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装置B中二氧化硫和Cr2O72-的反应,生成铬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SO2+2H+=3SO42-+2Cr3++7H2O,故答案为:Cr2O72-+3SO2+2H+=3SO42-+2Cr3++7H2O;(3)反应结束后,从B装置中获取铬钾矾晶体的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产品。①加入乙醇降低铬钾矾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然后过滤即可,故答案为:降低铬钾矾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②由于铬钾矾晶体[KCr(SO4)2˙12H2O]中含有结晶水,高温下会失去结晶水,为了防止铬钾矾失去结晶水,实验中需要低温干燥,故答案为:防止铬钾矾失去结晶水;(4)将样品置于锥形瓶中用适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Na2O2进行氧化,然后用硫酸酸化使铬元素全部变成Cr2O72-,用cmol/L的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存在Cr2O72-~6FeSO4,根据Cr2O72-+3SO2+2H+=3SO42-+2Cr3++7H2O有2Cr3+~Cr2O72-~6FeSO4,消耗FeSO4溶液vmL,消耗的FeSO4的物质的量=cmol/L×v×10-3L=cv×10-3mol,因此样品中含有Cr3+的物质的量=×cv×10-3mol,样品中铬的质量分数=×100%=%,故答案为:%。20、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解题分析】

(1)①新制氢氧化铜为蓝色悬浊液,氧化乙醛后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1价会变成砖红色沉淀Cu2O,据此证明乙醛被氧化;②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新制的Cu(OH)2氧化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和水;③对照实验Ⅱ,实验Ⅲ的现象说明乙醛发生了缩合反应,据此分析作答;(2)对照实验Ⅳ和实验Ⅴ,分析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的影响;(3)实验Ⅶ砖红色现象明显,根据变量法分析作答。【题目详解】(1)①若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则实验中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即蓝色悬浊液最终会变为红色沉淀,据此可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故答案为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②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