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一、概述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首要与基本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分析清楚科学不同于其他任何非科学的观念形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或者说,是要划出一个界线来回答“科学是什么”。然而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基本思想各有其成败得失。鉴于科学与非科学区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辩证的态度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以一方的特有内涵来否定排斥另一方,避免任何形式的个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现代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日益增强。什么是科学,成为科学观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划界”问题,即科学与非科的划界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要引发出科学哲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科学的正常发展,对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及对于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中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科学和非科学的历史定义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康有为也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后来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次便在中国广泛使用。1999年版《辞海》中将科学定义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家和哲学家经常试图给科学下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尼采认为,“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爱因斯坦则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对象尽可能彻底的联系起来。”法国《百科全书》中认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而英国科学委员会则将科学定义为“以日程现象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关于什么是科学,学术界大体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知识积累,即作为“分科之学”的成果体系;二是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研究活动,包含从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组织机构,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机制。由此对于科学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达成了共识,即科学研究一要强调逻辑分析,二要强调实证检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非科学是科学以外的所有知识体系或观念。有的学者将其扩大为科学之外的其它社会要素部分,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的经验和谋略,生产、管理、医疗诊断等活动中的经验诀窍,甚至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活动等。很多人将非科学等同于伪科学或者反科学加以抨击和排斥,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伪科学是指那些不具有任何科学性质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的非科学,它们打着科学之名,行的却是反科学之实。从这个定义上来讲,非科学与伪科学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非科学包括伪科学。我们在界定伪科学时,要尽量做到从客观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免犯情绪化的主观错误,将某些新生的暂时能不能被人们接受的理论当做伪科学进行排斥。三、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1逻辑经验主义划界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划界问题是逻辑实证主义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引出其他种种科学哲学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用意义标准来解决划界问题,认为有意义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提出以证实原则为核心的意义标准,可证实性原则及时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也是区分有无意义的标准。可证实性是指能够想象出一个命题的证明方法来确定它的意义,至于这种方法能否被实际采用则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可证实性是证实的可能性,是原则上可能被证实,而不是技术上的可证实。按照传统的实证主义,证实通常是指一种完全的证实,从逻辑和经验上都要求作出确凿的证明。然而这种严格的方法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可证实性,将证实标准弱化了。波普尔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标准并不能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因为可证实性标准是“既窄又宽”。它窄在将一些不能在逻辑上归化为单称经验陈述的理论排除于科学之外,宽在将这样一来,可证实性原则就没有解决划界问题,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2波普尔的否证主义划界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可以用经验伪证的理论就是科学从逻辑上可能性上不能被证明的理论就是非科学-可伪证性(分界标准)如果一个理论列举了所有的可能性-非科学e.g:明天的以后时间可能会下雨,可能不下雨-不能在逻辑上证明重言式:“一加一等于二”“吃饱了不饿”-无法证伪伪科学,宗教,神话-不可验证分界标准-从逻辑上有没有可能被证伪于是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在波普尔这里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而科学和非科学一样,都既包含着真理,又包含着谬误。证伪主义应采用试错法。这是指人们应该大胆地提出假说和猜测,然后去寻找和这一假说不符合的事例。根据事例对假说进行修正,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乃至将最初的假说全盘否定。试错法对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是没有止境的,试错法的结果只能是一个较好的假说,但不是最好的假说。最好的假说是终极真理的代名词,和科学精神相悖。波普尔将分界问题成为“康德问题”,他说“假如我们按照康德那样把归纳问题称作‘休谟问题’,我们也可把划界问题称作‘康德问题’。”在认识到逻辑实证主义可证实性原则的弱点的基础上,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性标准来解决划界问题,认为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就是它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可否证性、可反驳性和可检验性这三者在波普尔看来是一致的。一切知识、命题只有被经验证伪的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一个好的科学定律或理是真理性标准,而仅仅是分界标准,以这一原则为分解标准,认为科学知识都是不确定的,即认为科学不等同于真理,从而打破了科学即真理的信条。尽管如此,波普尔仍然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仍是将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联系切断了。由此遗留下来的传统,导致我们现在抱有这样一个信条,就是相信科学的就是正确的,非科学的就是不正确的,从而将很多尚在形成初期的理论或是科学发现以及技术发明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活动当做非科学进行了排斥。3库恩的范式历史主义划界库恩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过于严格,绝对,从而简单化,将很多科学命题排除于科学之外;但是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又过于模糊,没有对科学与非科学做出实质性的划分。库恩提出了范式论划界思想,认为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的标准正式有无范式。所谓范式,即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标准和规定。与波普尔将划界标准放在“非常研究”或“非常科学”一边不同的是,库恩将划界标准放在常规研究或常规科学一边,认为有一个能够维持常规科学的范式存在,在这个范式下的理论就是科学的。(二)科学发展图式——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在研究科学史时发现传统的科学哲学分析法不合符史实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理论——强调科学发展的革命性质的新的科学发展图式:前科学一常态科学一反常与危机一革命一新常态科学。但是,库恩的范式提倡的是一种科学家共同协商的标准,认为科学理论由科学家内部的共同信念所决定,从而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从客观方面引向了主观方面4费耶阿本德的消除分界论库恩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上是左右摇摆的,一方面主张以上划界,另一方面又说“不一定要寻找一条界线分明的决定性的标准”。[9]他的无需分界的思想,被费耶阿本德发展为“消除分界论”。
费耶阿本德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库恩的范式论,都无法圆满的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他说“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离不仅是人为的,而且也不利于知识的进步。”[10]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与非科学学之间没有一条绝对的界线,不存在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宗教、科学与神话的绝对普遍的标准,而且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是因为“科学到处被非科学的方法和非科学的成果所丰富”,科学中有非科学的因素,非科学中也有科学的因素;很多以前被认定为是非科学的神话可能会发展成为今天的科学。费耶阿本德是在认识到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库恩在划界问题上的失败,提出一种解构标准,认为应该消除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但是我认为从20世纪划界问题被深入关注以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就是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明确界定了什么是科学,才能深入研究科学哲学中的相关问题。后来的罗蒂,作为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也重申了划界问题的消逝,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将不再存在。5多元论无论是绝对无误论者的“确实可靠性”标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意义理论”标准、证伪主义者的“可证伪性”标准,还是库恩的“解决疑难”标准,它们都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一元的,要么是逻辑的,要么是经验的。这些标准没有把科学作为由主体、客体及其中介所组成的系统来对待,而是把科学看成了纯粹的命题系统。与此相反,多元标准的倡导者则认为科学的特征并不局限于逻辑程序或命题规则,科学划界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应该从科学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去分析,不应局限于理论体系内部,更不应因确证和证伪标准的失败而消解划界问题。萨加德(Thagard)认为,通过给出“科学”这一概念所适合的充分条件来定义科学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只能从不同的特征上来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在他看来,科学与非科学具有诸多不同的特征,如思维方式的不同、进步程度的不同、建构原则的不同,等等。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认为是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他看来,科学使用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而非科学使用相似性思维方式。所谓相似性思维方式是指“两个事物和事件的因果联系是来自它们相似的事实”[15]。而相关联系的思维则是“两个事物或事件的因果联系来自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事实”[16]。不过,正如他本人所言,并不是所有的伪科学都只使用相似性思维。某些伪科学也使用粗糙的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同时,大量的非伪科学的领域也使用相似思维。因此,仅靠该标准难以严格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从而,他又提出了“进步性”标准,认为进步性是判别科学与非科学的另一特征。在他看来,科学是随时间进步的,而伪科学则是僵死的、不变的,如自加利略以来,物理学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7世纪,牛顿理论已被广义相对论所取代。与此相反,占星术和突创论则是僵死的。占星术自托勒密时代以来就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突创论虽有一些修修补补以期与进化论一致,但它的基本信念,即世界与其物种都是某次突创的结果,则与圣经故事几乎相同。萨加德的上述标准得到了帮格的支持。帮格指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领域,其各组成部分都随同一领域或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变化,而伪科学的各组成部分则长期不发生变化。即使有些变化,也只表现在几个方面,而且是由于批判或外来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内在的研究。不过,帮格不赞同萨加德关于“伪科学可以发育成科学”[17]的观点。他认为,伪科学是毫无用处的废物。“科学家和哲学家容易把迷信、伪科学甚至反科学当作无害的废物,甚至当作可供大众消费的东西,这种态度是不适当的:‘第一,迷信、假科学和反科学并非可以通过循环处理就变成有用的废物,它们是思想的病毒,可以侵袭包括普通人在内的任何人,使整个文化瘫痪并使之反对科学研究……”[18]在他看来,即使伪科学(如炼丹术、心灵感应等)能够作出预言,且可以被科学所证实,也不能说在伪科学中含有金子,因为伪科学所作的预言在其当时的理论语境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错误的。此外,帮格还试图以集合的形式给科学和伪科学以严格的界定。他认为,科学和伪科学由相同个数的元素组成,其共同表达式为:E=(C,S,D,G,F,B,P,K,A,M)这些元素包括了整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面。但在这两个集合中,每个元素所表达的具体信息不同。在科学的界定中,科学域E的每个元素都是可变的;科学团体C由受过专业训练,遵循共同范式的人员组成;S代表鼓励或容忍C的成员进行研究的社会;E的论域D由真正的实体组成;C的世界观G是唯物论的并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的背景知识F由其他知识领域的最新成果所构成且其获取遵循逻辑规则;B代表与E有关但不属于E的数据、假说和理论组成的集合;P由关于E的认识论文题组成;K是与B及以前在E中取得的理论、假说和数据相一致的并可检验的新理论、新假说和新数据组成的集合;A代表发现或使用D的规律并把有关D的假说加以系统化的研究目标;M指可证实或证伪的批判性方法。而在伪科学的界定中,伪科学E的每个元素是长期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由于外部的压力而非内在的动力;社团C由信仰E但不进行任何研究且自称为科学工作者的人员组成;支持C的社会S只是出于实用目的;D为不能确定的实体;G是唯心的、超自然的世界观;背景知识F的获取排斥逻辑规则和数学方法;B一般为空集或由少数几个元素组成,即伪科学很少或者根本不与其他知识领域发生联系;问题组合P大多是人生实际问题,而不是认识问题;E所积累的新知识K极少,且往往是与已知理论相矛盾的、错误的假说;研究目标A具有实用性质,无认识意义;方法论体系M排斥经验性的批判及理论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帮格的多元标准几乎涉及到了知识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从主体到客体,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及方法论,从假说、理论到背景知识,无所不有。但是,其标准机械性太强,这也许与帮格追求“精确性”的目标有关。这种标准虽然克服了费耶阿本德、劳丹等人的“亦此亦彼”的划界标准之不足,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在他看来,一个知识领域若不同时完全满足他所设立的各个标准,那么就应该排除在该领域之外。显然,这与事实并不相符,如在科学史上有许多假说、理论并不能从其背景知识中逻辑地推出,也并非完全与已有的理论、数据相一致。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无论如何也不能从牛顿力学中推演出来,二者在质量的问题上是截然不同的。突论也并非是达尔文渐变论逻辑推演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多元标准与一元标准统一起来,将模糊性与精确性联系起来,从现象深入本质,历史地、辩证地分析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四、对划界问题的思考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是不会消逝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会有不同的内容和标准。超越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去谈分界标准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当代科学哲学之所以在分界问题上一步步陷入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科学与非科学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使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它们要么以科学的特有属性去整合、排斥人文文化,要么以人文文化的特有内涵去整合、解构科学。要想正确地解决划界问题,要想全面地说明科学与非科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辩证地综合。科学与非科学是一对矛盾,矛盾则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可相互转化。非科学甚至伪科学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向科学转化,反之亦然。例如占星术,在原始文明社会,也许是科学的,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则是非科学的,若在将来有确凿证据表明,行星可以影响人类的生物磁场,并因而影响某些事件的发生,则占星术又有可能是科学的。
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很基本的科学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哲学问题,所以不能用很简单的方法或言语来确定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我们只能更加客观、更全面的、辩证的去看待“分界”这个问题。在谈论了几个学派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的不同观点之后,我得到了一些启示,我认为划界问题至今仍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特别是在清楚的认识非科学中的伪科学与反科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便于我们认清事实,从而坚决排斥与打击伪科学和反科学;但是,同时我们应当对这一标准客观看待,以避免将一些暂时不具有科学形式的科学理论盲目排除于科学之外,造成错误的批判。、如何对待非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近年来,由于对伪科学与反科学进行批判的需要,导致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很多学者赞成划界问题是必要的,是的。即使费耶阿本德在提倡解构这一标准的同时,也认为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不同的东西,必然会有分界线,但这一分界线到底为何,至今学术界尚没有一个完美认为科学具有可检验性,具有理性的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具有进步性,而这些特征正是非科学所不具备的。王前教授在谈及科学与非科学时,曾指出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的一个要素,科生产、管理和医疗诊断中的经验诀窍,科学发现和技术思维活动中的直觉思维等。这些都不具有科学的特征,是不能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直接处理的,而且大多是一种心理活动,但却未必不正确。所以王前教授得出结论:科学的肯定是正确的,但非科学的东西却不一定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非科学的东西是不能简单的用对错来评定,而是要区分好坏、功效、有无作用的。但对于非科学中的伪科学,我们的态度应当是辩证客观的。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种,即本身不是科学,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例如“水变油”技术,是科学界提出的一种用生物培养法制取可燃燃料的技术,但后来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大肆宣传为在水中加入极少的可燃炔,就可以做成价格低廉的水基燃料,以此行骗。我们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一现象:生物乳化柴油技术或其他一些科学家进行的新能源的探索,是一种尚不成熟的科学假说或设想;但这一技术被不法分子醒我们“鉴别科学成果的真伪要靠严格的科学检验和学术共同体的监督评议,有些不成熟的科学假说或设想,可能包含某些不科学的成分,但只要不是自称为是严格的科学成果,就不应简单的成为伪科学。”但对于非科学中的反科学,学术界一致的观点是坚决予以打击,既不能像对待科学那样奉为信仰,也不能像对待非科学中的好的东西那样予以适用。反科学的东西,明目张胆的反对科学规律,由于自称是反对科学,因此是在科学产生后才出现的。法轮功自诩为是“完美的最高层次的科学”,妄言包含古今中外天文邪说中,以此来说明其科学性。但是法轮功的这套理论,完全是违背自然法则和科学史观的,却打着科学的名义,活脱脱是反科学的典例。2、中医是否为科学?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以及对非科学中伪科学和反科学的界定,容易产生的两个误区,一个是易形成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一个是对暂不具备科学特征的理论或系统知识的盲目排斥。近年来,讨论比较多的中医是否科学的例子就反映了后一个误区。
针对对科学的定义,以及对科学特征的描述,很多人拿中医理论进行了逐项比较,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至少不是科学的;并且按照非科学的就是不正确的这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探究病理,对症下药。按照现在对科学的学理化定义,科学要有逻辑分析,还要有实证检验,并且由此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对照一下中医的特点,强调直观体验,很多认知和解释无法进行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而只能是直观体验经验的积累;再者,中医的很多概念在西医看来是很玄的,无法在人体上具体找到。然而,西医是可以通过解剖和生理生化试验来检验的,因此,很多人在这一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事业单位通勤大客车租赁合同范本2篇
- 2025中国邮政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光量子技术及应用总体部人才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科研财务助理招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楼宇照明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2025中国电信股份限公司保山分公司(腾冲电信)招聘13人(云南)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宁夏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核工业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80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限公司招聘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湖南岳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2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邓州市龙理乡第一初级中学-2025年春节寒假跨学科主题实践作业模板【课件】
- (新疆一模)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酒店宴会服务合同三篇
-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03-【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初中物理九年级期末培优试卷
- 2024卫星遥感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上)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1、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8分)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历年真题】
- 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例文(五篇)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