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一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唐]卢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④白羽:指箭。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2分)
飞将(jidngjiang)将军(jidngjiang)
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0(2分)
A.霍去病B.李广C.薛仁贵D.卫青
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4分)
《出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o
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
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分)
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o(2分)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的。
2.“独”的意思是,“倍”的意思是o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是农历这天。诗
中提到的习俗有和。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喜欢秋天。B.思念亲人。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o
1.把诗句补充完整。题目的意思是。
2.这首诗是代诗人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的思
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促织”就是o作者看到
,料想,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
乡和童年。
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o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o
2.解释词语:
题:缘:不识: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
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o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
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李白《塞下曲》
6.“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死去,但悲o,家祭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
•O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熏:
醉: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八、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九、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0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十、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o?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
2.《清明》一诗描写的是(节日)时的景象。
3.3.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4.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B.扫墓时凄凉、忧伤C.喝酒时逍遥
十一、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o,总把新桃换旧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古诗第一句写出了的节日氛围。
3.“新桃”在诗中指,“旧符”指。
4.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的前景。
A.光明美好B.灰暗迷茫
5.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的意思。A.喜新厌旧B.除旧布新
答案
_*、
1.jiangjiang2.B3.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还健在的话,绝不会允许匈奴南下、牧马
度过阴山。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4.“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体现了边关将领飞将军的武艺高超,正因如此,王昌龄诗中
才对飞将军这样的边关将领充满欣赏和期盼。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2.独自更加3.重阳节
九月初九登高插莱萸4.B
三.
1.寒声江上知有一灯明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2.宋叶绍翁自己的家乡
3.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蟋蟀,也叫岫岫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四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
2.书写、题写因为、由于不能认识,辨别
3.横竖远近高低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B
五
1.A2.A3.B
4.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
残酷。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一王昌龄《从军行》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一一李白《塞下曲》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一戚继光《马上作》
6、“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豪壮语。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谓:醉就
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
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
六
1.元知万事空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无忘告乃翁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
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
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七.
1.几时才能停下。吹。陶醉。
2.C
3.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女、
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
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
其中,竟把杭州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
八.
1.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抖擞起精神
2.B
3.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九、1.清纳兰性德2.A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1.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唐杜牧2.清明节
3.清明时节雨纷纷4.B
十一
1.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2.热闹欢乐3.新桃符旧桃符
4.A5.B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二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
人,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
2.诗人通过对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诗的前两句写了、、、这些景物,描绘了
(填季节)的美景。(5分)
4.后两句中的动词“”和“”分别表现了燕子的和鸳鸯的o
(4分)
5.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o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分)
2.《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是—(填朝代)僧人,能—善o这首诗是—为惠崇
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诗。(5分)
3.我能猜出“芦芽”是一种植物,因为o(2分)
4.这首诗抓住了画面上的、嬉戏的、满地的、短短的等景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
春景图。
5.哪一句诗是作者的想象?用“”画出来。
6.读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3分)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长恨春归无觅处,。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全诗表达出作者由到的感情。(3分)
3.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4分)
觅:0芳菲:0
4.这首诗中前两句蕴含了物候现象,这是因为引起的。李白
的《塞下曲六首》中也有两句与此原因相同,这两句是:,
.o(3分)
5.(1)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2分)
(2)指出诗中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赏析。(3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H熏,o
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的。
2.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诗,诗人要远行的朋友是o
3.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天的天气非常(A.晴朗B.阴沉),这一点可以从
“,o”句中看出。
4.诗人用“,。”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哀
愁,用、的修辞手法,激励朋友增强自信心,努力进取。
5.有关送别的古诗名句还有“,。”
五.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13分)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生:0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从中可以体会到
.02分)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J”,错的打“义”。(4分)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
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
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
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
“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
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①故人庄②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开轩④面场圃⑤,把酒⑥话桑麻
⑦。待到重阳日,还⑧来就菊花。
【注释】
①过:拜访。②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③合:环绕。
④轩:窗户。⑤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⑥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⑦话桑麻:闲谈农事。⑧还:返,来。
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o
A.都是描写田园的B.都是描写会友的
C.都是描写童趣的D.都是描写送别的
2.诗句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
句诗是按照的顺序描述的。
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
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4.判断,对的打“V”,错的打“X”。
(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
(2)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3)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
八.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o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的o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图。其中
“”和结句中的“"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
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是运用了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
跑蹦、不知所措的儿童。
答案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绝句》唐杜甫
2.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春天3.飞睡忙碌悠闲
4.鸟语花香、春光明媚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北宋诗画苏轼题画3.“芦芽”是含有草字头
的字4.桃花野鸭萎蒿芦芽5.正是河豚欲上时
6.春回大地,桃花始开,江水变暖,鸭子活跃。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萎蒿,芦笋也开始抽芽,
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时节。
1.山寺桃花始盛开不知转入此中来2.白居易遗憾惊喜
3.寻找。(花草)芳香而艳丽。
4、高下差异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每空1分,共3分)
5,(1)登山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登山后,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
由衷的惊喜和宽慰。(2分)(写出前后不同的心情各1分)
(2)示例:对比的手法。作者把人间“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进行对比,表现了
作者发现山中桃花开放的惊喜之情。(手法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借景抒情、
拟人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亦可)(2分)
四.
1.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
2.送别董大3.B.千里黄云白日晡,北风吹雁雪纷纷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夸张、反问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
1.孤城遥望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2.吹过归,返回
2.把金甲磨破战斗的艰苦、激烈
4.诗人描写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体现了戍守边防的战士们回不了故乡的哀怨,
表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清。
5.(1)V(2)V(3)X(4)V
八-JL-.
1.B
2.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
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
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
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七.
l.A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由近及远
3.B4.(1)V(2)X(3)V
八.
1.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
2.扑蝶新绿未成阴菜花3.急走追4.白描5.无处寻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三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峡蝶飞。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兴”在这里读,
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o
3.《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
色。A南宋范成大B.北宋范成大
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蝶蝶飞。
(1)理解词语
日长:篱落:
蝶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
o表达了诗人之情。
2.“,。”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
淡自然,宁静清新的风光。
A动静结合早春B动静结合晚春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16yue)茅檐(yanyang)
则莲蓬(bobao)亡赖(wangwu)
相媚好(meimei)翁媪(wenao)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相媚好”的意思是-这两句词的意思是
(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O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它的意思是o
词的作者是代词人o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
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
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
绘出来。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0
采得百花成蜜后,?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O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打“J。
⑴尽:A.完B.都C.全部用出
(2)占:A.占据B.姓C.处于某种地位
3.运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
3.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
4.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讽刺了o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
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③家童:童仆。
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犹眠:还在睡眠。
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O
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我是从“、柳绿、”这些词语中知道的。
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的生活。“莺啼”二字在诗中起到
了的作用。
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犹:.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吟:o(2)千锤万凿:0
⑶若等闲:。
4.这是一首(B)诗。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喻理
5.诗句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我()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B.不管C.无论D.也
7.诗句“,”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
了诗人的追求。
七.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马诗
大漠沙如雪,。
z,快走踏清秋。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钩”指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中
把比作“钩"。“”是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3.这是一首借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借此表达自
己的遗憾之情。
4.这是一首边塞诗,由等景象可看。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
情,",”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答案:
1.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2.随兴而写的诗xing兴致勃勃兴高采烈3.A
4(1)篱笆蝴蝶的一种只有白天长了(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
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
1.宋杨万里6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新绿未成阴菜花春节
4.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
5.B
三.
1.yueyanbaowumeiao
2.互相逗趣,取乐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
的呀?
示例:你看我们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多么勤劳能干,正在溪东给豆田锄草,二儿子最心灵
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子最可爱,躺着在剥莲蓬吃呢!
3.(1)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B
(3)示例:小溪两岸绿油油的庄稼,在草地里啄食昆虫的成群的小鸡,溪头大片的荷塘,田
田的荷叶。
4.“清平乐”这首诗的题目乡村生活。宋辛弃疾。农村景象茅
檐、小溪、青草、吴农五口之家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5.示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檄,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6.示例:最有趣的是小儿子,他扎着两个羊角辫,额前留着一缕刘海儿。他顽皮地从溪里
摘下一只大莲蓬,趴在草地上剥莲蓬。他嘴里哼着小曲儿,还不时地摇头晃脑,翘起的腿
还不停地上下摆动,真是快乐极了。
四.
4.无限风光尽被占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2.BA
3.不论是平地还是山峰顶端,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蜜采得百花5.辛勤的劳动者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五.
1.zhao2.春季桃红莺啼3.闲适平和质朴3.以动衬静
4、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睡觉。
六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2.B3.(1)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5.B5.要留清白在人间6.AAAD
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坚守高尚节操
七.
1.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2.李贺月亮金络脑
3.马马怀才不遇4.由大漠、燕山、钩、马
5.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四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0
,,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
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菜花无处寻。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o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H"■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解:
(2)从“”和“”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
干的活儿有、o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两句可以看出
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0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
景色。
A.南宋范成大B.北宋范成大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堪: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后四句写马的oA.精神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和o其中“”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
两句中,是静态描写,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o都
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A.比喻的手法B.托物言志C.以景写情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A.kunB.ko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朝人。A.唐B.元C.明D.清
(3)“墨梅”的意思是()A.黑色的梅花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清乾坤”中“留”的意思是()A.流劫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A.清香的气味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赞美梅花
品德的一句诗是“,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的特点,表达了诗
人、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
的人?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的。
2.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o
2、在嘿嘿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4.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写的《》,描写了他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和。
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的o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八.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的«
2.“独”的意思是,''倍”的意思是o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是农历这天。诗中提到的
习俗有和o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喜欢秋天。B.思念亲人。
九.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2,牧童遥指杏花村。
4.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节日)时的景象。
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B.扫墓时凄凉、忧伤C.喝酒时逍遥
答案
1.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清郑燮
2.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3.C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5.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二.
1.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宋杨万里2.春3.奔跑4.B
5.示例:面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孩子东张西望,四处搜寻飞来的蝴蝶。
三.
(1)随兴而写的诗。懂得。(2)昼夜耕田绩麻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4)
B(5)A
四.
(1)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甚至可以(2)BA
(3)动作两耳四蹄轻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5)B
五.
1.ABBBA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高洁、清香鄙视俗流,贞节自守
4.示例:从中感悟到梅花高洁的品格,让我联想到文天祥、朱自清等人。
1.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宋王安石
2.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王安石元日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
七
1.唐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2.重阳节插茱萸登高
3.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八.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2.独自更加
3.重阳节九月初九登高插莱萸4.B
九.
1.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清明节2.清明时节雨纷纷。3.B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五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O
黄沙百战穿金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边塞景色,可以感受到()
A.轻松、愉悦的环境B.壮丽、雄伟的场面
C.紧张的战争气氛,苍凉悲壮的情感
3.解释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反映了戍边战士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B.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全诗的基调是由低沉而转向高昂的。
D.诗的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无家可归的同情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o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动的感情。
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
相匹配
D.“下”说明从“巫峡”至U“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
的是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o
3.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②却看:③漫:。
4.本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6.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诗人
“涕泪”是因为.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的心境。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一□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o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o(2)吟:0
(3)若等闲:o
4.这是一首()诗。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我()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家用洗衣机配件购销合同范本3篇
- 委托房屋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车辆贷款合同终止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房屋交易全程评估合同3篇
- 企业融资合同
- 商品房认购合同书
- 2025版金融机构间授信额度借款合同规范范本(新标准)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控制合同模板2篇
- 个人大额借款合同
- 二手的买卖合同范本
- 数学-山东省2025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济南期末试题和答案
- 数字的秘密生活: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一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关键要素分解
- 基于ADAMS的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优化
- 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
-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
- 7天减肥餐食谱给你最能瘦的一周减肥食谱
- GB/T 31525-2015图形标志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
-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
- 装饰业务员培训教程方案
- 2022年五年级解方程小数和分数计算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