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2(上海专用)(学生版)_第1页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2(上海专用)(学生版)_第2页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2(上海专用)(学生版)_第3页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2(上海专用)(学生版)_第4页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2(上海专用)(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2)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3)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4)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发现旧友各奔前程,感慨物是人非、恍如隔世,于是吟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22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小题。【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机: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此处指灾祥之兆。2.【甲】文选自《孟子》,它是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是____时期人。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人恒过

过:(2)故至今不失

故:4.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聪明的人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B.聪明的人把别人所憎恨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C.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D.懂得把别人所憎恨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5.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阐述了忧患意识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重要性。B.【乙】文叙述了孙叔敖之子听从其父劝告,接受肥沃封地一事。C.【甲】文以议论为主,辅以记叙;乙文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D.【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做人做事要有忧患意识”的主题。6.【甲】文在个人层面正面论证___,在国家层面反面论证___。7.孙叔敖临死前告诫儿子,王上封赏时应选择能够长久拥有的“____”,是因为该地______;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____的道理。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市民素养定义城市品格①城市的价值观引导市民品位,市民素养定义城市品格。时隔十年,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又一次发布《上海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调查报告》。通过对有效样本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②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在上海市民看来,对知识的每一次汲取都有助于人生升华。知识并不意味一切,但很多时候学识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边界。知识素养的不同着实可以让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明显差异。③不仅如此,上海市民对自己的认识和环境的态度也越发从容理性。大多数市民认为自身的能力和性格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追求卓越历久弥坚,这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民“反求诸己”的主体自省与自我革新。④除此之外,当谈及人生理想时,多数市民将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列为重要因素。兴趣是点燃人生理想的火炬,社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赛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上海市民在时代条件下积极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让人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⑤上海的市民素养不仅呈现在问卷访谈的分值数据中,还生动展现在实地调研的许多细节中。在浦东新区,调查员邀请一位30多岁的饭店服务员回答问卷。在半个小时里,她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对考查人文知识的所有客观题都做出了准确回答;在静安区,几位古稀之年的市民不仅充满热情地配合问卷调查,还在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饶有兴趣地讨论起个别题目,并拉着调查员一起探讨……⑥可见市民素养并不是职业和学历的附属,也不是年龄和精力的专利。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必定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生机的城市。一个真正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的温暖城市,必定是一座塑造人文精神与蕴含人民情怀的城市。在宝山区一家修车铺,一名来自外地的50多岁个体户填写问卷时有些吃力。调查员尽己所能提供讲解与指导,直到夜色已深才不得不放弃调查。令人□□的是,这位“新上海人”主动提出第二天一早前往下一个调查点配合完成问卷。⑦城市作为巨大的生命集合体,每一位居民都是城市品格的培育者、提升者,也都是城市品格的承载者、守护者。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说“人人都是软实力”。上海的市民素养提高了,未来的上海需要继续坚持不懈厚植城市精神,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全力彰显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选文摘自《解放日报》,有删改)8.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内填入合适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兴奋 B.吃惊 C.疑惑 D.感动9.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观点:(1)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上海市民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列为决定人生理想的重要因素实地调研细节/10.选文第⑤段画线部分中的两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一个,请简述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灯祭迟子建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②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了,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向上伸展,两头一旦会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③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④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⑤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⑥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大放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有灯。院子里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唰唰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⑦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_______________。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_______________。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_______________了。⑧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给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⑨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⑩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⑪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有删改)1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入第⑦段的空格处。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_______________。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_______________。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_______________了。A.有声有色

B.妖娆迷人

C.有盼头的12.阅读本文第②-④段,说说第①段画线句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13.结合加点词,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14.本文第⑥段看似与中心关系不大,却不能删除,其理由不包含(

)A.用院子里的红灯、冰灯烘托“我”的灯,突出其美丽以及“我”对它的喜爱之情。B.描写过年时院子里安放的灯,渲染明亮温暖的氛围,突出家给“我”带来的温暖。C.与第⑧段“我”家院子里黑漆漆对比,突出父亲离去给“我”家带来的巨大悲痛。D.用院子里的红灯、冰灯和“我”的灯对比,突出“我”的灯的美丽、父亲的手巧。15.联系全文,说说第⑪段画线句的含义。三、综合运用(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20分)世界读书日之际,学校发起“阅读伴我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四个一”活动任务。【任务一:作一次分享】16.你准备就“读一本好书”作主题发言,下列内容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怎样写读后感

②名人的读书方法

③读一本好书的意义

④怎样挑选好书

⑤呼吁同学们多读好书

⑥怎样作圈点批注A.③④⑥①⑤②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②⑥①⑤④ D.③②④①⑥⑤【任务二:发一条“朋友圈”】17.参加活动的同学须在朋友圈编辑并发送一条推文。请仿照范例,为下面图片原创一条文案,要求体现活动主题和图片寓意。【任务三:共读一本书】18.你和同学共读《朝花夕拾》。他在书中作了如下圈点,请你补上旁批。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任务四:参与一次跟帖】19.主帖:戏剧作家易卜生说,真正的强者都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跟帖:我认为,鲁迅先生也是在充满爱的顺境中成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