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人口迁移与都市发展SUBTITLEHERE01第一节人口迁移理论CONTENTS初述一、推拉理论二、经济学观点的人口迁移理论小结初述到目前为止,迁移的理论和迁移的实证研究相当不完善,而且理论的缺陷大大影响了实证研究。这些理论往往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特殊的文化背景,而且多属于描述性的。迁移理论不完善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人口迁移的现象复杂,与生、死相比,人口迁移涉及的因素更多,包括原住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以及迁移者的动机和行为;而且,迁移的定义不像出生或死亡那么明确。另一方面,大部分学者有实证研究的取向,因而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发现通则,进行事实报告,描述不同地区的迁移量、迁移特征、差别迁移率等现象。由于这些限制,要提出一套完整且深具说服力的迁移理论极为困难。一、推拉理论简单地说,推拉理论(push-pulltheory)认为迁移发生的原因是原住地的推力或曰排斥力(pushforce)和迁入地的拉力或曰吸引力(pullforce)交互作用。推力和拉力的种类有很多,因人而异。推拉理论的假设拉文斯坦的迁移理论库利舍的理论厄文特·S.李的理论推拉理论的假设第一个假设认为人的迁移行为是理性的选择;第二个假设认为迁移者对原住地及迁入地的信息有某种程度的了解。迁移者在对客观环境的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主观的感受与判断,最后才决定是否迁移。推拉理论认为,对原住地及迁入地情况的了解有助于解释人口迁移的现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迁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不能从推拉理论中得到合适的答案。拉文斯坦的迁移理论拉文斯坦(E.G.Ravenstein)的理论是据1881年美国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出生地及居住地的资料分析、归纳而成的。之后,他参考了20多个国家的资料,将迁移法则归纳为以下七则。1.迁移与距离(migrationanddistance)2.迁移呈阶段性(migrationbystages)3.流向与反流向4.城市迁移倾向之差异(urban-ruraldifferenceinpropensitytomigrate)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6.技术与迁移(technologyandmigration)7.经济动机为主(dominanceofeconomicmotive)拉文斯坦认为拉力对迁移的影响比推力大,因为多数的迁移起因于人类改善生活的动机,且他们相信迁移后能实现这种愿望。库利舍的理论库利舍(EugeneKulischer)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探讨了迁移的规律。1.若技术保持不变,则经济结构也可能保持不变,因而在一特定地理范围内,只要有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口就会继续增加,直到资源被用尽时,人口就会往其他地方迁移。2.技术改变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人口迁移。库利舍还发现,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人口的迁移。他发现,由于某种原因,不同国家的人口迁移率是相近的。他认为这是人口迁移与资源平衡的反映,而人口迁移可能是由于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厄文特·S.李的理论厄文特·S.李(EverettS.Lee)认为人口迁移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原住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个人因素。1.原住地因素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情况。2.迁入地因素包括同样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地理、气候等方面的情况。3.中间阻碍指的是原住地和迁入地之间的各种阻碍,如交通、信息、住房、就业、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障碍。4.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婚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李教授主张,要解释人口迁移的数量、方向和特征,就要研究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二、经济学观点的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学观点的人口迁移理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新古典投资理论,另一个是哈佛学派观点。1.新古典投资理论 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是新古典投资理论的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个体对自己人力资本最大化的追求所决定的,是个体对自己投资最有利的投资项目所做的决定。这种投资不仅包括时间、金钱等物质方面的投资,还包括受教育的投资,即个体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个体在市场上能卖多高的价钱。投资的费用包括受教育期间的学费、书费等,以及机会费用。投资的报酬包括在市场上的工资和社会地位。投资的成本与预期报酬共同决定了人口迁移的决策。2.哈佛学派观点 哈佛学派主要由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人口学家等组成,他们的理论主张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再分配是相互关联的。哈佛学派认为技术的改变可能引发区域间人口的迁移。在许多情况下,技术的变革对于人口迁移的推动是极为重要的。技术的改变不仅可以引起迁移,而且也可以加速迁移。人口再分配的结构改变层面1.经济加速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得原住地的人口要向迁入地转移,以满足迅速发展的经济的需要。2.区域间自然增长率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不同,这会导致人口再分配。例如,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过多,而人口发达的地区则人口过少。3.都市地区发展需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而这种不平衡的发展需要通过人口迁移来实现。4.经济结构趋向更大经济单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更大的经济单位中谋取生计,这种倾向会导致人口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小结总体而言,人口迁移理论多为情境取向,依赖于一定的历史、社会和地理环境。而要解释人口迁移的复杂性,需要进行更加跨学科性质的迁移研究。只有综合考虑不同领域的因素,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人口迁移的动态过程。01第二节人口迁移概说CONTENTS一、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二、人口迁移的分类三、人口迁移的动因四、人口迁移的影响迁移(migration):
通称,包括长距离和短距离的移动。流动(mobility):
指社会流动,即社会地位的变动,但不一定伴随住处的改变。移动(movement):
一般指短距离的移动。一、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按地理范围分类1.国际迁移:-移入(immigration)-移出(emigration)2.境内迁移:-跨省、跨地区等层次的迁移。二、人口迁移的分类按迁移原因和结果分类1.原始迁移:
来自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与自然与人的关系有关。2.强制迁移:
政府、国家的压力,如迁移政策。3.自由迁移:
基于个体对生活的好奇或改善的愿望。4.大众迁移:
大量人口集体迁徙,形成一种集体行为。三、人口迁移的动因人口迁移的动因多样,主要包括:1.经济活动机会。2.生活水准的差异,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3.人口的合理性移动,支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因素:1.迁移者:
改变生活、知识、经验、态度、信仰等。2.原住地和迁入地:
选择性迁移导致社区人口特征的变化。3.人口:
政治信仰、社会态度、创新和保守性格对原住地的影响较大。4.经济:
迁移既减少了迁出地的人口增长压力,又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对两地都有利。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因素:5.政府和社会文化:
影响城市紧张、犯罪、家庭结构等。6.区位分布:
迁移对教育、职业、种族和文化背景具有选择性,可能导致社会群体的隔离。7.城市化:
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结构:所有的迁移都在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中发生,改变了社会体系,减少了地方独立自主的色彩。迁移适应的阶段迁移可分为四个阶段:1.决定时期2.与过去断绝时期3.过渡时期4.适应时期人类学将迁移适应分为三个阶段:
震撼阶段 焦虑阶段 适应阶段五、人口迁移的适应02个人因素1.年龄:
15~30岁的人更容易适应。2.性别:
女性迁移者适应性较强。3.教育:
受教育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4.其他因素:
包括迁入年数、社会参与情况、迁移前的阶级和社会地位等。影响迁移适应的因素系统因素包括原住地与迁入地的推拉作用、规范一致程度、迁入地对迁移者的态度等。影响迁移适应的因素适应程度的进展迁移者适应程度随时间增加,谢高桥提出的因果路径模式验证了适应程度的转变过程。适应策略分类1.个人或团体导向的调适:-个人导向:迁移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团体导向:迁移者寻求亲戚、朋友等团体的支持。2.正式或非正式的调适:-正式组织:通过正式组织解决问题。-非正式组织:通过非正式途径解决问题。迁移者适应的策略适应策略指标指标靠亲戚靠同辈朋友靠自己住户组成扩大家庭与同辈朋友同住独自居住或与核心家庭成员一起居住金钱用途亲戚固定资助每周去酒店固定存钱以满足自己或核心家庭成员之需闲暇活动拜访亲戚有一半时间与朋友在一起有一半以上时间独处或与核心家庭成员相处社会网络在过去五周内至少见在过去两周内至少见在过去两周内见的朋友少于5运作方式亲戚资助朋友协助自己找工作工作伙伴有1~2位亲戚在同一工作场所与1~2位同事有工作以外的社交关系与同事在工作以外无社交关系01第三节移民与都市化CONTENTS一、人口增长与都市化二、全球都市化趋势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外来人口与都市化四、挑战与展望一、人口增长与都市化1.1人类的人口增长历史
农业时代的缓慢增长
工业革命以后的迅速增长1.2都市化的驱动因素
经济发展
乡村人口增长导致的迁移需求二、全球都市化趋势2.1全球都市化数据(1950年、1990年、2025年)2.2全球都市化趋势2.1全球都市化数据(1950年、1990年、2025年)世界分区1950年都市人口1990年都市人口2025年都市人口(预计)都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美国、加拿大106百万205百万259百万78%欧洲(不包括苏联)221百万364百万422百万82%大洋洲8百万19百万29百万71%拉丁美洲69百万324百万645百万85%苏联/俄罗斯等国71百万195百万260百万74%2.2全球都市化趋势发达国家都市人口增长趋缓发展中国家都市化水平不均3.1中国的都市化经验户籍管理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外来人口对都市化的推动作用3.1.1大宁村的都市化经验
"三来一补"企业的兴起
外来人口对城市化的贡献3.1.2万丰村的都市化进程
集体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管理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外来人口与都市化3.2小结人口迁移和行政区划调整是都市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外来人口推动城市化,引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持续都市化至关重要四、挑战与展望4.1城市化的问题
城市贫困
社会不平等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4.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01第四节内陆移民与都市化进程CONTENTS一、云南西双版纳的移民与都市发展二、西藏昌都地区的移民、社会整合与都市化三、深圳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凯棠苗族的个案一、云南西双版纳的移民与都市发展(一)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区的移民
1.傣历542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建立景龙金殿圆政权
2.清乾隆时期,汉族商人进入易武、倚邦进行茶叶贸易
3.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推行移民殖边活动(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汉族移民
1.大规模的汉族移民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1951年,云南农垦事业兴起,引入大量汉族移民
3.移民带来文化和技术交流,推动当地发展(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及前后的移民高潮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1958年至1972年,知青大量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和昆明等地
3.知青在当地进行文化教育,推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移民路径与地方社会变迁
1.80年代农场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
2.90年代旅游发展,吸引外来企业和移民
3.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多元化城市化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演变(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1.农场、商业大楼、餐馆、宾馆、医院等设施建设
2.聚居区形成,城市生活功能分区完善(二)移民对城市活力的贡献
1.外来移民投资和经营,形成新的产业链
2.少数民族从种植业转向服务业
3.城市就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三)多元文化的形成
1.本地人逐步接纳外来移民,形成多元文化
2.外出旅游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边疆城市文化的再生产小结1.内陆移民与都市化相互促进,推动城市发展2.多元文化的形成丰富了城市社会生活3.本地人和外来移民共同推动城市的繁荣西藏昌都地区的移民、社会整合与都市化二、西藏昌都地区的移民、社会整合与都市化(一)历史上的昌都及汉藏交往(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移民与城市发展(三)昌都的现代消费观念变迁及汉族移民(四)汉藏互动及多元化关系(五)小结(一)历史上的昌都及汉藏交往地理要点
昌都地理位置特殊
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形成天然通道历史川藏大路
乾隆年间的四川进藏大道
清末时期的赵尔丰平定西藏内乱
重要历史事件:康藏纠纷、巴塘事件、红军长征(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移民与城市发展经济活动与城市发展
经济活动辐射范围扩大
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建设与变迁
昌都城市建设概况
昌庆街的发展变化
城市建设对各族群的影响(三)昌都的现代消费观念变迁及汉族移民商业中心的形成
商业中心昌庆街的兴起
汉族和藏族商户的融合社交与经济
经济动机与社会交往的关系
昌庆街的社会功能(四)汉藏互动及多元化关系NO.1藏区商品和服务引入
藏族人对内地商品的认可NO.2汉族人引领城市建设
藏族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情况NO.3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社会稳定与公平的维护(五)小结多元城市社会的形成
不同族群的和谐共存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未来展望
继续推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保持社会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三、深圳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凯棠苗族的个案(一)引言(二)凯棠镇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三)经济生活与向深圳的迁移(四)女性的角色与家庭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铅合金线材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金属制缝衣针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铁路各类车辆成套关键设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零售业用房开发服务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高速精密冶金轧机轴承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车辆喇叭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非电动打字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冲锋舟维修合同样本
- 住房订房合同样本
- 个人赠予合同样本
- 材料物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开大学
- 花城版音乐课时2-第2课 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放纸鹞》-课件
- 马原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压电陶瓷完整版课件
- 获奖QC小组活动-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 青岛版科学(2017)六三制六年级下册14.《有趣的碰碰球》教学课件
- GB/T 36876-2018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
- GB/T 14273-1993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性能试验方法
- GB 13326-1991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
- 质量整改回执单
- 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word)及答案(扫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