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1页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2页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3页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4页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点、考点聚焦1.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4)在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下面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比例式,解出未知量

(6)写出简明答案3.纯物质量代入方程,单位统一

纯度=(纯净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密度=质量/体积

【例3】

(2001年河北省)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生铁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屑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然后冷却、称量。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g。计算:

(1)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

(2)生产100t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克?

典型例题解析【答案】生铁样品中含杂质4.8%,生产100t生铁需要赤铁矿170t。【例5】

(2002年山西)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盐酸的体积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求:(1)20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

(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典型例题解析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剩余固体的质量/g140162401234084408【答案】

20g样品中铜的质量为8g,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60%,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铜4.4g。

【例6】

(2002年黄冈市)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即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的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典型例题解析52%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25255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120160100生成氢气的质量/g0.40.40.41∶4课时训练3.(2001年辽宁省)将20g碳酸钙粉末投入一定量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试求:

(1)生成CO2的质量为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3)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8.8g111g?55.5g?14.63%?26.3%?4(2011年广东肇庆,25题)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1)(1分)4.4(2)解:设试样中K2CO3的质量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13844

x

4.4g

解得:x=13.8g

答:该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0%。

5.(2011年湖北黄冈,36题)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0.0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⑴3.3克⑵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3.3克100/44=X/3.3克

100X3.3克X-=7.5克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克/10克*100%=75%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6.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g。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生成的氧气为▲g。(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MnO2(1)催化作用;0.96(2)设该双氧水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6832x0.96gx=2.04g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答: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2011年四川广安,7题)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⑴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⑵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⑶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2.2g(2)解:设6g试样中Na2CO3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44X2.2g106:44=x:2.2gX=5.3g

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g:6g×100%=88.3%

答: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8.3%

(3)NaCl、HCl

(2011年江苏无锡,36题)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气

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1)0.2盐酸与氧化铝反应(2)10%(3)92.52%9.(2011年四川乐山,39题)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物

质样

品消耗稀盐酸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质量(g)975.480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2的质量==9+75.4-80==4.4g

设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NaHCO3+HCl==NaCl+H2O+CO2↑8458.544XY4.4g84:44==X:4.4gX==84×4.4÷44==8.4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8.4÷9×100%==93.3%58.5:44==Y:4.4Y==58.5×4.4÷44==5.85g样品中NaCl的质量==9g-8.4g==0.6gNaCl的总质量==0.6g+5.85gg==6.45g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6.45g÷80×100%==8.1%答:(略)8.(2011年贵州安顺,14题)现将石灰石样品15g与105.4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s202020202020质量/g119.52118.64117.76116.88116116请计算回答:(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105.4g+15g-116g=4.4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同时生成的CaCl2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11144100/44=x/4.4gx=10gxy4.4g111/44=y/4.4gy=11.1g⑴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g/15g×100%≈66.7%⑵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是:105.4g+10g-4.4g=111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11g×100%=10%(2011年湖北襄阳,55题)向16黄铜(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1)样品中锌的质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