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三重维度研究_第1页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三重维度研究_第2页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三重维度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三重维度研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就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情况下,“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使命任务”。高校承担着“育新人”的光荣“使命任务”,如何将这一“使命任务”具体落实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中去,必须进行认真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涉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教育学理论以及德育理论等多种理论和学科。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深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三重维度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结构的内在关系,认识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系结构决定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维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实践体系的有机统一体,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就具有理论认知维度、价值认同维度、实践践行维度。也就是说,对作为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需要认知理性去认知,对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需要价值理性去认同,对作为实践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实践理性去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性就是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实践体系的有机统一性,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整体性就是认知维度、价值认同维度、实践维度的有机统一性,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这种整体性。对某种特定学术对象进行研究的逻辑前提就是对其展开全面的调研。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的3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掌握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分类整理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践行三个维度呈现出“凸”型构造,即认知、践行两头低,认同中间高,这一分析结果为帮助我们找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着力点提供了依据。从认知维度来看,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处于“浅知”阶段,“浅知”阶段处于认知的第二阶段,即从“不知”到“浅知”到“深知”的中间阶段,“浅知”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认知模糊,对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二是认知不系统,对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呈碎片化状态;三是认知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思想理论观点的冲击而发生知识迁移。从认同维度来看,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状况好于认知状况,也就是说,认同程度高于认知水平,但在认同程度的两个层次上,则处于较低层次的“情感认同”阶段,高层次的“信仰认同”比例较低。“情感认同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鼓舞了大家,第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发挥了作用。从践行维度来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践行能力较低,践行水平低于认同度。践行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知行分离、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行为错位以及缺乏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分辨和判断能力。影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知、认同、践行水平和能力的因素虽然多种多样,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因素是网络新媒体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是出生成长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网络一代和新媒体一代,在他们身上带有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时代、大数据时代、“云”时代、“微”时代、可视化时代的鲜明标签,当代大学生与网络新媒体朝夕相处,对他们所受到的各种信息、价值观念、思想倾向的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有责任进行正面引导。同时,当代大学生还出生成长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市场化混杂着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必须着力提高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基于新时代新任务,有必要创新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构建包括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云”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