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9/33/wKhkGWWSXkqAGosjAALHZ4CT02Y704.jpg)
![6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9/33/wKhkGWWSXkqAGosjAALHZ4CT02Y7042.jpg)
![6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9/33/wKhkGWWSXkqAGosjAALHZ4CT02Y7043.jpg)
![6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9/33/wKhkGWWSXkqAGosjAALHZ4CT02Y7044.jpg)
![6狼牙山五壮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9/33/wKhkGWWSXkqAGosjAALHZ4CT02Y7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敌人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诱敌上山,痛歼敌人,最后壮烈地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关注背景: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均为革命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将学生带入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进犯中国领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期间,无数次残酷的战斗让中华儿女铭记于心。
关注读写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
【教学目标】
1.会写“寇、副"等15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史的车轮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至今也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今天我们将继续开启红色之旅,去聆听革命英雄的壮烈故事,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讲好英雄故事上节课我们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背景,梳理了文章的脉络,概括了小标题,并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谁来填?(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时间是1941年秋,地点是在狼牙山,人物是5位壮士,我们用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小标题概括了主要事件,分别是?第一个场面描写?第二个场面描写……(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简单讲一讲这个故事,谁来接受挑战?好,请你来。(1941年秋在狼牙山5位壮士接受了转移群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他们痛击敌人,并把敌人引上绝路,在顶峰阶级无数,最后英勇跳崖。)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通过串联小标题的方法把课文的内容讲清楚了,运用这种方法谁再来讲一讲?
2.引上绝路,突出选择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雕像,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壮士?(勇敢的、壮烈牺牲的、有壮烈事迹的)好的孩子们,这是我们目前对壮士的理解,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的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壮士,那么快到文中去看看壮士一词首次出现是在哪个场面描写之后(引上绝路之后)为什么从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引上绝路这个场面描写。谁来读一读?在这段的开头写道:走哪条路呢?这就意味着?(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可以选择什么?选择这条路会怎么样?)(生路,会?暴露主力部队位置,但是它们自己可以?求生;绝路,意味着?牺牲)孩子们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样一条死路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现在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选择?(敌人太残暴,战士们对他们非常痛恨)敌人太坏了,三光政策极尽恶毒,只有将他们引上绝路方能消除心头之恨,同时也为了能够掩护大部队的撤离,你瞧他们的英雄气概我们感受到了,其实语言文字的表述也能够让我们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一起到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吧。
读下面句子,注意标红的词语,体会五位战士的英雄气概,谁来谈谈你的理解?
(1)斩钉截铁:什么是斩钉截铁?(很果断,毫不拖泥带水)作为班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死抉择面前他没有选择自己生,他选择了将敌人引上绝路,而且这个选择在一瞬间完成,这个走字脱口而出毫不犹豫,这就是斩钉截铁的选择,请你读好班长马宝玉的话。
(2)热血沸腾(战士们被班长鼓舞了,和班长一样毫不犹豫的将敌人引上绝路)也就是说战士们的热血沸腾是受到了班长的鼓舞,那如果没有班长他们难道就不会这么做了吗?会不会?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紧跟)是啊战士们也毫不逊色,在班长做出选择的同时,战士们也和班长做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选择了什么?(选择了牺牲自己、选择了保护国家和人民、选择了舍小我为大家,所以作者才情不自禁的用壮士表达了对它们的满腔赞颂。孩子们,你看我们标红的这些词语是人物的什么描写?你看我们关注到了语言文字的奥秘,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这些关键词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读好这些词语我们就能读好这句话了,齐读——
3.痛击敌人读到这里,相信这五位壮士的选择必定给你带来了深深地震撼,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痛击敌人这一部分,用上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在关键词语旁边做做批注。
(1)班长马宝玉:“沉着、狠狠地打",你真棒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这就是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纵然对敌人十分愤恨,仍能冷静沉着,找准时机,一击毙命,这样的班长值得我们称赞。让我们一起读读出班长的愤恨。
(2)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满腔怒火”,说得真好,既然你感受这么深,你能读一读吗?你看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有巨大的作用,男生读出你们的满腔怒火。
(3)战士宋学义:“抡一个圈",直接写把手榴弹扔出去好不好?为什么?你能先给大家做做这个动作吗?同学们有扔过铅球的吗?怎么样才能把铅球扔的远远地?把胳膊抡圆,是啊宋学义抡起胳膊,他心里会想?想要扔的更远,砸死更多的敌人。此时你就是宋学义,能不能给大家加上动作读一读?
(4)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把脸绷的紧紧地、全神贯注”在那个年代,子弹很有限,刚刚参加战斗的两个小战士,如此的认真专注,不想浪费一颗子弹,让我们一起读出他们的专注,读出他们的认真。你看这样英勇顽强的战士,难怪被称为壮士。每位战士都充满了英雄气概,但在描写上又各有特点,作者就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写出了每位战士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那我们以后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要抓住人物的不同特点来写。
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段中除了对五位战士每个人的描写,还有什么?还有对五位战士群体的描写。像这种群体的描写就是我们语文描写当中的面,而对每一个人的具体刻画,就是我们语文描写当中的点,像这种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就叫做点面结合。请同学们快速的自己读一读面的部分,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你看这样由面到点,再到面的描写,作者就将战斗场面的激烈和战士们的英勇写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第二个阅读方法——抓住点面结合的方法我们也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他的英雄品质。
下面我们用朗读的方式与五位战士一起并肩作战,好吗。老师在读面的内容你们来读点的内容,那你们说老师应该怎么读?既然是战斗什么语气?平缓的吗?激昂的,语速?快,听你们的。开始——
4.顶峰歼敌同样是写战斗,在顶峰歼敌这部分也用到了我们刚刚学到的点面结合的方法。请大家快速将面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来,将点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一下子都找出来了。
你来说说,其他同学找对了吗同样是用到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与痛击敌人这部分写法又有所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这里点的描写中只写到了马宝玉一个人,而痛击敌人这部分分别写了五个人,这就是聚焦典型与多点罗列的奥秘了)那为什么这里选择马宝玉作为这个典型来写呢?在文中快速找到所有关于马宝玉的描写,看看你发现了这里面的奥秘吗?(领导人物,所有的决策都是他来做的,不管是从一开始道路的选择,还是中间用石头砸的命令,再到最后英勇跳崖都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他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因此选择好典型人物多么的重要。同样是点面结合的写法,想要将文章写好,也要有所变化。
让我们把再把目光集中在典型人物马宝玉的身上,在这段中作者对他的刻画用了一系列连续的动作,你能找到么圈出来,你感受到了什么?此时已经弹尽粮绝了,望着近在眼前的敌人,班长马宝玉心里一定特别?着急,但是他又是这么的有勇有谋,急中生智,没有子弹不怕,就算用石头砸也要多砸死一个敌人,他们举起的还仅仅是石头吗?是对敌人的愤恨,让我们举起石头起向敌人砸去好不好。齐读。
5.跳下悬崖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还是到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这一部分。读了这一部分,引起老师疑问的是一个表情和一个动作。当手中的子弹耗尽,面对战士们的深深的悬崖,他们即将走向死亡,面对死亡为什么战士们脸上会露出喜悦?你觉得那是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你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啊他们成功完成了任务,群众和主力部队已经成功转移,个人的生死已经不重要了,抓住了这个表情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英雄形象。
此时狼牙山上响起了这样的口号声,这是5位壮士宁死不屈的声音,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面对敌人的残暴,我们抗争到底,决不投降,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读。就算死,也要昂首挺胸,我们中国人,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声音,读——同学们,看5位壮士用这一跳。诠释了舍生取义的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气节。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了吧?那些英勇顽强、,能够在生死面前舍生取义的人,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壮士。今天我们在享受安宁和幸福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人民,为了祖国,英勇跳崖的勇士,他们值得我们给予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五个名字,请读。
虽然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你看,疫情期间那些奋战在疫区的白衣天使,今年江西特大暴雨中勇救受困群众的解放军们,再比如我们生活中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环卫工人,交警。他们都是我们平凡人当中的一员,他们虽然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现在你明白英雄的含义了么?英雄不仅仅意味着牺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贡献的人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我们了解了五位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对我们当代小学生来说也是意义深远的,我们当今少年应该怎么去做呢?相信你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带着你对这节课的收获,再来读一读整篇文章吧,相信你会感受的更多,举起书,自由大声的读吧。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语文描写方法,叫做点面结合,其实点面结合不仅体现在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教育功能与规划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教育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第6节互感和自感课后达标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3课上图书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双测过关十三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9美国的联邦制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 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大学生心理调适方法探索
- 人教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 Unit 2 My family(Period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大同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磁性材料在汽车产业的前沿应用
- 产品质量保证书
- 工厂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内容
- XX站SCADA系统升级改造施工方案(模板)
- 调节与集合的相关性 相对调节和相对集合的关系
- 《金融工程》课程教案
- 信贷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 水轮机结构总体介绍
- “求是鹰眼”反无人机系统
- 《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14000字(论文)》
- YS/T 441.1-2014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第1部分:铜选矿冶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