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课件_第1页
细菌性痢疾课件_第2页
细菌性痢疾课件_第3页
细菌性痢疾课件_第4页
细菌性痢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性痢疾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控制措施概述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故亦称为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以出现感染性休克或者中毒性脑病。一、病原学志贺菌(亦称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多有菌毛,无鞭毛、荚膜及芽孢,无动力,兼性厌氧,但更适于需氧生长。依据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痢疾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和宋内氏菌,共47个血清型或亚型(A群15个、B群13个、C群18个、D群1个)。我国主要以福氏和宋内氏志贺菌为优势菌型。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痢疾志贺菌毒力最强宋内氏菌感染引起症状较轻,多呈不典型发作抵抗力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粪便中,数小时内死亡;在受污染的物品及瓜果、蔬菜上可存活10-20天;A群志贺菌抵抗力最弱,D群志贺菌抵抗力最强二、流行病学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非典型患者(约占60-70%),仅排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常被误诊为“肠炎”或“消化不良”或被漏诊;慢性患者(病程超过2个月)多由于诊疗不及时、不规范或原有营养不良导致,排菌期长,常常是食物型和水型菌痢暴发的传染源;维系着非流行季节和两次流行高峰间的基础发病水平;带菌者分为病后携带和无症状携带,一般人群中健康带菌率1-2%,患者密接中约为5-7%,带菌时间一般为2-3周。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岁患者粪便排出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在人口密度大、卫生设备简陋或卫生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常因日常生活接触而引起暴发。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不同菌群及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易发生重复感染流行特征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在志贺菌感染者中,约70%的患者和60%的死亡患者为年龄在5岁以下儿童。三、发病机理志贺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3个要素:细菌数量致病力人体抵抗力痢疾杆菌进入胃,大部分易被胃酸杀灭,未被杀灭的细菌到达肠道,正常人肠道菌群对外来菌有拮抗作用;肠粘膜表面可分泌特异性IgA,阻止细菌吸附侵袭;当人体机抵抗力下降,或病原菌数量多时,痢菌借助于菌毛贴附并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随之侵入邻近上皮细胞,然后通过基底膜进入固有层内继续增殖、裂解、释放内毒素、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毒血症。外毒素:由志贺菌志贺毒素基因编码的蛋白,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病理特征急性期菌痢:急性病变可累及整个结肠,尤其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显著,呈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点。外露或粘膜下斑片状出血,肠腔充满粘脓血性渗出液,粘膜坏死脱落形成表浅溃疡,重症病例可见溃疡修复过程中呈干涸的烂泥坑样改变。慢性期菌痢:可有轻充充血和水肿,粘膜苍白增厚感或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溃疡修复过程中呈凹陷性疤痕,周围粘膜呈息肉状,但肠壁因瘢痕组织收缩呈肠腔狭窄者属少见。四、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4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7天。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1-2天后转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和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明显。轻型(非典型)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一般为4~5日。中毒型:以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突起畏寒、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有嗜睡、昏迷及抽搐,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休克型:较为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脑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表现,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最高(90%以上)。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此型约占5%,有慢性菌痢史,因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等诱因引起发作,腹痛腹泻脓血便,但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慢性迁延型发生率约10%,长期反复腹痛腹泻,大便有粘液血便,伴乏力营养不良等症状慢性隐慝型此型发生率约2~3%,一年内有菌痢史,临床症状消失2个月以上,但粪培养可检出痢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病变五、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可轻至中度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患者可伴有贫血。粪便常规:镜检可见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和少数红细胞。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细菌培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新鲜标本,取脓血部位,及时送检,有助于提高阳性率。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学检查快速诊断,但易出现假阳性反应六、诊断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做出判断;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诊断标准(WS287-2008)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黏液便、稀便里急后重尚未确定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流行病学史:患者有不洁饮食和(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可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个/高倍视野,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具备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七、预防控制措施经常性预防措施建立、健全腹泻病门诊:配备卡瑞-布莱尔(Carry-Blair)运送培养基、粪便镜检、做好登记监测常规疫情监测监测点监测症状监测水的卫生管理自来水井水、河水、塘水学校的饮用水医疗机构的污水食品卫生管理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粪便与污物的卫生管理流动人口的管理学校、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特殊人群集体单位的卫生管理疫情控制措施暴发的判断标准: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菌痢病例10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或一周内在一个县区域内菌痢的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传染源管理早期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周;寻找和界定疑似病例;粪便培养隔日一次,连续2~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出院标准临床症状消失,隔日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不具备细菌培养条件的,经正规治疗,待患者症状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