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集训23-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必考题集训23-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必考题集训23-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必考题集训23-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必考题集训23-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学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训练

必考题集训23

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发生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

D.笔尖向下在篮球上竖立的铅笔沿着球移动时,笔尖先消失,笔杆后消失

3.如图,在做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时,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盖好玻璃罩,当用抽气机向外抽空

气时,一段时间后还是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下列有关原因分析,不可能的原因是()

A.玻璃罩与底板的密封性不好B.电铃的振动变慢了

C.玻璃罩内还有空气D.电铃和玻璃罩底部有接触

4.下列图像中能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镭制氧气时,二氧化毓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反应时间

(T)变化的曲线图是(t时刻表示反应已完全)

5.如图所示,用3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

向左匀速运动了10s,己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W,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为N«

6.小苏打(NaHCC>3)和食盐NaCI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Ch和NaCI中的一种

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Ch和NaCI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杆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托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结果,环境条件是:

15℃-25℃,散射光照,杆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

分组杆插土壤插条切口相对湿度(%)插条选择成活率(%)

第一组不消毒涂硫磺粉50-85嫩枝47

第二组消毒不处理50-85嫩枝42

第•:组消混涂硫磺粉20-30嫩枝23

第四组消毒涂硫磺粉50-85嫩枝92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试验中,共有组对照实验,其中为对照组。

(2)实验中,涂硫磺粉的目的是,

(3)若以三组和四组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不能以一组和三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8.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R

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

(1)若按实物图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2)经检查,是实验电路中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答题卡上x掉错误的连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只允许

改动图中的一根导线)。

(3)根据实验目的和已知信息,帮助小金同学设计本实验记录数据所需的表格。

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填"A"

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

煤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

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

10.以铁、水、稀盐酸、氧气、稀硫酸、硫酸铜溶液为原料,根据下列化学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

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o

11.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XXX牌补锌II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l2HO14Zn

含锌:5.0mg/支

质量:LOg/支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o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

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支。

12.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

(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3)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可多选)。

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

极相接触,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

SNSN

14.《人民日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等措施,这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属于________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15.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有关。为测量实验室内空气的密度,小科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打足气的足球排气后的足球

①如图甲,将一打足气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6毫升。

②如图乙,将500毫升装满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足球中的气体慢慢排入该量筒,

同时调整量筒的位置,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共排气10次。

③如图丙,拔除气针和乳胶管,把排气后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0毫升。

(1)图乙中,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其目的是

(2)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

16.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注意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例如:

(1)①设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平均食用牛肉的水平与美国人相当,则每年需增加粮食3.4亿吨(这

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产量),如果每吨粮食生产需提供0.1吨氮元素,并且全部由尿素[CONH2)2]提供,则

中国每年将需要多供应多少吨尿素?

②尿素生产原理为:CO2+2NH3CO(NH2)2+H2O

葺至、恋A

催化优

据此计算:为增产尿素,需建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工厂多少座?

(2)设想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轿车,则每天需供应8000万桶石油(目前全世界每天的产油量为6700万桶),

如果每7桶石油为1吨,每吨石油能提炼出70%(质量分数)的燃油,以燃油中平均含C、H原子比例为10:

22计算,中国由于轿车燃油将可能每天排放温室气体多少吨?

17.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3kg,加热

功率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档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R=56Q、R2=44Q,.

(1)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

熨平,所以使用时要避免烫伤。

(2)已知熔断器里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A,请通过计算说明设计师应该选择哪个电路。

(3)按照所选的电路,用高温档把里面所装的0.22kg水从20℃加热到100℃(不考虑能量损失),需要多长

时间?(c*=4.2xlO3J/(kg.℃)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

B、二力的三要素相同,由于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二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

C、物体受到的拉力可能小于或大于重力,所以拉力和重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C选项说法错误;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2.D

解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很多,比如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等。

解答:A、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A不符合题意;

B、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后消失,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B不符合题意;

C、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影在月面上,月面的地球阴影为圆弧,是地球的影子,

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C不符合题意;

D、笔尖向下在篮球上竖立的铅笔沿着球移动时.,笔尖先消失,笔杆后消失,是模拟地球是个球体,但不

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应该从传播介质的角度思考分析。

解答:A.玻璃罩与底板的密封性不好,外面的空气进入玻璃罩,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出来,故A不合题意;

B.电铃的振动变慢了,对声音的传播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微弱的声音与这个原因无关,故B符合题意;

C.玻璃罩内还有空气,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出来,故C不合题意;

D.电铃和玻璃罩底部有接触,声音通过底部传播出来,故D不合题意。

故选Bo

4.B

解析: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但因固体混合物减少,所以二氧化镒质量分数增加。

解答:氯酸钾和二氧化锦制氧气时,二氧化镐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混合物质量因产生氧气

而减小,所以二氧化镒在混合物中质量分数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直到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变;

故答案为:Bo

5.9;72

解析:(1)首先根据丫=皿物计算出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再根据公式P=Fv计算自由端拉力的功率;

(2)根据公式0=」计算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nF

解答:(1)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3xO.lm/s=O.3m/s;

自由端拉力的功率:P=Fv=30Nx0.3m/s=9W;

⑵根据公式0=上得到:;

nF

80%=—i―

3X3OJV

解得:f=72N1,

6.(1)硝酸

(2)C02+Ca(0H)2=CaC034/+H20o

解析:根据氯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解答:(1)因盐酸和硫酸对氯离子验证有干扰,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硝酸;(2)步骤

②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C02+Ca(0H)2=CaC034/+H20o

7.(1)3;四组

(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

(3)温度是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

(4)有两个变量

解析: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

置对照组。(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

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

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对照实验注意应该保持唯一变量。

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上述试验中,共有3组对

照实验,其中四组为对照组;

(2)硫磺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用硫磺处理切口,可以避免埋入土中的部分腐烂;

(3)若以三组和四组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是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

(4)对照实验注意应该保持唯一变量.不能以一组和三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故答案为:(1)3;四组;(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温度是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4)

有两个变量。

8.(1)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为3V

(3)

实验次数电压表实数(V)电流表示数(A)

解析:(1)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所以通过电路的电流很小,

则电流表的示数儿乎为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电压表几乎分得全部电压,则电

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只有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其它的元件都是串联,要注意电表

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原则。

(3)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确定列数和记录的内容,根据实验的次数确定表格的行数,据此设计实验数据

记录表格。

解答:(1)若按实物图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会出现的现象是:电流表无示

数,电压表有示数为3V。

(2)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应该与定值电阻R并联。只需将电阻R与电流表连接的导线从电流表上拆开,

改接在电压表的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记录实验的次数、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因此表格有三

列。实验要进行多次,所以表格的行数至少要有3行,如下图所示: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示数(A)

9.(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天平、秒表

(3)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解析:(1)在组装器材时,首先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然后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A的位置并固

定下来;接下来将烧杯放在A上,通过调节B的高度,保证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液体中;酒精灯的外焰

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应该用外焰加热;

(2)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大的比热容小,因此记

录二者的升温情况最重要。控制质量相同需要天平,控制吸收热量相同需要秒表;

(3)从控制吸收热量相等的角度思考解答。

解答:(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的高

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

煤油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秒表;

(3)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

收的热量相等。

10.(1)4Fe+3O2FeO

2空气中缓慢氧化23

()卜。11圈蒙敦个+5个

22H2O2H2

解析:(1)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2)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解答:(1)铁和氧气在空气中慢慢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也就是铁锈,方程式为:

空/U茨受氧化

-

4Fe7302—2Fe;O3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通电

2H:0-2H:T-/-02T

11.(1)22

(2)1

解析:(1)根据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根据标签中所给口服液含锌的量及需补充的锌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1)设氢原子个数为X,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即12xl2+x+16xl4+65=455,则x=22;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即1kg体重每日需要

服该口服液补充锌0.25mg,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20x0.25mg/5.0mg/支=1支。

故答案为:(1)22;(2)1.

12.(1)消费者

(2)筛管

⑶①②④

解析:(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2)植

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往

下);(3)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生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保护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目前生存着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都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筛管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3)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良好的环境有利

于生物的生存观点合理;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

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观点合理;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修建高档住宅小区不利于环境,观点不合理;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目前生存的生物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观点合理。

故答案为:①②④

故答案为:(1)消费者;(2)筛管;(3)①②④

13.铁钉被磁铁吸引后也带有磁性。a钉下端为N极,b钉下端为S极。当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两根铁钉

的下部为异名磁极。它们相互吸引而靠近,铁钉不再沿竖直方向。当两块磁铁接触时,便组成了另一个新

的磁体。左端为新磁体的S极,右端为新磁体的N极,中间位置即相接触处磁性最弱,几乎没有磁性,此

时铁钉不受吸引而下落。

解析:(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铁无论大小,每个磁体都会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3)条形磁体的中间磁性最弱,两端磁性最强。

解答:出现的现象是:开始时两个铁钉相互吸引,后来从磁铁上落下来。

原因是:铁钉被磁铁吸引后也带有磁性。a钉下端为N极,b钉下端为S极。当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两

根铁钉的下部为异名磁极。它们相互吸引而靠近,铁钉不再沿竖直方向。当两块磁铁接触时,便组成了另

一个新的磁体。左端为新磁体的S极,右端为新磁体的N极,中间位置即相接触处磁性最弱,几乎没有磁

性,此时铁钉不受吸引而下落。

14.(1)深埋;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根据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解题,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

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

注射疫苗等。故注射"乙肝”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深埋等措施,这项传染病的预防

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⑵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深埋、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

15.(1)使量筒内的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2)解:Gi=Ff?i=p;xgVwi=lxlC)3千克/米3x1。牛/千克x426xl0,米3=4.26

G2=Fi?2=p*gV排2=1X103千克/米3x10牛/千克X420X10-6米M.2牛

排出空气的质量m『Gjg=(Gi-G2)/g

=(4.26牛-4.2牛)/10牛/千克=6x10。千克

排出空气的体积V气=10x500毫升=5000毫升=5x10-3米3

p^=mJV气=6x103千克/5X10-3米3=1.2千克/米3

答: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为1.2千克/米3。

解析:(1)当量筒内外的水面相平时,水面上方的气压相等,即量筒内的气压等于外面的大气压强,这

样可以保证释放出的空气密度与正常状态的密度相同;

(2)甲和丙中的足球都在水面漂浮,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因为甲和乙中的足球的重力之差

就是里面排出的空气重力之差,所以排气10次的气体质量等于甲和丙中的浮力之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分别计算出甲和丙中的浮力,然后相减得到排出空气的重力,再根据重力公式0I=6用计算出排出空气的质

量,接下来用SOOmlxlO得到排出空气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p,t=m,t/V气计算密度即可;

16.(1)①每年需多提供尿素的质量为:0.1吨x60/28x3.4亿=0.73亿吨②设需合成氨的质量为y,由题

意有:CO+2NHCO(NH)2+HO<,

23,有点收22

图化施

3460

y7300万吨

y=4137万吨

4137万吨/20万吨/座)=207座

(2)每天需燃油:8000万桶/(7桶/吨)x70%=800万吨;燃油中碳的质量为800万吨x=676

12X104-1X22

万吨设每天排放的温室气体的质量为。

CO2X

C3C02

1244

676万吨x

x=2478.9万吨

解析:(1)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乘以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答:(1)①氮元素的质量=尿素的质量x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尿素的质量=氮元素的质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4亿x0.1吨+28/36=0.73亿吨。

②设需合成氨的质量为y

CO2+2NH3CO(NH2)2+H2O

罹化施

3460

y7300万吨

34/y=60/1300万吨

y=4137万吨

4137万吨+20万吨/座=207座

(2)每天需燃油质量=8000万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