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教案
9那个星期天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字,会写“明媚、时光”等18个词语。
2.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
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
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歌曲视频《那个星期天》。
学生准备:制作字卡、词卡;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
活动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那个星期天》,引导学生思考: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导入:一个男孩儿,在一个星期天,他的心情经历了几次起伏?这个男孩儿究竟经历
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那个星期天》。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2质疑引趣,理解课题
1.引导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2.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做简要的回答。
预设: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
3.过渡: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下同学们的疑问,看看这个特别的星期天究竟发
生了什么事。
操作指导:通过听歌曲,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引发学生的思考,再以谈话的形式,从学
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进行自由猜想,设置疑问,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活动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做到
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接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3.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快来念一念。
媚砖蚁叨绊绞耽揉绽搓惶吻偎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分类指导:重点在字义和字形方面进行指导。
①形声字理解识记:
“媚”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示现、展示)人。
“蚁”从虫,义声。一种昆虫,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
②形近字理解识记:
“绊”与“伴”、“绞”与“较”、“耽”与“忱”、“绽”与“淀”、“偎”与“喂”
注意区分字音,准确记忆。
③做动作理解识记:
“揉、搓”与“手”有关。
④根据偏旁推测理解识记:
“叨”与嘴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惶”与心理活动有关,所以是竖心旁。
活动2巩固字词,扫清障碍
1.出示词语,巩固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火车读词语。
2.过渡:你们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真了不起,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通顺,
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刚才学习的字词。一边读一边思考:针对课前质疑产生的
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操作指导:识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阅读的基础。高年级学生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可采用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强调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重点在理
解字义上下功夫指导,使学生既会认字,又会用字。
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错、订正。
2.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解读课文。
3.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2)总结概括:课文讲述了一个男孩儿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
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他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
望、委屈乃至“绝望”。
活动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再次读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想一想:与从早到晚的时间变化一起变化的是什么?
预设:男孩儿的心情。由开始盼望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
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失望、委屈。
操作指导: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读懂故事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为下节课理解课文作好准
备。
板块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活动1自主观察,重点指导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
顺。
重点指导:媚、蚁、偎。
(1)观察“媚、蚁”。“媚”,女字旁最后一笔右侧不出头;“蚁”,“虫”作偏旁时,
第五笔横变提,右部的撇要伸至左下方,注意避让。
(2)观察“偎”,注意右下部只有一个小撇。
(3)教师范写这几个字。
活动2练写生字,指导反馈
1.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每个字练习写两遍。
2.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操作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
的针对性、有效性。在示范书写的过程中,结合汉字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
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板块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推荐阅读史铁生的《务虚笔记》第四章一一《童年之门》。
操作指导:教师应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要,拓展学生阅读视
野,推荐适时、适量、适用的阅读书目,供学生参照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营造积极
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写作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活动1复习旧课,回忆生词
1.PPT出示一组词语,采用小组比一比的方式,开火车读,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蚁穴
绊倒绞缠耽搁揉动绽开惊惶依偎)
2.形近词组词:“绊”与“伴”、“绞”与“较”、“耽”与“忱”、“绽”与“淀”、
“偎”与“喂”。
活动2导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说一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导入:作者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始终,兴奋、焦急、落寞,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给我
们展示了一个特别的星期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
的。
操作指导:通过回顾全文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为本节课
深入挖掘文章的写作技巧打下基础,承上启下,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板块二体会情感,总结写法
活动1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出“我”心情的句子。全班交流讨论。
①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
②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
急又兴奋。
③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④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⑤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⑥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
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⑦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
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
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⑧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
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
⑨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
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⑩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
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2.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情感的?
(1)分析语段⑥,想一想:“我”盼着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盼”这一心情的?
(2)语段⑧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
线和声音?
活动2分析习作方法,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本文以时间和“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将
人物内心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细
腻、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
(2)另外,本文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写实,富有生命力。
2.小结:本单元的主题是写出真情实感,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并且学会运用人物独白、内心独白、环境描写等写作手法,间接衬托人物情感,将情与景融
合在一起。语文学习“读”是为“写(表达)”服务的,加之本课写作手法运用得十分丰富,
线索非常清晰,与生活联系紧密,极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如何“写”,
如何“写”得更生动,更有生命力来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操作指导: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感受的方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抓住本文的写作特点和写作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予学生独立创作的空间,让学生体
会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为习作奠定基础。
板块三比较分析,方法提炼
活动1比较阅读,分析异同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
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快速默读这两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
(1)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同点是都表达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和惆怅。
(2)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运用一系列修辞方法(设问、排
比、比喻、拟人等)来表达情感,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感叹之情。而《那个星期天》
则是运用人物动作、心理等一系列细节加之环境描写来衬托作者情感的变化。
活动2联系生活体会情感
L思考:《那个星期天》为什么没有像《匆匆》一样直接描写我的内心情感,而是通过环
境描写和人物一系列动作、心理描写间接表露情感?
2.小组讨论这样写的好处。全班交流。
3.思考:如果让你来写一件难忘的事儿,应该怎么写才能让读者体会到你的心情?
操作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
过作品对比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讨论、畅所欲言中产生智慧的碰
撞,为下一步的写作练笔奠定基础。
板块四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1.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如: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
我高兴。
路旁的花儿宜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
讥笑我。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
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尝试运用人物动作、内心独白、
环境等描写表达情感。)
考试绘画溜旱冰某次等待
2.交流书写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3.总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就必须要善于从
生活中采撷浪花,运用生花之妙笔,让思绪在笔下肆意流淌,让真情在纸上纵情绽放。
操作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语言,形成能力。通过设置拓展平台给学生创设表达的
情境,通过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学会应用,在课上就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真正达到学懂、学
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后面的习作学习奠定基础。这样,把课内学习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
做到读写结合,使学习和运用不分家,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我”心情变化兴奋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动作描写踏着看着念念叨叨流泪依偎闭上蹲
环境描写光线的渐渐暗淡衬托心情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侧重引领学生关注细节描写,效果很好。一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来揣摩分析人物心理,走进“我”的内心世界,与“我”一同经历兴奋、焦急、落寞、
伤心这一系列的心情变化。二是关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语句映衬着“我”心情变化的轨
迹。这些看似平常的抱怨却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对童年的回忆。时光如梭,光阴似箭,
无法挽回,也无法倒退,只有无穷无尽的对母亲的回忆。
9那个星期天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但母亲
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最后愿望落空的故事。一开始母亲爽快地答
应小男孩出去玩时,小男孩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
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文章在表现小
文男孩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持家务的辛
本劳,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对慈母的感激之情。课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
分表现人物的心理,写作特色鲜明。作者在文中不仅通过对小男孩内心独白
析的描写直接揭示其心理变化,而且借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来
间接展现小男孩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应把引导学生梳理人物
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情
感的体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要重视朗读,以读为主线,通过诵
读体味,感受小男孩希望落空后的失望与无奈。
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明媚、吓唬、沉郁、缥缈、急遽、依偎”
等词语。
教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我”期待已久而又落空的失望的
学心理。
目3.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
标心理的写法。
4.感受“我”的失望与无奈,辩证地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母亲的辛
劳。
教朗读课文,明教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课
学确文章的中心内学现人物心理的写法,感受“我”的失时
2课时
重容,体会“我”的难望与无奈;辩证地理解母亲的形象,安
点心理变化过程。点体会母亲的辛劳。排
,加一卓一季时
/a标
1.会写“媚、砖、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明媚、念叨、停顿、晃动、休止、惊惶、
依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初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蟾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也学?我g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文《盼》,引出本课内容。
导语: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题为《盼》的文章,文中主要写了一个小女孩急切
地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她“盼”的过程吗?(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文,复述
小女孩“盼”的过程一一当小女孩的妈妈给她买了一件特别的雨衣后,小女孩便天天盼着下
雨。有一天,终于下雨了,小女孩又想方设法说服妈妈让自己穿上雨衣到雨中去玩耍,却被
妈妈一再拒绝。虽然希望落空,但小女孩仍没有放弃希望,她盼望天不要把雨下完,等第二
天再下。第二天,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雨衣去上学了。)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
为了一件事而苦苦盼望的经历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了一个小男孩在星期天盼着妈
妈带自己出去玩的经历,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吧。
2.板书课题,引起思考。
思考示例: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比如: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取这样一个题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1969年在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
1979年发表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从此走上文坛。其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
的星星》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
人。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3.教师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生字过关:读、写。
媚砖蚁叨绊绞耽揉绽搓惶吻偎
♦需要注意的字音:
“砖”“绽”都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绊”“耽”“绽”“吻”是前鼻音,“惶”是后
鼻音。
♦区别形近字:
[媚(妩媚)[蚁(蚂蚁)[绊(牵绊)[耽(耽误)
1眉(眉毛)[议(会议)'拌(搅拌)1沈(沈阳)
[绽(绽放)[搓(揉搓)J惶(惶恐)J偎(依偎)
1锭(钢锭)1磋(切磋)1煌(辉煌)1喂(喂养)
(2)词语过关:读、记、写。
明媚蚁穴翻箱倒柜念叨停顿晃动碰倒
原谅耽搁绽开一声不吭缥缈惆怅休止
时光惊惶亲吻依偎挽回消逝
♦根据词意,填词语。
①(景物)鲜明可爱。(明媚)
②拖延时间。(耽搁)
③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缥缈)
④伤感,失意。(惆怅)
⑤亲热地挨着,紧靠着。(依偎)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星期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放松休息的日子,究竟在那个星期天里发生了什么事,
让作者一直记忆犹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去文中找答案吧!
L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示例: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理清思路,梳理文章内容。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那是个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
觉再去"''我看看天,还不晚”“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
(2)思考: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我”的心情。)
预设:“我”的心情变化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描写的重点,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过
程有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我”的心理变
化过程。(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
变化。)
时间推移母亲的承诺母亲的行为“我”的言行“我”的心情
答应带我出去;起床,刷牙,吃饭;
去,当然去;站在街门口,藏在
等一会儿,等一大门后;
早晨买菜
会儿再走;跳房子;
等等,买完菜,用树枝拨弄蚁穴;
买完菜就去翻看一本画报
好啦好啦,没看整个上午我就跟
上午翻箱倒柜
我正忙呢吗在母亲腿底下
下午,睡醒午觉
我把午觉睡过了
下午再去;
头
下午,准去洗衣服
我一声不吭;不出
黄昏洗完衣服就去
声地流泪
教师小结: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由盼望到兴奋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
委屈等变化。
3.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的第一次盼望。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详细描写“我”在母亲一次次爽约下,希望逐渐落空的心
理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4.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我”为什么对这一天记忆如此深刻?
明确: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盼望,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
极大的痛苦,所以令“我”记忆如此深刻。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学、交流的方法,掌握了生字、词语;通过反
复朗读课文,理清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梳理了课文的内容、划分了层次。通过这一节
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发现了“我”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具体的言行和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下
节课我们将重点对这一写法进行探讨学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自学字词的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卓二季时Q,加一
S13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我”期待已久而又落空的失望的心理。
2.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3.感受“我”的失望与无奈,辩证地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母亲的辛劳。
1.品析课文,进一步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感受“我”的失望与无奈,体会母亲的辛劳。
飞也学?我(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复习,加深理解。
(1)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文章记叙了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但是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
(2)引导学生回顾“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过渡: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我”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请同学回顾一下,“我”的
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期盼一一兴奋愉快一一耐心等待一一焦急无奈一一失望委屈。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那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满以为人生中第一次盼望的事情将会在这一天得
以实现,但最终,那个星期天却在母亲的忙碌和辛劳中渐渐消逝。从早上到黄昏,‘'我”的心
情一直在变化着,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入情境,去细细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品读第1自然段,了解“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盼望。
(1)“我”的第一次盼望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天色昏暗下去”的深刻含义,体会“我”为什么对那个星期天记
忆犹新。
明确:“天色昏暗下去”既是实指,指“我”从白天等到黑夜;又是虚指,一方面暗示了
等待的落空,另一方面表明“我”的心情最终归于灰暗。正是由于那个星期天记载着“我”
的第一次印象深刻的盼望,所以“我”才对那个星期天记忆犹新。
(2)学生交流讨论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开篇点题,设置悬念。
2.品读第2—6自然段,了解“我”第一次盼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同桌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2)教师出示上节课填写的表格,学生对比自己的交流结果完善表格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学习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一一希望、
①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
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很久之前”“平生第一次盼”说明“我”对那个星期天已经期待
很久。“这不会错”“都不会错”说明“我”对此记忆深刻,言语中满含着希望。)
②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简短的心理描写表明“我”的期待之深,此刻的“我”是激
动的。)
从早到晚的盼望——兴奋、焦急、焦虑、无奈。
①从描写环境和动作的句子中体会“我”的兴奋心情。
A.环境描写一一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预设:本文中作者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是其中的一种。教师要
借助具体的语句,采用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在表现人物心理中的作用。
明确:这句话用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我”内心的兴奋,这也与后文“我”的失落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
B.动作描写——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
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
预设:人物的动作能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跑”“站”“藏”这三个动词我们能体
会到“我”在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的时候兴奋不已的心情。
②具体体会“这段时光不好挨二
A.”这段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候?(母亲去买菜了,“我”等待母亲回来后带“我”出去
玩。)
B.在“这段时光”中“我”的心情如何?
预设: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我”的心情;再结合文中的关键词语“焦急
又兴奋"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C.在“这段时光”中“我”主要做了什么?(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用树枝拨弄蚁穴,爬
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
D.从“我”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总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到“我”既焦急、兴奋又颇有耐心,以及
等待时的百无聊赖;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学习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心理表现出来的。
•动作描写一一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等待时的焦急、兴奋。)
•细节描写一一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等
待时的无聊。)
•运用想象——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
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等待时的百无聊赖。)
•环境描写一一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等待时的孤独。)
③从母亲的一再推脱中体会“我”的焦虑和无奈。
A.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采用学习上面内容的方法揣摩“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进一步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a.母亲买完菜回来后并没有带“我”出去玩,她是怎样一而再地爽约的?
b.第5自然段中连用六个问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c.为什么当母亲说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认为“这一次不能原谅”?
d.第6自然段中两次写到“我一声不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e.“我”“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
B.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C.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解答疑问。
疑问一:文中“我”和母亲的对话为什么几乎都没有加引号?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文中将人物对话大都省去了引号,混淆在叙述之中,一是可能文中的对话并不是
原话;二是为了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感情表达更自然,节奏更流畅。
疑问二:第6自然段末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我”的心情。天色越来越暗,“我”的盼望无果而终。作者将
“我”的感觉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写出了“我”越来越失望,最终明白自己的盼望终将
落空的心理状态。
3.读第7自然段,体会“我”希望落空后的伤心、委屈。
过渡:由于母亲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她一而再地推脱,终究“我”要出去玩耍的希望还
是落空了,此时“我”伤心极了。看着“我”如此伤心,母亲有什么反应呢?
(1)作者是怎样表现“我”此时伤心的心理的?
预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作者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教师可
以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总结,边总结边运用。
明确:首先是借助环境描写。这一段中两次描写了光线,第一处“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
化”契合“我”那天心情的变化,把黄昏拟人化,并将母亲洗衣服的声音比作“时光的脚步”,
形象地表明“我”当时希望落空后失落的心情。第二处“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以“荒凉”的场景作结,一方面将“我”的失望心情烘托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也留给读者丰
富的想象,让读者回味无穷。其次运用神态描写,用“不出声地流泪”来宣泄“我”伤心的
心情,直击读者的心灵。
(2)探究母亲的举动的深刻含义。
母亲的反应: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
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深刻含义:因家务繁多,母亲不停地忙碌,当她看到“我”委屈的泪水时才猛然意识到
是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因而“惊惶”,并连声道歉。
4.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
(1)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那么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亲?说
说你的看法。
示例:是一位好母亲。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
忽;但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并且道歉的表现,又体现了她对孩子
发自内心的关爱。
(2)“我”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拉着母亲出门呢?一定要等母亲停下来呢?从中你发现
了什么?
示例:“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
三、领会主旨,学习写法
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
预设:可以从父母和孩子这两个角度来谈感受。如:父母要能够兑现给孩子的承诺,不
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孩子要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要学会体谅父母、
关爱父母。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本文采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预设:描写人物的心理可以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能更好地揭示人
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
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文就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及环境描写,生动细致地刻
画了''我"盼望出门玩耍的心路历程。课堂教学时,教师就是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引导学生
通过文中具体的词、句、段,体验“我”的心理变化,感受到了“我”的心理由“期盼一愉
快一等待一执着一焦急一失望一绝望”的变化历程。
(2)仿写片段。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3)学生交换阅读所写的片段,相互评价。
四、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阅读史铁生的其他散文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真情。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希望、激动
[等一会儿、买完菜去——焦急、兴奋]早晨
那个星期天,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 化工行业销售业绩总结
- 制造加工行业营业员工作总结
- 《容易引起中毒中药》课件
- 2021年江西省南昌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电器销售员工辞职报告
- 江西省宜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压电陶瓷元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健康电子产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邓州市龙理乡第一初级中学-2025年春节寒假跨学科主题实践作业模板【课件】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公共服务辅助人员招聘77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英语试题(解析版)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制图学习基础实训报告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管理制度汇编 (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