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_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_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_第3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_第4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页共8页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立足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解析:选A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少数是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蓝藻、硝化细菌等);动物并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都是直接联系的,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来间接联系。2.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解析:选A小区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贻贝等动物可以属于初级消费者,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B正确;海星移除后,由于被捕食者数量增加,种间竞争加剧,导致部分物种被淘汰,物种数量下降,C正确;通过海星的捕食可以调节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正确。3.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B.果蚁与真菌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传递给真菌解析:选D果蚁排出的食物残渣(即粪便)不属于果蚁同化的能量。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解析:选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A正确;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5.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除去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解析:选D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和鼠,若鼬减少,鹰缺乏竞争,数量会增多;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竞争会增强;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4条。6.下面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解析:选D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而不包含在④中;输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输入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是消化、吸收的食物中的化学能;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7.下图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B.鸭与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固定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D.图中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各种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解析:选D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微生物是生产者(蓝藻、硝化细菌等)或消费者(病毒、寄生细菌等),部分微生物是分解者。8.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种群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6.744.5412.2乙7015.854.2丙930229701丁69.52049.5戊1.6740.41.274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解析:选D根据各种群的同化量可判断甲、乙、丙、丁、戊能形成食物网,其中丙为生产者,且该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当乙减少时,戊可以通过丙→丁→甲→戊食物链获得能量,进而保持数量相对稳定;乙和丁都处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70+69.5=139.5×102[kJ/(m2·a)],丙处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930×102kJ/(m2·a),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39.5×102)/(930×102)×100%=15%。9.两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食物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图1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解析:选C食物链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不能组成生物群落,A错误;第一营养级主要是植物,它们共同竞争着阳光、空气、水等,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虽然某些物种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种类不变,所以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C正确;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a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10.(2021·郑州一模)茶树菇味道鲜美,常野生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C.套种技术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D.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选A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B错误;茶树菇属于分解者,不能直接利用阳光,C错误;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传递效率,D错误。11.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动植物,其中由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划分,________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________。(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第________营养级。(3)若某种原因导致兔子全部死亡,则蚯蚓的数量将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否说上述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题图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分解者,其他生物属于消费者。(2)题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占有第三、五营养级。(3)兔子全部死亡,鹰捕食相思鸟的比例变大,导致蚯蚓的数量增加,随后由于反馈调节使蚯蚓的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题图中的生物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答案:(1)绿色植物分解者(2)3三、五(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兔子全部死亡,鹰捕食相思鸟的比例变大,相思鸟的数量减少,从而引起蚯蚓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不能,因为这些生物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群落应包括这个区域的所有生物(合理即可)12.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某同学构建了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和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太阳能被A通过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B从A获得的能量远少于A固定的能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通过过程②,A从C那里得到的是________(填“物质”“能量”或“物质和能量”);通过过程③C从B那里获得________(填“物质”“能量”或“物质和能量”)。由此分析可知,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被利用的差异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中,所以,图中A为生产者,又因为A与C间存在双向箭头,故C为分解者,B为消费者。(2)太阳能需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消费者从生产者中获得的能量远少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这是因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3)②过程中生产者可以利用分解者产生的无机物,但不能获得能量,而③过程中消费者的遗体等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供分解者所利用,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光合作用A固定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合理即可)(3)物质物质和能量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利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合理即可)二、强化迁移能力,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13.如图表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解析:选C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其后各营养级的生物在短期内增加,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天敌的制约,浮游动物a和植食者b的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A错误;c与d的食物不同,只存在生存空间和环境资源上的竞争关系,不会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B错误;浮游植物急剧增加,可能会导体水体中溶氧量大量下降,鱼类大量死亡,C正确;生物食性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植食者(b)的食性和营养级不会因浮游植物急剧增加而发生改变,D错误。14.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a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解析:选C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与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一定比自然区域高。15.下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1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解析:(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太阳光能。M2是各营养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热能。在能量传递中由于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且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故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中有一部分(c)未被同化,B表示被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去掉呼吸散失的,即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3)由图2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散失的途径有两条:①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②通过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答案:(1)热能(或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Ⅳ的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2)Ⅱ所同化的能量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分解者的分解作用1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表中是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内能量[单位:109J/(m2·a)]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种群输入的总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A65.53.015.041.5B15.050.52.5C20.61.4微量(不计)无(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取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_。(2)图中食物网有________条食物链;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此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